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高热病,是以持续高热不退为特征的一种症候,并不是某一种病的概念.猪的传染病及部分原虫病,在病程中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症候.近几年来,每年七、八、九月间,大部分地区的猪都有这种高热病的流行,一般病程约为1~2周,主要表现高热不退,病猪体温有41℃~42℃之间,气喘,大便干,小便黄,喜食污泥,饮污水.初期用退烧药,抗菌素虽有疗效.但不巩固,不久体温继续上升,持续不退.在治疗该病过程中,我县有的地方使用中草药获得较好疗效.现在此介绍两个验方,每用即效,同道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部分地区生猪高热病发病情况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反复持续高温、潮热气候的影响,近期江西省部分地区生猪不同程度地发生以体温升高(达40.5℃以上),呈稽留热,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根据调查,本次疫情主要集中发生在农村散养户和中、小型养猪专业户。这种以高热不退为主的“猪高热病”主要由猪瘟与猪弓形体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其中一种或多种并发引起,多数病程长达7d以上或连绵不断或反复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生猪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控制“猪高热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养…  相似文献   

3.
1971~1987年,我县发生了以喘气、肺水肿为特征的猪病。该病以母猪发病率最高,育肥猪次之,未见仔猪发生,死亡率极高。(一)症状急性型:发病突然,初显精神不振,继而不食,呼吸增快,张口喘气,体温一般正常,但个别患猪可达40.3℃,多数病猪频死时鼻孔流出啤酒泡沫状液体,有的患猪口鼻流血,一般3~12h 内死亡。最急性的于出现可见症状后约1h 内死亡。剖检:死后肚腹  相似文献   

4.
自 2 0 0 1年入夏以来 ,桐乡等地陆续有猪发生持久高热病 ,经抗菌素治疗 ,疗效不佳。曾有一批高热猪 ,皮肤发黄、粘膜黄染、体温 40℃以上 ,并有死亡发生 ,疑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 流行情况 病猪主要为体重 2 0~ 5 0 kg的生长猪 ,发病时间为吸血昆虫如蜱、虱、蚊、蝇等活动频繁的夏季。2 临床症状 病猪病初体温升高 ,一般为40~ 41 .5℃、拒食、心跳和呼吸加快、全身肌肉发抖 ,病程可延至 1 0 d或更长 ;个别弱小猪很快出现步态不稳、四肢抽搐 ,最后死亡 ;病猪皮肤发黄或微红 ,胸腹下及四肢内侧更甚 ,可视粘膜黄染、尿黄。耐过猪多成僵猪…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人、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在我县时有发生并呈地方性流行,1998年相继在两个规模猪场暴发该病,现将其中一场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我县某种猪场,饲喂自配料。1998年10月相继在保育舍仔猪、育成猪、后备猪和部分母猪中发生了急性稽留热(体温:41℃~42℃)。个体强壮的猪先发病,表现为少吃或不食、发烧、喜卧、呈腹式呼吸、小便赤黄、便秘或下痢。猪群中除(2~3)头症状明显外,其它猪都有体温升高,全群采食量明显下降,(2~3)天后全群都出现明显症状。全场发病猪…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至今,先后14家存栏在200头以上的猪场相继发病,情况是:发病率,哺乳仔猪30%~70%、断奶仔猪100%、中猪50%~80%、大猪30%~70%,母猪15%~20%。猪场先对症治疗抗细菌、病毒感染,表现高热不退或退热后不食、贫血、黄疸,1~2天死亡,基层兽医治疗都无效,死淘率20%。后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临床症状 病猪食欲废绝、精神不振,体温稽留在41~42℃。高热时,常出现两耳发绀,臀部、阴户皮肤红紫斑,指压不退色。对症治疗,一部分猪体温稽留在41~42℃…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8月 ,我县一部分猪场和农村散养户猪发生了以高热 ,皮肤苍白并轻度黄染、出血、尿色深黄为特征的疾病。初以为是猪瘟或猪弓形体 ,经治疗无效后 ,进行了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最后确诊为猪链球菌与附红细胞体病 ,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发病及治疗经过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病猪食欲废绝 ,体温稽留在 41~ 42℃ ,高热 ,臀部、阴户周围皮肤发紫 ,指压不褪色 ,两耳发绀 ,呼吸困难。经过对症治疗 ,一部分猪体温、食欲正常 ,身上紫斑可退 ,但停药后又会复发 ,继续出现不食 ,呼吸困难 ,体色苍白 ,毛焦 ,可视粘膜初期潮红 ,后期苍白。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金乡县各种年龄猪发生以皮肤潮红或苍白 ,高热不退 ,经多种抗菌、抗病毒及退热等药物治疗无效 ,病程较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通常夏季传播流行 ,病死率高 ,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病自 5月份开始出现流行 ,至 7、8月份到达发病高峰。本病多发生于 7~ 9月 ,气温 2 0℃以上 ,湿度 70 %左右。气候干旱少发生。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染发病 ,病程 1~ 3周不等 ,主要表现突然发病 ,食欲下降或废绝 ,体温 40~ 42℃ ,呈稽留热。精神沉郁 ,粪便干结 ,有时…  相似文献   

9.
对猪的高热病,特别是对无名高热,有些临床兽医不作详细诊断或辨证,就用抗生素及解热药,如果无效,则归之于“猪瘟”。其实用抗生素和解热药不愈的猪高热病,并非都是猪瘟。笔者在1988~1990年曾收治25例前医认为不治之症的“猪瘟”,现介绍2例如下。例1 马庄村10组常新成从集市购回仔猪2头,当天高热不食。前医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地塞米松、安乃近、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5天,但高热不退。笔者应邀治疗,见两仔猪伏卧,粪干如羊  相似文献   

