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粮改饲的背景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改饲是农业部开展的农业改革,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因地制宜,在适合种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粮食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本文主要阐述粮改饲出台的背景、目标、效益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粮改饲”,是农业部开展的农业改革,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2015年国家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在黑龙江、内蒙古等10省区开展粮改饲试点县项目,到目前“粮改饲”试点项目范围扩大到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17个省区,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凸显了粮食“去库存”成效,降低了草食畜牧业成本,促进了种养一体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粮改饲草食畜牧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县结合国家这一农业供给改革,不断加大力度推进、推广粮改饲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1粮改饲草食畜牧业所谓粮改饲草食畜牧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主要倡导适宜推广的农牧区种植全株青贮饲用玉米,并结合推广种植区域内适宜的优质牧草,将传统单纯的“产粮”为主转变为“粮仓+产奶+产肉”,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优化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4.
《江西饲料》2015,(2):53-54
<正>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推进农牧结合,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改饲试点,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为适应新常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山东省畜牧业将重点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养殖企业+种植大户""养殖企业+种植合作社"和"养殖企业+自有种植基地"等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是畜牧业大省,发展牧草产业是山东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对山东省草食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满足草食家畜对牧草的需求奠定基础;有利于调整牧草生产模式,联合龙头企业推进牧草产业发展;有利于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形成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但在"粮改饲"实施过程中面临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综合接受能力薄弱;牧草种植面积规模偏小,青贮机械装备数量有限;政策不完善,收购企业大额资金投入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粮改饲"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宣传与培训力度;加快机械设备技术研发,保障牧草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6.
粮改饲既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一项具体行动,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主要引导农民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燕麦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优质饲料作物,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粮改饲的重点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发展适应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优质饲草料。粮改饲主要是立足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推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贵州省盘州市2019年实施粮改饲试点面积0.8万亩,制作青贮饲料2.4万吨,粮改饲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1 项目概况1.1 项目基本情况武宣县作为2016年—2018年粮改饲试点项目的试点县,结合实际粮改饲试点工作实行整县推进,扩大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增加收贮量,全面提升种、收、贮、用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饲草料品种专用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商品化,全面提升种植收益、草食家畜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全县“粮改饲”试点项目任务分别是种植(播种)青贮饲草料面积1.0万亩,以种植青贮玉米为主,种植优质牧草为辅;收储青贮饲草料量在3.0万吨及以上(按青贮玉米单产3.0吨/亩)。2016年全县在禄新镇方学村、三里镇台村、黄茆镇玉村、麻爪村、黄茆镇林科所金泰丰夏南牛扩繁场、二塘镇金泰丰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设点长期收贮饲草。2017年增加三里镇台村陈少武、金鸡乡新村甘兴就、金鸡乡鱼步谭政3个收贮点,这些收贮点在2016年、2017年收贮运营得较好,全株青贮玉米(带苞蕾)定点收购价320元/吨、牧草定点收购价150元/吨、甘蔗尾稍定点收购价150元/吨。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及:"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随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农牧结合,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改饲’试点,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粮改饲工作是农业农村部开展的一项农业改革,它是调整部分原用于种植粮食的农用地用于种植牧草和青饲玉米,引导发展草食家畜。来宾市武宣县作为广西第一批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的试点县承担着“先行先试”的使命,历经6年,全县共发展专业收贮企业27家,收贮青饲玉米、优质牧草、甘蔗尾梢36万多吨,引导发展牛羊专业养殖户155户,新增出栏1.08万头,带动群众增加收益3 500余万元,养种互促、循环利用,有力推动了武宣牛羊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SWOT模型的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改饲"政策旨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解决粮食安全、农业污染等问题。本研究介绍了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山东发展牧草产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W)、机遇(opportunities,O)、威胁(threats,T),并将以4项要素交叉分析得出了SO、WO、ST、WT战略,分析得出SO战略是当前山东牧草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即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发挥自然条件优势,选择土质资源、畜牧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区,例如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立"粮改饲"试点基地,并针对四项战略的实施在试点基地建设、完善技术规程、政策宣传、产业融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粮改饲”推进草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中央的任务提出后,农业部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进行了与草牧业有关的几项试点工作——草牧业试点、"粮改饲"试点、"米改豆"试点。草牧业试点着重建立更加  相似文献   

12.
