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以来1 820例LC术的临床资料,分析LC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 820例LC术中发生胆管损伤7例,占0.38%,经中转开腹手术或二次开腹手术,均治愈出院。结论:胆管损伤是LC术中最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副肝管的发现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中及手术后发现的副肝管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7例,术后发现2例。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1例。术中中转开腹2例,术后再次开腹1例。9例病人中无1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重视Calot三角区域的解剖,一定要辨清三胆关系。从胆囊床剥离胆囊时注意观察有无副肝管。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电视腹腔镜胆羹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4 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胆囊动脉、胆囊颈丝线结扎、顺式或逆式游离胆囊或顺逆结合游离胆囊、胆囊颈套扎等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4 7例患者中无并发症4 1例,平均住院日(6 .2土1.0 ) d。出血2例,保守治疗6~9d治愈;胆漏4例,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9~15 d治愈,另1例行剖腹胆囊管引流,16 d治愈。结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应用得当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剖腹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对合并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急性胆囊炎患者,更适合腹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485例的手术特点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48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75例采用腹腔镜顺、逆联合胆囊切除术式(顺逆组);1210例采用腹腔镜顺行胆囊切除术式(顺行组)。分别记录两种术式所需时间、肝床损伤、胆囊破裂、胆道损伤的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结果:顺逆组12例术中中转开腹。顺行组28例术中中转开腹,术后12例有少量胆汁漏,术中发现胆管损伤4例,术后发现胆管损伤6例。顺逆组的手术时间、肝床损伤及胆囊破裂情况、术中出血量均较顺行组明显减少。结论:顺、逆联合术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式选择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肋缘下闭式气腹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肋缘下闭式气腹技术成功36例,成功率97%(仅1例因左上腹疤痕而转为脐缘下穿刺气腹技术),平均气腹穿刺时间3min,术中穿刺口出血1~3ml。1例患者因左上腹大网膜与前腹壁粘连有较轻的大网膜挫伤,未见有其它脏器损伤,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左肋缘下闭式穿刺气腹技术安全、可靠,能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一种可替代的气腹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以来1820例LC术的临床资料,分析LC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820例LC术中发生胆管损伤7例,占0.38%,经中转开腹手术或二次开腹手术,均治愈出院。结论:胆管损伤是LC术中最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B超显像结果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tecomy,下简称LC)难易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3例病人胆囊B超显像结果(包括胆囊大小、囊壁厚度、结石大小、周围组织粘连度)与LC术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C成功109例,2例人工气腹失败,1例因胆囊高度水肿,1例因胆囊萎缩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中转开腹.LC术中胆囊破溃36例,LC术所用时间最长4小时40分,最短44分钟.结论①LC的难易度与胆囊周围组织粘连程度有关;②胆囊内结石大小与多少对LC的影响不大;③胆囊壁<6mm且胆囊大小基本正常,LC易行,胆囊壁>6mm时,则难度明显增加;④胆囊纵径>70mm者,LC中胆囊易破溃,从而增加手术难度,建议术中常规胆汁吸出适当减压后再行切除;⑤胆囊萎缩伴结石者不宜行LC.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完成的肝硬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3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30例采用三孔法,8例采用四孔法。4例肝功能ChildC级先行护肝等综合治疗,待肝功能升至ChildB级以上再手术。6例采用逆行法胆囊切除,1例行胆囊次全切除、黏膜烧灼。术后1例发生腹腔出血,再次开腹止血治愈。1例出现少量胆漏,持续引流保守治疗胆漏自动停止。5例出现中等量腹水,经护肝等综合措施治疗好转。无胆管损伤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了解手术中的困难和注意事项,精细操作。手术安全,且具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复杂性胆囊炎胆囊切除的手术方式。方法 83例复杂性胆囊炎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术中的操作方法及术中胆囊管残端处理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83例中除3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后痊愈外,其余病例均成功治愈,无胆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治疗复杂性胆囊炎,术前采用B超和(或)CT检查与评估、术中细心分离粘连和不强求用钛夹夹闭或结扎胆囊管,而采用腹腔置管引流法,可减少胆管损伤和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诊治妇科不孕症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腹腔镜技术,评价其在诊断和治疗妇科不孕症的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对l20例不孕症患者的盆腔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结果,112例找出不孕原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40.2%),盆腔炎26例(23.2%)例,盆腔粘连l6例(14.3%),输卵管炎10例(8.9%),输卵管积水8例(7.1%),多囊卵巢3例(2.7%),生殖器畸形及盆腔结核各2例(1.8%)。术后随访9个月-3a,120例中受孕65例,受孕率为54.2%。结论:腹腔镜对不孕症可起到明确病因和部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