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日欧系形蚕品种转育成限性斑纹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运用限性斑纹品种,可以提高生产一代杂交种的劳动生产率,确保杂交彻底,提高蚕种质量。限性品种首先由日本人田岛氏在1940年发现并育成,以后经许多育种家的努力,在生产上得到应用。日本1967年育成了中131×日131双限性品种,以后用它又转育了多对品种,已占生产用  相似文献   

2.
家蚕春秋兼用限性品种“南·岳×星·辰”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杂交、回交与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经春、夏、秋不同环境下定向培育及严格的后代选择,分别育成了中系限性家蚕品种南(1505)、岳(1507)和日系限性家蚕品种星(1514)、辰(1518),并根据杂交强势的原理,组配成春秋兼用四元杂交种南.岳×星.辰。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种场繁育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良,原蚕容易饲养,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新品种春季饲养的万蚕产茧量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高3.0%,虫蛹率96.20%,解舒丝长1 177.8 m,洁净95.50分;秋季饲养的万蚕产茧量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高6.8%,虫蛹率93.29%,解舒丝长879.7 m,洁净93.67分。新品种的幼虫均为皮斑限性,日系原蚕蛾具有米黄色花翅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鲁菁×华阳”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76为受体亲本,以丝质优良的普通蚕品种皓月为基因供体材料,采用杂交、自交和回交三步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华阳;以限性皮斑蚕品种857为母本,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高、配合力优的蚕品种菁松为父本,转育成限性皮斑蚕品种鲁菁。两者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鲁菁×华阳,其雄蚕率达到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和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高3.42%、0.46 kg和3.52个百分点,是一对经济性状优良的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 一.历史状况四十年代田岛开始发现限性蚕以来,至今作为主要限性系统,从田岛(1944)育成日117,中116以来,至1982年日本指定的限性品种春蚕用种达23个杂交组合、33个品种,其中日本系统6个品种;夏秋品种19个杂交组合、25个品种,而日本系统的品种仅1个。国内孙本忠先生利用中116先后育成了镇_3×镇_4、镇_6×镇_7等品种。其中镇_3×镇_4在六十年代初曾在农村试养,发种量在  相似文献   

5.
自1940年日本诱发限性斑纹蚕品种以来,国内外学者育成了不少限性斑纹蚕品种,为提高蚕业经济效益开创了广阔的天地。利用限性斑纹蚕品种,可在蚕期将雌雄蚕分养,不仅能节省鉴别蛹体雌雄的人力、  相似文献   

6.
“广蚕三号”是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育成的二化性中国系统蚕品种,“7532”是广西蚕业指导所育成的现行的二化性日本系统蚕品种。蚕品种广蚕三号×7532于1988年5月4日通过技术鉴定。广蚕三号×7532一代杂交种1984年参加广东省家蚕新品种评比鉴定,结果比现行生产对照种新九×7532优良:全年平均担桑产值比对照种增产16.6%,平均单张产值比对照种增产17.7%。并经省家蚕品比小组决定,可以扩大农村生产饲养。1986~1987年在全省扩大生产饲养,两年发种量达二万三千多张。扩大饲养结果成绩较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果,得到蚕农和蚕种场的欢迎。广蚕三号×7532主要适于广东3~6  相似文献   

7.
1.日140号、中140号及日140号×中140号系农林大臣于1976年10月根据蚕丝业法第3条及第8条规定,指定为适于春蚕的品种.此品种在幼虫4-5龄期间依斑纹可简单地鉴别雌雄:雌为形蚕、雄为姬蚕.2.日140号是自日131号(新)连续2回交杂AN56(后为日136号)育成的品种,茧层率、生丝量率、茧丝长,茧层练减率的成绩优良.3.在日140号的育成时,与日143号~(5)).同样,限性蚕品种的育成法,不是采用从来所进行的导入姬蚕雄的优良形质的方法,而是采用直接自形蚕雄导入的方法,省略另外育成优良姬蚕系统的程序.4.中140号为斑纹限性品种,育成中在ACS52交杂茧丝长长,茧丝纤度细的AC66,为其后代、育成选出的品种.是茧丝长长、茧丝纤度细的品种.5.日140号×中140号蚕儿体色为青系,斑纹雌为形、雄为姬.饲育日数与日134号×中135号大致相同.茧在白色的椭园形中混有浅束腰形,缩皱为普通.而且虫质强健,茧重、茧层重重,收茧量多,茧丝长长,生丝量率高,净度(小类)方面也良好,茧层练减率低.茧丝纤度为2.8旦尼尔.  相似文献   

8.
从70年代开始,日本家蚕限性品种实用化程度迅速提高,我国实用化限性品种选育虽然起步较迟,但从70年代末期开始,全国已先后育成十几对普斑限性蚕品种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这在育种繁育上,可以利用斑纹的有无来识别蚕儿的雌雄,从而可提高鉴别雌雄的劳动工效和准确性,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质量。现在育成的家蚕限性品种主要有斑纹  相似文献   

9.
<正> “871×8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洞庭×碧波”是湖南省蚕科所育成的夏秋蚕双限性斑纹四元杂交种,这两对品种经过省站多年统一比较试验,适合我省推广,今年秋季全省蚕种工作会议提出,加速这两对新品种的繁殖推广,提高全省蚕茧单产质量。“871×872”和“洞庭×碧波”的品种性状,一些蚕种  相似文献   

