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添喂海南霉素对山羊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是哺乳动物下丘脑—垂体—靶器官生长轴的终端 ,在动物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浓度变化与生长速度呈正相关。此外 ,它参与泌乳、生殖以及免疫等功能的调节。肝脏具有丰富的生长激素受体 ,是产生IGF -I代谢的主要器官。研究IGF -I在肝脏的产生量及其调节是十分有兴趣的领域。本文根据我室有关“海南霉素能够调节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提高丙酸产生量 ,改善葡萄糖代谢和蛋白质的利用”的研究结果 ,深入观察其对肝脏IGF -I代谢的影响。试验在8头同时装有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股静脉和肠系膜静脉慢性血管瘘的生长羯山羊上进行 ,按自身对照设计。试验期按0.05mg/kg 体重添喂海南霉素 ,分别测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股静脉的血流量和IGF -I的净流量。结果显示 ,试验期山羊门静脉、肝静脉血流量分别比对照期增加15.16 %(1.876vs1.629L/min)和10.80%(2.216vs2.000L/min)。门静脉、肝静脉和股动脉血液中IGF -I含量比对照期分别增加31.5 %(339.8vs258.4ng/ml;P<0.01)、35.83 %(355.6vs261.8ng/ml;P<0.01)和41.08%(352.0vs249.5ng/ml;P<0.01)。对照期和试验期门静脉IGF -I的净流量分别为304.9和485.9ng/min;肝动脉分别为294.4ng/min(P<0.05)和502.7ng/min ;肝静脉分别为40  相似文献   

2.
海南霉素不仅能改变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向丙酸型转化 ,而且能改善营养物质的吸收 ,直接或间接影响肝脏的代谢。添喂海南霉素对器官代谢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试验用慢性血管瘘方法 ,研究添喂海南霉素对后肢代谢的影响。以8头羯山羊平均体重(16.0±2.2kg)为试验动物 ,每头山羊均装有股动脉、股静脉和颈静脉慢性血管瘘。自由采食青干草 ,每天每头补喂精料200g(14.03 %CP)。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 ,试验期在日粮中添喂海南霉素(0.05mg/kg W d),测定股动脉和股静脉中主要物质的浓度和血流量。结果显示 :添喂海南霉素使后肢血流量有所下降 ;股动脉血液中NH3-N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 ,股动脉和股静脉FFA(p<0.05)和α -AAN(p<0.01)浓度明显增加 ;后肢FFA(p<0.05)和乙酸净流量降低(P<0.05) ;但后肢NH3-N和α -AAN净流量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 ,添喂海南霉素能影响后肢代谢 ,主要是促进后肢对FFA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添喂海南霉素对山羊肝脏含氮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体内十分主要的代谢器官 ,本试验在有关海南霉素对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添喂海南霉素后对肝脏中含氮化合物代谢的影响。试验在8头同时装有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股静脉和肠系膜静脉慢性血管瘘的羯山羊上进行 ,按自身对照设计。试验期按0.05mg/kg 体重添喂海南霉素 ,分别测门静脉引流区和肝脏中氨氮(NH3-N)、α -氨基氮(α -AAN)和尿素氮(Ure -N)净流量。结果显示 ,添喂海南霉素使肝静脉血流量分别增加15.16 %和10.80 %,门静脉、肝静脉中NH3-N浓度明显降低(P<0.01) ,而α -氨基氮(α -AAN)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 ,海南霉素能够提高山羊门静脉引流区氨基酸的吸收量 ,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传统观点认为反刍动物的唾液进入瘤胃而调节水盐平衡 ,影响瘤胃消化代谢 ,但近来研究表明有相当大一部分唾液直接进入真胃发挥作用。进入真胃的唾液对反刍劝物胃肠运行的影响已有报道 ,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否有作用 ,还未见报道。本试验经真胃灌流唾液观察其对山羊门静脉引流区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在体重(15.4±2.5kg)6头羯山羊上安装门静脉、肝静脉、肠系膜静脉和股动脉慢性血管瘘和真胃瘘管。动物自由采食青干草 ,每天每头补喂精料200g(早晚各100g)。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 ,分试验期和对照期。试验期从9 :00到12 :00经真胃瘘管均匀灌注唾液 ,而对照期是灌注与唾液 pH相同的人工唾液。灌流量500ml/3h。从8 :00到13 :00每隔1h采血样一次。同时用PAH法测门静脉引流区血流量。