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是在旱育稀植的基础上,根据寒地稻作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育苗棚的保湿、调温效果、大大减少苗期青立枯病的发生,而且能增加秧田的有效育苗面积,提高秧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早育苗、旱育苗、育齐苗、育壮苗的目的。一、育苗田的选择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照顾运苗方便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有水源条件并且土壤偏酸,比较肥沃,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地,或者在水田地内筑起50  相似文献   

2.
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是在旱育稀植的基础上,根据寒地稻作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育苗棚的保温、调温效果、大大减少苗期青立枯病的发生,而且能增加秧田的有效育苗面积,提高秧田利用率,从而达到早育苗、旱育苗、育齐苗、育才瞄的目的。一、育苗田的选择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照顾运苗方便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有水源条件并且土壤偏酸,比较肥沃,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地,或者在水田地内筑起刃公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稻作技术上的一次大的改革,该技术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它使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的简称,除其他生产环节外,旱育壮秧为重要的基础。1、改水田地育苗为旱田地育苗选好秧田地,是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上水方便,碱性小、土质肥沃的旱田地做秧田。不提倡在本田地育秧。原因:1.1本田土壤长期处于渍水状态,地下水位较高、  相似文献   

4.
1、育苗 (1)秧田选择及床土配制 全部采用大棚育苗,大棚宽10米以上、长50米以上.秧、本田比例1:80-100,每公顷本田需秧田面积100-120平方米.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中性旱田地做秧田,纯水田在本田采用50厘米高台做苗床,进行秋整地秋做床,秋施农肥.采用夏天备苗床土,用15公斤壮秧营养剂与1000公斤床土混拌均匀,平施在40平方米的苗床上.  相似文献   

5.
一、培育壮秧技术 (一)壮秧的标准 秧龄30-35天,叶龄3.5-4.0片,苗高12-14厘米,根数9-10条,带蘖率80%以上. (二)育苗前的准备 1、秧田地的选择及秧本田比例的确定 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偏酸性或中性的园田地、旱田地做永久性秧田,连年培肥地力.秧本田比例为1∶100.  相似文献   

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旱育苗手插秧及机械插秧. 2育苗技术 2.1壮秧标准.秧龄30~40天,叶龄3.5 ~4.5,苗高12~14厘米,根数9~11条. 2.2育苗前准备 2.2.1秧本田比例.每公顷本田需秧田80~100平方米. 2.2.2整地做床.提倡秋整地、秋打床、秋备土;春做床的要早春浅耕10~15厘米.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 2.2.3选种及种子处理 2.2.3.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选用熟期适宜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出米率高的优质米品种 平原直流灌区选择东农428,北稻4号,提前扣棚育苗,4月20日前能出苗的地块,可选种龙香稻2号;山区选择莎莎妮,搭配种植绥粳4号.种子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良种,即:纯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净度97%以上,含水量不高于 15%.种子每3年更新1次.以防机械混杂、品种自然退化等因素影响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主要技术措施 1、育苗前准备 (1)秧田选择 育苗温室:在自家园内,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搭建育苗温室. 育苗大棚: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中性旱田做秧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纯水田区在本田采用了50cm高台做苗床.  相似文献   

8.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无盘旱育抛秧的概念及与软盘旱育抛秧的异同点1.1概念所谓水稻抛秧就是将秧苗从苗床中扯出,然后将其抛入备栽本田中,由于秧根带土的重力作用,可使秧根入泥,并将秧苗固定于一定位置。抛秧的育苗,若是在旱育苗床上摆秧盘盛土播种,一般叫软盘旱育抛秧;若在旱育苗床上直接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9.
<正>1培育壮秧a.苗床地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便于管理的旱田地块作育苗田。b.建育秧棚采用大棚育苗,棚架采用玻璃钢或钢架结构,大棚宜南北走向,一般为长20m、宽5~8m、中高1.8~2.2m。每公顷本田需秧田80~100m2,应按本田面积确定秧田面积的大小。一般在3月中旬提早扣膜,使床土提前融化。  相似文献   

