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我国淡水鱼养殖种类中,大宗淡水鱼的7个品种(青、草、鲢、鳙、鲤、鲫、鲂鱼)均属鲤科鱼类,是淡水鱼养殖的主体,其养殖产量占整个淡水养殖产量的较大比重。据相关资料统计,2014年全国淡水鱼养殖产量2 008万t,占到了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68%,其中鲢鱼产量就达到了270万t以上。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中的各种技术滞后,尤其是亲本更新的不及时和遗传育种技术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水产养殖的大国,养殖水产品总量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70%,其中养殖淡水鱼产量占世界养殖淡水鱼总产量的73%。2006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达到2148万吨,其中常规淡水鱼养殖品种(青鱼、草鱼、鲢、鳙、鲤鱼、鲫鱼、鳊鱼、鲂鱼)为1562万吨,常规淡水鱼养殖品种占中国养殖产量的73%。  相似文献   

3.
一、东辛水产业现状(一)资源优势养殖水面7000亩,水质清新,水资源丰富。(二)淡水鱼养殖1.对种类评价:①红贿鱼:属大众消费,鱼种成本低,产量高,饲料仅需要农场资源丰富的鸡粪,该种类占总值(利润)的40%~50%,故应稳定其产量。②草编鱼:属优质鱼。由于忽视苗种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鱼》2014,(4):81-84
<正>一、国际大宗淡水鱼生产与贸易概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1,2011年世界淡水养殖产量为3899.46万吨,其中,淡水鱼(freshwater fishes)2养殖产量3559.94万吨、产值为559.80亿美元;鲤科鱼类养殖产量为2515.75万吨、产值363.50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淡水鱼养殖水平的70.67%和64.93%。其中,大宗淡水鱼(青鱼、草鱼、  相似文献   

5.
谢烈 《水库渔业》1985,(3):67-68
我国的淡水渔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优良养殖种类实为我国所特有。近年来,随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对淡水鱼的冷冻保鲜与加工利用己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地位。鉴于淡水鱼是一种易腐鱼类,较难长期保藏,在面临的淡水鱼生产高潮即将到来之际,冷冻、加工对如何提高淡水鱼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淡水鱼养殖水质要求以及生产管理的要点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可以为淡水鱼养殖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大宗淡水鱼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鲂等7大水产养殖品种。它们作为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的主体,一方面提供了丰富食物蛋白以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为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淡水鱼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自2010年开始,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一直在探索大宗淡水鱼升级换代的模式,并最终繁育出改良鲫,探讨了其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1)
我国鱼的种类非常多,淡水鱼资源也非常丰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淡水鱼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淡水鱼养殖奠定了基础。怎样进行有效的养殖来更好地提高养殖渔民的经济效益,是当今淡水鱼养殖业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淡水鱼养殖技术必须发展创新的目标。为此,根据淡水鱼养殖技术及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文红 《河北渔业》2016,(4):50-52,56
正唐山市淡水鱼产业在河北省渔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居省内首位,养殖品种主要包括鲤鱼、草鱼、鲫鱼等大宗淡水鱼以及其它名特优养殖种类,是水产业的一大经济增长点。1唐山市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1.1养殖区域分布2014年,全市淡水养殖面积1.97万hm2,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67万hm2,大部分是池塘精养模式。主要分布县区为:曹妃甸区6 867hm2、丰  相似文献   