结果显示 ,试验期门静脉引流区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C2)、丙酸(C3)的净流量分别比对照期提高11.96 %(2.34vs2.06mmol/min,P<0.05)、5.61%(1.86vs1.76mol/min,P<0.05)、13.76 %(0.372vs0.32mmol/min,P<0.01) ;游离脂肪酸(FFA)和葡萄糖净流量分别提高16.42%(0.716vs0.615mmol/min,P>0.05)和4.49%(4.124vsA4.039mmol/min,P>0.05) ;而氨氮净流量下降7.37 %(2.172vs2.233mmol/min,P<0.05)。肝脏TVFA、C2、C3 和FFA净流量均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6只体重(18.97±1.80)kg、健康雄性去势山羊,同时安装颈静脉、门静脉、肝静脉、肠系膜静脉以及股动脉慢性血管瘘。采用自身对照试验,研究半胱胺对山羊血流量、激素流量和碳氮化合物吸收及在肝脏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从颈静脉一次注入半胱胺(50 mg/kg BW)后,3 d门静脉、肝静脉全血流量分别比对照(-2d)提高21.81%(P<0.01)、10.21%(P<0.05);血浆流量相应提高23.08%(P<0.05)、15.05%(P<0.05);6 d与-2 d血液流量接近。在-2 d、3 d、6 d 3个采样日,肝脏IGF-1净生成量相应为47.57,67.58(P<0.05)和44.76μg/min;肝脏胰岛素净利用量相应为2.32,3.17和2.23 mU/min,无显著差异;胰高血糖素肝脏净利用量分别为1.71,3.25(P<0.05)和1.02 ng/min。结果表明,从颈静脉注入半胱胺后,肝脏有净乙酸和葡萄糖生成,分别较对照提高12.71%和50.59%(P<0.05);3 d6、d比-2 d在门静脉的NEFA净流量分别提高32.25%和9.67%;肝脏NEFA净流量在试验期3 d和6 d分别比对照提高4.57倍(P<0.01)和4.14倍(P<0.01),表明经CS处理后,山羊肝脏有NEFA合成。门静脉α-氨基氮、NH3-N净流量在第3天分别高于对照36.36%和27.23%,尿素氮净流量也有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 4头门静脉、肝静脉、颈静脉、肠系膜静脉和股动脉上安装血管导管的绵羊中研究了克伦特罗 (CL ,0 8mg/kgBW ,肠系膜静脉给药每天 2次 ,连续 5d)对其肝脏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CL可增加绵羊肝脏中的VFA流量 ,其中门静脉处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流量分别较对照期增加 19 4 9% (P <0 .0 1)、2 0 2 % (P >0 .0 5 )和4 5 5 % (P >0 .0 5 ) ,而肝静脉处VFA流量两期水平接近。CL也提高肝脏中葡萄糖的异生作用 ,在肝静脉处血中葡萄糖流量上升了 2 5 96 % (P <0 .0 1)。门静脉处血中葡萄糖循环水平也相应提高。此外在CL作用下肝静脉处胰岛素水平也较对照期有所下降。提示CL可增加进入绵羊肝脏中VFA的流量并促进肝脏对VFA的吸收和利用。通过降低胰岛素水平或对肝脏的直接作用CL还可增加绵羊血中葡萄糖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4×4的随机区组设计 ,选用5只带有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试验羊进行颈动脉、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血管插管的安装 ,并进行十二指肠淀粉灌注试验 ,其中进入十二指肠的淀粉水平分别为33.61g/d、100g/d、150g/d和200g/d(十二指肠淀粉灌注量分别为0、66.39、116.39和166.39g/d)。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十二指肠淀粉灌注水平的提高 ,淀粉在小肠的消化量随之增加 ,而淀粉在小肠的消化率却随之下降 ;绵羊门静脉葡萄糖净流量、肝脏葡萄糖净生成量、肝静脉葡萄糖流量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随之提高。但当进入十二指肠的淀粉水平达到150g/d和200g/d时 ,绵羊门静脉葡萄糖净流量、肝脏葡萄糖净生成量、肝静脉的葡萄糖流量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出现平台期 ,这表明提高外源性葡萄糖的供应量 ,可促进绵羊门静脉葡萄糖净流量、肝脏葡萄糖净生成量以及肝静脉的葡萄糖流量 ;绵羊小肠对过瘤胃淀粉的消化和吸收的“度”值为150g/d(11.6g/kgW0.75/d)。另外 ,未进行十二指肠淀粉灌注的绵羊门静脉葡萄糖净流量出现负值 ,表明绵羊肠道组织对葡萄糖的消耗量大于被门静脉吸收的葡萄糖量。试验中还发现 ,过瘤胃淀粉在小肠中的消失量 (X)与PDV组织的葡萄糖消耗量 (Y)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其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用8头泌乳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来研究3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乳脂中CLA含量的影响。试验分对照、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4个处理,每头山羊每天分别添喂生理调节剂的剂量分别为每千克体重0.3g、0.05mg和0.05g,每一处理期为2周。