10.
1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典型症状为高热、贫血、黄疸。猪发病后体温升高至40℃~41℃,偶有体温超过42℃的。病猪精神萎顿、嗜睡、转圈、呆滞,个别猪怕冷、寒颤、抽搐、不食或少食,喜饮水或嗜食碎瓦片、煤渣等异物;可视黏膜苍白、黄染,全身皮肤发红,故有“红皮病”之称。发红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来,一到夏秋高温时节,我区猪流行一种皮肤发红、体温高的疾病,该病主要感染50~150kg体重的架子猪和肥猪,其临床特征为:病猪全身皮肤发红,体温40~41℃,呼吸加快,卧地不起,不食,当地村民称本病为红皮病。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激素类药物配合鸡蛋清大椎穴注射治疗猪红皮病135例,一般1~2天即愈,治愈率达95%以上,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1年7~9月份,沭阳县爆发生猪疫病流行,主要症状为高热不退,体温高达4 0~41.5℃,个别病猪体温高达42℃,流鼻涕,流眼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大便干,小便黄,气喘咳嗽,部分病猪耳、四肢、腹下、股内侧皮肤有紫色斑块,指压不退色,用退热药、抗菌素及抗病毒药虽有疗效,但不巩固,不久体温继续上升,持续不退.后经扬州大学兽医学院专家对病猪、病死猪剖检、化验,确诊为猪流感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病.我们试着用中西药结合以中药为主的方法治疗,共收治病猪312例,其中母猪52例,康复50例,痊愈率达96%;公猪8例,康复7例,痊愈率87.5%;育肥猪88例,康复84例,痊愈率95.5%;仔猪164 例,康复157例,痊愈率95 .7%,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病发病急、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有发病,本病是以不食、体温升高到40℃以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为特点的一种群发性热性病。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6日,我县水洛镇孙家庄孙某从山东引来的50只8月龄小尾寒羊中,有10只表现前胃驰缓症状、粪便带有粘液,体温不见升高。随病程延长,表现贫血、黄疸、喜卧、体温升高。用抗生素、体温暂有下降,停药后反弹。根据病理剖检、血液化验诊断,确诊为羊附红细胞体病。经救治,除2只死亡外,其余8只病愈。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采食减少,反刍停止,拉粘液性血便,体温38℃~39.5℃,心音亢进、不齐。2d后,症状逐渐明显,结膜苍白或黄染,黄疸,不愿走动,四肢无力,喜卧,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到40.5℃~41.5℃,不食不饮,鼻、嘴、耳、四肢末端发绀,全…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俗称"猪高热综合征",发病特征为高热不退(体温40~42℃)、呼吸急促、全身皮肤发红或发紫。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多发于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发病率达50%以上,高者达80%~90%,死亡率为20%~100%,可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具大的经济损失[1-3]。  相似文献   

16.
猪胆汁,性味:苦、寒、咸;功效主治:益肺,补脾,润燥;化学成分:汁中主要成分为胆汁酸类、胆色素、粘蛋白、脂类及无机物等.取材方便,可用于猪病的治疗. 1 肠炎 1.1 症状常见患猪突然出现剧烈而持续的腹泻,粪稀软或水样,恶臭或腥臭.食欲减少或不食,喜饮水,伴发呕吐,精神萎顿,喜卧,病初体温升至40℃~41℃;肛门及尾部粘有稀粪,有时大便失禁.  相似文献   

17.
猪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县于 1 998年 4~ 9月发生一种以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可视粘膜苍白、血液稀薄等为特征的猪病。有龙须门镇等 8个乡镇 ,1 5个行政村 354头猪只发病 ,死亡 2 2头。根据药物治疗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猪巴贝斯虫病 ,用贝尼尔或焦虫片治疗 ,治愈 332头 ,治愈率达 95%。1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 40℃~ 41 .5℃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消瘦 ,贫血 ,血液稀薄 ,可视粘膜苍白 ,皮肤苍白等主要症状。急性病猪 2~ 5天死亡 ,慢性病猪 5~ 1 5天死亡。2 剖检变化 血液稀薄、凝固不良 ,肝脏、脾脏肿大 ,皮下胶样浸润。3 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8.
2001年6月,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某猪场的猪发病死亡,经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猪弓形体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从2001年6月初开始发病至6月底止,持续20多天。存栏744头,发病112头,因病初误诊为猪瘟,未及时治疗,死亡7头。2临床症状患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便秘;稍后呼吸困难,腹下、耳壳及四肢末端出现紫红色的瘀血斑。发病后期病猪衰竭,卧地不起,未及时治疗,在5天~6天内死亡。怀孕后期的母猪症状较重,其所产的仔猪均未成活。3…  相似文献   

19.
于桂阳 《中国猪业》2010,5(6):25-27
近几年来,每到夏季,永州市及周边地区常常发生以高热不退为特征的猪病,俗称"高热病",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养猪积极性。本文介绍了发生在湖南永州某规模化猪场的"猪高热病"病例,以及作者采用的控制措施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1猪 急性败血型可见体温突然升高(41~42℃),精神不振,不食。后期间有下痢,呼吸困难,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有时在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死亡,但多数病程为2~4天,病死率很高。亚急性和慢性是本病临诊上多见的类型,与肠型猪瘟的临诊表现很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