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与大中型奶牛养殖企业加以区别,习惯上将农户以家庭为单位且养殖规模在一到几头的奶牛养殖叫奶牛散养,散养的特点是分散规模小、随机性大、奶源质量无法保证,养殖户饲养水平参差不齐,进一步造成奶牛受胎率降低、产犊间隔延长,农户经济利益受损等,严重影响了农户养殖奶牛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金华市是浙江省奶牛重点产区,奶牛存栏量占全省40%以上。由于发展之初是以小规模的农户散养为主,从而为奶牛的疫病防控、生鲜乳的质量安全以及农村的环境卫生等带来诸多问题。从2002年开始,浙江省在金华试点建设奶牛养殖小区,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组织,把散养的奶牛集中到养殖小区里饲养。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奶牛养殖大多以农户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条件有限,水平低,存在很多问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奶牛养殖积极性得不到激发。笔者根据自己工作经验和现地奶牛生产实际情况,对农村奶牛饲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应对措施,供广大奶牛养殖户借鉴,以保证奶牛养殖健康,提高奶牛奶产量。1存在的问题1.1技术落后,管理低下表现在粗饲料单一、饲料品质差,日饲料配合不合理,饲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省大理市奶牛养殖有600多年的历史,到2011年奶牛存栏3.5万头,全市奶牛养殖达到了最高峰,近几年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奶业大环境、洱海保护、饲养成本增加以及受养殖相对利润降低等诸多因素影响,大理市奶牛存栏不断减少。2019年年底,全市奶牛存栏6998头,牛奶产量3.1万吨,其中奶牛存栏10头以上家庭牧场94家,奶牛存栏2046头,全市奶牛养殖依然以农户散养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一直以来,河北省滦县奶牛养殖业主要为农户散养奶牛,当时占全县奶牛存栏总量90%的散养奶农因"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一度出现了倒奶、卖牛的惨景,多年培育起来的奶牛养殖业险些毁于一旦。一家一户家庭式养殖,既无力抵抗市场行情的波动,也无扩大规模所需空间,这种小农经济被现代化规模取代是大势所趋。"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后,牵牛出村、发展规模养殖替代传统散养成为滦县奶牛养殖业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6.
我国奶牛养殖方式主要包括规模化养殖场、奶牛养殖小区和农户散养模式。从营养角度分析,不同养殖方式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日粮模式,日粮模式的差异影响了奶牛的采食量、营养物质的摄入和消化代谢及饲料利用效率,从而影响奶牛产奶量、牛乳品质。综述了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代谢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前徐州周边地区大部分奶农饲养奶牛仍然是传统的散养方式。随着畜牧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国家和乳制品企业对奶源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种饲养方式已经不适应奶牛业的发展。奶牛散养将会被规模化养殖所替代,实现规模化养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奶业所面临的单产水平低和牛奶质量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施奶牛场GAP认证是实现养殖标准化的标志之一。小规模农户奶牛养殖在中国奶牛养殖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小规模农户奶牛养殖场实施GAP认证、提升小规模农户奶牛养殖标准化水平对于提升牛奶品质和促进我国奶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对南方小规模农户奶牛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小规模农户奶牛场实施GAP认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析了散养奶牛的养殖技术要点,旨在提高散养户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猪规模养殖与农户散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分析了近20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和农户散养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经济效益和要素替代关系,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规模经济是我国规模养殖模式加速发展的原因。同时发现农户散养的平均生产成本与规模养殖接近,因此农户退出生猪养殖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生产成本方面;农户散养生猪的资产专用化程度低,退出市场灵活,对规模养殖模式具有减震的作用;农户散养可利用劳动力兼业或以机会成本较低的相对弱质劳动力为主,在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农村稀缺的资本投入;农户散养的精饲料节约,对于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仅从经济角度分析,规模养殖和农户散养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奶牛散养户存在的政策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介绍了常见奶牛散养户的表现类型、基础条件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针对我国奶业发达地区转型升级过程中奶牛散养户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问题,从强制约束养殖环境条件、严格控制生鲜乳生产过程、健全完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建议提高认识、升级改造、综合施策补齐短板。旨在补齐现代奶业发展中奶牛散养户质量安全的短板,对提升奶牛散养户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邵阳市以南山牧场等天然牧场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户散养舍饲奶牛。目前牧场集中放牧奶牛(以下简称放牧奶牛)和农户散养舍饲奶牛(以下简称舍饲奶牛)存栏量已逾2万头,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奶牛基地。为切实做好奶牛疾病预防保健工作,笔者对邵阳市奶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在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保障生猪散养农户的利益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而提高养殖效率是其关键所在。笔者利用四川省25个县(市、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基于DEA-Tobit模型,测度了农户生猪散养效率,并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川农户生猪散养存在规模经济优势,但效率普遍较低,技术水平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生猪散养不稳定性高,波动较大,易受来自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影响;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到乡镇(村)主干道的距离、养殖经验、养猪收入所占比例、生猪商品率、饲料市场化程度高会显著促进农户生猪散养效率,而家庭规模起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提出,应加强先进适用养殖技术培训,引导适度规模化、商品化养殖,多途径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夯实生猪散养基础条件及优化生猪养殖制度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5,(8):157-158
<正>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生猪养殖从散养逐步向养殖小区、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但农户散养仍然占很大的比重。由于当地年平均气温比较低,养殖时间短,散养农户不注重饲养技术致使养殖经济效益比较低下。为了使农村散养户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掌握生猪养殖技术,对近年的推广生猪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奶牛养殖的主流是农户散养,多采用家庭式生产模式,饲养水平较低,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建设标准化的奶牛场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农业畜牧业产业的调整,近几年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在全国各地开始陆续新建.在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建设过程中,前期的规划设计显的尤为重要,基础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生产繁殖、牛奶质量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规模奶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规模奶牛场的规范化、标准化规划设计已是奶牛养殖业的当务之急[1].下面将对奶牛场的选址与规划布局中的注意事项向大家介绍,供广大准备从事奶牛场建设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来,我国以农户散养为主要形式的奶牛养殖快速发展,为整个奶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奶牛规模养殖发展速度加快。但目前奶业也面临效益不好、防疫难度大、环保措施不到位等难题。本文结合宏观数据资料和对奶牛主产区河北省的实地调研,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滦县是奶牛生产强县。但多年来,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经营粗放,一直困扰着滦县奶业发展。分户散养方式不利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养殖效益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防疫及鲜奶质量监管的难度,更恶化了人居环境。因此,推进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滦县是奶牛生产强县。但多年来,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经营粗放,一直困扰着滦县奶业发展。分户散养方式不利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养殖效益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防疫及鲜奶质量监管的难度,更恶化了人居环境。因此,推进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19.
宁夏全区奶牛存栏9万多头.绝大多数由农民散养。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农户文化素质较低.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只凭过去的传统方式和经验.很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做法,容易走入一些养殖上的误区,奶牛的养殖效益难以提高。现就笔者在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几种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牛奶的主要产区,奶牛养殖业主要分布在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具、赛罕区等9个旗县区。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的效益如何,尤其是散养户作为养殖主体,其养殖效益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的养殖规模和效益,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