收集奶样,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期相比,添喂海南霉素、丙酮酸钙山羊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添喂葵花油乳脂率则无显著变化;各处理乳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添喂葵花油、海南霉素、丙酮酸钙后山羊乳脂中CL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将6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以及门静脉、肝静脉以及股动脉慢性血管瘘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与肝脏VFA代谢以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低精料(LC)日粮组相比,高精料(HC)日粮组瘤胃液pH显著下降(P0.05),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乙酸/丙酸的比值有降低的趋势(P=0.06),但日粮对瘤胃液乙酸、丁酸和TVFA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HC日粮能显著提高门静脉血浆中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P0.05)浓度。在两种日粮条件下,VFA肝静脉-门静脉血浆浓度差(H-P)均为负值。HC日粮显著增加丙酸和丁酸的H-P值(P0.05)。与LC日粮相比,HC日粮显著增加乙酸和TVFA(P0.05)的肝静脉-动脉血浆浓度差(HA),显著降低丙酸(P0.05)H-A值。HC日粮显著提高门静脉、肝静脉和股动脉血浆中葡萄糖、β-羟丁酸和非酯化脂肪酸(P0.05)浓度以及显著提高乳蛋白、乳中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P0.05)含量。试验结果表明,HC日粮可以改善奶牛瘤胃发酵、肝脏的VFA代谢以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添加丙烯酸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25只身体健康,体重32kg左右的8月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公羊,日粮精粗比为25∶75,采用分组试验设计,分别是对照组、添喂丙酸8,12mmol/(d·只)组和添喂丙烯酸8,12mmol/(d·只)组,研究丙烯酸对绵羊消化代谢和体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添喂丙酸组相比,添喂丙烯酸组绵羊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添喂丙烯酸组与对照组相比,半纤维素消化率提高5.15%~9.70%,纤维素消化率提高3.64%~5.73%,但差异不显著(P>0.05);8mmol丙烯酸组钙、磷的消化率分别高于8mmol丙酸组2.86%和8.39%,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喂8,12mmol/(d·只)丙烯酸组绵羊的尿氮排出量(g/d)分别低于对照组12%和18%,而N保留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5.35%和3.91%,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添喂丙烯酸组绵羊的体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与对照组和丙酸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添喂丙烯酸对绵羊的采食量、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消化量(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绵羊氮、钙、磷的代谢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海南霉素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期,每期15 d,试验设负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正对照组(添加10 mg/kg莫能菌素)和海南霉素组(添加7.2 mg/kg海南霉素)。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海南霉素后,除在采食后2 h显著提高奶牛瘤胃内pH(P<0.05)外,其他时间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食后0、2、8和10 h,海南霉素组氨态氮(NH3-N)浓度均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而采食后6 h,海南霉素有抑制NH3-N释放的趋势(P=0.06);采食后0、2、4和6 h,海南霉素组乙酸浓度及乙酸与丙酸的比值与负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丁酸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海南霉素显著抑制了瘤胃甲烷的产生(P=0.02),海南霉素组的奶牛甲烷呼出量为216.50 L/d,比负对照组降低了14.03%。由此得出结论:饲粮中添加海南霉素可以改变奶牛瘤胃的发酵类型,使其更趋向于丙酸型发酵,并显著降低动物的甲烷呼出量。  相似文献   

12.
