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饲料育蚕与桑叶育蚕比较,对核多角体病病毒的经口接种抵抗力小的情况已有报告(松原、林屋;林屋等)。讲演者继续前报,研究了关于对用不同饲料饲育的蚕儿接种了NPV、CPV、FV的各种病毒时蚕儿的感染性等情况。首先,对1~2龄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的蚕在3龄起蚕时,分别经口接种了NPV、CPV及FV。其结果,经口接种NPV的,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之间的-log ED_(50)值相差最大,接种FV的  相似文献   

2.
讲演者已报告过人工饲料育蚕的病毒感染性比桑叶育蚕高,这次报告是因为研究了关于蚕儿用人工饲料饲育的时期长短与病毒感染性的关系。对5龄起蚕用桑叶添食CPV,比较1~4龄人工饲料育、1~3龄人工饲料4龄桑叶育、1龄人工饲料2~4龄桑叶育、1~4龄桑叶育的蚕儿时,-log ED_(50)值分别为4.8、4.6、3.9、3.1,人工饲料育的时期越长病毒感染性越高。对4龄起蚕添食CPV时,也可以看到同样的倾向。在与上述相同  相似文献   

3.
浅谈无菌蚕与无菌蚕饲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亚平 《中国蚕业》2001,22(3):82-83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获得成功以来,曾有多名学者为了家蚕病理等研究,在试管或三角烧瓶等小型容器中用人工饲料少量试养过无菌蚕.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松原藤好先生在人工饲料养蚕的研究中,为了杜绝蚕病发生、饲料变质及蚕粪发霉,最大程度减少养蚕操作,真正实现省力化,经30余年研究,创建了独特的松原KIT方式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无菌育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包括家蚕无菌饲育基础理论的建立、无菌蚕室的设计,配套机械的研制、饲育标准的制定、稚壮蚕低成本人工饲料的开发、全龄人工饲料育蚕茧丝的利用、无菌蚕的多种用途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含豆腐渣粉末的小蚕人工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降低1~3龄小蚕人工饲料的成本为目的,使用豆腐渣粉末代替人工饲料中的部分原料。经1~3龄一回给饵法无菌饲育,结果说明小蚕对干物中含15%豆腐渣粉末的低成本人工饲料,比对普通人工饲料的取食量大,生长速度快,3龄眠蚕体重重。且豆腐渣粉末可明显改善不含琼脂和纤维素的饲料的物理性状,值得进一步探讨利用。  相似文献   

5.
无论用添加或未添加抗生物质(Chloramphenicol)的人工饲料育蚕,其对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感染抵抗力,发病致死期等,都是相同的,在临致死前也看不到肠内细菌的异常增殖.这表明在人工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物质,对食下蚕的NPV的感染增殖,无什么影响.同样,人工饲料中的抗生物质,对食下蚕细胞质多角体病毒(CPV)的感染率也不影响.但桑叶育蚕及不添加抗生物质的饲料饲育之蚕,CPV感染后肠内细菌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6.
广食一号夏蚕期分别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2龄M10粉体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3种饲育形式,秋蚕期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调查了广食一号在不同季节及不同饲养形式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广食一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良,疏毛率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仿,但在同样饲养条件下,其3龄起蚕率、蚕体质量以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广食一号对M10粉体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低于颗粒人工饲料,但发育整齐度仍然较高,蚕体质量、生命率、产茧量和茧质均明显高于颗粒人工饲料育.广食一号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全龄经过及5龄虫蛹生命率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无明显差异,结茧率和茧层率稍高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但蚕体质量、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明显降低,说明这种颗粒人工饲料不能满足广食一号3~4龄期的营养要求.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茧质调查及丝质鉴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龄期相同饲料饲育条件下,广食一号的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茧丝质主要指标优于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7.
人工饲料含糖量对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用糖和纤维素含量比不同的5种人工饲料饲育1~3龄蚕和5龄蚕.结果指明:用含糖量0%、4%、8%、12%和16%的饲料饲育1~3龄蚕,疏毛率、收蚁第11日的存活率、发育速度、体重等指标,均以4%为最好,其次为8%处理.用含糖量0%、5%、10%、15%、20%5种饲料饲育5龄蚕,结果雌雄平均体重、茧重、茧层重均以5%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8.
<正>为改革传统的养蚕工艺,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1990年起我市引进了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先进技术,并在大蚕期配套进行条桑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1年夏季我们建成了1120m~2、一次可饲养200张蚕种的小蚕人工饲料育饲育中心,采用1~3龄人工饲料平板1回育。饲育前蚕室、用具彻底消毒,每张蚕种备干体饲料4公斤,收蚁前1日将干体饲料与清水按1:2.2比例充分搅拌均匀、装袋、成型、高压灭菌后备用。蚕卵卵面进行充分消毒,蚕种定量分区,放入纸盒内进行补催青。收蚁时将纸盒中的蚁蚕连同卵壳与少量未孵化的蚕卵扫落在饲育框内的平板饲料上,饲育室的温湿度,1~2龄温度为29~30℃,湿度为85—  相似文献   

