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河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寻求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参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略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大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 ,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社团助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实现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的保证、以及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选择及需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身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助推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手段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正处于个体青春期发育的最后时期,该时期的体质状况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而且还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的肥胖发生率增长迅速,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健康。分析了肥胖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做好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目前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容易焦虑与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度较高以及自信心水平与自尊水平较低等方面。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人们对于肥胖大学生的歧视,可以通过肥胖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体育锻炼等多种方式来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德琼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5):175-176,183
农业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在农业院校所占比重较大,在经济困难和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下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首先对农业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深入剖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构建了农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27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疏离感测验量表进行分析,探讨了农业高校大学生疏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高校大学生疏离感各维度及疏离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极大部分都存在显著相关,除了冒险性与躯体化、虚无主义与躯体化、虚无主义与恐怖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农业高校大学生疏离感各维度及疏离感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上大部分存在显著差异。除了虚无主义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图书馆心理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出发,阐述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心理资源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心理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心理资源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优势与作用,探讨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心理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阅读疗法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目前社会较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高校开展阅读疗法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对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东高校女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内容、特点、计划性及体育消费结构进行调查,对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了解目前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为广东省各高校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简要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及主要原则,并提出大学生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策略,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的质量及水平,旨在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连续七年来体育“达标率”逐年呈下降趋势的情况分析,发现我校在校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现状较差。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体育教育和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当前社会各种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十分迫切。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短,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本文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推动社会工作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介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华北区农业高校教职工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华北区农业高校教职工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特点。发现华北区农业高校教职工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性不强,对体育锻炼的消费不高,体育基础设施不足的现象。针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使华北区农业院校教职工通过体育锻炼来调节生活、改善体型、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意义深远。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以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着眼点,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培训和培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加强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5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景 《长江大学学报》2010,(2):349-350,36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并归纳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状况下,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却日趋下降,而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的限制、场地器材的制约、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相关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过程中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员的广泛关注。就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体系的构建而言,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仍存在部分问题制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稳定发展,难以积极有效的提升高校大学生心健康问题预防体系构建机制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为主要出发点,从自主预防和协同预防两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体系构建机制的发展策略进行重点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日渐堪忧。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大学生自身有着非常不良的影响,同时对于其他大学生以及高校来说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造成高校大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或措施来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们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现实价值与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急需提高的背景下,以健身气功习练的方式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是一项可实施的措施。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切入点,以健身气功对当下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主线,论证了健身气功能够很好的促进大学生善待自己与他人、能够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够保持正常的情绪、能够改善亚健康的状态等,来说明健身气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具有积极作用。文章最后认为:健身气功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大学生进行干预不仅能够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文化传承,还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构建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探索.笔者在分析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内涵与运行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原则与保障机制.本研究为如何保障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运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有助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