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胰岛素(In)、胰高血糖素(GLN)、神经肽(NPY)对体外培养新生犊牛肝细胞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tearoyl CoA desaturase,SCD) 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液中In含量的升高,肝细胞中的SCD mRNA表达逐渐升高(P<0.05),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促进效应;随着培养液中GLN含量的升高,肝细胞SCD mRNA丰度表达逐渐减弱,高血糖素处理组SCD mRNA表达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随着NPY质量浓度在0~1 000 ng/L之间逐渐上升,肝细胞SCDmRNA的表达水平不断升高,各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除50 ng/L处理组和500 ng/L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神经肽Y促进SCD mRNA表达,胰高血糖素抑制SCD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补喂复合益生菌对3~6月龄伊犁马粪便纤维含量、VFA浓度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90.23kg±11.02kg)、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伊犁马哺乳马驹10匹,随机分为2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分阶段补喂等量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和苜蓿干草的基础上,试验组每匹马驹每天补喂0.075g(2×1011 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0.133g(3×1010 CFU/g)植物乳杆菌复合菌,进行为期90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补喂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马驹粪便中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淀粉的含量(P<0.05;P<0.01),分别比对照组低3.50%和11.32%;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马驹粪便中乙酸和丙酸的浓度(P<0.05;P<0.01),分别比对照组高14.65%和64.29%;极显著提高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P<0.01),比对照组高16.17%。由此可见,补喂复合益生菌能够降低马驹粪便中纤维的含量、提高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增加3~6月龄伊犁马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全胃营养灌注绵羊为试验动物 ,用物质代谢区室分析方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瘤胃乙酸、丙酸比例对体内氧化代谢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不同试验处理间营养灌注液能量、蛋白质水平相同 ,而瘤胃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的乙酸、丙酸比例不同。三种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的乙酸、丙酸比例分别为75 :15(VFA1)、65 :25(VFA2)、45 :45(VFA3)。由测定引入 14C -乙酸后血液二氧化碳放射比强度—时间曲线上升段斜率(k值)反映体内氧化代谢强度。试验结果为 ,瘤胃灌注VFA1 时的k值显著高于灌注VFA2 和VFA3 时的k值(P<0.05) ,而VFA2 和VFA3 两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说明瘤胃灌注VFA1 时绵羊体内氧化代谢强度增加。向停止灌注24小时的绵羊瘤胃内灌注VFA1,血浆胰岛素水平在恢复灌注后缓慢上升。将瘤胃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由VFA1 换为VFA2 后 ,血浆胰岛素水平迅速上升 ,之后迅速下降 ,而由VFA2 换为VFA3 后未出现血浆胰岛素水平的明显变化 ,说明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与体内糖代谢调节状态有关 ,而瘤胃灌注VFA1 时的体内糖代谢调节状态与灌注VFA2 和VFA3 时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5只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 ,观察一种含铵的工业废液(ISCA)作为非蛋白氮饲料对瘤胃糖代谢的影响。采用自身对照 ,测定了添喂ISCA前后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pH值、温度及饲草中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失率等指标 ,并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 ,每只羊日添喂ISCA100ml,除饲后2小时试验期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期(P<0.05)外 ,上述各指标两期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 :ISCA对瘤胃糖类的降解与发酵过程及瘤胃内环境无不良影响 ,对消化道粘膜上皮和各主要实质脏器无毒副作用和直接损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上部分阐述不同激素对体外培养犊牛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一头健康的初生犊牛,放血致死后立即无菌采取肝脏尾状突,采用循环灌注法消化肝组织,分离肝细胞。取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生长良好的肝细胞,分别添加1、10、100、1 000 nmol/L的胰岛素,1、10、100、1 000 nmol/L的胰高血糖素,2.5、5.0、10、50 ng/m L的瘦素,设置空白对照,每个浓度3个重复。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LDLR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胰岛素各浓度添加组LDLR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是1、10 nmol/L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胰高血糖素1 000 nmol/L添加组LDLR 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0、100 nmol/L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瘦素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证明,胰岛素对LDLR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且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胰高血糖素对LDLR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瘦素未表现出对LDLR mRNA的表达有促进或者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粮中添加乙酸钠对夏季奶牛生理状况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夏季高温条件(21-34℃)下,研究日粮中添加乙酸钠对黑白花泌乳牛生理状况和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按交叉设计在28头泌乳牛上进行,试验期每头每天添喂乙酸钠300克,结果表明:日粮添喂乙酸钠后血浆T_4、T_3,Na~+水平分别从69.18±6.89ng/ml,0.59±0.13ng/ml,127.70±3.88mEg/l增加至72.66±6.80,0.65±0.13 (P<0.01)和130.45±4.88(P<0.05),K~+水平和Pcv未见有明显变化,产奶量及乳脂总分泌量明显增加(P<0.01)。  相似文献   

18.
