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湿润易旱区农业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1991~1993年在河南“商丘节水农业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田间试验观测结果,研究分析了抗旱作物品种、农田秸秆覆盖和化学调控等农业节水技术与水分利用效率间的关系及其在节水农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选用抗旱作物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54~0.56kg/mm;实施农田秸秆覆盖,1m土体内较对照多储水169.5m,节省灌溉用水2100mm/hm土壤储水有效利用率提高26.9%;应用抑蒸保墒化学药剂,麦田耕层土壤含水量增高4.7%,叶片含水率增加4.9%,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4%~25.5%。充分显示,实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农业节水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环境水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本身用水效率,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半湿润易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9SJD-500型多功能饲料加工机组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适合我国乡镇级养殖业、加工企业需要的9SJD-500型多功能饲料加工机组,该机组适用于生产配(混)合饲料,可加工农作物秸秆、茎蔓、小块饼粕等粗饲料,还可以单独使用粉碎机加工玉米面粉。通过改进粉碎室及搅拌机的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机组生产能力:配(混)合饲料0.5t/h,吨料电耗6.87(kWh)t-1。  相似文献   

3.
机械收获方式及籽粒含水率对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该文选用13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常规玉米栽培模式下延缓收获期间玉米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果穗收获和籽粒收获2种收获方式对玉米收获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和含杂率的影响,初步研究了不同机械收获方式及籽粒含水率对不同品种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含水率与籽粒含杂率之间的数学函数。结果表明,延缓收获期间不同品种玉米的含水率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但其变化率存在差异。同期进行的果穗收获和籽粒收获2种收获方式的收获总损失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机械收获方式仅显著影响落粒率(P0.05)。延缓收获使落粒率和落穗率都显著下降(P0.05)。采用果穗收获方式时,籽粒含水率与各损失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籽粒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与落粒率、总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延缓进行籽粒收获后,籽粒含杂率均值为1.32%,总损失率均值为1.74%,均低于国标要求;而平均籽粒破碎率达13.23%,高于国标要求。含杂率与籽粒含水率之间满足线性关系,根据二者之间关系预测可知,籽粒含水率低于32.40%的收获就可以保证含杂率满足国标要求。该研究可为玉米籽粒收获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气吹式杂交水稻精播排种器型孔型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杂交水稻软盘育秧和大田直播需要每穴2粒的精密排种器。气吹式排种器性能好,但每穴只能播1粒。对圆锥形、椭圆锥形、方锥体形3种型孔利用腊制模型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椭圆锥形型孔的排种均匀性优于其它2种,且当锥角为50°,喷嘴气流流量为10.40×10-4/s、型孔线速度为0.47m/s时,播种威优64稻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评价了使用秸秆及地膜覆盖,提高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造林成活率、赵冬率及土壤养分与树木生长的试验研究。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使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直苗造林成活率提高,柠条提高15.7%-21.7%,山提高 11.8%-26.3%,沙棘提高11.4%-21.0%;地膜覆盖柠条造林成活率提高17.5%-23.4%,山桃提高16.8%-27.0%,沙棘提高12.4%-22.6%。秸秆覆盖柠条土壤含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根据流动解析方法确定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解台泵站轴流泵模型的主要参数。试验研究表明:该模型过流量大,效率高,高效范围广,抗汽蚀性能好,在+4°角最优工况下的流量达0.415m/s,-2°角最优工况下的效率达86.31%,可以在解台泵站及具有类似参数的其它泵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收获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但机械化收获受倒伏、籽粒脱水特性和收获籽粒含水率等的影响。为探讨春玉米形态结构与抗倒伏性之间的关系、籽粒脱水进程和收获籽粒含水率对品种、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响应,该研究以先玉335和陕单609为试验材料,设置0、180和225 kg/hm2 三个氮肥水平、6.5×104和8.5×104 株/hm2 两个种植密度,通过2 a大田试验研究品种、种植密度和氮肥对株高、茎粗、穗位系数、抗折强度、弯曲力矩、倒伏系数、灌浆末期籽粒脱水速率、收获籽粒含水率、产量和生物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条件下,株高和茎粗对倒伏系数影响较大;施氮条件下,倒伏系数主要受弯曲力矩、抗折强度和株高影响。施氮显著降低陕单609的倒伏系数(P<0.05),施氮处理下陕单609的株高和茎粗较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8%~21%和26%~45%,抗折强度和弯曲力矩分别增加157%~277%和72%~114%,倒伏系数降低30%~47%。施氮可降低籽粒脱水速率,推迟脱水进程,显著增加收获籽粒含水率(P<0.05)。施氮处理籽粒含水率较不施氮处理提高7%~9%。高密度处理收获籽粒含水率比低密度处理低3%(P<0.05)。先玉335的籽粒脱水速率快,收获籽粒含水率比陕单609低7%(P<0.05)。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产量和生物量分别显著提高92%和63%(P<0.05)。与低密度处理相比,高密度处理产量显著增加12%(P<0.05)。综上所述,春玉米的倒伏性、灌浆后期籽粒脱水速率及收获籽粒含水率受品种特性影响,也受施肥、栽培措施和气候条件的显著影响。选育籽粒脱水快的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并合理统筹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春玉米机械化收获适宜性。  相似文献   

