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沼气工程加热方式对发酵料液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拟采用自制沼气工程保温恒温系统装置,研究了发酵罐内底部加热、内侧壁加热和底部内侧壁组合加热3种加热方式,高温发酵、中温发酵2种发酵工艺等6种状态下,发酵料液温度场分布规律和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波动.结果表明:发酵罐内任1种加热方式的发酵料液温度场稳定性、加热的热效率均优于发酵罐外侧壁加热方式.发酵罐内底部加热是较佳的加热方式,其发酵料液温度场分布最稳定,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最小.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养牛场冬季废弃物处理系统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冬季气温低的特点,采用沼气发酵料液预处理工艺、沼气燃烧加热工艺、料液回流和循环搅拌工艺,解决北方寒冷地区消化器保温和加温问题,并使沼气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对300m3牛粪中温厌氧消化工程进行了冬季发酵处理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养牛场采用上述工艺后,可使发酵设备越冬运转,进而使发酵设备常年运转。  相似文献   

3.
李生  郑林  张英  陆远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80-184,214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等一系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以江西省8家规模化养殖场及场内沼气工程为研究对象,获取各养殖场及沼气工程的基本信息,并对养殖场内大气环境进行了监测。同时,采集进料池、发酵罐和沼液池料液样品,对所采集料液的理化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沼气工程设计施工规范,配套设施较齐全,主要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但进料料液总固体(TS)3%,以低浓度发酵为主。发酵温度以中温发酵为主,由于冬季气温偏低,难以达到中温发酵标准(25~40℃)。沼气利用方式单一,且沼气产量存在季节差异,夏季沼气产量高,冬季产气量低。沼液、沼渣综合利用配套不足,且利用方式不规范。养殖场恶臭污染物浓度下风向高于上风向,冬季高于夏季,夏季和冬季NH_3和H_2S浓度日均值分别为0.078和0.011 mg/m~3,0.104和0.016 mg/m~3,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自进料池到沼液池料液pH处于7.2~7.4,呈中至微碱性,经厌氧发酵后沼液中NH_4~-N、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分别400、800和1 400 mg/L,养分含量仍然非常高。该调查结果可为规模化养殖场及沼气工程的健康运行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分析了东北地区沼气发酵技术的类型,以及原料种类、原料预处理、环境温度、干物质浓度、碳氮比等因素对沼气发酵的影响,并讨论了东北地区沼气发酵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常温沼气发酵过程中,温度越高,产气率越高。贮料池罩上塑膜,酸化升温池设在日光温室内,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地下,利用温室效应原理集热蓄热,这是一项有效而又廉价的料液升温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红涛  李轶  孟元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77-8577,8579
以户用沼气池(8 m3)为研究对象,监测了一个发酵周期(发酵过程持续90 d)中沼气发酵料液内的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料液温度有所变化,但整体变化不大;从发酵初期到中期阶段,COD值逐渐增大,在发酵的第40~60天内变化平稳,此时产气量最大,发酵后期又逐渐变小;在发酵进行40 d时,料液内营养指标达到峰值,此时沼液肥效最佳。  相似文献   

7.
调查测算样本采用在我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厌氧消化器容积1000m3,发酵原料为牛粪的沼气工程,气候条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呼和浩特市的气象资料数据进行测算. 一、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未将沼气工程折旧计算在内. (一)1m3沼气的生产成本 1、原料成本0.42元,占总成本的29.4% 生产1m3沼气需0.042m3鲜牛粪,1 m3鲜牛粪按10元计,1m3沼气的原料成本为:10元× 0.042=0.42元. 2、加温成本0.49元,占总成本的34.3% 物料增温是中温厌氧消化的重要条件,为保证发酵料液在35℃左右条件下正常发酵运行,需要对物料进行升温.  相似文献   

8.
针对寒冷地区如何保证沼气越冬生产,且耗能低的问题,研制出一种寒区车库式干法沼气发酵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增保温和产气性能。并以牛粪和秸秆为原料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9.7℃情况下进行了产气运行试验,结果发现整个产气周期物料温度始终维持在51~55℃之间,同一料层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1.4℃,池容平均产气率达到0.83m~3/(m~3·d),产气甲烷体积分数除前2d外都达到55%以上,表明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增保温性能,较高的池容产气率和较好的产气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效沼气微生物菌剂的冬季产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出了具有耐低温和分解秸秆性能的菌种,并经复合成为沼气发酵菌剂。在试验基地对该菌剂的冬季应用效果做了试验验证,分别在采用保温材料、暖棚以及太阳能措施的沼气池内添加菌剂,考察不同条件下菌剂对沼气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试验池产气量提高38.2%~45.5%,平均日产气量可达0.47~0.80 m^3。对沼气池采取保温升温措施并添加高效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沼气池的水温和产气量,确保沼气池在冬季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新型沼气反应系统—混推式高效畜禽粪便沼气系统,该系统采用太阳能集热、燃烧部分沼气加热以及生物质能辅助增保温方式,发酵装置选用全钢质结构,能连续进出料,根据具体养殖规模,该发酵装置可制成50~200m3不等的单罐,并可并联组合成200m3以上反应容积的沼气工程。并在其应用示范工程上完成了运行试验和技术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寒冷地区冬季平均产气率不低于0.40m3/(m3.d),所产沼气的热值为25.4MJ/m3,处理后的猪粪污水COD浓度由36600mg/L降至6540mg/L,去除率达82%,固体悬浮物(SS)浓度由17100mg/L降至2050mg/L,去除率达88%。以反应体积100m3的沼气工程为例,投资2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年,具有商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1.
尤滨乾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9):1610-1612
传统沼气工程大多采用常温发酵,冬季生物质转化效率低下,产气量少。为解决该问题,以实例方式,对中温发酵条件下的系统能量守恒进行定量分析,对5种增温模式的成本效益进行探讨,建议优先选择沼气发电回收余热的方式对沼气工程进行提升改造。  相似文献   

