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磷浓度下浮萍生长和去除磷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少根紫萍、稀脉浮萍和紫萍为供试材料,以霍格兰氏营养液为培养液,考察了夏季气象条件下3种浮萍在培养液中鲜重的增加和去除磷效率的情况。结果表明:浮萍在磷浓度为0.1~46.5 mg/L的水体中均可生长。浮萍生长的最适磷浓度范围为0.1~15.5 mg/L,其中磷浓度在3.1 mg/L左右的情况下,浮萍长势最佳。相对于稀脉浮萍和少根紫萍,紫萍表现出一定的磷去除优势,尤其是在高磷浓度条件下紫萍磷去除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地区常见的浮萍多根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L.)Schleid]、少根紫萍[Spirodela oligorrhiza(kurz)Hegelm]和青萍(Lemna minor L.)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浮萍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40℃下,3种浮萍均能生长繁殖。30℃时,多根紫萍、少根紫萍和青萍鲜重、株数和叶片数的相对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浮萍的3种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趋势与浮萍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在30℃时生长状况最好,在10℃和40℃时,生长速度缓慢。通过对三种浮萍形态特征的观察发现,其变化情况与温度对浮萍生物量和保护酶的影响情况类似。  相似文献   

3.
浮萍多样性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浮萍物种多样性对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效果及其对浮萍生物质积累的影响,为未来利用浮萍混养组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及开发浮萍生物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青萍(Lemnaaequinoctialis LC33)、少根紫萍(Landoltiapunctata LC06)和多根紫萍(Spirodelapolyrhiza LC15)进行单独和混合培养,测量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率,同时分析混养组合的生物质含量.[结果]由少根紫萍和多根紫萍构成的混养组合对水体中硝氮(NO3--N)、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7.05%、95.00%和97.64%;由3种浮萍构成的混养组合对水体中氨氮(NH4+-N)的去除率最高,达98.17%.由青萍和少根紫萍构成的混养组合及由少根紫萍和多根紫萍构成的混养组合具有更高的生物量增长率,由青萍和少根紫萍构成的混养组合可积累更多的淀粉,由少根紫萍和多根紫萍构成的混养组合可积累更多的粗蛋白.[结论]适当的浮萍混养搭配不仅可提高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还能促进生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对太湖流域多个县(市)浮萍分布情况进行调查,观测各地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体的水质状况,探讨水体p H值,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及其与浮萍分布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浮萍适宜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流动的河流中较为少见。太湖流域采集到3属5种浮萍,分别为Spirodela polyrrhiza、Lemna minor、Lemna turionifera、Lemna aequinoctialis、Landoltia punctata。其中,紫萍属(Spirodela genera)和青萍属(Lemna genera)分别占到49%和37%,为该地区主要的浮萍种类。少根紫萍适宜在中性的环境中生长,而紫萍适宜生长在偏碱性的水体中;相对而言,青萍生长的p H范围更广,在p H值6.34~8.78均有分布。太湖流域浮萍生长水环境中氮、磷含量范围较广,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28~19.67、0.01~5.18、0.10~24.62、0.03~2.45 mg/L。尚未发现自然环境中浮萍的分布与水体氮、磷含量间的必然联系。调查还发现,太湖流域浮萍淀粉含量在10.95%~23.27%之间,均值为15.95%。在太湖流域水生植物修复过程中,可优先考虑利用当地优势浮萍品种及不同品种浮萍的共生复合系统,构建浮萍塘生态系统,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5.
浮萍净化与资源化利用沼液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  席运官  徐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39-16740,16774
[目的]初步研究浮萍净化和资源化利用沼液的可行性。[方法]以紫背浮萍和青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稀释倍数的沼液中培养,研究浮萍对沼液中氮、磷和COD的净化去除能力和沼液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背浮萍在稀释1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氮、磷的净化效果最好。紫背浮萍在稀释2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COD的净化效果最好。此外,浮萍能够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结论]该研究为浮萍净化沼液同时生产鱼类饵料等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广东2省多点的浮萍及其生活水体为研究对象,调查浮萍种属分布、水质状况,并分析浮萍分布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经DNA barcoding鉴定,江苏采集的浮萍属于青萍、多根紫萍、少根紫萍、芜萍,而广东采集的浮萍均为青萍。通过对水体pH值、氨氮、硝氮、总磷、铬(Cr)、锰(Mn)、镍(Ni)、铜(Cu)、锌(Zn)、镉(Cd)、铅(Pb)11种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发现青萍对pH值、氨氮、硝氮、总磷、Mn、Ni、Cu、Zn的耐受能力较其他浮萍强,而紫萍对Cr的耐受能力较好。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水体环境的差异会造成浮萍分布的差异,而冗余分析(RDA)发现,氨氮、pH值与浮萍分布具有显著相关性,氨氮是影响浮萍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而广东采集的水体氨氮浓度过高,对氨氮耐受能力较弱的浮萍品种难以存活,这也是造成广东地区浮萍品种单一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选择浮萍品种处理水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地区常见的青萍(Lemna minor L.)、少根紫萍(Spirodela oligorrhiza Kurz.)和多根浮萍(Spirodela polyrrhiza L.)为研究对象,在以Hoagland’s E-Medium营养液进行实验室模拟培养的基础上,研究了pH对3种浮萍生长及其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4—11时,3种浮萍均能耐受,最适pH均为4—5;在pH为4—5和10—11时,浮萍体内3种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有更高的活性,对浮萍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常见的浮萍(青萍)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的方式研究了氮磷浓度对浮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浮萍对不同浓度的氮、磷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较高浓度及特定氮、磷比有利于浮萍的大量生长。