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植物品种权入股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山东省主要种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135份问卷调查,综合运用归纳总结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分别对种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植物品种权入股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获得预期收益、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影响种业企业植物品种权入股行为的主要因素;预期收益、经营能力、成本和风险这4个因子是影响科研院所植物品种权入股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预期收益和经营能力是关键影响因素,风险和成本因素是重要因素,最终目的是增加收入,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2.
植物品种权价值链演化模式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品种权价值链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成长,从一种模式演化为另一种更高级、更适应环境的模式。文章阐述了植物品种权价值链演化的概念与特征,总结了植物品种权价值链演化的3种模式,并对每种演化模式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及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期望不断提升我国种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植物新品种权权利运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植物新品种权效益最大化是所有品种权人都期望的事,品种权权利运作模式包括权利商品化和权利资本化两类,如何有效地运作品种权值得每一个品种权人思考。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了两种品种权权利运作模式的特点及品种权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交易事项,提出了品种权人要适时申请品种权保护、多元化运作品种权和做好维权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植物品种权交易运作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我国植物品种权交易运作实际,概括归纳出植物品种权直接交易、会展交易、交易所或交易中心交易、网上拍卖交易等主要交易运作方式及其特点,剖析了我国植物品种权交易运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据此提出相应的加快植物品种权交易运作的政策建议,以创造最大化的植物品种权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是植物品种权市场化运营的重要模式,它有利于植物品种权创新与实施的有效融合,实现植物品种权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文章在对植物品种权市场化运营内涵界定和产学研市场化运营模式剖析的基础上,借助博弈论分析了植物品种权市场化运营中产学研合作履约率低、履约成本高的问题,以及重复博弈下植物品种权市场化运营中的产学研合作行为,提出建立良性信任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创造大量重复博弈的合作环境等优化策略,以加强植物品种权市场化运营中的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分析了植物品种权的资源配置效率,指出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是通过赋予品种权人市场垄断力量的方式对其育种创新的投入进行补偿,但垄断又必然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而决定了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根据不同情况而构建不同的最优品种权组合来平衡社会受益与私人收益,可以提高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运行效率,这一点对于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206-211
在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维持年费制度下,品种权人的维持决策决定品种权生存状况,体现品种权有效保护期限,为植物新品种保护维持制度的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基于中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1997—2017年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授权和品种权事务公告数据,利用Kaplan-Meier估计、Cox-PH模型对植物品种权的生存函数和维持时间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植物品种权总体平均维持时间较短,不足法定保护期限的1/4;植物品种权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人类型、审查周期、共同品种权人、培育人数量,其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培育人数、有共同品权人对植物品种权维持时间有积极影响,审查周期对品种权维持时间有负向影响。国内外植物品种权生存函数不存在显著差异;种业企业和个人等私人部门的授权品种比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维持年限更长、生存比率更高;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维持年费具有筛选作用,可以过滤质量低、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品种权。  相似文献   

8.
随着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授权量急剧增长,品种权的"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评价品种权质量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科学合理地判断我国品种权的综合质量水平,首先从竞争力的角度界定植物新品种权质量的定义,然后从品种权的法律、技术和经济三大属性建立品种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均值差异法验证品种权质量指标的有效性,最后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品种权质量综合指数,以便全面、快捷地综合评价品种权质量。植物新品种权质量评估研究不仅有利于解决品种权质量判断标准问题,对提高品种权质量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我国品种权的价值评估、许可转让、融资、抵押等交易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植物新品种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核心,品种权是由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品种权人对其新品种的经济权利的总称。文章就我国水稻品种权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水稻新品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植物品种权交易越来越频繁,其利用效率越来越高,交易成本的存在已经成为影响交易的关键因素。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我国植物品种权交易成本构成,为我国完善降低植物品种权交易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就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品种权审批的程序、品种权的无效宣告和终止及权利维护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概念和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的概况,以及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10余年来的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DUS) testing is the technical base of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PVP) an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approval of Plant Breeder's Rights (PBR). DUS Test Guidelines are not only the technical manuals for the DUS testing authorities to conduct the testing, but also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to examine the DUS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Tea plant, originated from Yunnan Province, China, is a very important woody cash species in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UPOV) DUS Test Guidelines for tea plant is the first Test Guidelines prepared by China for the UPOV. In this article, the subject, sel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states of expre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election of example varieties, assessment of the UPOV DUS Test Guidelines for tea plant were elucidat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proposal of PVP for tea plant in China was also proposed. The preparation of UPOV DUS Test Guidelines for tea plant 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oth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VP and increasing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PVP fields for China.  相似文献   

14.
In view of the Supreme Court decision in Chakrabarty v. Diamond, Commissioner of Patents and Trademarks, it is possible that plant varieties can be protected under three different U.S. statutes: the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Act, the Plant Patent Law, and the General Patent Law. The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Act protects varieties that are reproduced by seed, whereas the Plant Patent Law protects varieties reproduced asexually. Varieties, irrespective of how they are reproduced, could be patentable under the General Patent Statute.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parts of plants can be protected by grants under the Plant Patent Law or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Act and it is possible that they will be best protected under the General Patent Statute and by maintaining them as trade secrets. Only time will show whether the existing statutes are sufficient to provide both guidance and adequate protection or whether changes in the law will be required.  相似文献   

15.
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 发展创新型农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宋敏  刘丽军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3):37-40,43
随着农业国际化发展,植物品种权逐渐成为争占国际农产品市场,圈占世界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工具。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品种权在激励育种创新、提升种业和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功效日益凸显。但是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品种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环节仍然差距较大。文章在分析我国植物新品种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育种研发的创新体系、激励机制、技术保障、权利转化运用、惠益分享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发展创新型农业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用湖南农科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组合。在孟加拉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区域试验、高产示范栽培和GNY50试制种研究取得成功。GNY50通过了孟加拉国家品种审定,并已开始在孟加拉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常见的法律知识,使大家对其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一些基本常识,能使大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有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9.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40条规定“假冒授权品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关于侵犯植物新品种犯罪在《刑法》中却找不到与植物新品种权有关的定罪与量刑的依据。这使《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所代表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无法对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犯罪进行有效的预防和严厉的惩罚。同时,也给司法实践中侵犯植物新品种犯罪的法律适用带来诸多困难。文章从一起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刑事案出发,在剖析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犯罪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犯罪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制定《植物品种保护法》,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现阶段育种创新需要的植物品种保护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