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松茸蛋白制备及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姬松茸子实体为原料,对姬松茸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用碱提酸沉法和酶法,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30℃,pH值9.5,料液比1∶20,时间1.5 h,提取率达26.80%;酶法提取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40℃,1%的酶液0.6 mL,料液比1∶20,时间2.0 h,提取率达32.74%。酶法优于碱提酸沉法。姬松茸蛋白质等电点为3.25,主要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为81.7 kD。  相似文献   

2.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花生粕中提取花生分离蛋白,用蛋白质提取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确定碱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10 mL、pH值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花生粕蛋白质最高提取率可达75.88%。在试验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花生蛋白酶解条件、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方法]采用酶解法,从花生饼粕粉中提取花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花生饼粕粉中蛋白质的提取情况,并对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最佳的蛋白质提取率的条件为花生饼粕粉在55℃水热处理6 h,固液比为1∶20,溶液pH为12,加酶量为0.5%,在此条件下花生蛋白的提取率为74.62%。[结论]酶解花生蛋白具有较高的提取率。酶解产物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起泡性及保水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氯)提取葡萄籽中蛋白质,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葡萄籽蛋白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按1∶25(g/mL)的料液比将葡萄籽粉末加入浓度为35%的[Bmim]Cl中,在pH=7、超声功率为50 W、超声温度为35℃的条件下超声7 min,蛋白质得率为9.626 mg/g。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葡萄籽蛋白质工艺,可提供一种新型蛋白质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酸浆籽粕为原料,以碱提酸沉法提取超临界酸浆籽粕蛋白质。通过改变浸提液的pH值、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得出影响蛋白质提取率三个最优单因素分别为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而后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进行优化工艺参数,最终确定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料液比为1∶25条件下,浸提液的pH为9,提取温度50℃,浸提时间42 min时,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到49.1%。  相似文献   

6.
以酿酒葡萄籽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法对葡萄籽仁蛋白质的菠萝蛋白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0条件下,各因素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pH酶解温度酶用量提取时间,最佳工艺参数:菠萝蛋白酶量为0.20g·mL-1、酶解温度45℃、酶解pH7.5、提取时间70min。在此最佳工艺下,蛋白提取率达93.6%。  相似文献   

7.
陈一  何晓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05-15907
[目的]探索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河北张家口地区甜杏仁榨油后的杏仁粕为原料,用3倍体积正己烷对杏仁粕进行脱脂预处理,采用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试验得到杏仁粕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pH 9.0、浸提时间60 min、料液比1:30 g/ml、浸提温度4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75.9%。[结论]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的特点,而且节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薛力  于丹 《世界农业》2007,(9):63-64
本试验采用乙醇回流浸提法,从花生粕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样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黄酮含量测定。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从花生粕中提取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60%乙醇,料液比(g/mL)为1∶40,在70℃温度下回流提取2h,测得花生粕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平均为0.865%。  相似文献   

9.
宋宏新  刘娟  薛海燕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11):1645-1650
探索文冠果种子蛋白质及其蛋白质组分的提取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分析,为文冠果种子蛋白的高效提取与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6.29%,经脱脂后其脱脂粉中蛋白质量分数为62.04%。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得到文冠果种脱脂粉中球蛋白、清蛋白、谷蛋白及醇溶蛋白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6.38%、21.50%、2.49%和1.99%,并采用一次直接提取法可得到水溶蛋白、盐溶蛋白、醇溶蛋白与碱溶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4.63%、75.57%、7.26%和80.09%。采用碱溶酸沉法对脱脂后的文冠果种进行蛋白提取,蛋白质提取率达84.06%,得率为36.40%,可得到纯度为83.92%的蛋白粉。SDS-PAGE分析图谱表明文冠果种子蛋白的主要亚基分子质量分布在20~60ku,并计算得出4种蛋白组分的主要亚基分子质量,为文冠果蛋白组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桐粕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桐粕为原料,对桐粕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测定桐粕蛋白等电点的基础上,用碱提酸沉法设计桐粕蛋白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2,碱提pH值10.0,碱提时间100min,碱提温度45℃,桐粕粒度为80目,蛋白质提取率为62.8%,纯度为7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葡萄籽中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其对脂肪酶的抑制率.【方法】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籽多酚的提取工艺,然后分析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对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葡萄籽多酚的脂肪酶抑制率.【结果】葡萄籽多酚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5 mg/mL、料液比1∶10、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39 min、提取次数4次;得到的葡萄籽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活力IC_(50)值为2.46 mg/mL.【结论】经过条件优化,多酚的提取率提高,所提取的多酚具有胰脂肪酶活性抑制活力.AB-8大孔吸附树脂法中不同乙醇洗脱组分对脂肪酶活力的抑制作用有一定差异,其中40%乙醇洗脱的葡萄籽多酚溶液对脂肪酶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我省丰富的油菜籽粕资源为原料,进行肌醇生产中间产品"植酸"的提取,通过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溶剂盐酸浓度等因素的研究,最终确定利用油菜籽粕提取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5、乙醇浓度50%、溶剂盐酸浓度4%。  相似文献   

