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木材资源的缺乏,利用原木栽培木耳受到了限制,为了更好地发展好木耳这项产业,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总结出了地栽木耳的成功经验,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2.
秦双 《农家致富》2006,(2):56-56
木耳用温水泡开后,如能在温水中加入两勺淀粉,再用手将木耳,细淀粉,温开水三者搅拌均匀,则附着在木耳上的细小脏物便脱离木耳,吸附,混存在淀粉水中。这时,捞出木耳,  相似文献   

3.
把木耳加工成各种蜜饯,既保持了营养成分,又丰富了木耳食品的花色品种,制品色泽自然,质地脆嫩,口感、风味独特,不失为新型蜜饯佳品。以下介绍3款木耳蜜饯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木耳又称桑耳、五木耳,为木耳科植物。本文所称的木耳,包括黑木耳、白木耳。木耳治病,具有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副作用、效高、人人使用得起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又名木耳,光木耳,云耳,属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在《本草纲目》等书中已有记载,所以黑木耳早巳被我国人民所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木耳旋转式热风干燥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木耳在干燥过程中易出现黏连及加工过程中干燥温度及湿度不易控制等问题,设计了集木耳定型、灭菌杀毒、分拣和干燥于一体的木耳双段热风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可实现在第一干燥段对木耳进行旋转定型并去除大部分水分,在中间段分拣筛选出大小不同的木耳分别输送到第二干燥段的2个干燥室,根据木耳的大小不同分别设定干燥温度去除水分。此干燥装置具有定型、分选、在二次干燥段可实现温湿度可控等优点,提高了干燥木耳的质量和木耳干燥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发挥光热资源,挖掘土地增产潜力,我们连续3年在襄垣县下良镇进行一膜三种三收试验,取得了成功,为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地皮菜为蓝藻科念珠藻属的片状藻类和真菌的复合体。它生于地上,形色似木耳,故又称地耳。虽肉质比木耳薄,朵形比木耳小,但却是一种营养丰富、充满山野风味、胜似木耳的一种野菜。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木耳害虫的植物源农药,采用平皿加药法和子实体喷药法,分别研究了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苦参碱4种植物源农药对木耳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200倍浓度时,4种植物源农药对木耳菌丝抑制作用均较大,且抑制率均随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降低,其中印楝素对木耳菌丝的抑制率最高,苦参碱和除虫菊素其次,鱼藤酮的抑制率相对较低且对木耳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道名为“凉拌黑木耳”的莱在各地颇为流行。木耳香脆肥嫩,蘸上芥末,颇有一番滋味。而有些餐馆更是打出“鲜木耳”的旗号,号称新鲜的木耳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引得不少食客关注。普遍认为,越新鲜的食物营养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食用后若被太阳照射可引发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则会出现呼吸困难。而干木耳是经曝晒处理的成品,在曝晒过程中大部分卟啉分解,加上食用前经水浸泡,剩余毒素会溶于水中,就会使水发木耳无毒。因此,吃木耳时,切不可一味贪“鲜”。  相似文献   

10.
沙棘果渣栽培木耳生产工艺及产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废弃的沙棘果渣得到再利用,解决木耳栽培原料短缺的问题,将沙棘果渣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木耳栽培料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沙棘果渣最佳添加量(20%沙棘果渣)和最佳配方,并研究了该配方对不同木耳品种(黑29、黑威11号)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出耳试验确定了栽培工艺,测定了所生产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添加20%的沙棘...  相似文献   

