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拟环纹豹蛛和前凹豹蛛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下2种蜘蛛对小菜蛾幼虫捕食量和不同空间条件下拟环纹豹蛛对小菜蛾的捕食效应,利用三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分析2种蜘蛛对小菜蛾幼虫的联合控制作用和拟环纹豹蛛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幼虫的控制作用。[结果]2种蜘蛛对小菜蛾捕食量随温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拟环纹豹蛛对小菜蛾的捕食作用大于前凹豹蛛,2种蜘蛛对小菜蛾四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符合 Holling-Ⅱ型,但 Holling-Ⅲ型能完善2种蜘蛛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评价。不同体积对拟环纹豹蛛的取食作用影响较大,瞬时攻击能力 a′、处理1头猎物所用的时间 Th和捕食作用 a′/Th在小体积要高于大体积。2种蜘蛛对小菜蛾幼虫联合捕量与三者密度正相关,总体平均效应为:小菜蛾幼虫密度>前凹豹蛛密度>拟环纹豹蛛密度。小菜蛾和斜纹夜蛾密度显著影响拟环纹豹蛛的取食量,但拟环纹豹蛛对小菜蛾幼虫和斜纹夜蛾幼虫没有偏嗜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评价这2种蜘蛛对田间小菜蛾的控制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拟环纹豹蛛和前凹豹蛛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下2种蜘蛛对小菜蛾幼虫捕食量和不同空间条件下拟环纹豹蛛对小菜蛾的捕食效应,利用三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分析2种蜘蛛对小菜蛾幼虫的联合控制作用和拟环纹豹蛛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幼虫的控制作用。[结果 ]2种蜘蛛对小菜蛾捕食量随温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拟环纹豹蛛对小菜蛾的捕食作用大于前凹豹蛛,2种蜘蛛对小菜蛾四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但Holling-Ⅲ型能完善2种蜘蛛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评价。不同体积对拟环纹豹蛛的取食作用影响较大,瞬时攻击能力a′、处理1头猎物所用的时间Th和捕食作用a′/Th在小体积要高于大体积。2种蜘蛛对小菜蛾幼虫联合捕量与三者密度正相关,总体平均效应为:小菜蛾幼虫密度前凹豹蛛密度拟环纹豹蛛密度。小菜蛾和斜纹夜蛾密度显著影响拟环纹豹蛛的取食量,但拟环纹豹蛛对小菜蛾幼虫和斜纹夜蛾幼虫没有偏嗜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评价这2种蜘蛛对田间小菜蛾的控制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近年来对湖南省境内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稻田蜘蛛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主要优势种为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锥腹肖蛸(Tetragnathamaxillosa),食虫沟瘤蛛(Ummeliatainsecticeps),八斑鞘腹蛛(Coleosomaoctomaculata)和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等五种蜘蛛,并对这些优势种蜘蛛的生态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用陷阱法对莱阳丘陵区苹果园边界定点调查,初步鉴定该地有游猎性蜘蛛8科18种,其中主要成分依次是:狼蛛科、平腹蛛科、逍遥蛛科和蟹蛛科。研究表明,游猎性蜘蛛在4、5月间主要聚集于边界活动,但6月后随边界植被的长高开始进行生态位扩散。苹果园农事操作后,边界可作为部分蜘蛛的庇护场所,其中以狼蛛科为主。对两段不同植被类型的边界进行了蜘蛛群落调查,发现植被多样化程度高的边界游猎性蜘蛛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高于植被相对单一的边界。加强边界管理有利于蜘蛛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茶园 3种害虫与蜘蛛天敌种群动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法、生态位分析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标分析方法,分析了茶园3种鳞翅目主要害虫与蜘蛛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主要天敌是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斑管巢蛛(Clubiona reichini)、草间...  相似文献   

