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宁夏干旱荒漠区的126株苦豆子为试材,采用透明圈法对分离自其内生放线菌进行分泌胞外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有71株内生放线菌具有酶活性,占总菌株数的56.3%.其中有3株菌株酶活性最为显著,菌株NDZKDS73、NDZKDS7具有的淀粉酶活性最高,透明圈半径达到24.62mm和19.12m m;菌株FJYKDS5具有的蛋白酶活性高,透明圈半径16.94 mm;菌株FJYKDS11、BJGKDS2具有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透明圈半径为24.72 mm和22.40 mm;菌株FJJKDS2具有的几丁质酶活性最高,透明圈半径17.76mm;菌株NDZKDS24、NDZKDS20对葡聚糖酶活性最高,透明圈半径为12.06mm和10.50mm.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有7株活性菌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1株属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  相似文献   

2.
苦豆子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消毒时间对健康苦豆子植株体内的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消毒3 min消除非内生菌的影响效果较好;同一植株分离内生放线菌的数量,根部比茎、叶部多。经初步鉴定,苦豆子内生放线菌以链霉菌属和诺卡氏菌属为最多,分别占分离总数的35%和27%;其次为小多孢菌属,占12%;而类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孢囊放线菌属和分枝杆菌属分离较少。26株纯化菌株对茄子枯萎病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3株抑菌带宽度达到10 mm以上的菌株,其中菌株KDS22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兰科野生植物羊耳蒜为试材,采用常规无菌培养技术分离其根部的内生真菌,同时采用平板对峙的方法,研究了所获得的内生真菌菌株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羊耳蒜的根中共分离获得43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鉴定分属于7个属,其中丝核菌属占优势。筛选得到4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9.3%,抑菌活性集中在油菜菌核病菌。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这4株菌株分别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柱孢霉属菌株Cylindrocarponsp.、轮枝菌属菌株Lecanicilliumsp.和胶膜菌属菌株Tulasnella sp.。  相似文献   

4.
从萝芙木的果实中分离得到5株内生真菌:LG-A、LG-B、LG-C、LG-D与LG-E,以5株内生真菌为试验材料,采用微量滤纸片法,研究了5株内生真菌发酵乙醇粗提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与苹果果实链格孢菌的抑菌活性,以期筛选出具有农用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一步测定了菌株LG-B与LG-D乙醇粗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株LG-B与LG-D对3种苹果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G-B与LG-D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较好,菌株LG-B对苹果腐烂病菌的EC50仅为16.2mg·L~(-1),LG-D对苹果腐烂病菌与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分别为21.0mg·L~(-1)和52.8mg·L~(-1)。  相似文献   

5.
以葡萄病果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致病性检测等方法获得了4株引起致腐性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Rhizopus stolonifer、Penicillium expansum、Botrygis cinerea Pers和Colletotnchum gloeosprioides;并对其室内抑菌高活性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BM-木霉对4株致腐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率为79.78%,EC50值为1.38,YWZKDS4对4株致腐菌株的抑菌宽度均≥9.86mm,BM-木霉和YWZKDS4均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田间药效试验表明,BM-木霉、YWZKDS4和阳性对照药剂戊唑醇的防效分别为55.80%、61.27%和68.76%,并与其它药剂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分离自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的放线菌为试材,采用琼脂块法和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供试放线菌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筛选出的高活性拮抗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从141株放线菌中筛选出1株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0.67mm的高活性拮抗菌株XJ93。该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率为25.00%~71.67%;80℃处理60min其抑菌率未见明显变化,在pH 5~9范围内其抑菌活性稳定,在可见光和紫外线照射150min内亦保持良好的抑菌活性。拮抗菌株XJ93经鉴定为唐德链霉菌(Streptomyces tendae)。拮抗放线菌XJ93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环境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作为防治果蔬草莓灰霉病的生物农药潜力菌株进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采自大兴安岭的3份扁枝衣(Evernia mesomorpha)为试材,采用刮皮层法,分离获得6株内生真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并以5种病原真菌为拮抗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了6株内生真菌的抗病原菌活性。结果表明:6株内生真菌全部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其中菌株FF-3、FF-4为紫棕炭团菌(Hypoxylon fuscum),菌株FF-7为白色侧齿霉菌(Engyodontium album),菌株FF-2为炭团菌属(Hypoxylon sp.),菌株FF-6为炭角菌属(Xylariasp.),菌株FF-9为毛壳菌属(Chaetomiumsp.);菌株FF-2(Hypoxylon fuscum)和FF-6(Xylariasp.)均对多枝横梗霉(Lichtheimia ramosa)有抑制作用;菌株FF-6对黄瓜萎蔫病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有抑制作用。其中,FF-6抑制病原真菌的活性较好,形成明显的拮抗条带,最大宽度为7.00mm。菌株FF-2、FF-6有望成为植物病原真菌的候选生物防治菌。  相似文献   