9.
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对核多角体病(以下简称NPV)感染性的差异早有研究。据这些研究,可知人工饲料育蚕的感染性,因饲料组成和饲育环境不同,与桑叶育蚕相比,其感染性有显著提高。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化液中NPV不活化作用力的缘故。本课题主要是了解用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NPV的感染性在蚕品种间的差  相似文献   

10.
文章报告了2017年晚秋蚕期优食一号1~2龄和1~3龄采用人工饲料饲育的试验情况。从试验结果看,优食一号蚕品种人工饲料性特别是小蚕期对人工饲料饲育技术适应性良好。3龄蚕放在共育室内、采用人工饲料标准温湿度饲育与3龄蚕放大蚕室内、采用自然温湿度饲育,两者全龄发育经过相同,皆为26 d 2 h。两试验区的张种单产、蚁蚕结茧率、良蛹率、茧丝纤度、清洁、洁净等成绩相近或相仿,而1~2龄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区的茧层率、粒茧丝长以及鲜毛茧出丝率等成绩略低于1~3龄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区,原因有待调查。  相似文献   

11.
<正> 应日本蚕丝学会邀请,中国蚕学会代表朱竹雯女士、黄君霆先生于1993年4月5日—13日赴日本参加了日本蚕丝学会第63次大会。朱竹雯女士向大会致贺辞,并介绍了中国蚕业生产现状及中国蚕学会的活动情况;黄君霆先生作了“中国蚕业科研近期进展”的发言。这次大会出席代表328人,共发表特别讲演2篇,受奖讲演3篇,一般讲演206篇。其中栽桑、养蚕41篇,制丝及丝绸加工35篇,蚕生理生化44篇,蚕遗传育种46篇,蚕病40篇。其中,“蚕的无菌人工饲料应用研究”(作者松原藤好),介绍了用人工饲料在蚕幼虫期给饵1—3次的无菌饲育法。用无菌饲育阐明了病毒病诱发机制、重金属在蚕体组织器官的积累和对无菌育蚕的影响。从而建立了全龄无菌饲育或无菌饲育导入桑叶育的养蚕生产技术,肯定了以无菌饲育法为基础的日本周年养蚕法。“蚕丝丝素结构及其应用研究”(作者平林洁)指出,高等动物试验表明,废丝加水分解制成糊状添食可吸收3%,制成水溶液添食可吸收50%,分解成寡肽或氨基酸添食可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利用人工饲料无菌饲育法,添食经表面消毒而无其他微生物污染的纯NPV,算出LD50值,以调查蚕体对NPV感染抵抗性与感染病毒前后饲育温度的关系。明确了接种病毒前,用33℃高温饲养,无论稚蚕期、壮蚕期,对NPV的感染抵抗性都有明显不良影响,而29℃较高温度在稚蚕期无甚影响,而在壮蚕期则有一定的影响。在5龄期经口接种病毒后的饲育温度,对蚕体的感染抵抗性也有影响,但没有接种病毒前的饲育温度影响大。壮蚕期眠中接触高温,次龄蚕对NPV感染抵抗性也会明显降低。另外,4龄起蚕在不同温度下行饥饿处理,其感染抵抗性的变化也随饥饿中温度的增高而增大,温度愈高,愈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家蚕1~4龄人工饲料的饲育技术规范,对家蚕品种皓月×菁松1~4龄人工饲料育在蚕体发育整齐度方面的实用化水平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1 ~4龄采用人工饲料育,3龄起蚕的弱小蚕淘汰率为2.35%;4龄起蚕的弱小蚕淘汰率为1.06%;5龄起蚕的弱小蚕淘汰率为0.69%,累计淘汰弱小蚕4.10%,说明1~4龄人工饲料育在蚕体发育整齐度方面已达到实用化水平,并初步形成了1~4龄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4.
家蚕壮蚕人工饲料中桑绿枝粉不同添加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国内已在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日系原蚕稚蚕饲育及杂交率检验等方面得到大面积使用并取得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家蚕全部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在饲育技术及配套设施方面已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壮蚕期人工饲料的食下量张种在100kg左右(干量),特别是5龄蚕期要占全龄人工饲料食下量的85%左右,因此,饲料费用高,是制约家蚕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不影响饲育成绩的前提下,研制适合家蚕(现行品种)壮蚕用低成本人工饲料, 可大幅度降低饲育成本.根据壮蚕期的营养需求,在壮蚕用人工饲料中适量添加廉价的桑树绿枝粉,成为研制低成本饲料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对于推广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和饲养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适应现代省力化养蚕发展的需要,2018年春蚕期以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为试验区,菁松R×皓月全龄桑叶育和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为对照区,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表明:菁松R×皓月和优食一号小蚕采用人工饲料共育与普通桑叶育相比,眠蚕体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改喂桑叶后,眠蚕体质量与普通桑叶育差距缩小,但菁松R×皓月1~3龄人工饲料育后改喂桑叶熟蚕的体质量与普通桑叶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的公斤茧颗数和盒种产茧量均偏低,50 g鲜上茧的干壳量低于菁松R×皓月全龄桑叶育,但高于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菁松R×皓月茧丝长略长于优食一号,同时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对良蛹率、茧丝长等无明显影响,但茧丝纤度有变细的倾向。菁松R×皓月对1~2龄人工饲料共育适应性较好,但与优食一号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适应未来推广1~3龄人工饲料共育甚至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需要,建议加强对菁松品种1~3龄乃至全龄人工饲料适应性的选育。  相似文献   

