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非金属矿物材料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杭小帅  张毅敏  依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202-2205,2208
介绍了膨润土、凹凸棒石、沸石、硅藻土、蛭石等非金属矿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对其在含磷废水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山药多糖的化学分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季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03-11004
参考我国近5年来关于山药多糖的研究成果,列举了其提取分离技术,分析了其单糖组成和摩尔比,综述了其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等生理活性,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园林彩叶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长沙市的公园、景点、城市主干道等进行了彩叶植物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彩叶植物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分析了其地理来源,阐述了其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为长沙市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西农业学报》2022,(4):94-98
对长沙市的公园、景点、城市主干道等进行了彩叶植物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彩叶植物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分析了其地理来源,阐述了其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为长沙市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云  杨宏伟  刘梅林  罗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35-1836,1932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知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中华绒螯蟹的图像进行分析,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提取了重要特征,对其表面水珠等进行了去噪处理,并对其数量和规格进行统计和分析。所得结论为其数量和发育状况的识别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对进一步研究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以及性早熟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感染丛枝病的泡桐木材和正常泡桐木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对二者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丛枝病显著降低了泡桐材的密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 ,从而降低其使用价值 ,影响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德州市主要街道植物造景中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地调查了德州市德城区的14条道路,通过对其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组成分析、物种出现频率比较、常绿植物和乡土植物多样性比较、植物观赏性状多样性分析,探讨了德州市道路绿化中的植物多样性问题,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花椰菜与青花菜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利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基因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文章从构建遗传图谱、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DNA指纹图谱以及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DNA标记在花椰菜和青花菜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豆梨原产我国,为梨属较为原始类型,其综合利用价值较高,集嫁接繁殖砧木、材用、药用和园林绿化于一身,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豆梨曾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其适应性强、抗火疫病,美国将其引入作为西洋梨的嫁接砧木,并开发其观赏价值,使其获得大量种植;但我国豆梨资源的利用仍局限于嫁接砧木,野生资源也不断衰减,故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对豆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豆梨分类地位、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利用价值等诸多方面,并对美国开展豆梨引种和品种选育的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黄瓜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10抗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0抗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了温度、紫外线、蛋白酶和pH值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和过度酸碱均对其抑菌活性有一定影响,蛋白酶和紫外线照射对其生防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杆菌渗入烟草表皮瞬间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观察实验为例,对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的选题设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该实验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仔猪在14日龄接种蓝耳病毒疫苗,25日龄接种猪瘟疫苗,检测接种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后的免疫合格率。[方法]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表达量。[结果]猪蓝耳病疫苗免疫3 d后,6.7%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7 d后,26.7%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14 d后,85%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后30 d 100%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猪瘟疫苗免疫3 d后,1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7 d后,40%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14 d后,58.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30 d后,83.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结论]仔猪在蓝耳病疫苗免疫3 d后抗体效价最低,30 d后免疫效果很好,接种猪瘟疫苗3 d后抗体效价最低,仔猪不足以抵抗病毒侵袭,虽然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接种后30 d,抗体水平都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70%的标准,但是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能达到100%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肥料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产量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李明  李文雄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130-1130
 采用4因素最优试验设计,探讨了肥料和密度对玉米源库性状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密度和氮肥对玉米的源库性状影响较大,而钾肥和磷肥较小,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呈抛物线状。密度的影响在群体和个体源库性状上表现不同。库源比既受肥料水平的影响,也受密度的影响。当产量在极低水平到高产水平之间变化时,库源比与产量间呈正相关,但在高产阶段,产量与库源比间相关不显著甚至呈负相关。说明库源比在环境与作物相互影响过程中,不断进行源库的动态变化调节。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在-γ水平下,磷、钾肥的产量效应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2003~2005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人员、成果获奖人员、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等基本素质情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合理学科团队、加强同行合作、重点培养青年接班人等提高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自身原因和外部环境条件两方面分析了保护地蔬菜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落花落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对克百威和毒死蜱的优势降解菌。[方法]选取克百威和毒死蜱2种农药作为降解对象,通过分别对特定水样中微生物进行驯化、分离、纯化等处理后,各获得多株细菌和真菌;以2种农药分别作为唯一碳源,测定各菌株5 d内的化学需氧量(COD)值,通过COD去除率筛选出克百威和毒死蜱的优势降解菌。[结果]在可降解克百威的细菌LLBK1~10组中LLBK2、LLBK6和LLBK7的COD去除率较高,分别为93.83%、93.21%和93.83%,3株菌种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在可降解克百威的真菌LLFK1~3组中LLFK1和LLFK2的COD去除率较高,分别为77.16%和79.01%;同时可降解毒死蜱的细菌LLBD1~8组中LLBD1、LLBD3和LLBD4的COD去除率较高,分别为57.69%、59.23%和56.92%,3株菌种同样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在可降解毒死蜱的真菌LLFD1~3组中LLFD1、LLFD3的COD去除率较高,分别为61.54%和59.23%。[结论]为克百威和毒死蜱的降解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宁乡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经历了从小范围试验示范逐步发展到大面积普及推广,从水稻到其他经济作物,应用技术从初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介绍了统防统治工作中的经验,包括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引进高效施药机械、引进竞争机制、优化专业化防治队伍等,以及农业植保部门热诚服务,相关部门大力支持,这些都有力保障了专业化防治效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加快技术更新、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经营、实施集中连片,以达到提高防控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