研究结果可以为污染水体的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经过筛选得到的2种长江流域的优势浮萍品种稀脉浮萍(Lemna aequinoctialis)和少根紫萍(Spirodelapolyrrhiza)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污染河道污水中TN(全氮)、TP(全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混养的浮萍,对水中TN、TP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对水体TN去除效果最好的为稀脉浮萍、少根紫萍投放面积分别为20%、40%的处理,TN去除率达81.5%;对TP去除效果最好的为单种60%稀脉浮萍的处理,TP去除率达到78.2%.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硝酸盐氮对紫背浮萍氨耐受能力的影响,该文通过在4个系列氨氮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水平硝酸盐氮,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紫背浮萍相对生长速率、叶面积等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硝酸盐氮的情况下,紫背浮萍的相对增长速率和叶状体大小随氨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能够耐受的最大氨质量浓度约为400mg/L[ρ(NH4^ -N)].在硝酸盐存在情况下,紫背浮萍生长则可耐受500mg/L[ρ(NH4^ -N)],并且相同氨氮质量浓度下,硝酸盐存在使紫背浮萍相对增长速率和叶状体面积均增加.从该研究结果来看,水中硝酸盐氮的存在可提高紫背浮萍对氨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以多根紫萍(Spirodela polyrhiza)、少根紫萍(Landoltia punctata)干粉为生物质吸附剂,考察2种浮萍干粉对水环境中镉离子(Cd~(2+))的吸附作用,探索处理含镉废水的新途径。结果表明,浮萍干粉投量、溶液初始p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Cd~(2+)浓度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2种浮萍干粉对Cd~(2+)的吸附在反应开始10 min后达到平衡,且吸附容量均可达50 mg/g;当浮萍干粉投加量为0.2 g、溶液初始pH值为6.8、处理溶液初始Cd~(2+)浓度为50 mg/L时,2种浮萍干粉对镉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15%(少根紫萍)、95.72%(多根紫萍);两者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可用二级速率方程进行描述,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99以上;在5~500 mg/L浓度范围内,2种浮萍干粉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Freundlich、Tempkin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性均较好,线性拟合的r2均在0.9以上,且通过分析模型相关参数发现,2种浮萍干粉对Cd~(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生物吸附剂;此外,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浮萍干粉所含糖类中的羟基及酰胺中的氨基可能参与了对Cd~(2+)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以经筛选得到的当地优化浮萍品种——少根紫萍和稀脉浮萍为供试材料,以扬州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供试水,考察了夏季气候条件下2种浮萍在供试水中生物量的增加情况和体内的氮磷含量,并计算得到2种浮萍对氮磷的净积累量.结果表明:稀脉浮萍的生物量增加得更快,在15 d的培养期内,鲜生物量由初始的62.5 g/m2增加到试验结束时的248.9g/m2,增加了近3倍,干生物量增加了2.4倍.少根紫萍的鲜生物量由初始的62.5 g/m2增加到139.1 g/m2,增加了1.2倍,干生物量增加不到1倍.稀脉浮萍的含水率约为95%,高于少根紫萍91%左右的含水率.2种浮萍体内的氮磷含量都比较稳定,变幅较小.稀脉浮萍对氮磷的积累量大于少根紫萍对氮磷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13.
以扬州市郊的少根紫萍、稀脉浮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浮萍覆盖面积对营养液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投放密度与TN、TP的去除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浮萍对营养液中TN、TP的总去除率提高。单位投放密度的TN、TP去除率(去除率/投放密度)随着投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浮萍群落的分布及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于2013年5~8月分3次对海南岛浮萍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在13个市县共收集到34个浮萍群落样本,共鉴定出45个生态型4个种。本实验对其中的3个种即无根萍、稀脉萍和紫萍的分布种群落结构影响因素(如生长水体的pH值、氮磷含量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稀脉萍分布最广泛,在全岛均有发现,无根萍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部,紫萍和无根萍虽然在不同的大区域范围也有发现,但不如稀脉萍分布广。浮萍多生长在污水处理厂、废水塘等水流基本静止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针对每个浮萍种的存在是否与其生长水体的营养情况有关系进行了one-way ANOVA和one-way MANOVA分析,结果显示,浮萍的分布与其生长水环境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是一种偶然现象。另外,在模拟浮萍野外生长环境下,观察温度和水体营养条件对浮萍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营养情况相比,温度对浮萍群落结构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浮萍净化N·P污染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斌  蔡树美  郎莎莎  钱晓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02-10103
[目的]明确浮萍净化污水TN和TP的特点,筛选高效净化氮磷有机污水的浮萍优化品种。[方法]从扬州市和昆山市各采样点选取的当地3种有代表性的浮萍品种为供试材料,以经稀释5倍、10倍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设置5种不同浮萍对2种不同浓度污水的10组净化处理,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浮萍品种对不同浓度污水氮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污水TN和TP浓度随浮萍处理时间(0~10d)增加而持续降低;紫萍属浮萍对TN和TP的净化能力优于浮萍属浮萍;浮萍对稀释5倍的供试污水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1.14%和81.00%;浮萍对稀释10倍的供试污水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2.18%和91.33%。[结论]紫萍属浮萍可作为适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效净化氮磷有机污水的浮萍优化品种。  相似文献   