8.
三七内生菌分离及抗根腐病病原真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洁  李洪超 《北方园艺》2011,(23):130-132
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内生真菌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并以三七根腐病主要病原真菌坏损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ans)和三七黄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id ynum)为对象,对108株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有29株内生菌至少对1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14株内生菌对2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21株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其中的2株对坏损柱孢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说明从三七内生真菌中可以筛选出对三七根腐病主要原真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菌种.  相似文献   

9.
王欢  丛斌  刘彦群  董辉  隋欣 《中国蔬菜》2009,1(12):33-36
利用4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以两种辣椒主要病虫害——甜菜夜蛾和辣椒炭疽病菌作为 供试昆虫和真菌,对其杀虫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0株共生菌菌株的发酵液对这两种病虫均有 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A24-1菌株的杀虫抑菌活性最为明 显,处理后120 h对甜菜夜蛾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100.00 %;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0.00 mm。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百色野生青钱柳为试材,采用真菌形态学、rDNA-ITS、抗菌试验的方法,研究广西百色野生青钱柳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抗菌活性,以期了解广西百色青钱柳内生真菌的不同种群结构,筛选出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结果表明:从青钱柳植物中分离获得76株内生真菌,隶属于2门5纲12目19科25属,镰刀属(Fusari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间壳座属(Diaporthe)为优势菌属;根、茎与韧皮部、木质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茎部内生真菌的Shannon index(H′=1.605 6)、根部(1.016 7),远高于韧皮部(0.209 7)和木质部(0.266 7)。5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病原指示菌有抑菌活性,其中,Pezicula sp.8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Pezicula sp.927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效果最强。综上可知,青钱柳植物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资源及有较强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罗建军  李辉  耿鹏  胡美英 《果树学报》2012,(4):644-649,714
【目的】为了鉴定从沙糖橘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拮抗放线菌株MY-4,并确定该菌株对果蔬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分析MY-4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相似性方法以确定其分类地位,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结果显示,菌株MY-4为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 Routien),菌株MY-4及其无菌发酵液对供试16种果蔬病原真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MY-4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平板抑菌带宽度达17.08 mm,无菌发酵液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98.82%,【结论】小白链霉菌菌株MY-4具有活性高、抑菌谱广的特点,有望继续研究开发成新的生防剂。  相似文献   

