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桑树简易芽片贴接法要求操作时,取芽片要快,贴片要快,扎缚要紧。1.取芽片所取芽片的大小要看砧木粗细而定,在选定可用饱芽后,先在芽基下方1~2厘米处从下向上削一刀,用力先轻、中重(厚),后轻快速一刀削下,如一刀削不下的可从芽上方向下轻削一刀,这样便可取一个稍带木质2~4厘米  相似文献   

2.
巧用废瓶盖     
高昕 《农村新技术》2004,(11):33-33
1.削姜皮。姜的形状弯曲,削除姜皮十分麻烦。可用汽水瓶或啤酒瓶盖周围的波状齿来削姜皮,既快又方便。 2.刮鱼鳞。取长约15厘米的小圆棒,在一端钉上2~4个酒瓶盖,利用瓶盖的波状齿来刮鱼鳞,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钓鱼竿是用黄古竹、篌竹及毛竹枝混合制成,格有3~20节竿,20多种.节节相套,时收藏在2~3个竹简内,时可伸长3~4米.其制作工艺:选料→锯料→烘直→绕线→通节→打光、涂漆→包装.  相似文献   

4.
不同立地条件对毛竹枝下高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省宜兴地区30块毛竹标准地的调查,分析了坡向、坡度、坡位、腐殖质厚度、郁闭度、立竹度6个因子对毛竹枝下高生长量的影响,对6个立地因子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郁闭度、坡位和立竹度是影响毛竹枝下高的主要因子.对6个立地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将6个变量转换成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6 1%.  相似文献   

5.
柿子树嵌芽接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柿子树含单宁酸,易氧化形成隔离层,嫁接难度较大。柿子树嵌芽接技术,可使嫁接成活率高达95%。1.选取接穗和砧木。在品种纯正、树势健壮、丰产稳产、已进入结果盛期的母树上选取1~2年生芽眼饱满、生长充实且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接穗。选抗逆性强的君迁子或野柿子作砧木。2.削接穗。先在接穗芽上方1厘米处向下斜削一刀,长约1.5厘米,然后在接穗芽下方0.5~0.8  相似文献   

6.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菌、面纱菌、虚无僧菌,是一种极名贵的食用菌,有"真菌之花”之美称.现将阳畦栽培竹荪技术介绍如下: 一、季节安排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底或9~10月,气温在10~28℃时播种. 二、培养料配方及处理 1.配方①竹叶80%,竹枝18%,过磷酸钙1%,石膏1%;②竹叶50%,木屑18%,过磷酸钙1%,石膏1%;③竹根、竹枝97%,肥沃土壤3%;④棉料壳77%,麸皮20%,石膏1.5%,蔗渣1.5%,酸性腐土适量;⑤阔叶木屑70%,麸皮20%,黄豆粉4%,竹基物5%,磷肥1%.  相似文献   

7.
雷竹害虫主要有竹广肩小蜂、竹织叶野螟、竹笋夜蛾、竹蚜等. 竹广肩小蜂幼虫在雷竹枝梢内吸收营养,被害竹枝膨大,形成虫瘿,竹叶脱落,最后枯死.防治方法:在6月份出现虫害时用40%乐果原液进行竹腔注射,每株1ml左右.  相似文献   

8.
华西雨屏区退耕还林地杂交竹林碳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正刚  洪祖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87-10288,10293
以华西雨屏区1998年退耕还林地杂交竹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碳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竹各器官碳含量为0.4720-0.5133g/g,平均碳含量为0.4950g/g,以竹杆碳含量(0.5133g/g)最高,竹枝碳含量(0.472Og/g)最低,各器官碳含量表现为竹杆〉竹蔸〉竹叶〉竹根〉竹枝;不同年龄的杂交竹单株碳储量大小顺序为3年〉2年〉1年,同一年龄单株最大碳储量是最小碳储量的1.31~1.88倍;杂交竹林各器官总碳储量为17.223∥hm^2,其各器官碳储量表现为竹杆(70.12%)〉竹枝(10.99%)〉竹叶(9.85%)〉竹根(7.25%)〉竹蔸(1.79%)。  相似文献   