16.
为规范小蚕(1~3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提高浙江省小蚕工厂化饲育水平和养蚕工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牵头,与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州市农科院等单位成立联合专家组,研究制定出《1~3龄小蚕人工饲料饲育技术规程》以指导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7.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3,40(4):56-57
核多角体病是蓖麻蚕的一种主要病害。蚕儿食下病毒多角体后,在中肠碱性胃液的作用下,多角体溶解,释放出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首先在中肠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进而侵入血细胞、脂肪细胞及真皮细胞,生殖腺膜细胞也有寄生。病重时,丝腺、神经细胞都有多角体形成。 蓖麻蚕核多角体病仅能水平传播,食下传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感染病毒后,小蚕期经过3~4天,大蚕期经过5~7天发病死亡,死后蚕体变软。染病的蚕儿,食欲减退,发育迟缓,出现较多的小蚕、迟眠蚕、半蜕皮或不蜕皮蚕。蚕儿狂躁外爬,蚕体环节肿胀,节间膜发亮。重病蚕,背部及两侧气门处…  相似文献   

18.
蚕病述要     
病毒病蚕的主要病毒病,有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空头性软化病三种,其中核型多角体病在春蚕的壮蚕期容易发生,与此不同,质型多角体病和空头性软化病在早秋的壮蚕期大面积发生,往往成为歉收的原因。 (一)核型多角体病本病也称脓病,世界养蚕国家包括日本在内很早就已知道是一种病毒病。 1.病征幼虫特别壮蚕呈现的病征,首先体色有一点像污染(脏)那样的变色,其  相似文献   

19.
1—3龄人工饲料育、4龄以后桑叶育的蚕和全龄桑叶育的蚕、将其4龄以后的成长,特别对它们与4、5龄饲育温度(22℃’27℃)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探讨,获得结果如下: 1:1—3龄期人工饲料育的蚕,4龄的饲育温度以27℃饲育比22℃饲育,其食下量和消化量都增加,并且全茧层量也增加,5龄期则刚好与此相反,以22℃比27℃饲育为佳。而对于1—3龄桑叶育的蚕,4龄饲育温度22℃与27℃之间,在上述诸形质上没有显著差异。 2:4龄以后同一条件饲养时,眠蚕体重与饲育经过时间及茧层量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相互关系:在4龄期,当3眠蚕体重重时、4龄饲育经过缩短,同时4眠蚕体重重。在5龄期,4眠蚕体重重时,相反地5龄经过延长,茧层量增加。 3:4、5龄期蚕体重的时间性变化没有因1—3龄期饲料不同而显示特异性的变化。即1—3龄人工饲料育,从4龄改为桑叶育时,于交换后体重的成长量未表现出一时的停滞现象。文献:略李伟译自《蚕丝试验场汇报》第106号’P67—83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利用人工饲料无菌饲育法,添食经表面消毒而无其他微生物污染的纯NPV,计算出LD50,以调查正常蚕对NPV感染抵抗性及经受低温、饥饿处理后,对NPV感染抵抗性的变化与蚕发育龄期的关系。明确了正常蚕对NPV的感染抵抗性随蚕龄的发育而增强,每发育一个龄期,约增强10倍左右;但在人工饲料无菌饲育条件下,5龄起蚕比4龄起蚕未见增强。各龄起蚕经低温处理后,对NPV感染抵抗性减弱的变化随蚕龄的发育而急剧增大,5龄起蚕低温处理后较未处理蚕下降76万倍之多。各龄起蚕经饥饿处理后,对NPV感染抵抗性的变化也随蚕龄的发育而增大,但在1、2龄不明显,5龄起蚕饥饿处理后较未处理蚕下降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