6.
杀虫剂胁迫对寒地稻田优势种蜘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寒地稻田优势种蜘蛛拟水狼蛛为研究对象,分析生产上常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三种杀虫剂胁迫对拟水狼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杀虫剂对稻田蜘蛛有较大杀伤力,总死亡率达35.44%~81.25%。三种杀虫剂处理后拟水狼蛛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系含量均低于对照,说明杀虫剂胁迫下,蜘蛛抵抗能力及降解代谢能力下降,影响对害虫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调查表明荆州涝渍地稻田蜘蛛计24种,分属9科18属,蜘蛛在中稻不同生育期的时间生态位及在稻株不同部位的空间生态位均表现出显著差异。7月中、下旬,随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急增,蛛量亦大幅上升,至7月28日达顶峰;8月上、中旬,第4代褐飞虱大发生,蛛量随之出现一个高峰;8月下旬以后,中稻成熟,褐飞虱种群密度减少,蛛量也明显下降。蜘蛛在稻株上的垂直分布多集中在中、下层,与上层蛛量分布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早稻田蜘蛛种群消长呈"N"型,八斑球腹蛛、拟水狼蛛等优势种群不突出;晚稻呈"U"型,八斑球腹蛛、拟水狼蛛等优势种群比早稻明显。早稻、连作稻蛛虱比高,单季稻蛛虱比低。对空间分布型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八斑球腹蛛、拟水狼蛛和蜘蛛混合种群,在水稻分蘖至抽穗期属聚集分布,个体之间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温度对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乙酰胆碱酯酶(AChE)体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下拟环纹豹蛛身体各部分的AehE活性[包括头胸部2.826nmol/(mg·min)、腹部2.564nmol/(mg·min)、附肢1.054nmol/(mg·min)]低于在常温下拟环纹豹...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旱稻田蜘蛛优势和目标害虫的空间分布结构,结果表明:稻田蜘蛛优势种(即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八斑鞘腹蛛、锥腹肖蛸)在早、晚稻发育各期大多与飞虱、叶蝉的空间分布型一致;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与飞虱、叶蝉的密度大小密切相关,说明蜘蛛对飞虱、叶蝉具有明显的伴随现象,蜘蛛是飞虱、叶蝉的主要控制力。  相似文献   

11.
运用系统聚类将戴云山黄山松群落29个调查样地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采用Levins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anka指数和Petraitis普遍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多种群生态位重叠,分析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在总群落中,黄山松生态位最宽,在群落中地位高,分布范围广;亮叶水青冈生态位最窄,与黄山松形成共建群落;总群落物种生态位宽度比各群丛大。各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值普遍偏低,91.78%种对生态位重叠值在0-0.5之间波动。群丛Ⅶ的普遍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群丛Ⅷ与群丛Ⅶ相似,说明该2群丛各物种在资源利用上共性较强;而群丛Ⅱ普遍生态位重叠值最小,群落中各物种资源利用共性最差,优势种的优势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果园植被对芒果炭疽病的时间、空间、营养生态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管理区和生草区芒果炭疽病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763和0.2350,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8557、0.9483,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8741、0.7716.说明杂草能扩张芒果炭疽病的时空生态位宽度.但却压缩了营养生态位宽度,对生草植被进行合理化管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芒果炭疽病菌的生存与繁衍,降低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13.
肖厚贞  方佳  王绥通  林运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49-11050
[目的]探讨药剂干扰对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影响。[方法]运用生态位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的影响。[结果]对照区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1785、0.9656;常规区芒果炭疽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1754和0.7966;预测区芒果炭疽痛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1762和0.8267。药剂干扰压缩了芒果炭疽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对空间生态位宽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常规喷药和预测预报喷药对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的影响差别不大,预测预报喷药在试验期减少了2次喷药次数,可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结论]该研究为制定抗药性治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浙江瓯飞围填海区渔业资源优势种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态位体现了物种在群落中利用资源的能力及种间关系,在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求浙江瓯飞围填海区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于2014年5月对浙江瓯飞围填海区渔业资源进行调查。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资源群落优势种,结合非度量多维标度法和Bray-Curtis相似性分析法对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进行分析,并以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生态位分化状况。结果表明:(1)该海域优势鱼种为12种,与围填海工程开始前(2007年)相近,主要优势鱼种为白姑鱼;(2)优势种生态位变化范围为0.31~2.32,生态位较宽的有白姑鱼、皮氏叫姑鱼、银鲳、口虾姑、三疣梭子蟹、棘头梅童鱼和龙头鱼,优势种间的生态重叠值为0.01~0.95,差异较大,其中班与绿鳍红娘鱼的重叠值最高,为0.95,CCA分析结果显示优势种生态位的宽度、优势种间的重叠值与物种的功能类群及生境状况密切相关,并非简单正相关;(3)影响围填海区渔业资源物种分布的最主要因子是悬浮物和叶绿素,其次为p H、水温和盐度,溶解氧的影响最小,这些环境因素综合解释了此区域渔业资源群落种类组成59.0%的总变异。  相似文献   