10.
新的春蚕用品种“2·3×2·3”是四元交杂种,并且两亲是限性品种,虫质强,解舒也好,丝质优。又,两亲是交杂原种,因此产卵性能也好,是能够成为蚕业界所要求的优良品种。关于两亲属限性品种,过去有日131号×中131号(1975年指定取消)和1976年指定的日140号×中140号,都是二元交杂种,作为四元交杂种,这还是第一次。现在的限性品种,雌蚕是形蚕,雄蚕是姬蚕,从四龄起蚕到熟蚕用斑纹来鉴别雌雄是容易的。因此,与其用过去的方法,不如用新品种效率高,经费等亦节省,对蚕种生产上是极其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内外家蚕品种的选育主要围绕着丝量多、丝质优、省力化、成本低、多用途等目标进行选育。现将家蚕品种选育的动向介绍如下。 1.多丝量品种育成例如,日本育成指定推广的日02号×中02号,平均茧层量达0.69克,茧层率26.2%,一茧丝长1701米。 2.多元杂交种的利用家蚕杂种优势的利用有单杂交种和多元杂交种。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蚕品种越来越  相似文献   

12.
家蚕单交组合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降低杂交种制种成本和提高家蚕品种经济性状的目的,以家蚕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产生的雌蚕为雌性亲本,选取限性卵色蚕的雄蚕为雄性亲本,配制成杂交组合。经过近10年的研究,现已初步解决了这种单交型式中孤雌生殖系孵化率低下和限性卵色系经济性状不良等实用技术问题,组配成的单交组合无11×卵36在实验室饲养的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特别是鲜茧出丝率较对照品种提高15.70%。  相似文献   

13.
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平28。杂交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3.1%、0.166 kg、1.76%,而且解舒率较为稳定,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家蚕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刘俊凤  杜周和  张剑飞 《四川蚕业》2006,34(3):57-58,60
1303×1302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十·五”期间在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经费的资助下选育出的优质强健夏秋用双限性蚕品种。这一对蚕品种具有健康好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等特点,且该品种为限性品种,具有常规品种所不具备的特殊的经济价值,能早期识别雌雄蚕,完全符合现代养蚕技术体系的要求。该品种于2002年秋季、2003年秋季分别以781×7532、洞庭×碧波作对照在室内进行杂交种饲育鉴定和茧丝质鉴定(成绩见表1、表2);于2004年秋、2005年秋以夏芳×秋白为对照参加了由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安排的四川省级共同鉴定(成绩见…  相似文献   

15.
形蚕品种转育成斑纹限性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田岛弥太郎(1938)用X射线照射诱发第2染色体含斑纹基因断片易位到W染色体上,获得首例斑纹限性系统以来,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新斑纹限性系统创造与改良及优良斑纹限性蚕品种的选育工作.日本先后育成了"日131×中131"、"芙·蓉×东·海"、"日140×中145"等一批优良限性品种,至1985年就占生产推广量4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76为受体亲本,以丝质优良的普通蚕品种皓月为基因供体材料,采用杂交、自交和回交三步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华阳;以限性皮斑蚕品种857为母本,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高、配合力优的蚕品种菁松为父本,转育成限性皮斑蚕品种鲁菁。两者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鲁菁&#215;华阳,其雄蚕率达到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和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215;皓月高3.42%、0.46 kg和3.52个百分点,是一对经济性状优良的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7.
家蚕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品种洞.庭×碧.波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杂交、回交、插入杂交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 ,育成了实用夏秋蚕斑纹限性品种洞 (限 1B)、碧 (限2A) ,与引进斑纹限性品种庭 (秋丰B)、波 (85 4B)组配成洞·庭×碧·波四元杂交种。经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种场繁育结果表明 ,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形匀整 ,茧丝质优良 ,原蚕容易饲养 ,蚕种繁育系数高 ,且全限性 ,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第五代家蚕新品种从育种、鉴定(包括省实验室共鉴、省农村生产鉴定、全国蚕品种鉴定)、大面积中试到1998年正式推广,长达十几个春秋,跨越三个五年计划.江苏省第五代家蚕品种由5对新品种组成,即本省育成的春用品种苏·海×瑞·春(5·4×24.46)、春·蕾×锡·方和中秋用品种苏·菊×明·虎(9·7×10·14),引进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的春用品种苏·镇×春·光和中秋用品种871×872.以上5对品种均经过全国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合格,可以在我国主要蚕区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 L8081·L8191×L4白朝 92·L4白 82(川蚕11号)是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双限性四元中秋用品种。1993~1994年参加全国蚕品种鉴定,认为有龄期经过短,体质强健好养,产茧量高和茧质优等特点。1995年10月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  相似文献   

20.
张学清 《四川蚕业》2002,30(2):23-25
<正> 为了加快我省蚕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四川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从1997年起统一在全省开展蚕品种区域性比较实验,引进省内外新蚕品种50余对,在四川五大蚕区,8个室内试验点,8个农村试验点,经过多年的比较实验,确定了春秋兼用多丝量品种871×872,夏秋用双限性斑纹四元杂交种洞庭×碧波作为四川省实施第四次蚕品种更新换代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