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五、涌流灌溉 1.涌流灌溉的特点及节水作用 涌流灌溉又称波涌灌溉或间歇灌溉。它是按一定周期断续地向灌水沟(畦)供水,逐段湿润土壤,直到水流推进到灌水沟(畦)末端为止的节水型地面灌水方法。其灌溉水流不是一次灌水就推进到灌水沟(畦)末端的,而是灌溉水在第一次供水输入灌水沟(畦)达一定距离后,暂停供水,然后过一定时间后,再继续供水,如此分几次间歇反复地向灌水沟(畦)供水的灌水方法。 涌流灌溉较传统地面沟(畦)灌具有灌水均匀、灌水质量高、田面水流推进速度快、省水、节能和保……  相似文献   

2.
一、地面灌溉   目前地面灌溉占我国灌溉总面积的 95%以上,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仍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灌溉方式,建立并大力推进各种改进地面灌溉工程技术是提高我国节水灌溉水平的根本措施。   1改进地面灌溉工程技术体系 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灌排渠系配套、土地平整技术、田间规格设计、灌溉流量控制技术、地面灌溉新技术等。   2地面灌溉技术 是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地面坡度、田间规格与灌水量等灌溉技术要素的适宜组合。地面灌溉要求条件:土地平整、壤土及粘性土、单宽流量大并能正确控制。地…  相似文献   

3.
1.坑灌 是在每棵果树周围用田梗围成圆形或方形坑,从输水沟引水灌溉。该方法简单,但水分仅湿润树根部土壤,土壤易板结,灌水效率不高。 2,分区灌溉 将果园以树为单位用土梗分隔成方形的小区引水灌溉。该方法具有湿润范围大、灌水均匀的优点,但用水量大,易造成土壤板结。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灌溉模式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种办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但传统灌溉水利用率低、易发生超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渍害和盐碱化,对土地平整要求较高,地形复杂的地区平整土地的投资较大等问题。近年来,人们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传统地面灌溉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节水灌溉技术,如微喷灌、膜下滴灌等。一、喷灌  相似文献   

5.
膜上灌溉技术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它是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畦、沟全部被地膜所覆盖,从而实现利用地膜输水,并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设灌水孔入渗给作物供水的灌溉方法.由于放苗孔和专设灌水孔只占田间灌溉面积的1%~5%,其他面积主要依靠旁侧渗水湿润,因而膜上灌实际上也是一种局部灌溉.  相似文献   

6.
水稻控制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5~25mm薄水层返青;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灌水后田面不再建立水层,以根层土壤水分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溉水量。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值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灌水控制上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  相似文献   

7.
地面灌溉是一种古老而广泛采用的灌水技术。目前我国现有灌溉面积中,地面灌溉仍占到98%左右,传统的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淹灌等四种灌水方法,它们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灌水定额大、均匀性不太高、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为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节约用水,我国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节水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面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灌溉是水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在地面节水方法中,重点介绍目前我国比较先进、大面积推广的小畦灌水技术、间歇灌水技术和膜上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 地面灌溉方法,多会产生土壤表层湿润,而极易被滋生的菌类、苔鲜等吸收大量水分;对透性强的土壤,水分渗透快,植物又往往来不及吸收;大量灌水会将肥料冲掉,污染地上水。奥地利赫姆舍尔弗公司设计出一种独特的灌溉体系,能消除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10.
地面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灌溉是水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在地面节水方法中,重点介绍目前我国比较先进、大面积推广的小畦灌水技术、间歇灌水技术和膜上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地面灌溉是水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在地面节水方法中,重点介绍目前我国比较先进、大面积推广的小畦灌水技术、间歇灌水技术和膜上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地面灌溉是水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在地面节水方法中,重点介绍目前我国比较先进、大面积推广的小畦灌水技术、间歇灌水技术和膜上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地面灌溉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灌水方法,占全国灌溉面积的90%左右,它的最大优点是灌溉投资少、管理费用低,不需要能源.因此,在我国目前水资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在大力发展喷灌、滴灌、渗灌、微灌等高新灌水技术的同时,还应重视地面灌溉,加强地面灌溉的研究,提高地面灌水技术要素,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传统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淹灌四种灌水方法,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灌水定额大、均匀性不太高、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为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节约用水,现介绍几种实用肯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5.
1 沟灌灌溉水玉米行间的灌水沟内流动,靠重力和毛管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技术。沟灌较大的水漫灌对土壤的团拉结构破坏轻,灌水后表土疏松、这对质地黏重的土壤更为重要, 可避免板结和减少棵间蒸发量。灌水垄沟深18-22米。  相似文献   

16.
传统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淹灌四种灌水方法,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灌水定额大、均匀性不太高、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为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节约用水,现介绍几种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7.
传统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淹灌四种灌水方法,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灌水定额大、均匀性不太高、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为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节约用水,现介绍几种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亦称浅水勤灌。这种灌溉方法以阶段浅水层灌溉为主,一次烤田,多次落干。总结实践经验,浅水灌溉各生育期的灌水技术可概括为“浅水插秧、深水活棵、薄水分蘖、断水长粗、足水长穗、小水灌浆、干湿长粒”。二、浅湿灌溉浅湿灌溉是以浅水和湿润相结合的一种灌溉形式,是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群众也易接受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其技术要点是水稻移栽后到分蘖初期,对水分敏感的孕穗、抽穗阶段,一般保持浅水为主,即灌溉水的上限不超过30毫米~40毫米,下限保持田面湿润状态,其他生育期又以湿润为主,每次灌以20毫米~30毫米浅水层,待…  相似文献   

19.
王贵连 《吉林农业》2010,(11):142-142
地面灌溉技术要保证实现定额灌水、田间灌水均匀度高、高效低耗的灌水成本、节水增产率、田间灌溉效率、灌水劳动生产率、田间灌水成本、田间灌溉效率、田间灌溉水储存率、田间灌水均匀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水分如何影响肥料效应的发挥对于制定强调恰当的水肥调控技术非常重要.[方法]在新疆阿瓦提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地面灌溉不同灌溉量下棉田土壤剖面上碱解氮时空分布特点.[结果]地面灌溉明显的影响100 cm深度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尤其0~40 cm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幅很大;基本上是灌水量越大,碱解氮被淋溶到下层的量就越大.[结论]"以水促肥"效应的一部分原因是灌水扩大肥料在土壤垂直方向分布范围,使更多的棉花根系可以吸收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