11.
黄背木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且栽培技术简单,成本低、效益高,适合干家万户种植。黄背木耳既适合鲜货销售,也可干制出口,且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青睐。目前黄背木耳国内外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快黄背木耳的开发,使之成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产业。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木耳间套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在一丘田里一季同时收获水稻和木耳,充分利用了土地、温、光、水、气资源,实现了1亩稻田一季收粮千斤以上、木耳收入万元以上,这种栽培模式在本县被称为“稻耳万千工程”。通过几年较大面积的示范推广,深受干部群众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1林地栽培木耳的特点和优势 利用林地自然生态条件栽培木耳,可使林木与木耳相互促进生长。林地内空气清新,可以有效减少杂菌感染的几率。林木的枝叶形成的自然遮阴,可满足木耳对光的需求,一般不用搭设遮阴棚,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树龄偏小,郁闭度差的可适当用遮阳网遮阴)。而且从林木表面及地表蒸发出的大量水分,保持了林地内的湿润。同时林地昼夜温差大,可获得耳片厚、颜色深、品质好、高产优质的商品。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逊克农场职工于海洋、于海浪哥儿俩在农场内率先搞起地栽木耳种植并获得不错的收益,因而获得了“木耳大王”的雅号。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粗木耳栽培在农村比较普及,但产量不高。主要原因是,粗木耳采收2潮后,培养基含水量过低,一般不足50%,而粗木耳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要求培养基的含水量达60%~65%。我们知道,粗木耳的菌丝体一旦布满整个培养料,采用一般喷施方法很难补充机质中的水分。想提高粗木耳产量,最重要的是解决袋栽粗木耳后期失水过多和营养匾乏问题。通过试验表明,采用以下措施可以提高粗木耳的生物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路建波 《吉林农业》2014,(12):94-95
综合近几年吉林省政府公文报道、淘宝网发展情况、相应学术论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概括出吉林省木耳产业具有规模大、产量高、质量优等竞争力,而木耳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具有渠道宽、范围广、流通环节短、价格便于控制等优势,带动创业就业,从而明确农户淘宝网络销售木耳的可取性。吉林省木耳具有的优势、淘宝网特点、农村网络开通为淘宝网络销售木耳提供可行性,但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7.
碳源和氮源对网脉木耳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网脉木耳茵丝培养中不同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网脉木耳茵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玉米粉。  相似文献   

18.
豫西地区袋栽木耳常见生理性病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丽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107-108
木耳生理性病害是豫西地区木耳生产上的主要害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木耳生产的产量、品质及栽培效益。文中阐述了该地区木耳袋料栽培过程中常见生理性病害发生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为预防木耳生理性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紫红木耳,又名紫红毛木耳,是罕见的两朵特大耳片连体,鲜重达 416克的紫红色野生毛木耳,驯化培育成功的食用菌新品种。经大面积推广栽培,表明其性状稳定,耐粗放栽培。其抗杂、抗逆、抗病、抗高温的能力均优于普通毛木耳和黑木耳,质地比黑木耳脆硬,却明显比毛木耳柔软,吸水性比毛木耳强,产量比黑木耳高,栽培比毛木耳简单易成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紫红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1、紫红木耳的形态特征 紫红木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是由许多横隔膜及分枝的菌丝组成,其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子实体呈胶质,群生或丛生,初期杯状,后为耳状或叶片状或扇贝壳状。耳片宽大肥厚,耳片直径 10- 25厘米,最大耳片可达 40厘米以上。成熟的耳片分腹背两面,腹面光滑,颜色紫红,半透明,有脉状皱纹,干后变成紫褐色。背面生有柔软细短绒毛,多为紫红色,干后变为灰褐色或灰白色。孢子呈腊肠型,约 10- 15微米× 5- 6微米,孢子印白色。 2、紫红木耳的生活条件 ⑴温度紫红木耳菌丝生长适温 10℃- 38℃,高于 35℃,菌丝生长缓慢,超过 40℃时, 4小时死亡。紫红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 15℃- 37℃,以 22℃- 28℃为宜。我国南北区域可根据紫红木耳适温范围广的优良特性,在春、夏、秋季安排栽培出耳。 ⑵湿度紫红木耳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 60%- 65%。若含水量过高,培养料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甚至窒息死亡;含水量太低,营养物质的输送受到阻碍,也不利于菌丝生长。因此,紫红木耳发菌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65%左右。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出耳场地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提高到 85%- 95%。 ⑶空气紫红木耳属好气性真菌,足够的新鲜空气是保证紫红木耳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其生长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如果栽培场地空气不流畅、氧气不充足,将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因此,栽培紫红木耳的场地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栽培场地空气新鲜,满足紫红木耳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稻草高产栽培木耳的技术,进行了经特殊处理的4种规格的稻草丝和5种其他原料,以及不同规格的栽培容器和不同出耳管理方法栽培木耳的试验。结果表明,以20mm×50mm筛孔粉碎机处理的稻草丝为原料,用规格的为17cm×33cm聚乙烯代为栽培容器,并采用覆土加施丰产素进行出耳管理,栽培木耳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