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用TPI建立数据库管理图书馆随书光盘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PI等系统平台对图书馆随书光盘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实现光盘资源的网络化存储和利用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随书光盘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笔者提出了对光盘实体“重藏轻用”、对其内容挖掘开发的新思路,并通过多种不同的利用方法和检索途径,在实践中显著提高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优化管理:提高随书光盘资源利用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随书光盘资源特点,依托随书光盘资源管理系统,并通过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优化随书光盘资源管理模式、构建读者服务新模式,积极寻求能引起读者关注、参与和互动的有效方法与运行机制,从而提高随书光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运用JSP动态网页技术、JAVA语言、ASP.NET和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建立随书光盘数据库管理系统,对随书光盘数据进行加工和管理,使随书光盘数据网络化,有效地提高了光盘资源的利用效率。随书光盘资源的网络共享,可供多个读者同时阅读同一光盘上的内容,真正实现了对随书光盘的科学管理和利用。为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及网络化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随书光盘的附属性、内容格式的多样性等特点,从编目管理和网络化管理两方面阐述高校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科学管理,指出网络化管理是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的发展方向,并从加强对随书光盘的宣传、实现随书光盘资源的网络化和加强馆员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三方面探讨了如何使随书光盘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5.
从图书馆随书光盘的借阅量来看馆藏光盘资源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图书馆随书光盘的借阅情况,分析了读者的借阅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馆藏随书光盘资源的建设方向:随书光盘的科学采购、更新与删除,建设特色馆藏随书光盘资源,开展随书光盘资源的馆际共享。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数量日益增加,但读者利用率却较低的现状,在研究目前几种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提高随书光盘利用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随书光盘的大量出现和随书光盘管理的现状,论述了随书光盘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对随书光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随书光盘进行有效管理的几点建议,并运用实例阐述了随书光盘的管理办法,以提高随书光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随书光盘的加工与提供的两种处理方法,阐述了随书光盘的加工对读者阅读方式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随书光盘作为一种新的文献信息资源,已成为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光盘资源,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问题,通过《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详细的介绍了对随书光盘的著录、编目、流通管理。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与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书光盘是高校图书馆馆藏与数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管理与利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从随书光盘管理模式所经历的几个阶段进行探讨,建议从四个方面做好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应用,以不断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孙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27-13131
基于Web的仓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仓储单位质量管理的需要,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实现对仓储物资入库、储存、出库全过程各个环节产生的质量信息进行控制为目的,将质量信息流与仓储业务流程高度集成。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查询、管理、统计仓储质量信息,输出质量报表、发布与反馈质量信息,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的实施为仓储单位实现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数字图书馆拥有数字化资源、网络化存取、分布式管理三个基本要素。存储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储技术和存储设备是构造存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网络存储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网络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探究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垂直变化和时间变化特征,为油松林土壤碳储量预测和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1980?2017年文献数据,综合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探讨棕壤和褐土2种土壤类型下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期中国森林经营措施和油松生长特征分析其驱动因素。  结果  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变化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0~20 cm土层是碳库的主要贡献层,占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45%~50%;近40 a间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时间变化特征,其中,2000?2009年为最低点,而后出现较大幅度增加,在2017年达到储量最高点,为247.02 Tg。  结论  土壤容重、土壤全氮和林分郁闭度是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时期森林经营和保护措施对三者的深刻影响是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呈现明显时间变化的重要原因。图3表5参49  相似文献   

14.
基于LabVIEW的农田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代农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必要在生长过程中检测其生长环境的各种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农田信息监测系统,利用其提供的多种工具箱和函数库以及其强有力编程效率实现了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数据存储和监测报警等功能,该系统能够解决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的监测。系统采用虚拟仪器模块化设计,更便于功能扩展,兼容更多种无线传感器硬件节点,可适用于农业、林业等多种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5.
目前现有业务过程模型研究的共同特点便是基于单机环境来构建业务过程库,并基于传统关系数据库来管理业务过程模型,完成相关的检索、存储等操作。为提高大规模业务过程模型检索与存储的效率,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业务过程模型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Hadoop大数据处理平台对业务过程模型进行管理,并采用Map/Reduce编程框架和HDFS文件系统分别对业务过程模型进行检索和存储,提高了业务过程模型存储效率,减少了模型检索匹配的时间。通过原型系统进行试验验证评估,证明了所提方法在存储和检索效率方面高于单机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应用传统数据库架构存储和管理分散而海量的农业数据存储能力不足和管理困难的问题,在Hadoop框架下研究了面向海量农业数据的分布式计算与存储技术,提出了基于Hadoop的相邻区域边缘化存储和混合式索引分布与检索技术。测试和实验结果证明,应用这种技术所构建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能很好地实现对海量农业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NbS的北京市乔木林固碳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转化、造林以及森林经营3种自然方案下碳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1)2009—2014年北京市森林面积净增长8.35 × 104 hm2,碳储量净增量约1.45 × 109 kg,年均碳固持量为0.29 × 109 kg/a。(2)2014年北京市人工林总碳储量高于天然林,且碳密度高于天然林。当前北京市森林龄级结构偏低龄化,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仍有较大的碳固持潜力。在各个优势树种(组)中,人工杨树林的固碳效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其他优势树种。(3)山地森林活动强度较小,森林经营区域占比较大,城市森林变化剧烈,受造林与森林转化等措施影响较大。2009—2014年北京市由于森林转化为其他土地造成了1.06 × 109 kg的碳损失,造林带来了2.10 × 109 kg的碳固持,森林经营过程中有1.62 × 109 kg的碳固持与1.21 × 109 kg的碳损失,森林经营活动的总碳储量净增量0.41 × 109 kg,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带来1.17 × 109 kg的碳汇。  结论  增加乔木林的固碳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凭借较小的森林面积贡献较大的碳汇,是一种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增汇方案。   相似文献   

18.
阿克苏地区三个核桃品种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三个主栽核桃品种为材料,研究核桃生长发育特性,旨在为其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法、根窖法、叶面积仪观察其物候期,根系、枝叶和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结果]根系集中分布于土层深20~ 60 em的区域内,占能观察到根的65.6;,5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根系生长较快的时期;雌花的萌芽期在4月8~14日,雄花的萌芽期在4月14~18日;展叶期在4月13日左右,雌花花期在4月18日至5月2日,雄花花期在4月22日至5月1日;新梢生长相对较快的时期是在4月20日至5月11日,到6月8日停止生长;果实的发育呈典型的单“S”型生长曲线,果实生长较快的时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下旬,此后生长明显减慢.[结论]根系集中分布于土层深20~60 cm的区域内,不同核桃品种的萌芽期、花期、新梢生长期存在着差异,花后果实发育阶段保持一致,呈单“S”型生长曲线.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品种的发育特性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优化生长假设利用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温是评估区域热量资源和测算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的重要指标,准确计算日积温是作物模型中有效模拟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科学调控田间水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以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反应的优化假设为前提,对比分析基于日极端温度通过日均温估算日积温的2种方法、温度日变化正弦模拟得到小时温度并以时积温改进日积温模型的方法,与温度日变化曲线和三基点温度围成的真实有效的日积温的差异.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日均温法可能导致真正的日积温被高估或低估和日极值法可能高估日积温,然后以实例分析和论证了3种日积温模型与真实有效的日积温间的差异,得出时积温方法计算日积温误差相对最小的结论.为准确估算日积温,建议基于优化假设和日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时采用时积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