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自然光条件下具有复杂背景的棉花图像,提出了1种新的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聚类预处理,去除图像中较暗区域;其次,利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构建超像素,并用1种改进的方法检测每个超像素在图像中的独特性和分布情况权值,利用检测结果逐像素计算显著度获得整幅图像的显著图;最后,利用连通域面积去噪方法得到棉花图像分割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图像的复杂背景,消除强光和阴影影响,准确地将棉花图像从背景中分割出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复杂背景与天气条件下的棉花叶片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自然条件下棉花叶片的精准分割,提出一种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混合的棉花叶片图像分割方法。本算法将棉花叶片图像在RGB颜色空间模式下采用二维卷积滤波进行去噪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彩色图像从RGB转换到目标与背景差异性最大的Q分量、超G分量、a*分量;随后在K均值聚类的一维数据空间中,利用PSO算法向全局像素解的子空间搜寻,通过迭代搜寻得到全局最优解,确定最佳聚类中心点,改善K均值聚类的收敛效果;最后,对像素进行聚类划分,从而得到棉花叶片分割结果。按照不同天气条件和不同背景采集了1 200幅棉花叶片样本图像,对本研究算法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晴天、阴天和雨天图像中目标(棉花叶片)分割准确率分别达到92.39%、93.55%、88.09%,总体平均分割精度为91.34%,并与传统K均值算法比较,总体平均分割精度提高了5.41%。分割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能够对3种天气条件(晴天、阴天、雨天)与4种复杂背景(白地膜、黑地膜、秸秆、土壤)特征混合的棉花叶片图像实现准确分割,为棉花叶片的特征提取与病虫害识别等后续处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应用ISODATA算法对成熟草莓图像进行分割,该方法具有迭代自组织性,通过预先设定的迭代参数,在随机选定初始聚类中心的基础上,使用分裂与合并的机制。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成熟草莓图像的分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进行图像分割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随机初始化聚类中心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狮群优化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混合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狮群算法优化模糊C均值的目标函数,增强算法全局最佳值搜索能力,使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同时引入聚类有效性指标,通过迭代更新搜索到合理的分割类别数实现自动确定图像分割最佳类别数,并根据最佳类别数确定最优聚类中心的选取,最终实现图像的自适应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自适应地确定图像分割最佳类别数,能快速准确地实现图像分割。  相似文献   

5.
以谷子为研究对象,采集谷子阴天、背景复杂有阴影、光照不均、露水雨水反光4类环境条件下的冠层图像,分别采用超绿分割、Lab空间K均值聚类分割和基于H分量的K均值聚类分割3种算法进行冠层提取,探究不同条件下谷子冠层提取的最优方法。对于阴天和背景复杂有阴影的谷子冠层图像,3种算法均可以较完整地提取,分割准确率均达到93%以上;对于光照不均的图像,超绿分割效果最差,基于Lab空间和基于H分量下的K均值聚类分割效果相对优异,分割准确率分别为93%和96%;对于露水雨水反光的图像,基于H分量的K均值聚类分割准确率最高,达到97%。基于H分量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4种不同环境条件下获取的谷子冠层图像分割效果均较理想,为后续谷子生长自动监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使用SLIC(简单线性迭代聚类)超像素图像分割方法将木材表面缺陷图像预分割,并从提高算法速度和自适应阈值2方面对超像素合并算法进行改进;分析了DBSCAN(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聚类用于该类超像素合并中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了自适应阈值的快速DBSCAN超像素合并算法来取得缺陷分割图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对于3类缺陷都能很好的分割,并且算法复杂度低;分割及合并的总时间为0.35 s左右,能满足在线分选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图像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对小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特征的定量分析,冬孢子区域的分割则是分析的前提.针对小麦腥黑穗病菌图像的特点,考虑到传统分割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分割算法.研究以病菌彩色图像B分量为聚类对象,以R、G、B分量值之和不变为迭代终止条件,利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分割病菌图像,使类内像素均值的距离和取得局部极小值.与其他分割方法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该分割算法既分割出亮度不均匀的背景,对噪声的敏感度较小,又减少了分割后的冬孢子粘连,分割出的冬孢子数目增加.