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农村信息服务中,除去信息传播手段问题,更重要的是信息服务的质量。如何将有效的科技信息传到农民手中,使科技信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陕西省宝鸡市信息中心,创建的多元信息传播主体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信息服务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户的信息需求,调动了农户的信息需求意识,提高了农户使用信息和利用的能力,使科技信息带动农民致富成为现实。本文就宝鸡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该模式为我国农村信息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论高等农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论述了高等农业教育可以通过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帮助农村繁荣文化事业和加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等途径为农村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政策咨询和信息、文化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网站、咨询平台及远程教育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新型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目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网站、咨询平台及远程教育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建立新型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的目标。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陕西省凤翔县.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适应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是我们多年来探索和思考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分析凤翔县近年来在农技推广模式创新中大力开展机制创新和实施科技人户工程的探索与实践。找准了农技推广模式创新与建立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结合点。提出了通过推广模式的创新。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提高服务能力。辐射带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路.力图为西部地区农技推广模式创新及上级部门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适宜天津地区的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提出了别具特色的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信息服务平台、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模式等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196-197
陕西省是农业大省,持续有效的提供农业科技支持,解决农业科技转化率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于陕西省农产品一流品牌的打造,特色优势的发挥,农民财富的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陕西省目前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还需要进行整合,只有通过分类分层的构建,对各模式、各板块担负的责任有了清晰明确的界定,对其协调对接方式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使陕西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真正运行有效,助力陕西农业向前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前途,它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国综合实力评价体系中最活跃的和决定性的因素。把科技水平搞上去,人才队伍建设好,经济发展就有了可靠保证和坚实基础。“西部大开发”的付诸实施,使得西部各省份面临难得机遇,因此,作为西部省份同时又是科技大省的陕西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运用多元统计的分析方法,从《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出九个科技实力相对发达的省市,对决定科技实力的主要因素做一分析,同时也对陕西省相对优劣势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从中挖掘一些有用信息,为陕西省科技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服务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山东诸城通过推行"五位一体"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模式把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服务效果,但"最后一公里"还未完全打通。应加强农村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体系建设,通过提升政府统筹规划意识与主导作用,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创新能力,提升信息资源共享与力量整合水平,提升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综合素质等途径,促进农业科技信息在农村的传播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按照3级9个指标构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使用聚类分析法将陕西省11个市(区)划分为农业经济领先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地区三类,得到影响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蓓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8032-8034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通过分析陕西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提出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56-11058
基于对陕西果业发展现状的初步分析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陕西特色水果之一的猕猴桃冷链物流需求进行SD建模与模拟,预测至2020年,陕西全省猕猴桃需要冷藏的数量可达80万t。针对未来陕西果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从构建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提升冷链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构筑果品冷链物流安全屏障、完善果品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地方配套政策支持力度6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对策设计,对推动陕西水果产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由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本文以陕西省和江苏省为例,从历史、市场主体、资本、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制度等多角度,对比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吴晓燕  王立  马竹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27-1029,1032
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农业知识服务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构建与城市无缝衔接的农业知识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知识服务在陕西农业领域的应用,网络环境下实现农业知识服务的若干策略,以及农村文化共享工程与图书馆事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谦  张艳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89-2192
通过测算陕西省1995~2010年间的碳排放量,同时利用陕西省"十一五"期间11个地级市社会经济各方面数据,对陕西省各市低碳经济水平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将各市聚类为高碳区、相对高碳区和低碳区,近而分析陕西省各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0年间,陕西省碳排放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20年间翻了近4番;高碳区和相对高碳区碳排放量大于低碳区,高碳区的碳排放量增速最大;分析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为陕西省各市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历史地回顾了建国以后我省农村合作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研究了农业合作化的经验与教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农村合作经济又经历了转性和转型的重大变革.瞻望未来,无论在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也无论在金融领域或科技领域,我省农村合作经济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深化改革中,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必将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陕西省自然资源的特点与优势进行了审视,并对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南水北调工程陕西水源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对陕西水源地县域经济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认为陕西水源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应选择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和工业产业,并提出了促进陕西水源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发展跨县域经济 加快陕西红枣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枣产业是陕西省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已成为陕西省基地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但目前,在县域分割下陕西红枣产业的发展却存在生产结构“小而全”、市场上恶性竞争、资源不能优化利用等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本文提出了跨县域进行资源配置、建立跨县域大龙头企业、创立跨县域大品牌等措施,以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陕西红枣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陕西省农民收入变动和结构入手,通过陕西与全国和兄弟省份纵横对比,揭示了陕西农村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起步阶段“内伤”未愈,“元气”不足;农村工业起步晚,基础差,不平衡;农业生产底子薄,水平低,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费用高,经济效益差;观念落后,竞争意识不强,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并在此基础上,粗线条地提出了振兴陕西农村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