8.
含水率对玉米果穗抗压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玉米果穗的抗压特性及破裂机理,探索含水率对玉米果穗抗压特性的影响,该文先分析了玉米果穗的生物特性,然后选取2个品种的玉米果穗,含水率处理至5个标准,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了静态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含水率对玉米果穗抗压特性有极大影响,含水率低于13%时,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果穗抗压能力小幅度增强;含水率在13%~25%内,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果穗抗压能力增强;含水率高于25%后抗压能力急剧减弱;含水率为25%时玉米果穗抗压能力最强;玉米果穗的破裂是由内向外逐步破裂的过程,在受压过程中,芯髓最先破裂,随后木质环形体破裂,木质环形体是玉米果穗抗压的主要部位;玉米果穗在受压过程中存在籽粒脱落的现象,对玉米果穗施加的载荷值低于610 N不仅可以防止果穗断裂而且有利于脱粒。该研究结果可为玉米不断芯脱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交换性NH4—沸石重新释放土壤中的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模拟、盆钵栽培和田间试验,研究NH4-饱和斜发沸石交换体重新释放石灰性土壤累积的难溶性磷。结果表明,NH4-沸石具有很强的释磷作用,溶解磷灰石和土壤难溶性磷的能力是对照的4.87-12.86倍;土壤有效磷含量啬加0.5-19.0μg/g,增长6.4%-46.3%。小麦体内磷素含量提高31-732mg/kg,磷素累积量增加29.89%-48.54%。盆栽小麦增产4.5%-29.8%,玉米增产  相似文献   

10.
玉米苗期硝酸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玉米苗期NO6^-3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苗龄15天的春玉米和苗龄30天夏玉米的Km值分别为0.51和0.53mmol/L;Fmax值分别为51.81和25.32mmol/cm^2.h;Cmian分别为接近于零和0.030mmol/L。结果也表明了在低NO^-3浓度范围内玉米对H2PO4^-的吸收速率随N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后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区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和化肥单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量相同时, 秸秆与氮肥配施越冬前和拔节期冬小麦总茎数和单株分蘖数低于化肥单施, 施氮量在75~225 kg·hm-2 时, 植株干重高于化肥单施; 孕穗期到成熟期植株干重、成穗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秸秆与氮肥配施处理高于化肥单施处理, 籽粒产量增加58.9~339.6kg·hm-2, 水分生产率提高0.026~0.083 kg·m-3。施氮量在75 kg·hm-2 时, 秸秆与氮肥配施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低于化肥单施; 在150~300 kg·hm-2 时高于化肥单施。因此, 针对目前黄淮海麦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 秸秆还田前期生物争氮、后期供肥能力增强的特点, 秸秆连续还田后配施纯氮225 kg·hm-2, 可有效提高灌水和氮肥利用率, 实现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不同收获方式含水率对油菜收获物流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收获物流损失是影响油菜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以DMH145油菜品种为对象,在丹麦FOULUM 农业研究中心试验研究了油菜籽粒含水率对油菜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中3种主要损失的影响,建立了含水率与3种主要损失及总损失之间的数学函数,另外秸秆含水率对秸秆收获物流损失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脱粒损失和清选损失降低,但是过低的含水量会使割台损失增大。总损失与含水率之间存在CUBIC函数关系且关系显著;不同含水率情况下,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籽粒平均损失率分别为16.358%和18.771%,分段收获平均高出联合收获2.4%;在三大损失中割台损失最低值0.976%,平均低于脱粒损失和清选损失;秸秆含水率对秸秆收获物流损失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 4个流域进行 3 a(1994- 1996年)试验,研究免耕、中耕、除草对浅层地下水补给量的影响,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每个流域打3眼井,以监测各月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用平均指数、地下水补给量两个指标表示地下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天然草地的平均指数最大,为0.7;中耕的为0.6;除草的为0.2;免耕的为0.06。在正常年及丰水年,天然草地地下水补给量高于各耕作措施;而在干旱年,天然草地无地下水朴给量,各耕作措施的地下水补给量较低,中耕的为 10.4-20.8 cm;免耕的为 3.8- 11.7 cm;除草的为 2.0- 10.9 cm。这是由于夏季休闲,秋冬季蒸发量低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遥测系统在玉米秸秆粉碎功耗田间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弄清玉米收获时,茎秆粉碎功耗与秸秆含水率、喂入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玉米联合收获机配套动力选择提供准确的田间试验依据,利用无线网络遥测系统对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粉碎部件的作业功耗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当玉米秸秆含水率为79.63%、喂入量在1.91 kg/s时,粉碎功耗峰值达12.04 kW,约占所配输出动力的54%。同时发现玉米秸秆含水率对秸秆粉碎功耗的影响较大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粉碎功耗明显增加。田间测试证明无线网络遥测系统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施用玉米秸秆对蔬菜塑料大棚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对黄瓜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0.4%~1.2%玉米秸秆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改善耕层的通透性。秸秆处理还可降低土壤的电导度(EC),遏制土壤次生盐渍化。施用玉米秸秆促进了黄瓜生产,春茬黄瓜比对照增产5.0%~10.1%,秋茬黄瓜比对照增产11.7%~26.9%。  相似文献   