10.
一、鱼类是海洋水产的主体,养鱼的发展潜力很大 1.养殖数量 全世界目前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占水产养殖产量的2%,占海淡水鱼类养殖产量的4%,产值却占15%。我国海水鱼类养殖所占份额现在还较少,五十、六十年代长期处停滞状态,九十年代有较快发展。1999年海水鱼类产量30.67万吨,占海水养殖产量974.3万吨的3%,占海淡水养殖产量2396万吨的1.3%。 2.养殖种类全世界已养殖利用的鱼类种类为166种,仅占全世界鱼类种数的0.7%。相对于其他贝、藻等养殖来说,我国鱼类养殖种类较少。日本海水增养殖80…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宗淡水鱼几乎100%是满足国内的国民消费(包括港、澳、台地区),2011年其养殖产量1698.5吨,占全国水产品总量5603.2万吨的30.3%。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当前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和水产品贸易大国,养殖的水产品产量已约占世界的70%。水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天津是我国淡水鱼出口品种及产量较多的城市,出口的淡水养殖鱼类品种主要有:鲫鱼、罗非鱼、黄颡鱼等。天津滨海新区出口淡水鱼基地有着多年的出口淡水鱼养殖经验。该基地主要以出口鲫鱼、黄颡鱼为主。出口目的地主要为韩国。本文作者将此出口淡水鱼养殖基地健康养殖质量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13.
德国的淡水渔业在德国,人工养殖的淡水鱼主要有鲤鱼,鲑鳟鱼和鳗鲡等。德国人每年人均消费水产品15kg,其中淡水鱼只占2kg。目前,人工养殖的淡水鱼需求量不断增加,1995年德国养殖了25000吨鳟鱼,相当于沿海渔业的产量。德国每年要从挪威进口70000...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淡水鱼养殖业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淡水鱼养殖的行业,但淡水鱼养殖中有大数量问题没有解决,阻碍着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发展。水质问题是一项重要且易被忽视的问题,控制不好水的质量将影响整体产业经济,所以想要让该行业整体效益提升并得到发展,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的探讨十分重要。本文对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进行简要分析,以希对淡水鱼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淡水鱼加工综合利用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我国的渔业生产发展很快,尤其是淡水鱼养殖生产的发展更为迅速。1994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2141万吨,其中淡水产量为905万吨。江苏省水产品总产量180.54万吨,淡水鱼产量为128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为107万吨。 目前,淡水鱼主要是靠鲜销。一些重点养鱼地区的淡水鱼出现滞销现象,如不加速发展淡水鱼的加工综合利用,将会影响养殖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日本养鱼饲料协会统计了1990年度的养鱼配合饲料产量。统计结果表明,1990年度鱼饲料产量达312067吨,较上年度增加10.1%,首次突破30万吨大关。同时海水鱼养殖饲料产量占56.8%,淡水鱼养殖饲料产量占43.2%,从以前两者产量所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是我国渔业重点省份,尽管大宗淡水鱼类产量在全国占的比重不高,但其养殖综合效益、技术水平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该省通过实施鱼塘标准化改造、建设优质种苗繁育和现代产业化示范基地、调整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开展关键养殖技术研发推广、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种苗和防疫体系建设,显著提高了水产产业整体水平和实力。该省大宗淡水鱼类的产量在淡水养殖产量中略占优势,2007年大宗淡水鱼类养殖产量为43万吨,约占全省淡水养殖总产量的52%;养殖区域遍布全省淡水水域,其中杭州、嘉兴、湖州地区是主要的大宗淡水鱼产地,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淡水养殖产品已逐渐成为人类饮食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目前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占世界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52.65%,是全球淡水鱼主要生产国家[1-2]。纵观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历程,养殖模式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粗放式池塘养殖演化为如今的高密度集约化池塘养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但水产养殖的高产量并未带来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养殖水产品面临着肉质松散、土腥味较重等问题[3-4]。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购鲜活鱼产品的过程中,通常重点考量鱼的营养及味道,二者占比分别为28.14%和27.75%[5]。因此,去除水产品土腥味、改善肌肉品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气候适宜,为水产养殖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大宗淡水鱼,还是特种水产品,养殖产量在国内都处前列。2022年我国淡水鱼的行情与2021年相较折腰式变差,再加上新冠疫情导致流通不畅、消费疲软,饲料原料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大部分淡水鱼养殖户在收支平衡线上苦苦挣扎。长远来看,生活水平的上升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名贵水产品出现在百姓餐桌上的频次增加,大宗淡水鱼的生存空间已经开始受到挤压,亟须进行调整转型,谋求出路。为深入了解2022年江苏省淡水鱼养殖产业发展状况,科学养鱼杂志社走访调研了江苏南京、盐城、淮安、连云港等地的养殖主产区,拜访了当地规模养殖大户,了解2022年的养殖生产、销售情况及规模大户从事水产行业的经历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正>淡水鱼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病害,影响淡水鱼养殖效益的提升。本文主要采用调查法和实践研究法,论述淡水鱼养殖的常见病害,分析发病原因,从加强水质监测、优化饲养方式、正确使用药物、及时发现鱼病等方面论述淡水鱼养殖病害的防治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降低淡水鱼发病概率,促进淡水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