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麦籽粒生育酚含量的基因型和环境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基因型和环境变异对大麦籽粒生育酚含量的影响,本文采用超声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种植在3个生态条件差异很大的环境条件下的7个二棱大麦品种籽粒的生育酚含量。结果表明:各生育酚含量在基因型间、环境间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α-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总-生育酚含量的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β-生育酚含量的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2.
浙啤33(原名花03-3)系嘉兴市农科院与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合作育成的耐湿、耐肥抗倒、抗逆性强、优质、高产、二棱春性皮大麦。经品质分析该品种细粉麦芽浸出率81.27%,糖化力217.80 WK,蛋白质含量9.83%,麦芽α-氨基氮(绝干)169.12,库值50.59,黏度0.91,制啤性好;2007年4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委员会认定,定名"浙啤33"。  相似文献   

3.
对 7 个蛋白质含 量不同的大麦品种 配制的不完 全双列杂 交分析表 明,籽粒蛋 白及其组 份含量是由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 制的。加性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醇溶蛋白含量> 球蛋白含量 > 清蛋白含量> 蛋白质含量> 谷蛋白含量 。91- 265 和单 106 可作为饲 用大麦较好的亲本 材料,95 鉴 21 和 甘木二棱可作为啤用大麦较好的杂交亲本。在 12 个组合中,91- 265×单 106 组合是饲用大麦品种 的最优组合;对于啤用大麦的选择,甘木二棱×94 啤鉴 106 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新疆北部地区播期对青贮大麦产量、青贮原料品质和青贮品质的影响,以3个大麦品种(系)(垦啤麦13、P13-3和甘啤4号)为材料,分别于3月18日、4月2日、4月17日播种,对其青贮农艺性状、干草产量、青贮原料营养成分和青贮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青贮大麦生育期大幅度缩短,4月17日播种时生育期较3月18日缩短22~23 d。晚播会显著降低大麦干草产量,晚播(4月17日)时3个品种(系)干草产量比早播(3月18日)降低15.2%~24.2%,其中垦啤麦13降幅最大。推迟播种使垦啤麦13和甘啤4号茎、穗的干物质分配比例下降,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上升。晚播使P13-3和甘啤4号洗涤纤维含量(中性和酸性)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显著上升和下降,显著降低P13-3的粗蛋白含量,提高甘啤4号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播期对青贮品质影响因品种(系)而异,晚播降低了甘啤4号青贮的pH值、氨态氮含量,提高乳酸含量,对其他品种(系)无显著性影响。总体来看,新疆青贮大麦在外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适当早播。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特色大麦品种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组织培养特性优良的大麦品种并建立高效的再生体系,选用西北地区主栽品种甘啤3号、甘啤4号、甘啤6号及德国引进品种玛俐、博乐共5个大麦品种,分别研究了基因型、培养基成分、种子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大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麦品种的出愈率、绿点率和绿苗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博乐的综合效应最好.脱分化培养基A3、分化培养基C2是适合进行再生体系构建的培养基.胚刮碎与纵切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横切.甘啤3号、甘啤4号、博乐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分化绿苗率均较高,是适合进行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地区8个扁桃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压榨法制油。从油脂的主要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总酚、植物甾醇、维生素E含量)、氧化稳定性(氧化诱导时间、热氧化稳度)和特征风味成分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原料中莎车-纸皮中粗脂肪含量最高,莎车-18氨基酸含量最高;莎车-9、莎车-纸皮、莎车-塔西和莎车-黄4个品种低温压榨油中油酸含量高于70%;莎车-9、莎车-纸皮和莎车-塔西品种均含有6种以上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植物甾醇总量位于前3位,氧化稳定性也优于其他品种。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扁桃仁油中关键风味物质主要包括己醛、苯甲醛、苯乙醛、壬醛、反式-2,4-癸二烯醛、香兰素、苯乙醇、已酸和甲基胡椒酚。综合而言,莎车-9、莎车-纸皮和莎车-塔西3个扁桃品种的低温压榨油营养品质、风味品质以及氧化稳定性俱佳,是适宜低温压榨加工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不同大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在江苏大丰地区进行比较种植试验的几个啤酒大麦新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大麦品种间生育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申川0989冬前苗比对照多23.6%,冬前分蘖性较强,苏啤5号的高峰苗比对照多72.6%,春季分蘖性较强;各品种产量要素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扬农啤7号穗数较多,但穗粒数较少,苏啤3号和申川0989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要素协调平衡,产量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8.
