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筛选耐抽薹萝卜种质,丰富我国耐抽薹萝卜资源,本研究对105份不同类型的萝卜种质进行人工春化室内抽薹鉴定和春季大田分期播种抽薹鉴定。结果表明,国内红皮白肉萝卜资源中有耐抽薹种质;在春化过程中对日照、温度敏感的种质,两种抽薹鉴定方法所得结果存在差异;杂交、回交等育种措施对耐抽薹特性变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物种质资源亦称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它蕴藏于作物各类品种、品系、类型、野生种和近缘野生植物中,是改良农作物的基因来源,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可靠保证。而指纹图谱是鉴别品种、品系的有力工具。鉴于此介绍了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丰富度、当前国际、国内及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指纹图谱方面对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种质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西省50年玉米生产状况、主要品种种质基础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分析,认为山西省主要玉米种质兼容于我国4大种质类群Reid、Lancaster、四平头和旅大红骨;主要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为Lancaster×四平头、Lancaster×旅大红骨、Reid×旅大红骨和Reid×四平头.玉米单产逐年提高主要得益于种质资源的不断扩增、改良和创新利用.山西省玉米种质遗传基础仍十分狭窄,优良种质积累相当薄弱.因此需要加大山西省玉米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和创新利用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萝卜包含ORF138基因片段的Ogura胞质雄性不育(CMS)分子标记对收集的5份萝卜雄性不育系种子材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有1份种质为Ogura雄性不育材料;将Ogura分子标记应用子萝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转育工作中,可以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其它4种萝卜种质的不育类型和相关遗传机制,有待于进一步鉴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的33份萝卜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7.47%~85.0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4~2.05;质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5.00%~62.19%,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30~1.83。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7.590%,可有效反映原有多个性状变量信息。聚类分析将萝卜种质资源分为3类,叶型及地上部分生长势是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为浙江省萝卜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萝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萝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68份萝卜种质的10个形态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表明:对萝卜种质进行分类,应依次考虑的因素分别为植株颜色、植株株型、叶部特征、根部特征和根部颜色;聚类分析表明:68份萝卜种质能够分成3个类别,即普通红萝卜、樱桃型萝卜和非红普通萝卜。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09-512
2011—2013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调查、收集了山西省干旱地区8个县26个乡67个村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686份,隶属于12科24属30种。对所收集到的资源的种类、特性、分布以及调查地区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山西省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从湖北省搜集的59份萝卜(Rarhanus sativus L.)种质资源为试材,连续3年对1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鉴定,采用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萝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有效利用该批萝卜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肉质根地上部皮色、地下部皮色、根形、单根重和小裂片对数存在丰富变异;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中达到极显著水平的有16对性状,表明大部分表型性状间具有内在联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将参试材料分为3大组群。  相似文献   

9.
山西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籽粒品质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西种质库内保存的能够代表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总体的149份资源,对其籽粒进行品质分析和评价。通过对149份资源籽粒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粗蛋白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粗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筛选到高蛋白含量资源13份、高淀粉含量资源2份、高脂肪含量资源1份和高纤维含量资源6份;聚类分析结果将149份资源划分为7组,基本明确了山西省普通菜豆的籽粒品质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
高抗倒黍稷种质资源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鉴定筛选出同时具有高抗倒、丰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黍稷种质是满足黍稷生产需求的有效途径。在前期对山西省1 192份黍稷种质资源进行抗倒性鉴定并筛选出71份高抗倒种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结果显示,共筛选出6份高抗倒、丰产性最好、适应性广的种质材料和8份高抗倒、丰产性良好、适应性广的种质材料。这些种质可以在山西省及周边省(区)的黍稷生产中进行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棉花品种的重要性以及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的分类、保存和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从南非引进的27份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田间鉴定、适应性筛选、自交系选育。结果表明,该批引进材料适应性好、类型丰富、抗倒性强。对这些材料进行青贮玉米种质资源的改良利用,从而培育出一批青贮玉米新种质。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燕麦育种现状及资源特点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对山西省燕麦的生产现状、燕麦育种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提出了现阶段燕麦育种的目标与任务,通过对收集、保存的燕麦资源进行分析,总结出山西省燕麦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为充分利用燕麦资源进行品种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贵州桑树资源及利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州桑树种质资源的类型、分布、主要特性及利用情况进行了概述。表明,贵州省目前有野生桑种6个、栽培种5个,并具有丰富的生态类型和种质资源(400多个),分布广,类型多样,是我国重要的野生桑种质资源库,具有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从育种角度对选育和利用不同目的桑树品种的基本目标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种质资源的背景与利用现状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玉米种质资源的背景及利用现状。[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与利用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玉米的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及其在育种中的灵活应用,以及各种类型原始材料的利用方法。[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前提和基础,深入认识和合理选择种质资源,可以显著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同时认为,在玉米育种原始材料的选择和构建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以及个人的育种目标和思路加以合理利用。[结论]为国内的玉米育种工作开阔思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总结回顾云南红花的研究与发展状况,通过对云南红花的分布、种质资源类型及收集保存利用现状资料分析和综述,总结了红花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优异红花种质资源的现状、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综合利用及取得的科技成果等方面。分析表明,云南红花仍然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缺乏深入研究、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基础研究、杂交育种和药用红花研究,为推动云南省乃至全国红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种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探究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目标和方法,通过对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的回顾与分析,揭示了不同玉米种植区域种质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现阶段国外种质资源在我国的利用情况。国外玉米品种大范围进入中国玉米种子市场,给我国原有的玉米品种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已经改变了我国玉米生产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方式。因此,对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及改良创新现有的玉米种质资源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四川桑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四川桑树种质资源的类型、主要桑种地理分布及其形态特征、资源鉴定评价及利用情况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四川桑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征集晋产远志种质资源,研究其鲜、干根性状特征。方法:根据山西农业区划所划分农业气候类型征集种质资源,记录各气候区药材生境特征,采集标本、药材与果实(种子),比较药材鲜、干根性状特征。结果:山西各气候区野生远志生境不同,其鲜根性状与药材性状在根的粗度、颜色、分枝、表皮纹理、韧皮部断面厚薄与色泽上均有差别,栽培种质与野生种质资源相比,鲜、干根性状特征差异犹为明显。结论:山西不同气候区远志种质资源药材性状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