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滨海稻区水稻产量对栽培方式的响应,以盐丰47、盐粳662为材料,2020、2021连续两年进行了水稻旱直播与机插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齐穗期比机插秧晚8~10 d;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实际产量2020、2021年的两个品种旱直播比当年机插分别低16.29%、16.14%、16.17%、15....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期对直播稻株型及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淮稻5号、武育粳3号、武运粳21号等3个品种不同播期对直播水稻株型及穗部性状的影响,以期塑造直播水稻理想株型。结果表明,在海丰种植条件下,直播水稻最佳播期为6月上旬。随着播期推迟,株高下降,下部节间增长,上部节间变短;同一品种在播期推迟情况下,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及每穗粒数均呈减少趋势,不同品种减少幅度存在差异;在推迟播期情况下,武运粳21号、淮稻5号的株高与穗型受到的影响比武育粳3号小,产量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四川丘陵稻区油后水稻分期直播对杂交水稻生育进程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杨籼优919、9优27占、荃优737等3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6日(T1)、5月23日(T2)、5月30日(T3)等3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处理对水稻生育期、有效积温和产量的影响。随着播期推迟,播种—抽穗历期和全生育期缩短,播种—抽穗历期、抽穗—成熟历期、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均呈递减趋势;3个参试品种均以5月16日播种(T1)的产量最高,T2、T3处理较T1处理分别下降0.21%~16.98%和10.30%~26.11%。因茬口矛盾,季节性用水紧张,油后直播杂交稻可推迟至5月23日播种,其产量为8.90~10.06 t/hm2,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为直播稻将来在滨海稻区迅速发展给予品种支撑,以吉粳系列、铁粳系列、北粳系列、盐粳系列等2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各品种在滨海稻区旱直播条件下的成苗率、耐盐能力、收割前能否完全成熟等情况进行试验分析,结合田间表现及小区实割测产,确定滨海稻区适宜旱直播的粳稻品种。结果表明,旱直播条件下盐粳933、盐粳1403、盐粳927、盐粳662、盐粳765、盐粳22、富友33、北粳1604、铁粳14、吉粳88等品种的成苗率高、耐盐能力强、收割前能完全成熟,平均产量为8.03t/hm2,适宜在滨海稻区作旱直播稻推广。  相似文献   

5.
肖志强 《北方水稻》2010,40(1):25-26
从播期、播量、条播行距和播深等四个方面对水稻折衷直播栽培的播种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龙粳8号品种,播期在5月6日至5月13日之间,播量112.5 kg/hm2,行距30 cm,播深0.5~1.0 cm。  相似文献   

6.
在七星农场探索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的适应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与常规栽培相比较,生育期短25d,茎数多145.5个/m~2,株高平均高6 cm,穗长平均短0.1 cm,结实率平均低16.69%,空瘪率平均高16.69%,单株分蘖数平均少0.4个/株,千粒重平均低0.37 g,产量平均低12.4 kg/667 m~2,经济效益平均高130.5元/667 m~2。品质方面糙米率平均高0.26%,精米率平均高0.68%,整精米率平均高0.47%,白度平均低1.87,直链淀粉平均高0.04%,其秆抗倒伏性较强,利于机械收获。龙粳31、三江一号适合本地旱直播种植配合滴灌模式能正常成熟,可作为本地区旱直播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7.
播种深度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试验材料,设置3、5、7、9 cm 4个播深处理和4个播种深度混播的播深不一致处理(U),研究播种深度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深不一致显著降低株高、穗位高、果穗长度等性状整齐度,影响群体冠层结构,ZD958和XY335的产量较3、5 cm播深分别下降2.6%、3.2%和0.9%、3.9%。播种过深,整个生育期内的植株性状整齐度和叶面积指数较低,穗位高及底层透光率增加;SPAD值及比叶重较低,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下降。ZD958和XY335播深9 cm的产量较3、5 cm播深分别下降5.9%、6.4%和6.1%、8.8%。播深7和9 cm,夏玉米群体密度降低,冠层透光率增加,但其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比叶重降低,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下降,最终降低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8.