15.
百户湾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百户湾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优势种群在坡向和海拔梯度上的平均生态位宽度为0.22-2.13和0.22-2.00。石栎(Lithocarpus glabe)、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 chinensis)、短柄木包(Quercus glandulifera var. brevipetiolata)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而珙桐(Davidia involucarta)、弯尖杜鹃(Rhodendron youngae)生态位宽度较小。各优势种群对地上垂直空间的利用是互补的,但生态位重叠较大,存在明显的空间竞争。调查发现,它们竞争的主要层次是5-15 m的垂直空间范围。第1期艾训儒百户湾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生态位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杉阔混交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对武夷山保护区杉阔混交林中 1 1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杉阔混交林中 ,不同公式计算出的生态位宽度值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 .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要值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 .重要值较大的种群对生境的适应性也较强 ,其生态位宽度较大 .杉木、木荷、丝栗栲、马尾松种群属宽生态位种 .大多数种对的生态位重叠较大 ,对资源的共享趋势明显 ,群落稳定性较好 .宽生态位种与其它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机会大 ;反之 ,则小  相似文献   

17.
春季杨树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群落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杨树苗圃春季主要地下害虫群落的空间生态位、时间生态位以及时空二维生态位。结果表明:6种主要地下害虫生态位各不相同:在空间维度上,小黄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以及阔胫鳃金龟生态位宽度较大,黑绒鳃金龟和沟金针虫生态位宽度较小;小黄鳃金龟与沟金针虫生态位重叠值较大,毛黄脊鳃金龟与沟金针虫重叠值较小。在时间维度上,除毛黄脊鳃金龟生态位宽度较小外,其他地下害虫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在时空维度上,阔胫鳃金龟生态位宽度最大,沟金针虫生态位宽度最小;阔胫鳃金龟与沟金针虫生态位重叠值较大,黑绒鳃金龟与沟金针虫重叠值较小。  相似文献   

18.
天宝岩竹阔混交林毛竹及其伴生树种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竹阔混交林中毛竹与伴生树种间生态关系,寻找适宜混交比例,从生态位角度为竹阔混交林优化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竹阔混交林进行群落调查,以不同混交比的竹阔混交林作为不同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竹阔混交林乔木层与更新层各树种间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栲树、米锥、拟赤杨作为毛竹优势伴生树种,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2)各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不高,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也不高,除了栲树生态位重叠指数Lhi值为0.509,其余树种Lhi值均小于0.5,说明毛竹与大多数树种存在较大的生态异质性与资源利用差异性,彼此间可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3)整体上常绿树种较落叶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大,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也相对较大,当毛竹所利用的资源不足时,也更易对其造成潜在的竞争。4)竹阔混交林混交比在15%~20%时,毛竹的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最大;当混交比过大时,毛竹逐渐失去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它与阔叶树形成的共生协同关系更多转变为了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9.
广东八宝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研究了广东八宝山森林群落25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以Shannon-Wiener指数和相似性比例分别计算了25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部分种对的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八宝山森林群落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群为红背雄,米锥,硬斗稠以及木荷,生态位宽度的大小与按重要值排列的优势种群顺序基本一致,生态位重叠则与生态位宽度有一定关系,具较宽生态位的2个种群一般都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文章还对生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桃园主要害虫及天敌在时间、空间及时-空序列上的生态位研究,分析了各昆虫间的竞争动态。结果表明:在害虫中,桃小绿叶蝉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三点盲蝽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桃粉蚜与山楂叶螨的时-空生态位重叠最大,二者在时-空二维上的竞争最激烈。在天敌中,大草蛉的时间、空间和时-空生态位宽度均最大;龟纹瓢虫与桃粉蚜、山楂叶螨的生态位重叠在时间、空间及时-空二维上均较大,且其与这2个害虫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在空间上的同域性都优于其它天敌,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