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冬油菜是我乡具有发展前途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两年来食用油价格不断上涨,在市场拉动下,冬油菜的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根据作物布局调查统计,胡川乡冬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131.43万m^2,占作物总面积的33.20%,几乎和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持平。冬油菜由于成熟早、茬口好、有利于轮作倒茬,增加复种指数,可以达到以油促粮、粮油互补、进而实现双赢的效果。我乡冬油菜种植全部为甘兰型品种,每年坚持从天水市农科所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继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樊志锋 《甘肃农业》2008,(12):91-91
近几年冬油菜在我区的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为5333hm^2,2004年为6340hm^2,2005年为7000hm^2,已打破了我区三大作物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冬油菜占粮食作物比例截至2005年已达到13.11%,成为了我区新兴的作物,也是农作物结构调整的重要体现。然而多年来汕菜品种多为当地一般品种和天油系列,品种单一、易受冻害影响、芥酸含号高、所榨油品质差等已成为了我区冬油菜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于2004年引进7个品种进行了品种观察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的冬油菜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改变当地冬油菜发展中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国农资》2012,(38):3
<正>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今年秋种生产上要力争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9亿亩,冬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冬种蔬菜面积稳定在1.3亿亩以上。同时力争冬小麦亩产达到340公斤,提高2.4公斤以上;冬油菜亩产达到130公斤,提高3公斤。扩大冬种蔬菜、马铃薯等种植面积,增加市场供给,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华珍”是台湾农友种子种苗公司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缙云县于2000年开始引进,在溶江乡、双溪口乡、舒洪镇的部分村,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开始种植。由于该品种表现生长势强,高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高感玉米螟,种皮薄,食用品质好,市场好销,效益好,我乡农民喜欢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全乡现已达3500多亩,平均亩产鲜蒲800~850kg,收购价按季节不同,每公斤在0.90。4.20元之间,亩均综合收入达1500~1600元,种植“华珍”甜玉米成为我乡农民增收重要途径。该品种被列为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技推广项目之一在我乡实施。为更好的推广种植超甜玉米华珍,现将超甜玉米华珍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徽县冬油菜高产创建综合栽培技术通过近年来的推广、示范,全县种植面积5 733.33 hm2,平均产量达到3 840 kg/hm2,成为徽县第三大重要种植作物,达到了高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病和病毒病是辣椒栽培中最常见的病害,在我乡.由于种植辣椒的面积不断扩大,重茬、迎茬面积不断增加,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减产15%-20%。  相似文献   

7.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西北部,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0℃,降水量560 mm,日照1 968.1 h,无霜期183 d,平均海拔1825 m,境内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种植冬油菜。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全县冬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0年达到0.27多万hm2,总产量超过5 000 t,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马铃薯,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冬油菜在定西市不断北移,在临洮县洮河沿岸灌区开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当地轮作倒茬、种地养地,实现两年三季的作物之一。为了促进冬油菜生产持续发展,搞好临洮县冬油菜北移种植工作,现将临洮县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冬油菜是甘肃省庆阳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山、川、塬皆有种植,属于全国冬油菜的北部边缘地带。境内降雨量500~600mm.其中7-9月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60%左右:年平均气温8~10℃,日照充足: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土层深。土质良好,较适宜于冬油菜的生长,生产潜力较大。但是,由于当地冬油菜生产仍属粗放管理,严重影响了冬油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1.1从市场需求看,我县发展油菜生产有很大的优势长江流域冬油菜带是全国的油菜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对全国的食用植物油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县自然条件有利冬油菜生长,是江苏省油菜生产水平较高的县之一。属于优势生产区。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双低油菜特别是双低杂交油菜快速发展,我县成功推广了“荣选2号”、“油研7、8号”等双低优质高产良种和“秦油2号”等杂交高产良种,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油菜单产水平已稳定达到140kg/亩以上。目前国产油菜籽价格接近或高于进口油菜籽价格,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文县冬油菜种植已达3.5万亩,冬油菜是文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退减小麦种植面积、实现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的主要农作物替代品种。近年来,通过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杂交品种油菜,并配合病虫害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技术,冬油菜单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限水压采区域的扩大,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冬油菜已在限水压采区域成为代替冬小麦的首选作物。