<正>关键词一:粮改饲2015年秋收至今,粮食滞销、粮价下跌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种粮大户更是忧心忡忡,而反观粮食进口量则是逐年上升。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的要求,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长期以来推行的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结构模式改变为粮食-经济-牧草及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以何种牧草作为调整结构的先锋牧草,事关大局。笔者结合实践,对河南省草种的选择、栽培及利用技术方面发表一点拙见,供参考。1河南省应以紫花苜蓿作为首选牧草紫花苜蓿主要有以下优点:1品质好。一般第一茬苜蓿的茎叶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17%~20%,第二、三茬粗蛋白含量高达20%~23%。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是各种畜禽及水产类的优良饲料。2产量高。在一般…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统计资料以及2016年山东省牧草种植农户与企业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近10年间的成本利润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牧草种植、加工成本收益基本信息,比较分析山东省粮食与牧草生产成本收益,以评价"粮改饲"政策实施后牧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效益。经分析发现,目前粮食种植存在成本逐年升高、价格波动大的问题,利润基本已经达到瓶颈,而苜蓿、全株玉米收益可观,因此,在保证良好的土地资源和合理的田间管理条件下,"粮改饲"项目基本上可实现种草高于种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动物性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推进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草食畜牧业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江淮地区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发展基地,可充分利用其冬闲田的生产潜力,推行粮草兼顾型种植模式,探索出适合当地冬季种植的牧草生产模式。江淮地区冬闲田种草现多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等单播为主,多花黑麦草+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燕麦(Avena sativa)+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金花菜(Medicago hispida)等冬闲田豆禾混播生产模式可以克服禾本科单播施肥较多、土地翻耕难、豆科单播产量较低和营养不全面等方面问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生产力,增强土地持久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江淮地区草食畜牧业发展,促进南方农业生态转型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江淮地区饲草种植的发展前景和现状,阐述了在江淮地区施行豆禾牧草混播生产模式的优势,并探讨了优质豆禾牧草混播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以期为江淮地区及类似地区的冬闲田牧草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动物性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推进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草食畜牧业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江淮地区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发展基地,可充分利用其冬闲田的生产潜力,推行粮草兼顾型种植模式,探索出适合当地冬季种植的牧草生产模式.江淮地区冬闲田种草现多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等单播为主,多花黑麦草+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燕麦(Avena sativa)+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金花菜(Medicago hispida)等冬闲田豆禾混播生产模式可以克服禾本科单播施肥较多、土地翻耕难、豆科单播产量较低和营养不全面等方面问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生产力,增强土地持久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江淮地区草食畜牧业发展,促进南方农业生态转型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江淮地区饲草种植的发展前景和现状,阐述了在江淮地区施行豆禾牧草混播生产模式的优势,并探讨了优质豆禾牧草混播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以期为江淮地区及类似地区的冬闲田牧草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当前发展遭遇瓶颈,一方面,农户种植玉米收益不高,影响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养殖户缺乏优质饲料供给,养殖成本高、效益低。为解决种养不协调问题,国家出台了"粮改饲"政策,目的在于通过青贮玉米提高种植户收益,同时激发养殖户青贮饲料投喂积极性,实现种养结合,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在对河北省"粮改饲"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调研基础上,分析河北省"粮改饲"政策实施状况,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河北省进一步推进"粮改饲"战略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国家启动粮改饲试点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被列为国家首批粮改饲项目试点旗。201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敖汉旗相继成为粮改饲试点旗。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以来,有关试点旗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力做好项目落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2017年,四个试点旗共种植青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农业部召开粮改饲试点工作部署会,要求各试点省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力争超额完成2016年粮改饲600万亩的目标任务。农业部有关领导指出,粮改饲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粮食"去库存"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推动草食畜牧业"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畜禽养殖结构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种草养畜把握六个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选择优良牧草种植。避免引进劣质草种。农民种植牧草是要种植那些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营养价值高,产量高,且经过人工培育的优良饲用牧草,而不是种植那些在自然状态下自生自耒的野生杂草。一般来说,野生杂草营养价值低、产量低,适口性差。农民在引种种植牧草时,不仅要考虑其牧草对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还要考虑其牧草的品质和丰产性。只有引进真正的优良牧草品种,并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牧草,真正使种草养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