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东部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于大豆的种植尤其是高蛋白大豆的生长发育。从国际国内市场对高蛋白大豆的需求趋势来看,全球大豆蛋白产量呈现出高增长态势,中国的食用大豆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并且在国际市场上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明显高于转基因大豆15% ̄20%。因此应利用吉林省东部地区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对此,政府部门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证,加大种子培育等科研投入及针对豆农适当发放种子补贴以此鼓励和引导农民的种豆积极性。同时以非转基因作为绿色盾牌,提高吉林省高蛋白大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较高品质的高蛋白、高油大豆越来越受到重视。吉林省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在19232005年间,共育成大豆品种214个,但品质性状相较黑龙江、北京等地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通过对吉林省大豆育成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分析,揭示了吉林省大豆育成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发展优质大豆生产,对提高吉林省大豆育种水平,改良大豆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较高品质的高蛋白、高油大豆越来越受到重视。吉林省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在1923~2005年间,共育成大豆品种214个,但品质性状相较黑龙江、北京等地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通过对吉林省大豆育成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分析,揭示了吉林省大豆育成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发展优质大豆生产,对提高吉林省大豆育种水平,改良大豆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血缘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9~1994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预)域试验的274份大豆新品种(系)的血缘组成分析,揭示了目前吉林省大豆育种的现状,即育成品种(系)遗传基础狭窄、外来种质渗入较少、育种模式十分单一、育种队伍过于庞大等,提出应及时调整现行状况,重新规划育种程序及布局。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2018年水稻、玉米、大豆3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所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7.99%,其中仅玉米就占了69.59%,经济作物所占比重较小.该文通过测算2014—2018年吉林省东、中、西各区域主要农作物的平均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分析玉米、水稻及大豆3种粮食作物在吉林省东、中、西部的比较优势差异,进而提出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涵义及国内外发展概况,阐述了发展吉林省有机大豆生产的意义以及吉林省有机大豆生产的优势,对吉林省发展有机大豆生产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抗病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吉林省主要大豆育种单位抗病育种现状及6年中选的300份大豆新品种(系)抗病性分析,明确了吉林省近年来大豆病害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吉林省大豆育成品种的抗性水平、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大豆生产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阐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势和潜力,并对如何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大豆主产区钾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吉林省不同区域2005—2010年大豆不同施钾水平田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大豆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明确了吉林省不同区域间产量及增产的差异。结果表明:吉林省大豆对钾反应敏感,全省不施钾处理大豆产量为2.4 t/hm2,采用最佳施钾量可平均增产0.5 t/hm2,优化(适量)施钾可以明显提高吉林省大豆生产力潜力,减量施钾会降低增产效果,过量施钾大豆产量没有明显提高。不同区域钾肥增产效果存在差异,在东部地区最佳施钾量可明显增产且钾肥农学效率最高达到12.5 kg/kg,但产量变化幅度较大;中部地区大豆产量最高平均为3.1 t/hm2,变化幅度最小,但增产率也最小。因此东部地区适当增施钾肥,中部地区适当减施钾肥,依据区域增效差异进一步微调钾肥的施用量,是保证大豆产量并提高钾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吉育93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快速增长,大豆产量不稳定,造成大豆种植业滑坡.特别是2007年以来,受国内大豆种植而积减少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国内大豆总产下降,而大豆需求持续增加态势,导致大豆价格快速上涨.去冬今春以来,农民种豆积极性得到提高,应为农民提供高产、稳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及相应的栽培技术.吉林省农科院在2008年育成了适合吉林省中部、南部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吉育93号,经过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出了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有很大的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11.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3):F0002-F0002
<正>李楠(Li Nan),男,1955年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及栽培的研究,现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2000年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通榆县是农业县份,大豆是县内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然而,近年来大豆食心虫害的发生,不但使大豆减产,而且还降低大豆的品质。文章分析了在通榆县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发生条件,并对大豆食心虫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大豆高产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提高通榆县大豆的优良品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3.
焉莉  王寅  高强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6):98-102
通过2005—2010年连续6年166个大豆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均对吉林省大豆产量和施钾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大豆在冲积土地区增产显著,其产量和钾肥的施用效果显著高于白浆土和暗棕壤地区。吉林省降雨量年际间变化显著,明显影响大豆产量。干旱或涝害均会造成大豆的明显减产,且降低钾肥的施用效果,涝害尤为严重。不同生态区因其光照、温度等气象因子对大豆产量有明显影响,吉林省中部种植区产量明显高于东部种植区,但东部地区施钾增产效果显著。因此,吉林省大豆应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微调施钾量,从而提高大豆产量和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吉林省中南部地区不同类型大豆,为明确吉林省中南部地区适宜种植何种类型大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3种类型的9个大豆品种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结果]确定在吉林省中南部区种植大豆,高脂肪类型品种的产量优于高蛋白品种,与普通大豆品种差异不显著。[结论]吉林省中南部大豆产区适宜推广种植高脂肪类型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5.
谈谈吉林省大豆害虫发生动态及其治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吉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又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品种.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和市场价格的调整,大豆生产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品种也在不断增多,但大豆害虫的发生与为害,是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大豆害虫的发生动态,搞好大豆害虫的综合治理,是保证大豆生产实现高产稳产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经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推荐,长春市二道区农技站组织进行了大豆、玉米间作(即垄台种大豆,每隔一垄沟种玉米)立体栽培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豆生产和食品、饲料等工业的发展,外贸出口的增加,对大豆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大豆育种不断需要类型丰富的抗源和优良种质。为推动吉林省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和大豆育种工作,针对吉林省多年来栽培大豆的特点,谈谈大豆种质资源及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吉林省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本文重点阐述了吉林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而为吉林省种植高产大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专用大豆在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品质及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吉林省中部平原区和东部盆地区为高脂肪大豆生产区,中东部低山区和东南部山区为高蛋白大豆生产区,西部干旱区为高产大豆生产区.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大豆单产和油分含量水平,选育适于吉林省中早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2006年以黑农38为母本,吉育8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大豆新品种吉育381。2017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高油、抗病、抗倒伏。适于吉林省中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