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安全有效防治蝴蝶兰等花卉上的异迟眼蕈蚊,采用浸虫法和混合法测试了除虫菊素、印楝素、鱼藤酮和苦参碱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幼虫的生物活性,及亚致死浓度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两种方法活性测定结果均表明,除虫菊素活性最好,100 mg/L浓度处理6日龄幼虫,72 h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0%;对3龄幼虫处理后72 h的LC50为20.39 mg/L。相同浓度下,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2龄幼虫的活性明显高于3龄和4龄幼虫。LC20和LC40浓度时处理幼虫,除虫菊素处理的理论死亡率与实测死亡率相近,印楝素的实测死亡率明显低于理论值,亚剂量印楝素明显降低幼虫的化蛹率、雌蛹质量和羽化率,显示出较好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异迟眼蕈蚊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初期幼虫具有很高的活性,其LC50为1.198 7 mg/L;其亚致死剂量对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幼虫体重、蛹重减轻,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幼虫至蛹存活率、蛹至成虫存活率和化蛹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栎黄枯叶蛾幼虫的高效药剂,采用浸虫法测定14种杀虫剂对其4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表明,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栎黄枯叶蛾4龄幼虫均具有高致死能力,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值介于0.199~2.046 mg/L;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也有较高的杀虫活性,LC50值在2.733~6.470 mg/L;苦参碱对幼虫的毒力水平最低,在测试的质量浓度梯度内试虫校正死亡率均小于45%。除苦参碱外,其他13种杀虫剂的杀虫活性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甲维盐、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杀虫双、甲维虫酰肼、马拉硫磷。综合考虑药剂残留及沙棘作为果叶兼用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用于栎黄枯叶蛾幼虫大发生时的应急药剂,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等生物源农药可作为常用药剂,在高效防治栎黄枯叶蛾幼虫的同时兼顾环境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辛硫磷乳油及48%毒死蜱乳油对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并计算致死中浓度LC50、亚致死剂量LC10、LC20和LC30。结果表明,3种药剂LC10、LC20及LC30对异迟眼蕈蚊的化蛹率、羽化率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着亚致死浓度的增大而增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3种亚致死剂量对异迟眼蕈蚊的抑制作用最小,48%毒死蜱乳油的3种亚致死剂量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最大。在3种药剂的亚致死剂量中,对单雌平均产卵量影响最大的为40%辛硫磷乳油,其次是48%毒死蜱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除蛹重与对照相比变化幅度不大,其余生物学指标均总体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分属4类杀虫剂的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灭多威和硫丹4种药剂分别处理不同抗药性水平的棉铃虫3龄幼虫,系统观察处理试虫各龄的历期,预蛹期,蛹重和雌雄比,以比较药剂对抗药和较敏感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防治豆蚜的高效药剂,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1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蚜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24 h后对豆蚜活性较高的药剂为新烟碱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其中吡虫啉对豆蚜的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LC_(50))值为0.247 mg/L;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毒死蜱,LC50值分别为0.262、0.381、0.386 mg/L;吡蚜酮毒力最低,LC_(50)值为35.710 mg/L。  相似文献   

7.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饲料混毒生物测定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并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甜菜夜蛾幼虫历期和蛹期显著延长,幼虫体重和蛹重显著减轻,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下一代卵的孵化率均下降,说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后,其体内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导致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种群生命参数的变化。此外,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降低甜菜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甜菜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叶片药膜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三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研究其对小菜蛾Plutellaxylastella(L.)生长发育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小菜蛾幼虫体重显著降低,蛹期与产卵历期均显著延长,单雌产卵量显著增加,幼虫生长发育历期、羽化率显著降低,孵化率略有下降。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提高小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协调田间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制定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几种拟除虫菊酯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氟硅菊酯对供试稻纵卷叶螟三龄幼虫的LC50值为1~47 mg/L,均小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三唑磷和甲胺磷,相对毒力指数较高,相对三唑磷毒力指数为96.71~3746.46,相对甲胺磷毒力指数为731.35~36784.2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剂量处理时,2.5%高效氟氯氰菊酯和5%氟硅菊酯处理防治卷叶效果均达到70%~89%,3种供试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防治效果达56%~92%,药后20 d对稻飞虱兼治效果达86%~98%,效果良好,不对水稻产生药害,对天敌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10.
