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蒜薹贮藏保鲜。适宜蒜薹贮藏的温度一般在0~0.8℃,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95%。蒜薹贮藏保鲜的方法有: 1.冷藏法。将蒜薹充分预冷后,装入筐或板条箱内,或直接堆垛在贮藏的货架上,使库温控制在1℃左右。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蒜薹采收、采后预处理、贮藏方法、贮藏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蒜薹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3.
冬季做好蒜薹的贮藏、提高商品率的贮藏保鲜方法有冷藏、气调贮藏两种。冷藏将选好的蒜薹经过充分预冷后,装入筐、板条箱等容器内,或  相似文献   

4.
小冰窖贮藏蒜薹技术辽宁建平县万寿镇果树站(122400)任宝君辽宁建平县万寿镇蔬菜站(122400)王凤霞近年来,辽宁省建平县利用小冰窖贮藏蒜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自1994年以来,全县共建小冰窖78处,年贮藏蒜薹56.45万公斤,纯收益...  相似文献   

5.
蒜薹微型节能冷库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蒜薹贮藏特性和微型节能冷库保鲜技术特点,明确蒜薹贮藏工艺、贮前准备、采收、防霉处理、装袋处理和温度、气体调控管理技术要点,使实生蒜薹微型节能冷库中PVC保鲜袋贮藏330d,腐烂率4.4%,商品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贮藏条件的蒜薹为材料,研究了蒜薹贮藏保鲜过程中主要病原真菌的种类及侵染特点。结果表明:从蒜薹上分离出4个属,9种病原真菌,其中葱鳞葡萄孢霉[Botrytis squamosaJ.C.Walker]和交链孢霉[AlternariaNee ex Wallr.]为蒜薹采后优势致病菌,其感染指数分别为81.1%和72.2%;在0℃条件下,蒜薹贮藏120~150 d后开始明显发病,其中薹梢和薹基发病最重。  相似文献   

7.
试验先后用不同调气间隔和不同 O_2浓度等多种处理,研究了碳分子筛气调机在蒜薹贮藏中应用的适宜气体成分和最佳工艺路线。结果表明,利用碳分子筛气调机气调贮藏蒜薹可间隔7天调气一次,使帐内 O_2浓度在1%~5%、CO_2浓度在2%~6%范围内周期性波动。贮藏240~270天后,蒜薹的商品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蒜薹(GarlicScape)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南方到北方都有栽培。蒜薹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物质。例如大蒜素具有氧化和杀菌作用,脂溶性挥发油具有抗癌作用,硫化物(二烯基丙烯基二硫化物、烯丙基二硫化物、硫青酸)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另外还含有抗衰老的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因此,蒜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和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蒜薹的贮藏质量不断提高,贮藏技术基本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确保蒜薹的贮藏质量不断提高,贮藏技术的推广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蒜薹如果贮藏得当,可延长销售期,并能增值2~3倍。蒜薹一般在4~5月份收获,此时正值气温上升时节,收获后很易脱水、老化、变质。用于贮藏的蒜薹,在采收时应采用抽拔的方法,不宜采用划取法,  相似文献   

10.
李纯 《农家科技》2007,(8):37-37
<正>常温贮藏蒜薹,保质期只有10 ̄15天;如果利用0℃低温,可以贮藏2个月;采用低温加气调(氧气2% ̄4%、二氧化碳6% ̄8%),则5 ̄6月收获的蒜薹,可贮藏到元旦甚至春节。  相似文献   

11.
蒜薹减压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减压贮藏对蒜薹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和霉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蒜薹在(-0.5±0.5)℃、20.26~40.52 kPa减压条件下贮藏,可显著降低呼吸强度和自然损耗率,抑制叶绿素分解和霉菌孢子的繁殖,防止粗纤维含量增加和可食率下降。在此贮藏条件下,陕西兴平栽培的苍山蒜薹贮藏270 d,自然损耗率仅为4.5%,叶绿素含量38.5 mg/100 g,可食率达95.4%,薹条色泽鲜绿,质地脆嫩。  相似文献   