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方法对番茄穴盘苗重叠幼叶图像分割精度较低、背景剔除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Net模型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相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首先用ExRG法对图像的背景进行剔除,得到待分割幼叶的主体区域,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其次建立数据集,训练网络模型,用预训练的U-Net模型分割幼叶主体区域,提取其过渡区域;同时用FCM算法分割幼叶主体区域,提取其过渡区域。然后结合FCM算法分割得到的过渡区域和U-Net模型分割得到的过渡区域,得到重叠叶片的最终分割结果。最后,为了得到精准的评估结果,将重新连接的过渡区域进行填充,并与其他文献所述的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U-net模型和FCM算法对穴盘苗幼叶轮廓分割的结果更加准确,泛化性更强。证明对番茄幼苗叶片图像分割的有效性,为幼苗生长状况的检测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原木图像存在年轮、锯痕以及原木之间紧密接触的问题,提出两阶段分割方法,即依据原木目标和背景的颜色差异应用K均值算法进行聚类得到相互紧密接触的原木目标分割结果;然后应用分水岭分割算法将粘连的原木目标加以分离.结果表明:与直接用分水岭算法和K均值算法相比,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分割出原木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航拍大田油菜花的准确分割,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SI颜色空间阈值和X均值自动聚类算法相结合的分割方法来有效提高分割精度。先将待分割的原始图像转换到HSI颜色空间,通过设定的颜色阈值对目标区域进行定位,实现初步分割,得到候选目标区域;然后将候选目标区域的像素转换至LAB颜色空间,计算候选区域的a、b通道的均值和方差;最后利用得到的均值和方差作为聚类的约束条件,利用X均值自动聚类算法对原图像的a、b通道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克服变化的背景的影响,准确提取油菜花区域;相对于传统的聚类方法,本方法不需要预先设定聚类数,从而实现完全自动的分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克服光照不均引起的低对比度、反光、阴影、光斑及遮挡等对大田复杂背景下小麦冠层图像分割的干扰。[方法]设计了一种结合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与同态滤波的自适应图像增强和基于L*a*b*颜色空间α角度模型的K均值聚类分割算法。首先,将小麦冠层图像转换到HSI颜色空间,采用自适应算法对HSI空间的I分量进行增强处理,适当调节饱和度S分量,补偿光照强度分布不均,去除阴影及拉大对比度;其次,将增强处理后的图像映射到L*a*b*颜色空间,提取a*、b*分量建立α角度模型;最后,基于α进行K均值聚类分割处理。[结果]拔节前后光照强度不一、光照不均的冬小麦冠层图像的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一定程度避免基于L*a*b*颜色空间α角度分量K均值聚类的过分割现象;改善基于HSI空间H分量K均值聚类的欠分割缺陷,且对光斑、阴影遮挡、反光突出的图像分割更完整准确。[结论]本算法可为大田复杂背景下光照多变的作物冠层图像分割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树木图像颜色和纹理特征,融合聚类和分类算法对树木图像进行多目标优化分割,从而提高自然背景下树木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方法首先,利用MSCC框架理论,解决聚类和分类目标函数同时依赖于聚类中心的问题。然后,分别选定聚类性能评价指标函数和分类性能评价指标函数。最后,采用多目标进化优化方法——NSGA-II算法进行优化,得到Pareto前端最优解集,并通过计算聚类有效性指数I的最大值,寻找最优解决方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法国梧桐、侧柏、松树和杏树等自然背景下拍摄的4幅图像作为样本。分别采用K-means、Fuzzy C-means、对聚类目标函数进行单目标优化,采用MOPSO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以及NSGA-II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等5种方法对样本图像进行分割比较。结果在聚类中心数量相同、种群大小相同、遗传代数相同的条件下,指数I的值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割方法优势显著。对于4类不同样本图像分割的指数I值进行对比可知,以HF指数为单目标函数进行遗传优化的结果优于单一使用K-means和FCM算法;MOPSO多目标优化方法分割结果优于单目标优化结果;基于NSGA-II优化的多目标函数分割结果又优于MOPSO多目标优化结果。结论融合聚类和分类算法构建聚类性能评价指标函数和分类评价性能指标函数,并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多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能更好地保留树木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分割准确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自然光照复杂背景下,葡萄果穗区域分割准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和K均值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算法。本算法首先对由像素点组成的数据集合进行局部偏离因子(LOF)值计算,然后通过LOF值将数据集合重新排序,剔除LOF值最大的前n个对象,最后对局部异常因子算法输出的数据集合进行K均值聚类。在聚类过程中,通过局部偏离因子的值优化了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并降低了离群点和孤立点对最终聚类结果的影响。选取50幅不同光照、不同背景下的成熟巨峰葡萄果穗图片进行分割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图像分割算法能更准确地将葡萄果穗从复杂背景中分割出来。  相似文献   

14.