12.
养殖场小型太阳能沼气工程的增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养殖场小型太阳能沼气工程,并对其利用太阳能给沼气池增温和产气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太阳能闷热池可将料液温度预热至10℃左右,接近沼气池内部发酵料液温度;料液人池后,在日光温室和太阳能热水设施共同作用下,提升至13.7℃,高出对照池4.05℃;料液温度的变异系数(0.86%),小于对照池(2.02%);日均产...  相似文献   

13.
以淄蓖5号为材料,以种仁含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索氏抽提法中烘干顺序、抽提温度、抽提时间、溶剂种类及料液比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对蓖麻含油率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先研磨后烘干和石油醚抽提效果较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抽提时间6 h、抽提温度50℃、料液比1 g∶40 mL,在此条件下蓖麻含油率达到58.29%,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实现了高效、低成本、低污染、低毒性。  相似文献   

14.
张宗华 《福建农业》2012,(11):28-29
随着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深入推广实施,沼气用户数量呈逐年大量递增态势,但随之也因沼气用户日常维护管理不善等缘故,导致产生沼气池发酵料液表面浮渣层逐渐深度增厚结壳,不能正常产气等深层次技术难题。经多年实践操作应用效果表明,采用充气机或空压机向沼气池内贮气室打气增压,自动击破发酵料液表面结壳层,是破除降解结壳层,既方便快捷又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值得进一步推  相似文献   

15.
农用保温被由纺织复合保温材料构成,一般具有质量轻、蓬松多孔等特点。由于户外使用的纺织复合保温材料,始终存在环境温差,内部传热通常处于非稳态传热过程,需要使用非稳态测试法评价材料的保温性。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系统研究环境因素对保温性能的影响,通过传热方向、温差调控和湿度调节,测试分析了材料热导率的变化,发现保温材料从芯层到覆盖层的密度变化,直接导致了材料吸放热过程热导率的差异;另一方面,在公定回潮率★下,保温被材料热导率仍急剧上升,且在环境温度是0℃时,保温被热导率出现变化拐点;而且环境湿度使得农用保温材料热导率骤然上升。基于此,提出应尽量使用低回潮率的纤维材料,并采用憎水表层和防水结构,结合多密度变化芯层结构设计高效农用保温被。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厌氧发酵大型沼气工程当中所应用的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设计开发了一种模拟厌氧发酵沼气工程运行的实验室用全混合厌氧反应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亚克力发酵罐体、可调速式机械搅拌器、温控水箱、增温水套、电控装置、沼气脱硫罐、脱水罐、气体流量计、集气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浓度为6%~10%的畜禽粪便或秸秆等物料厌氧发酵。可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验证搅拌速度、搅拌频率、料液浓度、发酵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各种物料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为大型CSTR沼气工程项目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花生壳为原料,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对其沼气发酵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壳沼气发酵潜力达0.323 m3·kg-1.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花生壳沼气发酵的工艺参数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发酵料液总固体含量、接种量、pH值对其发酵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发酵温度对沼气产量和甲烷产量有显著影响,总固体含量对沼气产量有显著影响.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总固体含量20%,接种量(质量比)1∶1,pH值7.5.按一定比例分别添加牛粪和猪粪后对发酵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添加牛粪能缩短发酵周期,添加猪粪能明显提高产气潜力并缩短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18.
1播种二次发酵结束后通风,当培养料温度降至30℃左右时,把培养料均摊于各层,上下翻透抖松。若培养料偏干,适当喷洒冷开水调制的石灰水,并再翻料一次,使之干湿均匀;若培养料偏湿,将料抖松,加大通风,降低含水量。整平料面,料层厚度20cm。当料温稳定到28℃左右,外界气温在30℃以下时,撒播轻翻入料面内,压实打平,保温保湿,促进菌种萌发。2发菌播种后2~3天保持以高湿为主,促进菌种萌发。若料棚温超过28℃,适当通风降温。当菌种已  相似文献   

19.
秸秆沼气工程中厌氧、贮气CSTR工艺研究表明,将沼气贮气柜直接安装在厌氧发酵反应罐顶部,减少贮气柜工程占地的同时减少厌氧反应罐建造成本。贮气柜采用具有膨胀、收缩功能的半球体状贮气内膜和贮气外膜,贮气内膜与罐体液面构成密闭半球形贮气柜,贮气内膜和贮气外膜之间充入空气压力为2500Pa,厌氧罐底部安装有热循环加热管以保证冬季对厌氧罐进行加热。厌氧罐反应温度为中温发酵(36℃)。潜水式搅拌机安装在反应液面处,该搅拌机的叶片一部分露出反应物料的液面,将漂浮在反应液表面的浮渣破碎,同时可将反应液上下搅拌,使得菌种较均匀分布于反应液中,以利于沼气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建瓯市新星养猪场为例,阐述智能化沼气工程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包括酸化池和沼气池的pH值监测系统、智能化进料系统、玻璃钢沼气池加热系统、沼气自动搅拌系统、沼气流量监测系统和互联网远程控制系统;比较智能化沼气工程与传统沼气工程的成本和产气率情况,认为从沼气工程可持续运行的角度出发,智能化沼气工程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智能化沼气工程技术系统能为沼气发酵创造最佳发酵环境,获得高效的产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