12.
试验先后用不同调气间隔和不同O2浓度等多种处理,研究了碳分子筛气调机在蒜薹贮藏中应用的适宜气体成分和最佳工艺路线。结果表明,利用碳分子筛气调机气调贮藏蒜薹可间隔7天调气一次,使内O2浓度在1%-5%、CO2浓度在2%-6%范围内周期性波动。贮藏240-270天后,蒜薹的商品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蒜薹是风味特殊的优质蔬菜,深爱广大消费喜爱,每年有大批蒜薹贮藏在冷库中,应用现代贮藏技术可达到季产年销的效果,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微型节能冷库蒜薹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赤峰市贮藏保鲜业的发展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贮藏保鲜由过去的简易贮藏(堆藏、埋藏、沟藏、土窖贮藏)逐步向机械冷藏(冷库)方向发展,并且微型节能冷库(容积在60~200m3,贮量10~50t)贮藏保鲜期长,产品质量稳定,在产地农村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目前赤峰市发展贮藏保鲜业的基本设施。在赤峰市的部分旗县区如喀旗、阿旗、林西县、松山区等地,陆续建起微型节能冷库,用于贮藏蒜薹、香菇、菜花、甘蓝等。在赤峰市蒜薹是贮量较大、贮期最长(150~300d)、效益较好的品种之一,现将蒜薹贮藏保鲜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耐藏品…  相似文献   

15.
蒜薹是我国目前果蔬保鲜业中贮量最大,贮藏供应期最长,经济效益颇佳的一种蔬菜,普遍采用冷库小包装气调贮藏。从收购至出库7-10个月的长时间贮藏中精心管理,认真观察,才能保证蒜薹的贮藏质量,使冷库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气调贮藏对蒜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调法(不同比例不同浓度的O2 和CO2)对蒜薹的贮藏进行了实验,该实验分为3 种处理(保留薹苞、去除薹苞和青鲜素处理)13个组合,时间共持续了30d。结果表明,保留薹苞处理,O2 体积分数3%,CO2 体积分数7%的条件下,蒜薹能保持原有品质,薹梗在贮藏结束时仍能保持鲜绿脆嫩,水分保持良好,薹苞不膨大。去除薹苞处理,O2 体积分数为8%,CO2 体积分数在7%的条件下,能较好地保持蒜薹的新鲜度,抑制蒜薹的腐烂,无失水现象,可溶性固形物和Vc相对同处理的其它不同气体组成含量要高。用青鲜素处理的蒜薹同时与气调相谐,很好地抑制了蒜薹的呼吸强度,取得了较好贮藏效果,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薹苞无膨大现象。  相似文献   

17.
1986~1993年研究蒜薹产贮配套技术,在太原地区秋播覆盖栽培获得优质蒜薹,打破了以往山西临汾以北不产蒜薹的界限。采收时在田间进行挑选加工,解决了异地调运、产贮脱节的若干难题。小装量、低CO2和活动硅窗贮藏,适合地产蒜薹的生理特点,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贮藏保鲜研究室设计的蒜薹贮藏专用保鲜袋,即可调节PVC硅窗袋,加设有备用辅窗.采用辅助窗,可较好地解决对气体成分的调节,因为蒜薹保鲜是在一定低温下的气调贮藏,即通过硅窗膜的选择透气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大蒜又名胡蒜,为百合科葱属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大蒜及蒜薹的贮藏与保鲜已成为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现将大蒜及蒜薹的贮藏与保鲜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常温贮藏蒜薹 ,保质期只有10~15天。单独利用0℃的低温 ,可以贮藏两个月。如果低温加气调(氧气2%~4 %,二氧化碳6%~8 %) ,则5~6月收获的蒜薹 ,可贮藏到元旦甚至春节。贮藏前要用漂白粉200倍液或其他通用杀菌剂喷洒墙壁、浸洗用具。也可在甲醛中加入高猛酸钾 ,关闭库门密封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