偏早熟水稻品种进行直播种植适应性及播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两个偏早熟品种徐稻3号和徐9847进行直播方式种植的适应性和不同播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早熟中粳品种徐9847比中熟中粳品种徐稻3号更适应直播种植,徐9847与徐稻3号相比,徐9847比徐稻3号更耐迟播,徐9847分蘖性适宜,高峰苗较低,成穗率较高;二是播期明显影响直播水稻的生育期、植株性状和产量等指标,随播期的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株高降低,总叶片数减少、节间数减少,产量结构各因子也随播期的推迟而呈明显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种是水稻节水栽培的一种种植方式。稻田旱整地后,15cm深的土壤含水量可达到25%以上,用播种机播种深1.5-2.0cm,覆土、镇压。当水稻长至2.5-3.0叶时,灌溉、建立水层,之后,正常水层管理,保苗密度500株/m2,产量不低于水直播。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种是水稻节水栽培的一种种植方式。稻田旱整地后,15cm深的土壤含水量可达到25%以上,用播种机播种深1.5~2.0cm,覆土、镇压。当水稻长至2.5~3.0叶时,灌溉、建立水层,之后,正常水层管理,保苗密度500株/m2,产量不低于水直播。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四川中东部丘陵稻区油麦后水稻直播适宜播期,以川优6203等5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分期直播对杂交水稻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生育进程呈现播种—抽穗期和全生育期缩短,而抽穗—成熟期延长的趋势,且播期间变化幅度随播期后移逐渐增大;播种—抽穗期缩短的天数大于抽穗—成熟期延长的天数,致使全生育期缩短;播种—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均呈现递减的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5月2—13日播种,各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均较高,其产量范围为8.76~10.24 t/hm2;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现与产量一样的变化趋势;各产量性状对杂交水稻产量影响大小为: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耐盐高产水稻品种,选用25个品种(品系),在辽河三角洲轻、重度盐碱地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轻、重度盐碱地的产量差异均较大,尤其是在重度盐碱地表现更为明显;同一品种在轻、重度盐碱地的产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单位面积颖花量的减少是影响盐碱地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轻度盐碱地各品种平均单产665.9 kg/667 m~2,盐粳44、花粳1416、桥科951、盐粳933、盐1301、377(紧)比平均单产分别增加了16.3%、9.6%、9.5%、9.1%、8.6%、6.6%;重度盐碱地各品种平均单产298.2 kg/667 m~2,盐粳933、盐1301、盐粳456、花粳1425、盐粳151、花粳1416、花粳1323、377(紧)比平均单产分别增加了31.5%、20.3%、16.0%、14.5%、14.3%、14.1%、13.3%、9.2%。盐粳933、377(紧)在轻、重度盐碱地的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探索水稻11个新品种在泰兴市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灾性能、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表现抗倒性、抗病性比较突出,产量较高,但成熟期较迟,生育期较长,可作为机插秧的地区搭配种植品种,适当提前播种,不宜直播水稻.南粳52、盐粳13号综合表现熟期适中,产量相对较稳,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武运粳24号、扬育粳2号、扬农稻1号综合表现出色,熟期适中,可作为泰兴市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直播覆膜滴灌栽培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实现了给水和施肥一体化操作,在农业生产用水紧张的地区有很好的利用前景。为了探索该技术在黄淮海平原高盐低产田中应用效果,选取100份抗旱耐盐粳稻品种为材料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个粳稻品种中,平均幼苗成活率大于80.0%品种有15个;分蘖数大于11.0的有12个;株高大于80.0 cm的有10个;最终筛选到3个理论产量大于400.0 kg/667 m2的品种。同时通过测量水稻各个生长期膜下土壤的含盐量,发现采用该技术可以将土壤含盐量从0.7%降低至0.2%,大幅减小了盐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该技术不仅可以在黄淮海平原水稻旱直播中应用,也为当地的高盐低产田改造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在四川省德阳市进行大田水稻直播试验,以早稻、早熟中稻、中熟中稻、迟熟中稻等4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茬口(前茬作物分别为蔬菜、油菜和小麦),研究不同茬口和品种类型对直播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为茬口及品种类型的科学搭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播种至齐穗、齐穗至成熟的生育期缩短;早稻、早熟中稻、中熟中稻的产量先增加后下降,迟熟中稻的产量显著降低。蔬菜茬口和油菜茬口以中熟中稻的产量最高,分别为8.47 t/hm~2和9.30 t/hm~2,小麦茬口则以早熟中稻的产量最高,为7.99 t/hm~2。随着播期的推迟,早熟中稻、中熟中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早稻、迟熟中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呈降低趋势。