12.
抗香蕉枯萎病菌的卢娜林瑞链霉菌的分离及防效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获得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拮抗菌株,对海南多年连茬的健康香蕉园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并以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等9种病原菌为靶标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含药介质法、薄层层析法等对拮抗菌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组成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共分离得到放线菌25株,拮抗放线菌8株,其中B-03菌株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5.43%和80.14%,对香蕉长形叶斑病菌等9种病原菌具有广谱抗性,菌丝生长抑制率、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48.34%~85.43%和38.43%~80.14%。经鉴定该菌株为卢娜林瑞链霉菌(Streptomyces lunalinharesii),盆栽试验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达72.72%,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峙培养法对黄柄曲霉(Aspergillus flavipes)ASD 菌株抑菌谱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黄柄曲霉ASD 菌株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对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有较好的抑制作用。ASD 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病菌的抑菌带宽度为7.4 mm,抑菌活性较强。ASD 菌株的发酵液经50% 硫酸铵饱和度沉淀并透析后得到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活性可达80.78%,且抑菌物质为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14.
以桂林市灵川县的黄花倒水莲为试材,采用组织块分离法、ITS测序和平板对峙等方法,研究了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抗菌活性,以期为开发生防菌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黄花倒水莲中共分离得到62株内生真菌,经分子鉴定属于29个属,优势属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间座壳属(Diaporthe sp.)、镰孢菌属(Fusarium sp.)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筛选到10株对香蕉黑条叶斑病病菌、柑橘树脂病病菌、叶点霉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药用植物黄花倒水莲具有较为丰富的抑菌活性内生真菌资源,其抑菌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抗菌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及枇杷根腐病病菌Pestalotiopsis sp.、康乃馨根腐病菌Fusariumsp.、仙客来根腐病菌Fusariumsp.、万寿菊叶斑病病菌Alternariasp.、辣椒黑斑病病菌Alternariasp.、辣椒黄萎病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6种供试病原真菌为试材,采用对峙培养法,将P3.9菌株与各病原菌进行对峙培养,测定其对各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3.9菌株对6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0.6%、67.6%、73.1%、77.5%、82.0%和82.7%,抑制率均在60%以上,说明P3.9菌株抗菌谱广泛,表现出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为有效可持续防控上述各病害提供参考依据及生防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野葛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这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当达到某一值后,抑制效果又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另外,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的最适野葛花乙醇提取物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0.2500、0.2500、0.2500、0.5000 g/mL,其中番茄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应大于0.0625g/mL.因此,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在抑制植物真菌性病害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的良好剂型.  相似文献   

17.
芽孢杆菌(Bacillus sp.)BJ-6菌株分离自杏树根际土壤中。研究表明,该菌株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可获得菌体培养液中的抗菌蛋白粗提物,经过sephadex G-150柱层析系统抗菌蛋白粗提物纯化和SDS-PAGE检测,明确了该菌株分泌的抗菌物质为分子量10 ku左右的抗菌蛋白。该蛋白对温度有较高的稳定性,121℃高压灭菌20 min仍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抗菌蛋白可以导致白菜黑斑病菌菌丝细胞透性增加,细胞内含物外渗,菌丝畸形并出现溶菌现象,而且促使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出现泡状膨大。  相似文献   

18.
短柄龙胆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拉脊山采集的短柄龙胆(Gentiana stipitata)为试材,采用组织块分离和梯度稀释法得到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菌,分析了该内生菌的活性物质,及与龙胆属植物活性成分的关联性,以期为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内生菌WZ-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黄瓜褐斑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和16SrDNA系统进化分析鉴定,WZ-6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与Paenibacillus terrae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8.9%,HPLC等分析表明菌株WZ-6的发酵产物中含有环烯醚萜类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滑子菇味道鲜关,营养丰富,附着在滑子菇菌伞表面的核酸,对保持人体的精力和脑力大有益处,并且还有抑制肿瘤的作用。本研究以水稻纹枯病菌、荔枝炭疽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番茄枯萎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为实验菌,通过真菌的对峙实验和对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滑子菇提取物对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其在食品保鲜、病原真菌防治、饲料防霉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伟  何彩  金娜  李栋  史星雲  刘鹏 《北方园艺》2019,(15):23-29
为获得对枸杞叶枯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从农田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151株芽孢杆菌,经病原真菌定向筛选得到1株对枸杞叶枯病菌拮抗活性较好的菌株LKYLW-1,其对枸杞叶枯病菌的抑菌带宽15.2 mm,采用平板对峙法、孢子萌发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LKYLW-1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菌株LKYLW-1对枸杞叶枯病菌菌丝有致畸作用;菌株LKYLW-1发酵液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EC50为9.35 mL·L-1;该菌株对枸杞叶枯病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通过形态学特征、理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LKYLW-1进行了鉴定,检测了其代谢产物,研究发现菌株LKYLW-1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其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等抑菌物质;证明菌株LKYLW-1在枸杞叶枯病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