大麦α-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淀粉酶是大麦籽粒发芽过程中的主要水解酶之一,是淀粉降解的起始酶.大麦α-淀粉酶活性是品质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筛选指标.它不但受大麦品种本身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的控制,制麦期间的温、湿度以及其它各种理化处理对其也有很大影响.本文还阐述了α-淀粉酶的酶学特性及其遗传育种与改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麦对叶斑病响应的生理机制,以对该病害抗性不同的两个大麦品种蒙啤麦1号(感病)与蒙啤麦3号(抗病)为材料,接菌后测定了大麦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叶片氧化还原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MDA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11个生理指标,比较了两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对叶斑病菌侵染的反应差异因生育时期和指标而异,其中与蒙啤麦1号相比,蒙啤麦3号苗期的脂氧合酶(LOX)、β-1,3-葡聚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的升高幅度较大,拔节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LOX、β-1,3-葡聚糖酶和PAL活性及脯氨酸(Pro)和MDA含量的上升程度较大,孕穗期的SOD、POD、PPO、LOX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Pro和SS含量增加幅度较大。通过对11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LOX、PPO、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SS含量对大麦抗叶斑病能力贡献率较大。由此可见,大麦对叶斑病的生理响应因品种、生育时期而异;LOX、PPO、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SS含量6个指标可作为评价大麦抗叶斑病的重要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5977份大麦籽粒样品,平均赖氨酸含量为0.47%,变异系数为1.31%,裸大麦含量平均高于皮大麦。0.58%以上的高赖氨酸品种有66份,占总数的11%,是优质大麦种质资源。大麦生育后期的气温高,降水量少,日照充足有利于大麦赖氨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详述了欧洲大麦品种情况 ,全球酿造大麦年产量约 16 2 0 0万t ,其中 37%产于欧洲。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酿造大麦产区 ,也是最大的酿造大麦和麦芽出口商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n barley starch and grain properties of four starch synthesis mutations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introgression of the mutation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into an elite variety. The lys5f (ADPglucose transporter), wax (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 isa1 (debranching enzyme isoamylase 1) and sex6 (starch synthase IIa) mutations were introgressed into NFC Tipple to give mutant and wild-type BC2F4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genomic contributions of the donor parent. Comparison of starch and grain properties between the donor parents, the BC2F4 families and NFC Tipple allowed the effects of the mutations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genetic background effects. The wax and sex6 mutations had marked effects on starch properties regardless of genetic background. The sex6 mutation conditioned low grain weight and starch content, but the wax mutation did not. The lys5 mutation conditioned low grain weight and starch content, but exceptionally high β-glucan contents. The isa1 mutation promotes synthesis of soluble α-glucan (phytoglycogen). Its introgression into NFC Tipple increased grain weight and total α-glucan content relative to the donor parent, but reduced the ratio of phytoglycogen to starch. This study shows that introgression of mutations into a common, commercial background provides new insights that could not be gained from the donor parent.  相似文献   

13.