由此可见,成都平原蔬菜茬口和油菜茬口水稻直播以选用中熟中稻品种较为适宜,小麦茬口水稻直播则选用早熟中稻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计3个播种时间(5月14、21、28日)和3种插秧方式(硬盘机插25 cm行距、硬盘机插30 cm行距、钵苗摆栽),研究其对优良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5月14日)条件下,水稻钵苗摆栽产量高,品质好;晚播(5月28日)条件下,硬盘机插25 cm行距处理产量高。播期、栽插方式对南粳9108糙米率、精米率影响不显著;垩白粒率、垩白度、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稻米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叶龄期水稻秧苗对水分亏缺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分亏缺对秧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甚多,但有关水稻秧苗本身对水分亏缺反应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水稻不同叶龄期秧苗对水分亏缺的敏感程度、忍耐力及其生物学原因,为合理掌握旱秧育秧期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选用杂交中籼汕优63和早熟晚粳武育粳2号为材料,在塑料顶蓬内的盆钵中进行。供试土壤为砂壤土,最大持水量为29.6%。1) 分期播种,培育不同叶龄的旱秧。从6月28日至7月23日,每隔3~6d播一期,共计6期。7月23日播最后一期后,各期秧苗全部停止水分补给。在此之前,适当给水,保持表土潮湿,以保证秧苗正常生长。2) 各播期分别设置浅土层和深土层两个处理:“浅土层”处理的土层厚度为5cm,5cm以下用塑料膜隔开,防止深层土壤水分上升及秧根下扎,用以探讨秧苗对水分亏缺的生物学反应。“深土层”处理的土层厚度为25cm,模仿旱地育秧的生长环境,用以探讨秧苗对水分亏缺的农学反应。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安徽沿江平原稻区不同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以为科学选用稻麦模式适宜水稻品种类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影响大小表现为迟熟中籼>中熟中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晚粳;随播期推迟,迟熟中籼、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水稻产量均显著下降,播期对中熟中粳、迟熟中粳产量的影响则不明显。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与适播期春小麦接茬周年产量高低表现为“迟熟中籼稻-春小麦”>“中熟晚粳稻-春小麦”>“迟熟中粳稻-春小麦”>“早熟晚粳稻-春小麦”>“中熟中粳稻-春小麦”。在稻麦不同种植模式中,5月20日前播种的“迟熟中籼稻-春小麦”模式周年温光资源利用效率最高,较目前6月9日播种的“早熟晚粳稻-春小麦”模式的周年温光生产效率提高16.26%以上、周年光能利用效率提高18.06%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变化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白燕2号裸燕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年探究了5个不同播期(4月18、4月28日、5月8日、5月18日、5月28日)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后,燕麦生育期缩短5~14 d;播期每推迟10 d,营养生长期平均推迟5~9 d;燕麦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分配、全生育期降雨总量和苗期积温提高。(2)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和整个生育期降雨总量增加有利于燕麦产量提高,分蘖到拔节期积温和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到灌浆期的降雨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灌浆到成熟期期间降雨不利于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3)5月28日播种的燕麦生长表现最佳,株高、茎粗和籽粒产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提高了21.57%、25.12%和24.91%;燕麦品质以5月18日播种表现最优,β-葡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平均提高了43.11%、9.22%和14.65%。总之,我国北方燕麦主产区不同的播期主要因为各生育时期的降雨量不同而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其中拔节到灌浆期间的降雨量增加有利于燕麦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提高,燕麦全生育期总降雨量增加有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20.
沿淮稻茬小麦播期推迟是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探究播期和品种对稻茬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2017-2019年度小麦生长季选用20个品种,按照裂区设计,设置10月30日、11月14日、11月29日3个播期,定量解析了播期、品种对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播期、品种及品种和播期间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产值的影响均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呈下降趋势,10月30日后播种时,播期平均每推迟1 d产量下降24.81 kg·hm~(-2),产值降低48.19元·hm~(-2)。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对播期的响应不同,11月14日之前播种时半冬性品种产量、产值总体高于春性品种,11月29日播种时半冬性品种产量、产值总体低于春性品种。晚播对产量、产值的影响与气候有关,灾害年份晚播影响更大。有效穗、群体库数量和库体积降低是晚播小麦产量、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品种间籽粒库质量(容重)差异也是引起产值差异的重要因子。供试品种中荃麦725、安农0711、皖西麦0638、紫麦19、涡麦9号、宁麦13、扬麦20、苏麦188等8个品种的产量、产值较烟农19均增加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