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毛叶枣果实质地的变化规律,本试验采用质构仪整果穿刺法测定脆蜜、高朗1号和桃蜜等3个毛叶枣品种不同成熟度的果实质地,进而分析品种间及不同成熟度时毛叶枣果实质地的差异。结果表明,果皮强度极显著正相关于果皮脆性和韧性,显著正相关于果肉硬度;果肉硬度与黏着性、回复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从七成熟到完熟的成熟过程中,果皮的强度和脆性、果肉的硬度均逐渐下降,品种间的果肉黏着性和回复性变化趋势不同。在完熟时,桃蜜的果皮强度和韧性最强,高朗1号的果肉硬度最大,而脆蜜果肉黏着性和回复性最高,品种间的果皮脆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品种主成分值间的欧氏距离作聚类统计量,用系统聚类分析中的最长距离法和离差平方和法对来自世界7国的5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个品种可明显地分为6个大类,一些大类可以进一步地划分为若干亚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与其地理起源有密切的关系,来自同一地区的品种一般被聚在同一类中。具有相同血缘的品种也被聚在同一类中。不同的聚类方法和不同的聚类统计量其聚类结果非常一致,符合率达94%。本文还证明了表型水平主成分值之间的欧氏距离等于基因型水平主成分值之间的欧氏距离与观测值之间的欧氏距离。  相似文献   

3.
亚硝酸盐对冷藏过程中低温蒸煮香肠质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亚硝酸盐对腌腊肉制品质构的作用,研究了不同亚硝酸盐添加量(0、50、100和150 mg·kg-1)对低温蒸煮猪肉香肠在0~4 ℃、0~21 d冷藏时间内质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香肠水分、脂肪、蛋白质、胶原蛋白和亚硝酸盐都有降低趋势.质构剖面分析(TPA)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香肠硬度和胶黏性增加,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减小,咀嚼性先增加后减小.相关分析表明,香肠亚硝酸盐残留含量与其硬度和胶黏性显著负相关(P<0.01),与黏聚性(P<0.01)、弹性和回复性(P<0.005)显著正相关.基于亚硝酸盐残留含量和TPA指标相关分析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PC 1)和主成分2(PC 2)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5.09%和16.46%,硬度、弹性、黏聚性、胶黏性和回复性在PC1中起决定作用,咀嚼性在PC2中起主要作用.PC 1和PC2构成了亚硝酸盐影响蒸煮香肠冷藏期内的主要质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亚硝酸盐对腌腊肉制品质构的作用,研究了不同亚硝酸盐添加量(0、50、100和150 mg·kg-1)对低温蒸煮猪肉香肠在0~4 ℃、0~21 d冷藏时间内质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香肠水分、脂肪、蛋白质、胶原蛋白和亚硝酸盐都有降低趋势.质构剖面分析(TPA)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香肠硬度和胶黏性增加,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减小,咀嚼性先增加后减小.相关分析表明,香肠亚硝酸盐残留含量与其硬度和胶黏性显著负相关(P<0.01),与黏聚性(P<0.01)、弹性和回复性(P<0.005)显著正相关.基于亚硝酸盐残留含量和TPA指标相关分析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PC 1)和主成分2(PC 2)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5.09%和16.46%,硬度、弹性、黏聚性、胶黏性和回复性在PC1中起决定作用,咀嚼性在PC2中起主要作用.PC 1和PC2构成了亚硝酸盐影响蒸煮香肠冷藏期内的主要质构因素.  相似文献   

5.
肉糜类制品质地的感官评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肉糜类制品质地感官评定的准确性,采用强制定义和间接反映质地特性的方法制订适合肉糜类制品质地感官评定标准,通过大量试验得到了代表肉糜类制品硬度、脆性和黏着性的不同梯度的参照样品,确立了直观反映弹性的对折程度、表征咀嚼性的咀嚼次数以及形象描述内聚性的方法。以火腿肠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分析验证所建立的质地感官评分标准在感官评定时的准确度。结果表明:硬度、脆性、黏着性、弹咀嚼性和内聚性的感官评分与质构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0.990、0.938、0.855、0.835和0.534(P<0.01),对火腿肠等级的判别正确率为100%。所建立的感官评定标准能很好的区分肉糜类制品的质地特性。  相似文献   

6.
对57个圆果黄麻品种的12个产量与品质性状作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有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达86.19%。57个品种被分为6类,距离大小与品种的地理分布无直接关系。系谱分析证实了品种间的距离能较真实地反映品种的遗传差异。比较2种不同相关矩阵的主成分聚类结果,认为用基因型值相关阵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7.
蜡梅品种的数量分类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为了解决蜡梅品种分类的问题 ,该文采用了Q型聚类对蜡梅品种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 ,对 16个表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Q型聚类基本上可以按花大小和花型将 2 0个不同的基因型分为 7类。经过主成分分析 ,可将原 16个性状综合为 6个主成分 ,其累积贡献率可达 85 %以上。文中提出用中轮花被片长度代替花径来度量花的大小 ,并将花大小做为蜡梅品种分类的第一级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无花果各品种不同成熟度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变化,为今后的食用及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测定无花果TPA质构特性,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对八成熟和全熟果实的品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肉硬度和咀嚼度降低,其中金傲芬硬度、弹性和咀嚼度适中,适宜鲜食;青皮、紫蕾在八成熟时硬度较高,适合长途运输;布兰瑞克的成熟果实黏聚性最大,可能适宜加工成果泥和果酱。而波姬红硬度、弹性、回复性以及八成熟的黏聚性均较小,因此口感松软,在被挤压和咀嚼后不易恢复,不适合在常温下运输。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合理地选用米粉专用早稻品种,以15份早籼稻品种为原料,采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探讨供试水稻制备的鲜湿米粉的蒸煮品质、质构指标、感官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制备的鲜湿米粉的品质差异显著,以株两优4026及煜两优22为原料制作的鲜湿米粉品质较好,断条率和吐浆值低,硬度大,弹性好,咀嚼性强,黏附性低,感官评分较高,分别为78.2、79.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蒸煮品质、感官品质与质构品质各指标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吐浆值、断条率和黏附性为负向评价指标,硬度、弹性、咀嚼性、感官指标及评分为正向评价指标;结合聚类分析,将15个早籼稻品种制作的鲜湿米粉分为品质较优、品质一般和品质较差3大类,其中株两优4026和煜两优22适宜加工成高品质鲜湿米粉。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不同基因型核桃坚果品质的差异,综合评价出品质优良核桃品种,为其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以26个不同基因型核桃为研究对象,测定坚果果形、果面特征、横隔膜质地、饱满度、种皮色、取仁难易程度和风味7个感官指标,以及纵径、横径、缝合线径、三径均值、壳厚度、单果质量、仁质量、出仁率和含油率9个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主要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核桃在感官指标和品质指标上的特征丰富,仁质量、单果质量、壳厚度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5.91%、24.31%和11.27%;出仁率、含油率、壳厚度、缝合线径4个指标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2.636%,结合主成分分析得分坐标图反映出核桃品质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聚类分析将26个基因型核桃分为2大类4亚类,其中5个大果型品种聚为A类,21个中小果型品种聚为B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