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隆阳区气候条件优越,适宜种植蔬菜,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阐述了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及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蔬菜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重视蔬菜产业发展、重视蔬菜市场体系建设、加强销售网络建设等,以期为保山市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丰宁满族自治县以发展露地时差蔬菜为主,兼有部分设施蔬菜,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针对丰宁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当地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促进当地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城市洮北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白城市洮北区蔬菜产业在种植结构、种植规模、市场开拓、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优蔬菜、依靠科技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加强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搞产业化经营、发展绿色蔬菜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蔬菜产业的对策,以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道路也发生了改革,通过调整目前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结构,并增加当地蔬菜种植的面积,增加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从而改善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湟中县通过不断加大蔬菜的种植,同时增加了蔬菜种植的种类,在提升当地居民健康营养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马龙县旧城镇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的有利条件,在总结无公害蔬菜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制约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为今后大规模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博爱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逐渐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分析了博爱县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种植的影响,并给出提升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对策,以期促进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丰宁满族自治县以露地时差蔬菜为主,兼有部分设施蔬菜,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主要针对丰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当地蔬菜生产中一些问题,分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分别进行问题分析,找出问题根源,进而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确保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隆阳区的气候条件优越,适宜种植蔬菜,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阐述了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及现状,从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基础配套设施发展不完善等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地蔬菜产业的实际,提出几点具体的发展对策,包括重视蔬菜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健全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等,为保山市隆阳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宿迁市蔬菜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作物,成为农业产业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介绍了宿迁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家口地区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型产业,但蔬菜种植用水量大,部分蔬菜产区用水日趋紧张,水环境条件恶化。通过分析张家口地区缺水、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污染不断加剧和蔬菜灌溉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说明该区域水资源已不能继续支撑未来蔬菜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根据当地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和布局,补给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水源生态和改革水价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黑河市张地营子乡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晶  郝文博  朱明霞  车文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08-16309,16342
[目的]测定黑河市张地营子乡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黑河市张地营子乡不同土地利用背景和相同土地利用背景下的3个功能区的6种重金属元素(Hg、As、Cd、Cr、Cu、Pb)的含量,对重金属含量与不同土地利用及采样深度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并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重金属在土壤中已有一定程度的累积,在地表的累积程度比较高,Hg的污染最为严重,已达到了警戒水平。但总体来说,黑河市张地营子乡所研究区域土壤处于清洁水平,满足绿色食品和蔬菜生产的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对黑龙江省黑河市张地营子乡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识积累科学依据,并为扩大无公害粮食、蔬菜的种植面积和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超  王翠欣  田凤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94-18596
在总结河北省农村村庄建设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省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分析与评价,进而对全省进行土地利用模式分区。根据各区域分异特点,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区域提出适合区域特征的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13.
湘西花垣矿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对湘西花垣锰矿、铅锌矿区的部分蔬菜及其种植土壤进行了调查和重金属含量分析,通过污染指数法和经蔬菜途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与非矿区比较,两矿区蔬菜、土壤Pb、Zn和Cd含量较高,矿区土壤Pb、Zn、Cd含量均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pH<6.5)的污染警戒值;矿区蔬菜Pb、Zn和Cd含量均超过国家蔬菜重金属元素限量标准,分别为限量标准的2.0~10.75、0.9~2.5倍和2.2~19.8倍;两矿区蔬菜受到了Pb、Cd的严重污染,Zn的轻-中度污染。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两矿区居民通过蔬菜途径摄入的Pb和Cd对其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且对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年人。因此,矿区土壤上种植蔬菜会对食用这些蔬菜的当地居民产生一定的健康风险,应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进行矿区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重庆丘陵山区位于不同区位条件、具有不同功能定位和不同级别的10个现代农业园区的调查分析,解析现代农业园区选址布局、用地规模、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土地经营方式转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土地利用特点,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面临的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保护、建设用地供需困境、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局部用地低效等土地利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园区土地政策法规、加强园区用地规划的审批和监督、加强园区用地集约化管理、探索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为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面板数据GLS模型方法。【结果】土地资源禀赋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呈负相关关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用地利用政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呈正相关关系。具体来看,土地市场化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对建设用地集约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关于容积率等方面的土地利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建设用地集约度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地方政府因素中,地方政府关于外商投资的竞争以及土地市场监管的缺失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产生了不利影响。【结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市场化改革,加强建设用地利用政策调控,将有助于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土地盐碱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开发治理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对盐碱地的形成以及综合治理技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指出土壤盐碱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对盐碱地的开发治理也应因地制宜,根据盐碱土成因、特点、利用目的并结合当地的气候,经济等条件,在一定区域内对盐碱地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汪圣洪  赵仕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03-14406
[目的]根据贵阳市不同区域(乡镇)不同季节的气候规律,研究贵阳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种植的可行性和分区布局。[方法]以贵阳各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和贵阳市1∶250 000地理信息数据为材料,运用GIS技术,根据蔬菜种类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蔬菜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结果]结合当地土壤类型、灌溉条件以及专家意见,通过建立各气候要素与地理地形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关系模型,将各气候因子推算订正到乡镇点上,从贵阳市乡镇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出发,再根据贵阳市蔬菜种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贵阳市蔬菜种植在发展正季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以解决贵阳市蔬菜淡季的问题;并对不同季节蔬菜种植的合理布局以乡镇为单元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区。[结论]该研究为贵阳市可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生产和充分合理利用蔬菜气候资源、因地制宜调整蔬菜产业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测算兰州市土地集约度的基础上,构建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兰州市土地集约度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98—2008年兰州市土地集约度逐步提高,经历了由粗放、基本集约到较集约的3个阶段;土地集约度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呈现明显的关联性,集约度与建设用地、林地负相关,且与建设用地负相关性较高;与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园地呈现正相关且相关程度依次减弱。因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地控制建设用地,优化耕地、园地、牧草地、未利用地的利用,有助于提高土地集约度。  相似文献   

19.
如今,超市里的大米品种繁多,名称更是五花八门,怎样才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米?每种米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和功效?选购大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宁波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陈国,请他说说买大米里的学问。  相似文献   

20.
汪煜  朱振宇  刘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09-8013
以安徽省枞阳县为研究区,对县域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结合DEM进一步分析了该县各土地利用类型显著集聚特征的地形特征。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都表现出空间正自相关特性,所表现的空间聚集或异常的位置及范围也各有不同,并且聚集特征的发生具备一定的地形条件,地形特征影响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和空间集聚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