绵羊瘤胃VFA吸收效率及模型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4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羯羊(体重25~28kg) ,采用全排空瘤胃一冲洗—灌注技术 ,研究了在1倍和0.6倍维持能量饲养水平下 ,灌注液 pH(4.5 ,6.3和7.2)、体积(3L和5L)、初始VFA的浓度(20、50和100mmol/h)共36组合对VFAs的相对吸收速率(/h)和绝对吸收速率(mmol/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灌注液 pH、体积、VFA的初始浓度均极显著影响乙酸、丙酸和丁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1)。因素间的互作研究表明 :溶液 pH×体积V显著影响丁酸的吸收(P<0.05) ;溶液 pH×VFA初始浓度 ,VFA初始浓度×体积V极显著影响3种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1) ;溶液 pH×VFA初始浓度×体积V显著影响丙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5) ,极显著影响丁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1)。随着饲养水平的降低 ,乙酸和丁酸的吸收速率有下降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P>0.05) ,而丙酸的吸收速率显著下降(P<0.05)。利用Dijkstra等(1993)提出的VFA吸收机制模型 ,研究获得了18组预测VFAs绝对吸收速率的模型。从获得的模型参数中发现 ,随着灌注液中VFA浓度的升高 ,每种VFA理论上潜在的最大吸收速率γmax 也明显增加 ,但是相应的结合常数K值却大幅度下降。但从吸收速率的图谱分析表明 :对于相同的VFA ,初始浓度越高 ,绝对吸收速率也越快。因此 ,研究VFA在瘤胃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丙酸是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标志性酸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冲洗瘤网胃技术探讨瘤网胃壁上皮的血流量对丙酸吸收的影响。选取8头荷斯坦泌乳奶牛为试验动物,通过外科手术装有瘤胃瘘管,以及在动脉、肠系膜、瘤胃右侧和肝门静脉装有永久导管。试验奶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粗蛋白质日粮,另一组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所有奶牛随机灌注3种缓冲溶液:丁酸、氨和对照,采用3×3不完全拉丁方设计。缓冲液(30kg)存放于一个临时的容器,冲洗瘤胃40min。初始的VFA浓度为84.2mmol/L。丁酸缓冲液灌注组,随着乙酸更换量的增加,丁酸浓度从4 mmol/L升高到36mmol/L;且氨缓冲液灌注组,随着NaCl更换量的增加,氨浓度从2.5mmol/L升高到22.5mmol/L。缓冲溶液中氧化氘(D2O)的含量分别为6、12和18g,瘤胃中D2O的消失率被用来估测上皮细胞的血流量。为了使上皮细胞血流量的估测更加准确,试验使用Cr-EDTA作为瘤胃液相指示剂,且初始和最终的缓冲液体积遵循动态模拟模型。该模型可以估测每头奶牛每种缓冲液组合(n=24)的瘤胃液流通量、剩余瘤胃液量和水分流入量(唾液和上皮细胞的水分)。结果表明,灌注丁酸缓冲液组上皮细胞的血流量比对照组提高了49%±11%。瘤胃丙酸的消失率受缓冲液的影响,且与上皮细胞的血流量变化趋势一致。瘤胃液丙酸消失率与上皮细胞血流量的相关性表明,丙酸的排出受上皮细胞血流量的限制。与氨缓冲溶液以及对照组相比,灌注丁酸缓冲溶液组丙酸的消失率分别提高了30%±12%和12.5%±8%。与对照组相比,灌注丁酸缓冲溶液组丙酸的门静脉净流量提高了32%±6%。因此,瘤胃上皮细胞的血流量与瘤胃液丙酸的消失率呈正相关,从而影响瘤胃VFA的吸收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选取4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别添喂2、4 g/d赖氨酸席夫碱和24、g/d赖氨酸对照(以赖氨酸含量计),以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喂赖氨酸席夫碱4 g/d组瘤胃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低于赖氨酸4 g/d组9.44%和7.24%(P<0.05)。赖氨酸席夫碱添喂量从2 g/d增加到4g/d时,丙酸和丁酸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8.20%和10.64%(P<0.05)。添喂赖氨酸席夫碱,绵羊干物质采食量、瘤胃pH值和NH3-N浓度分别在1 374.21~1 419.01 g、6.14~6.54和11.31~28.21 mg/100 mL范围之间,各组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添喂赖氨酸席夫碱比添喂赖氨酸降低了瘤胃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改变了瘤胃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