9.
蜜桃果冻     
正准备材料:水蜜桃2个、清水500克、凉粉20克、炼乳10克、白糖适量、牛奶适量。制作方法:1.准备成熟度比较高的水蜜桃,将表皮刷洗干净。2.削下蜜桃皮,将果肉切成小丁。3.锅中加水,放入蜜桃皮和果肉,一起煮10分钟左右,捞出蜜桃皮,留下果肉,把蜜桃汁放凉至40~50℃。  相似文献   

10.
一、芽接刀的制做1.材料选用:(1)钢锯条或小学生削铅闸刀。(2)木条。(3)小铁钉。2.制做:选用废弃钢锯条,截成8-10cm两段,在不带齿的一面,顶端3-4cm长开口磨利,或用小学生削铅闸刀两个。手柄选用质材较好的木条,制成长9cm左右,宽2-2.5cm,厚1.2-1.4cm。然后使锯条或小学生削铅闸刀有刃部分伸出柄外2.5-3cm,两刀片夹住厚1.2~1.4cm的木条,使刀间距为1.3~1.5cm,将两段锯条或小刀用铁钉固定在手柄上,即成一把简易的芽接刀。  相似文献   

11.
竹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最佳的竹枝扦插育苗方法。[方法]选择了麻竹、甜龙竹、油竹3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找出各品种最佳的竹枝扦插条件。[结果]结果表明,麻竹最高扦插成活率为12.5%,甜龙竹最高成活率达到42.4%,而油竹最高成活率为10.8%。[结论]不同种类的竹枝扦插条件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竹枝扦插成活率不同。  相似文献   

12.
1 田块选择与设施 养虾稻田必须保水性能好,能排能灌,土质粘土或壤土,pH7.5~8.5,稻田宜长方形、东西向.田埂筑成高出田面1m,宽60~80cm,夯实防漏.在田中开挖虾沟、虾槽,沟宽80~100cm、深60cm以上,呈"井”字形.在虾沟交叉点挖虾槽,槽深1m以上,面积20~30m2.沟、槽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15%,内放置一些瓦片、砖头、竹枝等物.在稻田一角的田基上设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另一角设排水口,进、排水口用双层密网封口,以防虾逃和敌害进入.放养前,每667m2用生石灰50kg对沟、槽消毒后,在其中种植水生植物,占沟、槽总面积的20%~3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能够更好地估算丛生竹的生物量。【方法】以撑绿杂交竹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已有文献和实地调查,对不同径级、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的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2~3a生竹秆生物量分配比例极显著(P<0.01)高于4a生竹秆生物量分配。其中,2~3a生竹秆生物量占分株地上生物量的63.74%~79.99%,竹枝占8.63%~27.16%,竹叶占4.04%~11.38%。竹秆生物量占分株地上生物量的比例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升高,竹枝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径级的升高而降低,但是不同研究地点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四川长宁撑绿杂交竹竹枝生物量分配比例高于四川雅安的竹枝生物量分配比例,叶生物量比例则低于四川雅安的。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较好的拟合,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竹秆生物量用多项式(y=a0+a1x+a2x2+a3x3)拟合较好,竹枝生物量用线性模型(y=a+bx)拟合较好,竹叶生物量用指数模型(y=axb)拟合较好。通过对实测数据与不同地点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模型模拟值的比较,四川长宁县两个数据点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与云南水富县的模拟值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结论】撑绿杂交竹分株年龄和径级对分株生物量分配格局有重要的影响,且不同地域间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也存在差异,反映了撑绿杂交竹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应用生物量模型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地域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进行预测时,要首先进行模型的选择和回归系数的校正。  相似文献   

14.
1 增加光照法 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 h的光照,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以上. 2 削蹄法 每年定期给奶牛修整削蹄2次,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倪晓燕 《新农村》2000,(4):15-15
1.选择栽培林地栽培竹荪的林地应选择管理方便、坡度平缓、背北风、有水源、土壤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土质为沙壤土的毛竹林或竹阔混交林地,林分郁闭度为0.8~0.9,最好是小溪流的山谷地段。 2.开设栽培坑在选好的林地内,按水平带开设长2米、宽1米、深20厘米的栽培坑,并填入肥沃表土,厚约5厘米。四周开挖排水沟,以免积水。 3.培养料处理处理方法有生料法、煮料法和发酵法等。现仅介绍发酵法。竹荪培养料主要是干枯的竹杆、竹枝、竹  相似文献   