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亲代和F1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确定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的亚致死剂量LC20和LC40,分别用该剂量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观察其对斜纹夜蛾亲代和F1代的亚致死效应.【结果和结论】经溴氰虫酰胺LC20剂量0.04 mg·L-1和LC40剂量0.07 mg·L-1处理斜纹夜蛾3龄初期幼虫72 h,与对照相比,幼虫从3龄到6龄的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2.39和4.32 d,化蛹率(分别为78.67%和60.33%)和羽化率(分别为72.12%和61.28%)均显著降低,处理组雌、雄蛹质量均增加.LC40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1 356.67粒)和卵孵化率(59.26%)显著低于对照,而LC20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药剂处理对蛹历期、成虫历期以及雌性比均没有显著影响.溴氰虫酰胺处理也同样延长了斜纹夜蛾F1代幼虫的发育历期,降低了化蛹率,但对F1代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以及溴氰虫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分属4类杀虫剂的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灭多威和硫丹4种药剂分别处理不同抗药性水平的棉铃虫3龄幼虫,系统观察处理试虫各龄的历期、预蛹期、蛹重和雌雄比,以比较药剂对抗药性和较敏感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两个种群均引起幼虫发育历期延长,且以灭多威和硫丹对条山较敏感试虫的影响最大,分别比对照延长1317及1294d。各药剂处理的试虫蛹重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氰戊菊酯还可影响蛹的性别比例,引起雄蛹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唑虫酰胺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为小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浸叶法确定了唑虫酰胺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 LC30和LC50),研究其对小菜蛾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其体内解毒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 LC30和LC50)处理后,小菜蛾幼虫体质量与蛹质量减轻,幼虫历期和蛹期明显延长,成虫寿命缩短,羽化率、单雌产卵量与卵孵化率亦均低于对照,小菜蛾3龄期幼虫体内的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亚致死浓度的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菜蛾体内的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结果可为唑虫酰胺的科学应用以及制定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虫酰肼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抗性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甜菜夜蛾对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风险,了解虫酰肼[3,5-二甲基苯甲酸1-1(1,1一二甲基乙基)-2(4-乙基苯甲酰)肼,tebufenozide]对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分别使用虫酰肼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LC50剂量隔代和LC10剂量继代汰选抗性,比较各代生物学特性变化;不同剂量分别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和卵块,研究药剂对当代及下一代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LC50剂量隔代汰选抗药性至F11代,甜菜夜蛾幼虫对该药剂的敏感性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没有产生抗性;羽化率及成虫寿命变化不明显,而化蛹率、蛹重和单雌产卵量逐代显著降低。用LC10剂量继代汰选抗性缓慢上升,至F19代抗性增加2.52倍;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成虫寿命及单雌产卵量变化不显著。分别用虫酰肼2.5、5、10、20及40 µg•ml-1浸渍法处理3龄幼虫,随剂量提高幼虫成活率随之降低,幼虫期缩短,化蛹率及蛹重下降,但羽化率及成虫雌雄比变化不大;当大于等于10 µg•ml-1剂量处理幼虫,不仅随剂量提高而降低了下一代成虫产卵量,而且下一代幼虫成活率,幼虫及蛹体重也有所下降。用虫酰肼10~300 µg•ml-1剂量浸渍卵块,卵孵化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用 50 µg•ml-1以上剂量处理时,可明显降低初孵幼虫、4日龄幼虫成活率以及幼虫及蛹体重。【结论】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当代及下一代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影响,而甜菜夜蛾对该药剂不易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南昌和九江地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田间种群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1.95和17.03 mg/L;用亚致死剂量(LC50)的氰氟虫腙处理小菜蛾种群后,处理代种群表现为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和繁殖力显著降低,蛹期明显延长,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子代种群表现为卵孵化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幼虫和蛹的历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5.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南昌和九江地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田间种群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1.95和17.03 mg/L;用亚致死剂量(LC50)的氰氟虫腙处理小菜蛾种群后,处理代种群表现为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和繁殖力显著降低,蛹期明显延长,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子代种群表现为卵孵化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幼虫和蛹的历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6.