16.
又叫“青萍”、“紫浮萍”。浮萍科浮水小草本。植物体叶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对生,两面均绿色。花白色。一般用芽繁殖。既可作饵料、饲料,又可作绿肥。适宜于水质肥厚、背阳光的静水中(如河沟、沟渠等地)繁殖。水温在22℃以上时,每亩水面放萍种15~20公斤,即能自行繁殖生长。浮萍繁殖力极强。  相似文献   

17.
浮萍在Cd、Zn污染水体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艳葵  韦星任  蓝梓铭  李婷  姚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63-15165,15182
[目的]考察浮萍在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以青萍种浮萍为试验材料,采用含不同浓度Cd、Zn的培养液对其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处理青萍的生长状况及叶片色素含量,分析Cd、Zn浓度对青萍吸收N、P及吸附重金属能力的影响。[结果]Cd、Zn浓度对青萍生长状况影响显著;随着Cd、Zn初始浓度的增加,青萍叶绿素a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青萍对培养液中N、P的吸收能力随Cd、Zn离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重金属浓度过高时,青萍对N、P不仅无吸收,反而将细胞中的N、P溶出;青萍对Zn的富集、吸收效果较好。[结论]青萍在Zn污染水体修复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判断青萍是否可以作为盘龙江磷污染的指示性生物。[方法]以青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青萍对磷的耐受程度,分实验室培养和野外调查。[结果]实验室培养条件下,青萍可以在磷浓度0.1~15.0 mg/L的培养液中正常生长。野外调查盘龙江各采样点磷浓度(0.07~0.47 mg/L)的青萍分布情况:上游河段没有出现,中游河段有出现,下游河段多度增加。[结论]青萍至少可以指示2类水以上的水质,有青萍出现的水体已经受到磷污染。  相似文献   

19.
用野生植物生产蚊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原料配方1.艾蒿类。如野艾、细叶艾、青蒿、黄花蒿、牡蒿艾等,占1%-2%。2.紫背浮萍。又称紫萍,常见于池塘、湖泊或稻田水面,比例为3%-4%。  相似文献   

20.
常见水生植物对农田退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净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常见水生植物对农田退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的净化作用,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空心菜、紫背浮萍、水芹菜、水浮莲、三叶浮萍和满江红对农田退水中TN和TP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处理20 d后,供试水生植物对农田退水中TN的净化率达85.8%~95.6%,净化率大小顺序为:空心菜>水芹菜>水浮莲≈紫背浮萍>满江红≈三叶浮萍;TP的净化率达95.3%~97.2%,净化率大小顺序为:水芹菜>空心菜>水浮莲>紫背浮萍≈三叶浮萍≈满江红.而对照组仅为55.6%(TN)和58.9%(TP).这说明6种供试水生植物对农田退水中TN和TP均有较强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