麦绿素专用大麦品种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麦绿素是一种富含矿物质、酶、维生素、叶绿素等的天然营养保健品。根据麦绿素专用大麦的品质要求 ,对国内外引入品种进行了大田种植筛选试验 ,根据叶绿素计读数 (SPAD值 )和生长速度 ,从 5 8个材料中初选得到 2 0个品种 (品系 ) ,进一步分析这些材料的嫩叶产量、SOD酶活性、蛋白质及钾含量等性状 ,及刈青后再生能力 ,最终发现莆大麦苗期耐高温、分蘖力强、长势旺 ,嫩叶中富含叶绿素、蛋白质、SOD酶、有益矿物质 (如钾 )等营养物质 ,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麦绿素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选育的、生产上正在种植利用的5个大麦品种的麦苗产量及其3种营养含量进行比较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大麦品种多次收割的麦苗产量,以及叶片中的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等,都存在明显差异。福大麦1号除了叶绿素含量比闽麦02稍低外,麦苗产量、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都比其它4个品种优越。试验认为,进行大麦品种筛选对于麦苗产品生产开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麦生产、需求与育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大麦生产和育种的现状 ,分析了我国啤酒和饲料大麦原料的需求 ,指出了我国大麦生产和育种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对麦绿素用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给麦绿素用大麦新品种(系)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提供试验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对麦绿素用大麦品种生长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麦绿素用大麦品种从播种到出苗、第一次收获所需天数依次延长。大麦苗收获三期的鲜叶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均以10月10日和10月30日播种的最高,品质也较优;9月20日和10月20日播种的品质最优,产量也较高;而11月9日和11月19日播种的产量低、品质差。因此,麦绿素用大麦的适宜播期应为9月20日至10月30日。  相似文献   

17.
麦绿素及麦绿素产品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绿素及其制品是以小麦、大麦的嫩茎叶为主料,辅之以麦芽、糊精、明效等加工而成的营养保健品,因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大量对人体有益的酶,目前已风靡北美、欧洲 、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的浙江、深圳、哈尔滨等地也已创办了生产这类产品的合资或独资企业。开发麦绿素产品,经济效益可观,生产技术也不太复杂,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麦黄花叶病是依靠土壤中禾谷多黏菌传播的病毒病,严重影响冬大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以抗病品种扬饲麦1号与感病品种Gairdner为亲本,以杂交F1代经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构建的DH群体为材料,对其大麦黄花叶病抗性进行两年鉴定与分析,并利用91对在亲本间多态性好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构建了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Windows QTL IciMapping 4.0软件中的完备区间-加性模型(ICIM-ADD)对大麦黄花叶病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9个与大麦黄花叶病病情指数相关的QTLs, 其中,qRYM-1HaqRYM-1HcqRYM-2HaqRYM-2Hb在两年间均被检测到,且 qRYM-2Ha在两年6个时期均被检测到,位于EBmag0793至GBM1047标记区间内,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61%~38.04%; qRYM-2Hb在 2015年第二、三期和2016年第一期被检测到,位于GBM1047至Bmag0749标记区间内,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1.40%~18.80%。qRYM-1Ha qRYM-4Ha可能是两个新的大麦黄花叶病抗性QTLs,黄花叶病抗性基因均来源于黄花叶病抗性品种扬饲麦1号。本研究为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的发掘、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对大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品种扬农啤5号与感病品种日引3号及其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对病圃与无病田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病圃大麦黄花叶病抗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麦黄花叶病对抗病亲本扬农啤5号性状的影响不显著,对感病品种日引3号性状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除单株穗数和千粒重外,病圃RIL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均值均较无病田相应性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尤以株高降幅(22.95%)最大。3年9个调查时期,扬农啤5号病级均为1级,表现为高抗;日引3号病级在3级左右,表现为高感。群体内大麦黄花叶病病级存在广泛变异。不同年份间,大麦黄花叶病病程梯图下面积(AUDPS)与株高、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及千粒重均呈负相关;与主穗长、单穗粒数均呈正相关。大麦黄花叶病抗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方向在不同年份间表现一致,但相关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1991~1995年,在浙江省筛选抗大麦赤霉病3271份。其中,国内品种2416份,鉴定出抗病品种5份,中抗的204份;国外品种493份,鉴定出抗病品种4份.中抗的118份;野生大麦362份,未鉴定出抗病品种尚有待于进一步筛选。对2931份大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白粉病抗源筛选。其中国内外资源1827份鉴定出抗病品种12份;野生大麦1104份,未筛选出抗源,尚待继续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