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不同虫态的熏蒸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不同的药剂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下系统研究甲酸乙酯(EtF)对赤拟谷盗T.castaneum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以及成虫的熏蒸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各虫态的熏蒸致死效果。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在48 h以内就能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在低温条件下处理比在高温下熏蒸效果好。在20,25,30℃条件下,熏蒸处理赤拟谷盗成虫24 h,其LC50分别为24.239,27.516和29.953μL/L;处理48h时则分别为22.182,25.736,27.295μL/L。未成熟期各虫态对甲酸乙酯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的药剂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下系统研究甲酸乙酯(EtF)对赤拟谷盗T.castaneum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以及成虫的熏蒸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各虫态的熏蒸致死效果.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在48 h以内就能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在低温条件下处理比在高温下熏蒸效果好.在20,25,30℃条件下,熏蒸处理赤拟谷盗成虫24h,其LC50分别为24.239,27.516和29.953μL/L;处理48h时则分别为22.182,25.736,27.295μL/L.未成熟期各虫态对甲酸乙酯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杀虫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毒力,采用浸虫法测定了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 h后,毒力指数大小顺序为45%毒死蜱EC40%辛硫磷EC5%氯氰菊酯EC15%阿维·三唑磷EC,致死中浓度(LC_(50))值分别是42.729、56.839、106.688和933.447 mg/L;药剂处理48 h后,毒力指数大小顺序和24 h相同,LC50值分别是20.536、31.461、32.410和202.144 mg/L;处理72 h后,毒力指数大小顺序为5%氯氰菊酯EC45%毒死蜱EC40%辛硫磷EC15%阿维·三唑磷EC,LC_(50)值分别是10.072、11.881、12.825和39.568 mg/L。因此,可选用低毒的45%毒死蜱EC和5%氯氰菊酯EC来降低田间亚洲玉米螟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对采自新疆鄯善县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全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5; 三氟氯氰菊酯EC,1.2;苦参碱·烟碱乳油,2.5;精纯阿维菌素乳油处理下的卵、若虫与对照相比,发育历期和体形都有较大的影响.不同药剂处理对烟粉虱卵和一龄若虫的历期影响较小,对二龄、三龄和蛹期发育历期影响较大.2.5;三氟氯氰菊酯EC对烟粉虱不同发育历期的影响最大.对若虫体长和体宽的影响表明,2.5; 三氟氯氰菊酯EC和2.5;精纯阿维菌素乳油处理的烟粉虱,其若虫体长与对照相比偏长,苦参·烟碱处理与对照相比偏短.所有药剂处理的烟粉虱,其若虫体宽均小于对照.亚致死剂量下2.5;精纯阿维菌素乳油对烟粉虱成虫羽化影响最大,羽化率很低,仅达50;;其次是植物源杀虫剂1.2;苦参·烟碱乳油.  相似文献   

20.
桃粉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是农作物和果树重要害虫。本研究,为揭示呼和浩特市地区桃粉蚜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应用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类等7种杀虫剂对其进行生物测定。试验结果:1.拟除虫菊酯类,SEQ品系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395.20mg/L、29.90mg/L、86.40mg/L。IMAU品系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591.29 mg/L、1219.30 mg/L、271.81 mg/L。SEQ品系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比IMAU品系高。2.新烟碱类,SEQ品系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是400.23mg/L、395.80mg/L。IMAU品系对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是340.93mg/L、838.28mg/L。SEQ品系和IMAU品系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不大。3.阿维菌素类,SEQ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50值分别是166.40mg/L、1279.96mg/L。IMAU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50值分别是878.73 mg/L、6716.83 mg/L。SEQ品系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比IMAU品系高。本研究中的SEQ品系对拟除虫菊酯类、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比IMAU品系的高。SEQ和IMAU品系对拟除虫菊酯和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均有敏感性差异与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种群受杀虫剂筛选频度有关。同类杀虫剂的靶标部位相同导致桃粉蚜均对3类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本研究为农业生产当中防治桃粉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