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和稳产是我省大豆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首要方向,过去,对大豆品种的评价过分注重高肥水条件下的高产指标,而忽视一般生产条件下的产量表现,通过高效栽培,把多项增产措施组装配套,使适合于大面积生产的稳产、高产品种达到优质、生态、安全生产的目的.不违农时,适时播种,保证播种质量,才能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的目的. 一、土壤准备 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 2、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2.
一、选用优良品种品种选用原则:早熟、稳产、多抗、品种搭配、品种的商品化程度高。二、整地栽培要求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再起垄。如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cm,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后再起垄,以免播种时堵塞播种耧,影响播种质量。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部分复合肥。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与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相同。三、播种  相似文献   

3.
一、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选用原则:早熟、稳产、多抗、品种搭配、品种的商品化程度高.我地适宜选用弱春性品种,以豫麦18为当家品种,合理搭配半冬性品种皖麦19. 二、整地 栽培要求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再起垄.如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 cm,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后再起垄,以免播种时堵塞播种耧,影响播种质量.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部分复合肥.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与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相同,目前提倡的是肥料后移施肥技术,也就是基肥占全生育期的1/3,追肥占2/3.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1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  相似文献   

5.
正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1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  相似文献   

7.
提高高油大豆的产量,除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高油大豆品种外,播前精选种子;合理轮作、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及播前施足底肥等措施外,播后的田间管理也是确保高油大豆丰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东北是我国盛产大豆的主要地区,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大豆也是重要的农作物,其产品优质、安全、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一、大豆的播种技术播种技术好坏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对大豆的播种要做好如下准备:1、土壤准备:(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土壤耕作及耙、耪、压  相似文献   

9.
大豆与玉米间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大豆、玉米间作高产栽培套种技术,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边行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期及播种方式、间作种植模式、播种方法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大豆、玉米间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实际经验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实际经验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  相似文献   

12.
1播种前土壤准备1.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耢、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a.平播大豆,土地必须深松,耕翻深度18~20厘米,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春季整地要做到翻、耙、松、耢、压连续作业。b.垄播大豆。伏翻秋耙,秋翻秋耙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垄距为63~65厘米,误差2厘米,垄体压实后垄高18厘米,误差2厘米。1.2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豆种植中,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技术环节主要是:备种、整地、播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本文就以上技术要点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对我国的大豆产量和品质提高有一定帮助。一、备种1、选良种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优质品种是大豆高产的重要环节,切勿盲目引进外地新品种。引进  相似文献   

14.
正1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生育期适合黑龙江地区自然条件的耐密品种,其性状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及商品性好,品种的发芽率≥95%,纯度、净度均≥98%。播前对种子人工筛选,去除破、秕、霉、病及杂粒等杂质,在播种前6~7d先晒种,把种子摊放在干燥向阳地方晾晒,每天翻动几次,晚上收回,防止受潮。播种前2~3d用多功能种衣剂进行包衣,放置干燥处阴干。2播前准备整地是采取土壤耕作措施,为玉米播种、出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了大豆获得高产,玉米—大豆轮作应在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生产技术方面进行规范,特别是要明确轮作条件下的播种、除草剂使用和施肥等关键栽培措施,以确保玉米—大豆轮作条件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正>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退化,播种过晚,后期遇到高温不利于马铃薯的膨大,再加上措施不当,管理粗放产量低,种植面积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如何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技术改进,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一般亩产达到2000~2500千克。1.改播前春整地为冬整地马铃薯为地下茎作物,为使植株生产苗壮,结薯多而大,采取封冬前整地,加强土壤熟化,增加土壤活土层,调节土壤中水、肥、气和热状况,是夺取马铃薯高产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集中产地,种规模大、商品率高,也是油用大豆的最适宜区。提高高油大豆产量,除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高油大豆品种;播前精选种子;合理轮作、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及播前施足底吧等措施外,播后的田间管理也是确保高油大豆丰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大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比较粗放,品种比较老化,技术普及不到位,所以普及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1.选用优种。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性状稳定、品质优良的品种。2.精细整地。合理耕翻,细致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害,是保全大豆全苗壮苗的基础,也是大豆增  相似文献   

19.
<正>一、良种种选择与处理选择生育期适合杜蒙地区自然条件的耐密品种,其性状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及商品性好,品种的发芽率≥95%,纯度、净度均≥98%。播前对种子人工筛选,去除破、秕、霉、病及杂粒等杂质,在播种前6~7d先晒种,把种子摊放在干燥向阳地方晾晒,每天翻动几次,晚上收回,防止受潮。播种前2~3d用多功能种衣剂进行包衣,放置干燥处阴干。二、播前准备整地是采取土壤耕作措施,为玉米播种、出苗、生长发  相似文献   

20.
正一、选用高产小麦品种品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审定的高产小麦品种,通过近几年的高产试验,我们选用了适合睢县气候特点和土壤状况,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穗粒结构协调,具有高产、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众麦1号作为高产品种。二、注重播种技术1.精细整地,达到上松下实。高产地块要选择土壤肥沃、耕层深厚、排灌方便、透气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小麦播种前要结合玉米秸秆还田尽量增加耕翻深度,尽量切碎、埋实秸秆,为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