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甜研305、甜研306两个雄性不育多倍体品种,经国家“七五”攻关甜菜品种区域试验鉴定验收,并于1993年6月由轻工业部甜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推广良种。甜研305与甜研306在黑龙江(对照品种双丰8号)、吉林(对照品种范育1号)两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当地对照种块根产量提  相似文献   

2.
哲盟甜菜生产集中分布在西辽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基本相同,耕作制度亦相近,均属井灌区。为了推广甜菜新品种,1987~1988年在甜菜生产区进行了甜菜品种引种鉴定试验。供试品种,1987年有甜研4号、甜研301 甜研201、双丰305、吉甜1号,内蒙9号、内蒙10号、工农4号、工农5号,对照品种洮育1号,1988年将工农301和洮育2号  相似文献   

3.
以KWS0143、PRESTIBEL、包育302和农大甜研4号4个甜菜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甜菜品种钠素吸收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甜菜品种植株中钠素含量最高达4.2%。其中叶丛最高为5.8%,块根中最高为1.2%;品种间最明显的差异是国外品种块根中钠素含量高于国内品种。(2)植株中钠素累积量农大甜研4号与KWS0143皆高于包育302和PKESTIBEL,叶丛中累积总量高于块根;不同品种钠素累积量分配在叶丛和块根中的差异较明显,KWS0143和PRESTIBEL分配到块根的大于叶丛,而农大甜研4号和包育302与之相反。(3)两个国外品种的最高钠素吸收速率均高于国内品种。(4)KWS0143产量较高,PRESTIBEL产量低,农大甜研4号产量与KWS0143接近,包育302产量低于KWS0143;农大甜研4号和包育302的含糖率和纯度皆高于KWS0143和PKESTIBEL。  相似文献   

4.
由科技部、农业部联合召开的优质及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新闻发布会于3月28日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农业部总经济师姜永涛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新闻发布会展示了水稻、大豆等近百个优质后补助新品种。其中甜菜作物有甜研七号、甜研307和甜研单粒二号3个甜研系列后补助新品种。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是国家“九五”期间推出的以面向广大科研机构、调动科技人员育种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到目前已有177个新品种获得国家“后补助”经费支持 ,共计金额1401万元。甜菜新品种“后补助”的实施 ,推动了甜菜育种攻…  相似文献   

5.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4由四倍体品系甜426的3个系号与二倍体品系甜217杂交育成,该品种属标准型多粒多倍体杂交种。试验、生产示范结果,甜研304平均块根产量1680kg/亩,含糖率16.8%,平均比对照增产10%,提高含糖0.5度。该品种叶丛长势强、稳产性好,抗褐斑病(发病率较对照品种低0.4~0.6级)、耐根腐病,在发病严重地块及年份罹病率较对照低25%,水涝严重条件下亦可获得较好产量。  相似文献   

6.
选用国内外9个新品种,以包育302作对照,进行生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引进的新品种产量都超过对照品种,国外品种表现突出,增产84.7%~156.4%,国内品种增产63.7%~78.2%;包育302含糖17.06%.新品种的含糖率都低于对照品种,国内品种低0.44~2.14度,国外品种低0.76~2.70度,内大甜研4号、ADV0420、内甜单1号达到国家甜菜质量标准舍糖15.5%;9个新品种的产糖量都超过对照品种,国外品种增产0.624~1.14倍,国内品种增产0.43~0.74倍;ADV0420和内大甜研4号为标准偏丰产型(NE),适于大面积推广;Beta356表现为丰产型(E),产量和产糖量都居第1位,但舍糖率偏低,可作为搭配品种,在低产高糖地区种植,采取配套措施,提高其舍糖率.  相似文献   

7.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1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甜研310是以四倍体红色胚轴品系甜4N092R为母本,二倍体绿色胚轴品系甜202G为父本,按31∶比例配制而成的多胚三倍体杂交品种,在2003~2004年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中,甜研310平均根产量39925.2kg/hm2,比统一对照甜研309增产9.6%;平均含糖率17.68%,高于对照0.07度;平均产糖量7151.7kg/hm2,比对照提高10.3%。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适宜种植地区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甜菜主产区。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8.
高糖兼抗病型甜菜多倍体品种甜研303甜研304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新品种“甜研303、甜研304”获农业部1998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两个品种均属于高糖抗病型品种,其共同特点是:1.含糖率高。甜研303在全国8省区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含糖16.2度,比当地对照增加含糖2.2度,含糖率居各地参试材料第一位。甜研3...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个甜玉米新品种在厦门市翔安区的区域试验表明,区试表现比粤甜3号(CK)增产5%以上,产量达显著差异水平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金黄甜一号、榕甜2号和SBS901;表现比CK增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SBS902、黄甜168和华宝甜8号;永珍一号、甜2021、金珍珠和世诚甜26表现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甜单301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单301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在1999~2001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原料根平均产量为39791.9~40868.2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13.74%~17.05%;平均含糖率为16.45~17.16度,与对照种甜研303比提高-0.77~0.35度;原料根产糖量为6545.8~7013.0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10.9%~16.42%。甜单301的上述经济指标亦优于目前主栽的甜单二号。甜单301单粒率高、发芽势强、适应性广,适与甜菜育苗移栽和机械化精量点播等集约化栽培技术配套使用,原料生产的保苗密度(收获株数)以72000~78000株/hm2为宜。甜单301适宜在黑龙江省的友谊、讷河、海伦、宁安和依安等甜菜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培育的甜菜新品种甜研单粒一号(原TD8401),已于1993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自育的甜菜多倍体单粒型杂交种,该品种育成填补了我国多倍体单粒型甜菜品种的空白。甜研单粒一号品种属标准偏丰产类型,为多倍体、单粒型杂交种。经1987~1989年区试鉴定及1990~1992年在黑龙江省依安、宝泉岭、肇东、宁安、讷河、明水、红兴隆、赵光等地进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根产量比对照提高11.73%、含糖率提高0.08度,产糖量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与江苏省农垦总公司共同主持的甜研系列多倍体品种——甜研302、甜研303、甜研304鉴评会,于1993年5月24~27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黑龙江、辽宁、内蒙、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北京等8个省、市、区的科研、生产、行政、应用单位代表共52人,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恒敏到会指导,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甜菜专业组、农业部甜菜专家顾问  相似文献   