16.
基于滑板压秆旋切式防堵装置的秸秆摩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结合被动式防堵装置和动力驱动式防堵装置的优缺点,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滑板压秆旋切式防堵装置。针对秸秆能否顺利通过滑板压秆旋切式防堵装置主要涉及滑板与秸秆的摩擦系数及土壤与秸秆的摩擦系数的问题,该研究以华北一年两熟区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秸秆为研究对象,试验对比了Q235钢、不锈钢、木板和塑料4种不同滑板材料及含水率分别为10%、12.5%和15%的3种土壤对秸秆摩擦系数的影响;考虑免耕防堵装置作业时秸秆的状态,秸秆接触角度和秸秆接触部位也作为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滑板材料与玉米和小麦秸秆的摩擦系数分别满足:Q235钢不锈钢=塑料木板,不锈钢Q235钢木板塑料,单因素分析表明滑板材料和秸秆接触角度对滑板与玉米和小麦秸秆之间的摩擦系数影响均显著;含水率12.5%和15%的土壤与玉米秸秆的摩擦系数分别比含水率10%的土壤高0.08和0.09,差异显著,秸秆部位和秸秆接触角度对土壤与玉米和小麦秸秆之间的摩擦系数影响均显著;双因素分析表明,滑板与玉米秸秆的摩擦系数受滑板材料和秸秆部位及滑板材料和接触角度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滑板与小麦秸秆的摩擦系数受秸秆部位和接触角度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土壤与玉米秸秆的摩擦系数受秸秆部位和接触角度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三因素分析表明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处理玉米秸秆时滑板材料宜采用Q235钢,处理小麦秸秆时滑板材料宜采用不锈钢材料。该研究为免耕防堵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水肥状况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秸秆不还田条件下,不同施肥方案对土壤含水率、土壤中的NO-3—N、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的影响。得出了符合小麦生长需肥要求的施肥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面积大田试验,确认了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增产作用及施肥方案的科学性,并对增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滤纸污染对土壤NH^_4-N,NO-3-N,PO^3-4-P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定量滤纸NO^-3-N和PO^3-4-P含量低,定性滤纸NO^-3-N和PO^3-4-P含量高,而NH^+4-N则相反,定量滤红的含量远远高于定性滤纸。用浸提剂处理滤纸和做滤纸空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因滤纸污染而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渭北旱塬降水规律及其高效利用的技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以合阳县为代表的渭北旱塬降水规律,结果表明,渭北旱塬年降水分布符合正态分析,年降水量达到450mm的概率为80%;年降水量时序分布存在8~10a的小周期和20a左右的大周期;月降水量分布符合方程Y=0.0291x^5-0.8737x^4+8.9185x^3-37.277x^2+72.661x-40.575,R^2=0.9354。5-10月为1a中的降水主要阶段,7月份为月降水量分布的高峰且月  相似文献   

20.
缓释尿素的肥效及氮素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6-199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肥力的两种土壤下,施用缓释尿素当季小麦产量比普通尿素增产18.31-27.8%;后季残效试验,不再施肥情况下,水稻产量比普尿增产27.5-50.4%,氮素利用率,当季小麦比普尿高7.3-7.9%;春-稻两季氮素利用率比普尿高24.0%-55.8%.试验结果足以说明缓释尿素确定具有肥产持久,氮素利用率极高,一季施用,两季增产的肥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