10.
一、大中棚的建造与选址 (一)建造地点:如本田地近,可在庭院建棚;本田地远的要留设集中的秧田地。建棚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灌排方便、土壤偏酸、比较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地;没有旱田的纯水田区,可在水田中选择返浆轻的高地,挖好截水排水沟,建成高出地面50cm以上的高台集中秧田,确保旱育。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旱育技术是一项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它大大的提高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现将水稻旱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选择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肥沃的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苗床。一般不用水稻田,无旱地的可选用排水良好的水稻田培育好后专田,育秧后可种植蔬菜等,不宜再栽种水稻。二、秧床施肥秧床要施用酸性肥料,农肥以猪粪为好,而且必须腐熟  相似文献   

12.
杨树适宜在疏松、湿润而肥沃的土壤上繁育,因此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不宜选在低洼易涝、土壤黏重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也不宜选择土壤板结或沙土过多的地块育苗。在选择地块时一定要了解该地上年是否使用过残留大、对种苗有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3.
一、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杂草少,土质肥沃疏松的中性、偏酸性园田地或旱田地做育苗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纯水田地区,可采用高台育苗.秋整地、秋打床、秋施农肥,以便抢农时,早育苗.每667 m2秧田备20 m3草炭土,打碎过筛装好盖严防雨、雪,放在背风向阳处备用.秧本田比例以大苗1∶20,中苗1∶100为佳.  相似文献   

14.
绿色水稻生产主要包括育苗前准备、秧田管理、插秧、本田管理和收获技术. 1.育苗前准备 1..秧田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壤肥沃,质地疏松,不施用任何化学除草剂的中性、偏酸性旱田地.提倡秋整地、秋打床、秋施肥.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棚盘育苗机械插秧,具有省种、省工、省秧田、省成本、提高成秧率、便于运输和管理、缩短插秧期、增产效益比较明显等优点。(一)育秧技术1、壮秧标准秧龄30-35天,叶龄3.5-4.5片,苗高14-16cm,根数9-12条,百株苗干重3g以上。2、育秧前准备(1)育秧棚及育秧地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活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园田地或旱田地及房前屋后的地块做育秧田,秧田长期固  相似文献   

16.
油菜茬口田水稻机插秧秧块育苗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金沙县油菜茬口田水稻机插秧秧块育苗播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沙县油菜茬口田机插秧秧块育苗适宜播种期为4月15日左右,即在当地水稻适宜播种期内均可播种,且能安全度过齐穗期。在本田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机插秧秧块育苗方式的大田产量最高,达10208.4kg/hm2,与常规旱育秧方式的大田产量持平。  相似文献   

17.
主要优点是秧龄短、秧苗壮,管理方便.可机插、人工手插,工效高,质量好.可育苗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省种、省水,经济效益高.适合于不同生产体制采用. 1、秧田地的选择 秧田地的选择由于是旱育苗,苗床始终不保持水层.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含盐碱低、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  相似文献   

18.
1、改水田地育苗为旱田地育苗 选好秧田地,是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上水方便,碱性小、土质肥沃的旱田地做秧田。不提倡在本田地育秧。原因: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苗移栽技术省水、省种、省肥、省秧田,水稻可提早成熟3—7天。易于管理,易于防治病虫害,便于施肥、除草。适期播种,适期移栽,能够保证插秧密度。旱育秧苗矮壮、根系发达、抗性强,栽后生长快、分蘖早、成穗多、产量高。一、苗床地选择、做床1.育苗方式。采用大棚育苗或中、小棚扣膜育苗方式。不宜采用透气膜、无纺布、平铺膜等育苗方式进行水稻育苗。2.苗床地选择。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疏松  相似文献   

20.
一、培育壮秧技术 (一)壮秧的标准 秧龄30-35天,叶龄3.5-4.0片,苗高12-14厘米,根数9-10条,带蘖率80%以上. (二)育苗前的准备 1、秧田地的选择及秧本田比例的确定 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偏酸性或中性的园田地、旱田地做永久性秧田,连年培肥地力.秧本田比例为1:100.2、大棚规格 大棚规格:高2.2米、宽6-7米、长度40-60米,棚间距1.5米,中间挖排水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