13.
甜研七号系采用选择育种法育成的标准偏高糖型多粒二倍体新品种。1991~1994年经黑龙江省第丸届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鉴定,表现抗褐斑病、耐根腐病、根产量稳定,含糖率和产糖士两个目标性状同时接近成达到高糖型和丰产型甜菜新品种标准,明显优于统一对照(甜研301)品种和当地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4.
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甜单303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甜单303是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该品种在2002~2003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16点次的平均块根产量为39877.8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和甜单二号平均高12.16%;平均含糖率16.47%,比对照低0.46度;平均理论产糖量为6667.5 kg/hm2,比对照高8.77%.在2003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中,4个试验点平均块根产量为41273.9 kg/hm2,比对照种甜单二号提高17.88%;平均含糖率16.89%,比对照低0.52度;平均理论产糖量为7135.6 kg/hm2,比对照高14.18%.该品种抗褐斑病性与对照种相仿.2004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5.
四倍体品系选育是甜菜多倍体育种的中心环节。近年来,由于甜408、334等四倍体优良品系选育成功,培育出了诸如甜研301、甜研302、协作二号等优良甜菜多倍体品种,为了丰富四倍体品系材料,使多倍体育种有新的突破,几年来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依据多项指标在优良系内进行了较广泛的选择,形成了优良品系系列。为了从解剖、生理角度对这些品系作进一步测试,检验生理选择的效果,我们于1991年对几个四倍体系列进行了几项形态及解剖生理指标的测试,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作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红甜菜新品种"甜研红1号"是以二倍体食用红甜菜品系S203为母本,以二倍体食用红甜菜品系Y219为父本,杂交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6年在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达45.0t/hm2,超对照种18.9%;平均含糖(锤度)为8.8%,高于对照0.4度;食用根中平均粗蛋白含量达到17.8%,较对照提高0.3%,粗纤维含量达到12.7%,较对照品种提高0.9%。在生产试验中,平均根产量为43.6t/hm2,比对照种提高18.6%;平均含糖(锤度)为8.7%,高于对照品种0.4度;粗蛋白达到18.3%,较对照提高0.4%;粗纤维含量为12.8%,比对照提高1.0%。"甜研红1号"中抗甜菜褐斑病和根腐病,易于收获。该品种适于在东北、内蒙古、西北等地区种植。2007年2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命名。  相似文献   

17.
多年多品种接种不同地区菌源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的抗褐斑病性存在显著差异,抗褐斑病稳定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参试品种以甜研3号、双丰8号、B-RP为高抗病品种,双丰8号品种有较高的抗病稳定性,是优良的抗病种质源。不同地区菌源致病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ADV0413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三倍体多粒杂交种,2004-2006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45521.6kg/hm^2和52710.8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3增产27.3%和24.4%;平均含糖率均为15.6%,比对照品种甜研303低1.11度和0.57度;平均产糖量分别为7109.2kg/hm^2和8027.9kg/hm^2,比对照甜研303提高18.0%和18.2%。ADV0413抗褐斑病、根腐病,苗期立枯病发病率低,适应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嫩江、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89~1992年3批单株测交组合的配制和鉴定,初步揭示了甜菜有粉系早代配合力选择的方法、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选育出一般配合力较高、经济性状较优的甜研4号轮-24、A_(?)-24轮-24和81G—06轮-16等优良株系4个,高配合价基因型20余个,以及新的一轮群体3个,其中甜研4号一轮群体在主要性状方面有明显增益:根产量提高18.30%、含糖率增加2.9度,产糖量提高54.3%,褐斑病病情降低0.21级。该研究为开展甜菜配合力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6年龄桉树人工林间作禾本科及豆科牧草后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牧草可显著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呼吸强度、硝化作用强度及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且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其中以间作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2号柱花草、GC1581柱花草和Mineirao柱花草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最高;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热研10号柱花草、Mineirao和GC1581的呼吸强度高于CK;热研11号黑籽雀稗、热研10号柱花草、GC1581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硝化作用强度强于CK;热研9号坚尼草、杂交臂形草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10号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土壤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