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麦区大流行,通过对陕西省农牧良种场逾133.3 hm小麦种子田小麦条锈病监测与成功防控,追溯分析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探讨小麦条锈病高效防治技术,供小麦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是一种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病害,号称"国病",其发生范围广,传播蔓延快,流行成灾率高。小麦条锈病流行年份可造成作物减产5%~15%,严重时可减产达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是射洪县主要小春作物,而小麦条锈病一直是本县对小麦生产影响最严重的病害。一、射洪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2001年以来,条锈病在我省、我县几度大流行,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2006年小麦条锈病大发生,发生面  相似文献   

3.
李奇穗  田茂 《现代农业科技》2012,(6):152-155,157
小麦条锈病是四川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最大特点是暴发和流行迅速,给产量造成巨大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四川麦区小麦条锈病每年都处于高发状态,尤其是1999—2002年,条锈病连续数年的大发生造成平均每年3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现阶段研究发现:种植品种、气象条件和条锈病菌源量是影响条锈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已经丧失,气象条件是影响或左右小麦条锈病发生、消长和危害的最直接生态环境因素,二者关系甚为密切。因此研究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生流行的气象环境成因、气候分区、气象预测预报,不断提高对病害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对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该文收集整理了眉山市1994—2007年小麦条锈病发病范围和发病程度资料以及同期相关气象数据,分析了1994—2007年连续14年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程度与小麦生长期内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总时数、平均温度、总降雨量、降雨日数等5个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有限的数据确定四川省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提出了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宁南县发生呈加重态势,已对小春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对条锈病发生原因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对小麦条锈病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甘肃是中国小麦条锈菌重要的周年循环发生区之一,是重要的菌源基地。准确预测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面积,对甘肃及中国小麦条锈病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1-2021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生面积、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到影响甘肃小麦条锈病流行的4个关键因子,即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生面积、上年8月最低气温、1月平均相对湿度和3月日照时数,并采用全子集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甘肃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全子集回归模型1和模型2对2020-2021年甘肃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4.63%和88.81%;BP神经网络模型1和模型2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8.25%和94.03%。综上可知,BP神经网络模型1是最佳预测模型,其预测2022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为10.03万hm2。  相似文献   

6.
2017年小麦条锈病在莘县小麦田发生并流行,虽多措并举,但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仍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笔者通过认真分析莘县气候资料,总结出莘县小麦条锈病大发生的气象条件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因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振祥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175-175,179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农作区小麦的主要病害,青海省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普遍而严重。该文通过分析小麦条锈病在青海省的发生规律,明确防治措施,为生产上进行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影响运城市小麦条锈病发生等级的环境气象因子,采用数理统计、多维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运城市1990—2020年小麦条锈病侵染时间、发生等级资料进行分析,筛选与条锈病发生等级显著相关的环境气象因子,建立条锈病等级预报模型。结果显示,运城市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主要是受春季菌源的数量、侵染时间的早晚和环境气象条件影响;小麦条锈病一般是4月下旬在运城市西南部的芮城、永济等地区始见,当环境气象条件不适宜时,条锈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而死亡;当环境气象条件适宜时,病菌快速繁殖,5月以后进入盛发流行扩散期,且侵染时间越早,后期流行等级越高,侵染时间越晚,后期流行等级越低;运城市条锈病发生等级与4月上旬的日照时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相对湿度以及5月中旬的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分析环境气象资料与小麦条锈病等级,建立预测模型:y=-6.415+0.051x1+0.047x2+0.022x3+0.019x4,并进行30 a历史资料回代验证,历史拟合准确率超过80%。利用模型对2021年运城小麦条锈病等级进行...  相似文献   

9.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近几年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做好小麦条锈病监测是确保小麦安全生产的前提。2020年利用祥辰牌第三代脉冲云智能孢子捕捉仪,在山东东明对小麦条锈病病原菌夏孢子进行捕捉试验,初步实现了小麦条锈病病原菌的自动识别与分析,对指导田间小麦条锈病的精准监测与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06,(4X):80-80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发布了今年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针对今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的形势,提出了切实搞好今年条锈病等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的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二是细化方案,及早落实措施。三是强化督导,确保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小麦条锈病在河南洛阳市呈现局部偏重发生态势,发生范围广,为害期长,危害重,是近20年来最重的一年。笔者通过对不同栽培条件小麦种植区域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的调查,总结归纳了2020年该病在当地的重发生特点,分析了重发生原因,介绍了该市监控小麦条锈病的主要措施,以及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四川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威胁四川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病害,自1999年以来,我省小麦条锈病进入了又一轮大流行,发生面积年均6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以上。2002年小麦条锈病流行达到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地部署早,督导有力,监测到位,防控及时,措施落实到位,2006年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告捷。来自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数据显示,2006年小麦条锈病防控得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控制了发生区域,把小麦条锈病发生区控制在黄河以南;二是减少了发生面积,把实际发生面积控制在313.33万hm2左右,比2005年实际发生面积减少66.67万hm2;三是减轻了为害程度,发生区的为害损失率控制在2.5%以下,挽回小麦产量损失20亿kg。2006年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重视、思路清晰。2006年1月6日,农业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2006年小麦条锈病…  相似文献   

14.
小麦条锈病是我县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从1991年至今对小麦条锈病进行系统定点监测。对该病的发生症状,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影响小麦条锈病的发病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对庄浪县25年来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程度及与气象资料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庄浪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及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最为普遍且严重。病害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20%~30%以上,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小麦条锈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在华北、西北及东北各地发生日趋严重。2017年我省小麦条锈病在10几个地市迅速蔓延,发生面积比较大。全省平均病叶率5.4%,最高达100%。其中信阳市、  相似文献   

17.
小麦条锈病在重庆市已连续四年大流行,继甘肃陇南,天水及川西北越夏区小麦秋苗条锈病发生后,潼南永安镇,合川龙凤镇也相继发现条锈病。潼南县条锈病始见日为1月10日,较去年早49天,始见时间与大发生的2002年相同。  相似文献   

18.
受品种、气象、栽培和越冬及人为因素等影响,2009年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中度至偏重发生,陕南局部重发生,从2001—2009年条锈病发生情况来看,认为小麦条锈病今后仍将在陕西省处于重发态势,是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将是陕西省农业植保部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综合治理对策,大力推广抗病品种,实施生态治理,坚持“分区治理”。  相似文献   

19.
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冬小麦种植区域集中在海拔1600-2200m,常年种植面积8000hm^2左右,占秋播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左右。小麦条锈病是会泽县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自2000年以来一直被列为本县农作物主要预测预报的病害之一,探索和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不仅能减轻其对本县小麦造成的为害,更重要的是能减少小麦条锈病菌原越夏及向周边扩散、蔓延、传播,对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近10年发生情况 笔者统计了会泽县近1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图1)。从图1可以看出,除2010年累计条锈病发生面积较少外,其他年份均呈现一定的流行趋势。这是因为从2009年10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小麦生育期降水量仅为30.4mm,极度干燥的天气不利于小麦病害的发生流行。另外由图1可以看出,小麦锈病自2004年开始,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品种抗病性和田间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小麦条锈病是气流传播的大区域流行性病害。豫南地处淮河流域,是西南部条锈病菌向东、向北扩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河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最早、而且较重较频繁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