13.
雪莲中水溶性多糖提取及纯化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温度、液料比以及提取时间等条件对于雪莲组织中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研究从雪莲组织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脱蛋白纯化.方法以产自新疆昭苏天山雪莲为材料,以多糖的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不同条件下对雪莲组织中水溶性多糖提取起到明显作用的因素,采用Sevage法结合酶法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纯化.结果在浸提时间为2.5h、温度80℃、液料比例为14mL:1g的条件下,提取粗多糖得率最高为6.91%,该粗多糖中总糖的质量分数为18.47%,该条件为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粗多糖进行纯化,除去其中蛋白质,回收率为71.4%.结论本次实验确定了雪莲组织中水溶性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经过进一步的脱蛋白纯化处理,为实验室下一步的组分分离以及探讨雪莲多糖的药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籽粕5-羟色胺衍生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粉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案。[结果]影响蒸馏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籽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对5-羟色胺衍生物提取率具有明显影响;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提取的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为0.66%。[结论]优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河湟红花籽粕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棉粕是我国重要的饲用蛋白质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原棉粕脱毒是当前重要的高效技术手段。为了使用分子生态学方法监测微生物发酵棉粕的过程,优化发酵工艺,试验先以脱色缓冲液去除棉粕发酵样品中的游离棉酚及色素类杂质,继之以溶菌酶—SDS—蛋白酶K温和裂解,提取获得总DNA产量达1.8~6.4 μg/g棉粕样品(湿),DNA的提取效率达89%以上,片段大小均在23 kb左右,不经纯化即可直接进行PCR扩增和限制性酶切。以该DNA为模板扩增16S rRNA V3区片段,可用DGGE分析棉粕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棉粕发酵样品总DNA提取的简便、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木瓜中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及鉴定方法,为木瓜的深入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木瓜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确定木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50,在此条件下进过3次提取所得木瓜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8.61%。纯化后木瓜多糖平均收率为6.97%。经过分离纯化后,IR光谱鉴定其结构基团,并鉴定了蛋白质、多酚、淀粉等物质。[结论]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的木瓜多糖中不含蛋白、淀粉、多酚等杂质,产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葡萄籽油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文兵  李晓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06-107,110
[目的]探讨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以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乙醚作溶剂,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0;在该优化条件下,提取率为12.19%。[结论]所得葡萄籽油颜色鲜亮、透明清澈,气味较纯正,其理化性质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文冠果枝条韧皮部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文冠果当年生硬枝韧皮部为材料,通过TCA/丙酮法提取总蛋白,研究了不同的蛋白质裂解液组成对双向电泳的影响,并在胶条选择、蛋白质上样量和等电聚焦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提取法适用于提取文冠果韧皮部组织总蛋白,得到的图谱背景低,蛋白质点清晰;样品溶解于含有尿素和硫脲的蛋白质裂解液Ⅱ中,可显著地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获得的总蛋白溶液浓度远大于裂解液Ⅰ提取的总蛋白溶液浓度。在适宜的时间范围用超声波破碎仪处理蛋白质粉溶液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裂解液中蛋白质的浓度。等电聚焦条件宜根据样品特性选择,80 000Vh能够使得文冠果韧皮部蛋白质双向凝胶碱性端的横条纹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以较低的成本充分提取葡萄籽中的活性物质,利用有机溶剂法对葡萄籽中的活性物质原花青素、葡萄籽油和白藜芦醇进行联合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法提取3种活性物质的6种不同组合中,原花青素的得率差异不显著,得率为163.196~164.740mg/g;葡萄籽油得率最高的为F组合[葡萄籽油(以石油醚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55℃浸提2次,每次30min.)→白藜芦醇(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30℃浸提2次,每次3h)→原花青素(以7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50℃下浸提2次,每次1h)],得率达231.047mg/g;白藜芦醇得率最大的为E组合(3种成分的提取参数与F组合相同,葡萄籽油→原花青素→白藜芦醇),得率为39.13μg/g,但与F组合的得率38.74mg/g差异不显著,且E组合中获得白藜芦醇浓缩液色素含量较高,后续白藜芦醇的脱色纯化较为困难.综合3种物质的得率及后续的纯化工艺,F组合为最佳提取组合,即先提取葡萄籽油,其次提取白藜芦醇,最后提取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20.
富硒猴头菌中含硒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硒猴头为原料,采用蒸馏水、Tris-HCl、PBS、NaOH溶液、NaCl、乙醇对富硒猴头中硒蛋白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NaOH溶液的蛋白提取量和硒提取率最优。进而以NaOH溶液作为浸提液,对富硒猴头中可溶性硒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富硒猴头中硒蛋白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碱液浓度0.100 moL/L,提取时间10 h,提取3次,等电点沉淀蛋白溶液pH值调节至3~4。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了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0,NaOH溶液浓度0.07 moL/L,提取时间8 h,在此条件下硒蛋白质的提取率为67.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