本文概述了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现状,阐述了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的潜力,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油菜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和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在区域尺度上划分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域,为改进冬油菜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多年不同油菜品种地理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和长序列气候数据,筛选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采用基于DEM的小网格推算法建立潜在气象因子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xEnt模型分析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确定影响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气象因子,模拟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的潜在空间分布概率,并划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域。【结果】潜在气象因子对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总贡献率达到0.89,按贡献率大小确定影响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包括:年平均温度、负积温、极端低温、最冷月最低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冬油菜在北方旱寒区潜在分布概率为0-0.84,按其分布概率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区域划分为4个等级:不适宜种植区域、次适宜种植区域、适宜种植区域和最适宜种植区域;冬油菜种植北界,大抵以吉林南部、内蒙古南部、新疆南部为界限,与传统冬油菜种植北界相比较,向北推进了1 200 km,纬度由39°N提升到45°N。【结论】北方旱寒区超过50%的地区都可以种植冬油菜,冬油菜种植区北移是可行的,且具有很大的扩展潜力,冬油菜将成为北方旱寒区重要的油料作物。这将突破原有传统的冬油菜种植区划,改变冬油菜生产的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棚茄子在我乡发展较快,年种植面积达25hm^2。但由于我乡土壤普遍缺钾,导致大棚茄子产量不高、品质不佳。为了分析钾肥对大棚茄子产量和硝酸盐积累的效应,我们进行了大棚茄子的钾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我乡主要油料作物,也是紫云县主要秋冬种作物之一。在我乡大多数农户油菜种植一直都采用小窝点播的方式进行种植,为了改变种植方式提高油菜产量,根据县农业局的安排,2013年又在我乡实施了杂交油菜育苗移栽栽培试验。经过研究,试验地选在我乡没有进行过杂交油菜育苗移栽过的村——新山村下马达组进行。为我乡加大推广杂交油菜育苗移栽面积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力争明年夏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13亿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9月16日召开的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农业部要狠抓政策落实、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力争夏粮面积稳定在4.13亿亩;其中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9亿亩,冬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冬种蔬菜面积稳定在1.3亿亩以上。力争下年度冬小麦亩产达到330公斤,提高3公斤以上;冬油菜亩产达到127公斤,提高2公斤以上。同时将冬小麦优质率提高3个百分点至78%;双低油菜面积达到87%,提高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我国油菜生产现状的分析,探究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前景。方法:以2014年我国油菜情况为对照,根据地区优势种植不同品种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最终调查种植面积、产量、杂交品种普及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分析我国油菜种植发展前景。结果:面积扩大潜力方面,在长江流域,冬油菜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可以达到全国的85%以上;在单产提高潜力方面,我国的油菜杂种优势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长江流域冬油菜的产区杂交品种普及率可以达到60%以上;品质改善方面的潜力,低芥酸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均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以达到90%以上,所有数据均高于2014年。结论:我国的油菜生产还是非常具有潜力的,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机械化生产进程的加快、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均可以让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8.
冬油菜是会宁县种植的主要作物,冬油菜品种在一个地方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其产量。为了筛选在较高海拔环境条件下越冬率和产量表现较好、适宜在会宁地区种植的冬油菜品种,2019年会宁县柴家门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引进12个冬油菜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油菜陇油12号在会宁县种植越冬率和产量均表现最好,分别达到97%和2 394.44 kg/hm~2。  相似文献   

19.
我乡最近三年水稻生产发展迅速,水稻种植面积近22.2万亩。机械化插秧占全乡水稻生产总面积百分之五十以上。应用这项技术提高了水稻生产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秧苗栽插时均匀度与准确性,缩短了插秧时间,从而达到了省工省时的耕作目的,推动了我乡水稻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垦》2011,(10):2-2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9月16日召开的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农业部要狠抓政策落实、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力争夏粮面积稳定在4.15亿亩;其中冬小麦面积稳定在5.59亿亩,冬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冬种蔬菜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力争下年度冬小麦亩产达到;350公斤,提高5公斤以上;冬油菜亩产达到127公斤,提高2公斤以上。同时将冬小麦优质率提高5个百分点至78%;“双低”油菜面积达到87%,提高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