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旋耕机是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土壤耕作机械,又称旋转耕耘机。按其旋转刀齿的配置方式分为横轴式和立轴式两类。以刀轴水平横置的横轴式旋耕机应用较多。按照拖拉机配置来分,可分为手扶式拖拉机前驱动旋耕机和轮式拖拉机后驱动旋耕机。为增强旋耕机的耕作效果,可在旋耕机上加装各种附加装置。如在旋耕机后面挂接钉齿耙以增强碎土作用,加装松土铲以加深耕层等。  相似文献   

2.
旋耕刀是旋耕机的主要工作零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农田耕作的质量、机械能量的消耗以及整机的使用寿命。由于旋耕刀是高速运转零件,对材质、制造工艺要求较严格,其产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较好的耐磨性,并且要求装配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3.
斜置旋耕刀和国标旋耕刀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斜置旋耕条件下,从理论和试验上对比分析了国标旋耕刀和自行研制的斜置旋耕刀的耕作特点,从而证实斜置旋耕刀较国标旋耕刀度更适宜于进行斜置旋耕耕作。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252-1255
针对深松后地表留下浅沟,播种时容易使播种沟同深松沟重合,不能保证播种深度,及少耕作业易使杂草生长严重等问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研究小组在深松机上加上振动平刀,发明了深松平刀除草整地机,将深松与振动平刀除草整地相组合,实现了深松、覆盖、除草、整地一体化耕作。通过3种耕作试验,结果表明,深松覆盖除草整地一体化耕作除草全面彻底,对土壤结构破坏小,保墒效果好,降低了保护性耕作生产成本;与深松覆盖+旋耕除草整地耕作相比,每公顷可节约成本448元,增产1.8%;与传统方式耕作相比,每公顷节约成本1 045元,增产30.5%,其是一种经济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5.
1.驱动耙耙轴转速的确定驱动耙在工作时,刀齿在切刈土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土垡粘结在刀齿上,为了使土垡能从刀齿土脱落下来,刀齿必须有一定高的转速依便产生足够的离心力使土垡从刀齿上脱落下来。为此,我们分析一下刀齿上任一点粘结有土垡时,该土垡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6.
旋耕机是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又称旋转耕耘机,是目前我国机械化耕整地的主要装备。它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优点,得到了普遍应用。由于旋耕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保持其良好技术状态.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旋耕质量和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杨维宇 《吉林农业》2011,(2):138-138
旋耕机是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又称旋转耕耘机,是目前我国机械化耕整地的主要装备。它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优点,得到了普遍应用。由于旋耕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保持其良好技术状态和确保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十分必要。文章介绍了旋耕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技术。  相似文献   

8.
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耕作刀具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耕作部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作业质量。方法 采用C型弯刀、直刀、深耕刀以及一种优化设计后的刀具组合形式(直刀与深耕刀组合),在田间地表秸秆集中处理条件下进行刀轴转速为180、280、380和510 r/min的田间原位耕作试验。结果 C型弯刀能够创造连续完好的种沟,但耕作过程中大部分土壤破碎体被抛洒至种沟外,回填效果最差。深耕刀具有良好的耕作碎土性能,创造的种床连续、完整但边界不规则,在耕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土壤扰动范围。直刀可控制种沟边界,但刀轴转速为180和510 r/min时不能耕作出连续的种沟,刀轴转速为280和380 r/min时耕作形成的土壤破碎体过大(平均质量直径>40 mm)。组合刀得益于直刀与深耕刀的有机结合,使其在形成的种沟形状、土壤破碎体回填效果、破碎程度和能耗方面均具有突出优势。结论 在田间地表秸秆集中处理条件下,推荐使用组合刀作为黏性水稻土的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耕作机具。  相似文献   

