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温州蜜柑为中间砧,对高林温州蜜柑、太田椪柑进行不同部位高接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高接对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但树冠的恢复程度与嫁接部位的高低成正比,即高接部位越高,树冠恢复越快;含糖量和糖酸比以腹接最高,侧枝次之;外观以腹接、侧枝高接为好,副主枝高接次之,主枝高接最差.柑桔高接最高高度应控制在1.0 ~ 1.3m,早投产,树冠恢复快,果实品质好,以侧枝高接,腹接为好,侧枝高接易引起内膛空虚,可采取内膛腹接弥补.  相似文献   

2.
银杏因结果晚而俗称"公孙树",通过嫁接可提早结果。为探索不同的嫁接方法对银杏丰产的影响,对定植9 a的实生银杏树进行高接换冠,选用不同的接穗和嫁接方法进行试验,嫁接后第5年和第8年测定产量和树冠偏冠度。对单株产量和偏冠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a生和3 a生枝条高枝接换冠既能保证早期产量,又能解决银杏偏冠问题,后期丰产优势明显,可延长盛产期限。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接穗对油茶高接换冠后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评价高接换冠效果,以4个油茶良种‘华硕’、‘华金’、‘华鑫’和‘湘林XLC15’作为接穗,测定了高接换冠后油茶成活率、新稍生长量、果实产量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4个不同品种接穗嫁接后成活率达80%以上,其中以油茶良种‘华鑫’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1%);新稍长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华金’‘华硕’‘湘林XLC15’‘华鑫’,新稍粗度大小依次为:‘华硕’‘华金’‘湘林XLC15’‘华鑫’;4个接穗品种中‘华硕’的单果质量最大,其质量分别是‘华金’、‘华鑫’、‘湘林XLC15’的1.15、1.04和1.84倍;平均单株产量最高的是‘华鑫’为5.94 kg。其次是‘华硕’为5.87 kg;出籽率最高的是‘华鑫’,含油率最高的是‘华金’;单株产量与果径、果高、干出籽率以及单果重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果形、出籽率、单果重是判定油茶产量的重要指标。综上所述,采用上述4个品种进行高接换冠后,显著提高了油茶产量和果实品质,可促进油茶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春季毛樱桃嫁接李子劈接繁育技术。该技术增强了李子树抗寒性,有效地解决了北方冬季寒冷气候下李子树的冻害问题,嫁接后的李子果实口味甘甜、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嫁接对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研究那氏齐齐发诱导液对西瓜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设计5个浓度处理:2500倍液、3000倍液、3500倍液、4000倍液、4500倍液,分别对西瓜进行处理,并对西瓜果实形态、品质、产量等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500倍液诱导液处理下,果实品质产量提升效果最好,其可溶性糖含量为1.09%,VC含量6.17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0.824 mg/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3%,单果重1.86 kg,亩产61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梨枣,枣属.树高5~8米.叶片比普通枣树的叶片大而且厚.果实个大、皮薄、梨形,故名梨枣.果实成熟在9月底10月初,红色或紫红色,单果重100~150克.果肉青翠色,脆嫩甜美,品质上乘,适于鲜食.品种适应性强,宿县地区东北部山地多为灌木林地,野生酸枣树较多.引进栽培梨枣,因水肥条件较差,成活率低,长势差.采用野生酸枣嫁接梨枣培育,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持了原品种的优良性,且长势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嫁接培育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平欧杂种榛低产园改造技术,采用劈接的方法进行品种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嫁接高度为40~50 cm时,各品种(系)嫁接成活率最高;1-21(品系)、辽榛3号在嫁接后的生长量、抗寒性、果实产量等综合性状超过其他品种(系),可以作为低产榛园嫁接改优的最佳品种(系);嫁接后结果第2年应该加强树体的水肥管理,提高树势。  相似文献   

8.
目前云南大面积栽培的核桃中,树体长势好,生长旺盛,但群体混杂,种性退化严重,出现品种差、产量低、品质劣的问题。采用高接改优方法,早实核桃品种高接后1~2a结果,晚实品种2~3a结果,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核桃高接换优是提高低产劣质核桃树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核桃嫁接受气候、接穗质量及砧木生长环境诸因素影响,成活率、保存率、丰产时间都难把握。近年来,我们在核桃“两化”示范村建设高接换优项目中,通过春季枝接、夏季绿枝劈接和芽接技术的结合运用,使核桃嫁接的保存率显著提高,结果期和丰产期提前。  相似文献   

10.
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试验站种植核桃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过去由于大多是异花授粉和实生苗繁殖,因此在结果性状和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好坏之差、优劣之别十分显著,劣多优少,特优的则更少.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1978年自治区林业厅确定该站为良种核桃生产基地,先选用优树种子育苗,后定植建园,不久又在攻破嫁接技术难关的基础上,发展无性系建园,使核桃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无性系国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优种国,如优种树10年生单株产量4.7公斤,无性系树6年生单株产量16.1公斤).自1983年起,又采用插皮舌接的方法,有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