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正>1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1发生因素1.1.1品种。一般来说,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发病重,粳稻比籼稻发病重,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发病重。  相似文献   

2.
<正>一、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生因素1.1品种。一般来说,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发病重,粳稻比籼稻发病重,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发病重。1.2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此类田由于长期积水,不能很好的晒田,田间湿度大,容易形成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病害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发生的水稻病害有100余种,我国正式记载的超过70种,有重要经济影响的约20种。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地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程度重,是水稻的三大病害。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5.
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大田调查、室内考种,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对陕南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防治指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不同追肥期、密度、气候与纹枯病发病关系密切.1 000 m2水稻纹枯病造成的稻谷减产量L1 000 m2.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日益加重,且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了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现总结出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纹枯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三大病害之一,具有发病早、频率高、蔓延快、危害程度重等特点,从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丹东地区处于辽宁省,其气候特点非常适合纹枯病病原菌的繁殖生长,当地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发展极为快速。基于此,通过阐述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和重发性病害,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水稻高产及超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栽培模式的多样化、栽培管理水平和施肥量的提高,以及气候条件的异常,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水稻纹枯病是我国水稻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我国水稻产量年损失在10%以上[1],且影响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一、水稻纹枯病及防治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生规律水稻纹枯病的传播来源是菌核,当年水稻收割时,菌核大量落在田里,在土壤中安全越冬,成为第2年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菌核在第2年灌水整田时与浪渣混合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随风飘移,集中到下风头田边的水面。插秧后菌  相似文献   

10.
<正>一、水稻纹枯病及防治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生规律水稻纹枯病的传播来源是菌核,当年水稻收割时,菌核大量落在田里,在土壤中安全越冬,成为第2年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菌核在第2年灌水整田时与浪渣混合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随风飘移,集中到下风头田边的水面。插秧后菌  相似文献   

11.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减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50%~100%,减产50%以上,出现不能抽穗和植株腐烂等情况。为了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现将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高温、高湿条件容易感染得病。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甚至植株倒伏枯死。矮秆品种受害更重。由于发生面积广、流行频率高.其所致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水稻生长过程中纹枯病是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  相似文献   

13.
水稻纹枯病是种真菌病害,它是水稻生产时普遍性和常发性极高的一种病害。当前,由于高产、矮秆等水稻品种的推广度较高,且人们对纹枯病的重视程度较低,纹枯病有越发严重的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水稻的稳定高产。鉴于纹枯病已经成为了病株增多、水稻产量减少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着重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症状、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论述,以期有效指导广大水稻种植户进行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了解病害发生规律,降低病害发生程度,特对田间菌源、水稻品种、气候条件、田间管理水平、防治技术等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采用农业措施、适期开展药剂防治、争取掌握药量水量等一套综合防控水稻纹枯病的技术,通过技术推广,较好地控制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5.
稻曲病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农民很容易忽视,从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水稻生长后期稻曲病表现明显时盲目用药,不仅防治没有效果还造成稻米品质下降,食用后影响健康。而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是水稻增产增收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因此,抓好水稻主要病虫害: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和稻蓟马的防治工作。1、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稻穗和深入茎秆。表现为前期病情轻、发病慢,中后期发展快、病情重,其典型的症状是云纹状病斑和菌核。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受品种抗病性、菌源数量、天气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粳稻比籼稻容易感病,糯稻最易感病。  相似文献   

17.
水稻品种、生育进程、栽培方式、施肥量及灌溉模式与姜堰区水稻纹枯病发生关系密切。姜堰区水稻纹枯病的发病高峰集中于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灌浆期,发病高峰时间在8月上、中旬及8月底至9月上旬。抛秧稻的纹枯病丛发病率、株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极显著高于手插、机插与直播栽培方式,手插秧方式极显著高于直播与机插栽培方式,人工撒直播方式极显著高于机械直播方式。随着栽插密度与氮肥施用量的提高,水稻纹枯病发病率显著提高;干湿交替灌溉可减轻纹枯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对扬州市江都区种子管理站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抗病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纹枯病的抗病力差异较显著。稻曲病发病重的品种是盐粳15号、武4326、扬粳103、宁粳7号,纹枯病发病重的品种是常农粳10号、宁粳7号、扬粳103。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品种小区种植、系统调查纹枯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敏感度差异较大,纹枯病始见期以南粳41、南粳42等2个品种较早,宁粳5号,盐粳5号2个品种始见期较晚。盐粳6号、南粳44号、镇稻14、南粳42发展蔓延较迅速,属高感纹枯病品种;南粳5055、宁粳6号、常农粳4号发展缓慢,属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0.
稻曲病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农民很容易忽视。从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水稻生长后期稻曲病表现明显时盲目用药,不仅防治没有效果还造成稻米品质下降,食用后影响健康。而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