9.
基于SPH算法的立式旋耕刀土壤切削仿真模拟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式旋耕是丘陵山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耕作深度的耕作方式之一,为研究立式旋耕刀与土壤切削的作用机理,优化刀片结构达到减阻降耗的目的,利用ANSYS/LS-DYNA软件并采用SPH方法对旋耕刀进行有限元动态仿真,对3种不同螺旋线型的刀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旋耕刀的切削阻力和切削功率变化规律,最终选用的B刀片比A刀片切削阻力降低9.42%,切削功率降低14.02%,并对B旋耕刀进行田间实验,其功率和扭矩与仿真分析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0.
立式旋耕是丘陵山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耕作深度的耕作方式之一,为研究立式旋耕刀与土壤切削的作用机理,优化刀片结构达到减阻降耗的目的,利用ANSYS/LS-DYNA软件并采用SPH方法对旋耕刀进行有限元动态仿真,对3种不同螺旋线型的刀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旋耕刀的切削阻力和切削功率变化规律,最终选用的B刀片比A刀片切削阻力降低9.42%,切削功率降低14.02%,并对B旋耕刀进行田间实验,其功率和扭矩与仿真分析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1.
手扶牧草收割机往复式切割器主要参数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对手扶牧草收割机往复式切割器的主要参数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往复式切割器可较好实现切割性能,切割速度可达2 m/s,作业速度1.1 m/s,割刀高50 mm,切割速度比1.88 m/s,刀齿间距76 mm。该手扶牧草收割机往复式切割器可实现割茬整齐,无撕裂、漏割、重割和堵刀现象;适于收割牧草、小麦等细秆作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非渐开线插齿刀齿侧面的逼近加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用成形磨齿法加工非渐开线插齿刀齿侧面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插齿刀齿形误差的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啮合理论,推导了非渐开线插齿刀的齿形方程,并建立了非渐开线插齿刀齿侧面的理论方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节距制同步带轮齿形的特点,推导出齿形及滚刀的设计方法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新型除草机,提高除草效率,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除草机的关键部件除草轮进行了设计,并对除草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确定了除草轮主要技术参数:相邻两齿的夹角α为22.5°、齿根宽L为60 mm、齿根过渡圆角r1为10°、刀齿前刀面圆弧r为400 mm和后刀面圆弧R为480 mm、入土角β为83°~88°、滚切刀中心离地间隙H为450 mm、刀齿后刀面圆弧中心离地间隙h为198 mm和刀齿前刀面圆弧中心离地间隙K为56 mm、刀齿的垂直长度M为80 mm、滚切刀的厚度δ为4mm。试验结果得出土壤含水率与相邻2除草轮之间的间距相互制约的关系。[结论]该滚切式除草机在土壤含水率为16.6%,滚切式除草机相邻2个除草轮之间的间距为60~80 mm时,除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增加木工铣刀齿数可以确保在一定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条件下,降低铣刀转速,有效地降低机床噪声,提高铣刀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旋耕部件是微耕机的核心部件,其耕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微耕机的耕作效率和作业质量。以重庆地区典型的旋耕刀辊和土壤为对象,基于离散元和多体动力学理论,设定前进速度为0.2 m·s-1,转速为110 r·min-1,耕深为150和200 mm,采用非线性粘弹性塑性接触模型,在EDEM和Recurdyn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刀辊耕作过程的模拟分析;同时,依托已有的土槽试验平台,测试了相同工况下刀轴的等效扭矩。模拟与试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刀轴上不同刀盘的扭矩变化规律相似,但数值并不一致,整个刀轴所受的等效扭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个刀盘所受扭矩与刀盘数的乘积;耕作深度为150、200 mm时刀轴等效扭矩的变化规律一致,模拟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4.01%、11.49%。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旋耕刀与土壤的相互作用,优化微耕机作业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旋耕部件是微耕机的核心部件,其耕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微耕机的耕作效率和作业质量。以重庆地区典型的旋耕刀辊和土壤为对象,基于离散元和多体动力学理论,设定前进速度为0.2 m·s-1,转速为110 r·min-1,耕深为150和200 mm,采用非线性粘弹性塑性接触模型,在EDEM和Recurdyn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刀辊耕作过程的模拟分析;同时,依托已有的土槽试验平台,测试了相同工况下刀轴的等效扭矩。模拟与试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刀轴上不同刀盘的扭矩变化规律相似,但数值并不一致,整个刀轴所受的等效扭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个刀盘所受扭矩与刀盘数的乘积;耕作深度为150、200 mm时刀轴等效扭矩的变化规律一致,模拟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4.01%、11.49%。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旋耕刀与土壤的相互作用,优化微耕机作业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文献[1] 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插齿刀切入刃、顶刃和切出刃的切削厚度,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绘制了切削厚度曲线图,避免了繁杂的人工计算。  相似文献   

20.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研究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在我国北方旱作地区进行连续7a的玉米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的平均土壤体积质量虽较传统耕作高5%,但不会导致土壤严重压实,土壤含水率较传统耕作平均增加12%,深松地达20.7%,提高了土壤保蓄水能力,玉米产量平均增加13%,且成本降低,研制了不同的播种机防堵机构以及组合式限深切草器与双齿盘拨草配合防堵的2BMQF-4C型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和可调翼铲式深松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