16.
果树树体每年冬季都要被剪掉一些较粗的枝条而留下较大的伤口.为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必须用锋利的削枝刀把伤口四周的皮层和木质部削平,再用波美5~10度的石硫合剂或1%~2%的硫酸铜液及40%的福美砷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然后涂抹保护剂.  相似文献   

17.
地址:福建古田鲜品规格等级价格白灵菇色白肥厚朵≥厘米8 ̄9杏鲍菇保龄球状中径≥2.5厘米3.6 ̄4香菇盖3 ̄5厘米、柄≤1厘米5 ̄6秀珍菇丛朵蒂净3 ̄4珍珠菇色黄、朵丛生、蒂净4~5草菇盖≥3厘米、含苞、蒂净8~9磨菇统货、削蒂头、色白4 ̄5茶薪菇体长≤15厘米、蒂净3~4金针菇体长≤15厘米、蒂净3~3.6平菇统货、削蒂2~3毛木耳朵径≥5厘米、蒂净2~3大球盖菇盖≤6厘米、蒂削净3~3.6干品规格等级价格黑木耳代料、朵≥2厘米、蒂净32~36银耳袋料、朵≥6厘米、蒂净22~26香菇光面、盖3 ̄4厘米、柄1厘米50~56毛木耳朵≥3厘米、蒂净10~12猴头菇…  相似文献   

18.
<正>1.切接。切接适用于根颈1~2厘米粗的砧木作地面嫁接。①接穗削取:将接穗截成长5~8厘米,带有3~4个芽为宜,把接穗削成两个削面,一长一短,长斜面长2~3厘米,在其背面削成长不足1厘米的小斜面,使接穗下面成扁楔形。②砧木处理:在离地4~6厘米处剪断砧木。选砧木皮厚光滑纹理顺的一侧,用刀在断面皮层内略带木质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利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46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793组干形数据,根据十折交叉验证,采用最近邻法(KNN)、随机森林(RF)和人工神经网络(ANN)3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杉木干形进行模拟,并与传统削度模型(TM)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ERMS)、平均误差(EM)和平均绝对误差(EMA)4个评价指标对模型的拟合结果和预测结果进行排序,并结合残差图和相对偏差图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4个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5,最近邻法、传统削度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均方根误差小于1 cm,能较好地描述杉木树干形状.(2)人工神经网络对绝大部分树干的估计最精确,R2分别在0.98以上.其检验集的绝大部分残差都在-2~1 cm,训练集的相对偏差在-50%~50%.(3)其次是最近邻法模型,其训练集的残差范围在4个模型间最小,但泛化预测能力不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4)随机森林模型精度最低,且其预测集残差分布有随直径(di)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传统削度模型模型表现居中.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最近邻法模型的拟合精度与预测精度均高于传统削度模型模型,能更精确地模拟杉木干形,且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不满足传统回归的统计学假设前提.利用机器学习预测林木干形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在生产经营中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20.
新造毛竹林林分结构年际演替规律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结合竹类植物在浙西红壤丘陵的规模化应用,采用固定样地长期连续观测的调查方法研究新造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林分结构演替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新造毛竹林立竹度和立竹胸径是林分结构年际变化的主导因子,立竹枝下高是从属因子;造林后第1~5年竹林地下鞭系主要分布于10~20 cm土壤区段,随着造林年限的延长,20~30 cm土层区间为主要分布区;鞭径随造林年限逐年增粗,第4年趋于稳定.平均鞭节长相对稳定;活侧芽数与总鞭长和平均鞭节长极显著相关,随造林年限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立地类型、造林模式、抚育措施、母竹质量和初植密度是竹林林分结构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建议在发展毛竹资源时采用混交造林模式并增加初植密度.图2表6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