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毯式钵育摆栽培技术,是用毯式钵盘育壮秧,再用机械摆栽的一项水稻增产技术,它集钵体育苗、机械摆栽、测土配方、节水技术和"三化一管"等于一体。由于采用毯式钵体盘播种播量合理,秧苗根部营养面积大,加之带土移栽,使得水稻苗壮,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从而增加穗数和千粒重,提高成熟度,是提高水稻产量高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利用塑料软盘育苗,进行人工或机械抛秧的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80年代初期由日本传入我国,1992年引入我省。经三年来的消化、吸收、提高、创新和多点试验、示范,1994年我县水稻抛秧栽培示范面积已达2100亩,平均亩产稻谷515.7kg,较常规手插秧亩产492.3kg增产23.4kg。该项技术最显著的优点是:①工效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钵体毯式育苗技术具有壮苗率高、秧根发达、移栽不伤根、不漂苗、分蘖早、成穗率高等优点,利于秧苗的田间生长;钵体毯式育苗技术与机械插秧技术合理配套,可进一步提高水稻栽培机械化程度,从而实现水稻生产提质、增效的目的。1试验示范方法本田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个点200亩。示范区采用434孔钵体毯式塑料秧盘,育中苗,应用F4手扶式插秧机进行摆栽插秧。对照区采用常规育苗和常规插秧机  相似文献   

4.
毯式育秧盘可有效提高水稻育苗质量,大大提高插秧效率,增加了农户的收入.2012年八五二农场进行了毯式育秧盘在水稻上的应用示范,现将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毯式秧盘平播水稻比普通塑料秧盘育苗要壮,特别是插秧后,秧苗返青快,分蘖多,产量高,现已被广大水稻种植户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毯式秧盘平播水稻种子均匀分布盘土表面(含在两穴之间表面),造成机械插秧时伤根、断秧、缺穴现象发生,严重降低水稻基本苗数,影响水稻返青速度和产量。通过试验示范,在毯式秧盘上用压穴模具压盘土,呈现穴窝(18×36=648个穴窝),与毯式秧盘底部穴窝相对应,达到  相似文献   

6.
不同育苗方式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日本钵式盘、钵体毯式育苗盘和常规软盘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作用,研究以空育131、垦稻10和垦稻12为材料,探讨了日本钵式盘、钵体毯式育苗盘和常规软盘的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的秧苗素质以日本钵式盘最优、钵体毯式育苗盘次之、常规软盘最差,产量也呈现相同趋势。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是日本钵式盘和钵体毯式育苗盘增产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钵体毯式育苗是目前最优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县于1995年进行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示范,1999年推广面积达1262万亩。水稻旱育苗(无塑盘)抛栽技术是一项轻型栽培的新技术,为探讨其高产高效的群体栽培模式,特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基质育苗和常规土育苗,基质育苗使用三种不同的秧盘,三个处理,一个对照,结果表明基质育苗的秧苗素质较常用育苗好,产量也较常规育苗高,其中毯式基质育苗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正>我县是水稻生产大县,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寻找更为合理的栽培模式,不断的提高水稻单产,成为我们目前紧要的攻关课题。由于栽培模式的多样化,插秧密度也产生了不同的规格,为了能更为科学的了解插秧密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此项试验。1试验目的我县从推广水稻旱育超稀植以来,主要以普通机插盘育苗和普通钵体盘育苗为主,插秧密度以30×20㎝;30×16.6㎝为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我县根据省农技推广总结的实施计划方案,承担了水稻免耕抛秧示范项目,我们把水稻抛秧和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列为重点适用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抛秧面积达35万亩,免耕抛秧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且呈强劲的发展态势。水稻抛秧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为我县粮食生产的节劳降耗、增产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1 实施概况在省农技推广总站下发的《2004年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中,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来,我县按照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的要求,将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列入我县重点推广的十大农业实用新技术之一,在全县大力推广。经过试验示范、宣传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2004年的示范推广情况总结如下。1 基本情况1.1 推广面积迅速扩大我县从2001年开展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3年来的示范推广,免耕抛秧由过去的早稻免耕抛秧,发展到现在的一、二晚免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毯式育苗技术是当代新型的育秧模式之一,是针对水稻育苗过程中出现的芽率低和长势弱等现象,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培育水稻壮苗,从而实现水稻的优质和高产。为了验证是否适合大面积应用设置此实验,并为推广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3.
<正>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省去了插秧这项农艺过程,是减少生产成本、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益的一项新的栽培方法。目前,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已普遍应用这项技术,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一季稻地区以及江、浙一带也开始推行。我县自1995年开始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使该项技术日臻成熟,并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营养土育苗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2013年进行了不同类型营养土育苗的大面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用适量的二胺定期培肥营养土进行育苗,对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 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我县的科技人员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抛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水稻免盘旱育抛秧的实质就是不需塑料软盘,直接利用肥床旱育秧,采用单株拔秧,利用秧苗根系带土直接抛秧。我  相似文献   

16.
张培 《河北农业》2014,(6):14-15
我县自2010年从东北地区引进了水稻透气膜育苗技术,三年来,在张三营、郭家屯、韩家店等8个乡镇,15个点进行试验示范,全部获得成功,2013年在全县推广应用了34000平方米。这项技术具有苗壮、浇水简单方便、抗病、不用通风炼苗、抗风、抗低温、防高温、插后缓苗快,增产增收等特点,得到了广大稻农的认可,具有良好推广前景。一、水稻专用透气膜的主要优点1、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本田上,示范施肥模式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增强其抗病能力,提高其千粒重和产量。示范模式产量为633.8kg/亩,与常规对照比增产6.7%;示范模式出米率为68.2%,较常规提高0.7%。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水稻生产的发展,前几年我县引进水稻钵盘育苗及抛秧生产技术进行试验示范,该技术具有省工减轻劳动强度、栽秧速度快、节省秧田、节支增收等优点,可以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一、水稻钵盘育苗技术 1. 床土配制 通常配制比例是旱田 土(水 田土 )占50%,腐殖 土或 草炭土占30  相似文献   

19.
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我县的科技人员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塑盘抛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水稻免盘旱育抛秧的实质就是不需塑料软盘,直接利用肥床旱育秧,采用单株拔……  相似文献   

20.
本次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以塑料软盘为对照,研究毯式秧盘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毯式秧盘的水稻产量为639.3kg/亩,比对照增产25.1kg/亩,增产比为4.1%,每亩可增收72.79元,综合效益可提高65.09元/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