红枣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是实现其自动分级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红枣表面曲率变化致使其表面灰度分布很不均匀和缺陷区域很不明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亮度快速校正算法。首先使用单色CCD、滤光片和近红外光源获得红枣近红外图像;其次对原始图像进行去背景操作,获得红枣区域灰度图像;然后使用均值滤波器对去背景后的图像进行滤波获得亮度图像,并使用该亮度图像对去背景后的红枣图像进行亮度校正;最后对亮度校正后的图像进行缺陷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自动分级系统的实时性,且该缺陷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图像的树木自动提取是其种类、长势、形态等信息智能化判别的基础,如何实现树木的自动、准确、快速提取是具有实用性的科学问题。在自然场景中,由于图像元素多样、颜色差异大,树木自身存在不规则性,树木提取难度非常大。针对现有的图像分割与图像抠图法在树木提取过程中分别存在的误分割与过程复杂所导致的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优化Close-Form图像抠图的树木提取方法。在少量的标记下,依据颜色线性假设进行最小化代价函数计算,得到图像透明度;对透明度图像依次进行中值滤波、高斯滤波,得到透明度的去噪图像;对滤波后透明度与标准化的图像绿色分量组成二维空间进行K-means二聚类,实现背景与前景对象的准确判定,进而完成自然背景的树木图像提取。为了验证所提方法在不同场景和不同标记下的树木提取有效性,设计了基于K-means图像分割和传统Close-Form抠图方法的比较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K-means优化Close-Form的树木提取方法解决了传统Close-Form算法在少量标记下图像前景、背景估计不准确问题,克服了图像分割存在的误分类情况,实现了不同自然环境和多目标树木对象的提取。此方法具有对象提取稳定、计算时间快的优点,相对原Close-Form算法用时减少49.98%。  相似文献   

16.
依据植物图像中不同目标的区域特征,应用多水平集分割算法分割植物图像.该算法能够将植物的花朵、叶片以及背景有效地分割开.与基于聚类的多尺度Ncut算法的分割效果进行比较,多水平集方法在分割效果上优于多尺度Ncut算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粗糙集的迭代阈值选择的玉米苗期背景分割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粗糙集与阈值迭代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迭代阈值选择背景分割算法并将其运用在玉米苗期图像上。利用粗糙集的模糊性刻画目标与背景的边界,用阈值迭代法选取阈值进而实现背景分割。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阈值迭代算法的分割耗时为0.469 s,并且分割后图像存在大量的信息丢失;基于粗糙集的迭代阈值选择背景分割算法的分割耗时为0.374 s,分割图像清晰,能够快速、有效、准确的实现背景分割,并满足农业智能生产中实时性、高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遥感图像分割中,某些像素分类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对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传统的FCM算法具有很大的缺点。对此,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FCM遥感图像分割算法。首先,该算法在选取聚类中心和聚类数时使用直方图进行选取,克服了传统FCM算法选取时的随机性和人为性;然后,使用叉熵距离测度代替欧氏距离测度,克服了传统FCM算法依赖于球状分布的缺点;最后,利用传统FCM算法和改进后的FCM算法对某水电站大坝遥感图像进行分割实验,比较2种方法的分割效果,结果显示,改进的FCM算法大大提高了遥感图像聚类的效率和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马氏距离的荔枝图像分割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于颜色特征和聚类的马氏距离算法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设计了人机交互式可视化计算机图像分割程序。运用该程序,对荔枝照片进行了图像分割,分离出复杂背景下的荔枝果实图像。结果表明:该程序能较好地解决复杂彩图中目标图像的分割问题,可以消除因不慎而修改源代码的风险;通过数据分析器和滤波器能准确的对采样数据进行判断以及对含噪声的目标图像作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实现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蚜快速准确计数,提出一种先彩色分割,后自适应构元素及阈值的棉蚜计数方法。【方法】该方法基于大量棉蚜图像RGB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建模,利用结构元素完成腐蚀去噪,针对黏连区域像素个数进行求模运算。【结果】根据图像颜色特征将噪音分为13类,蚜虫分为7类,得到其RGB值后再次分类,并分析数据建立模型实现蚜虫和噪音的彩色分割;根据统计学原理建立结构元素,对不同噪音的图像自动选择最优结构元素进行腐蚀去噪;计算黏连区域像素个数与单头蚜虫期望大小像素个数的模,实现黏连区域蚜虫计数。【结论】基于结构元素的棉蚜计数方法能有效的对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蚜快速准确计数,计数平均准确率为86.47%,在图像处理过程中极大降低了算法对阈值的依赖性,有效地解决了棉蚜图像黏连分割的问题,完成基于数字图像的复杂背景下棉蚜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