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8号是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7年9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毕单18号(毕2051)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用自选的玉米自交系02H58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82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地区复杂生态环境成功选育的集多个优良性状于一体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为进一步探讨该品种的增产潜力.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总结提出了一套适于贵州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高产栽培技术.供大面积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产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单15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2000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2005年6月23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8年连续两年在区内外示范有效面积77 249.24hm2,平均增产玉米733.5kg/hm2,增产效益极为显著,为高海拔山区玉米新品种大面积推广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毕单10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单10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于1993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W260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41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2000年12月经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7月21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999~2002年示范推广25733.3hm2,增产玉米1676.21万kg,增值1609.16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伟  张爱萍  张小伟 《种子》2020,(2):134-136,F0003
ZF 2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用Z-1作母本,FRH-13作父本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2016—2017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新审玉2018年18号,适宜新疆北部春播区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我所先后育成毕单系列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3号、毕单15号、毕单17号和毕单18号,这几个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贵州山区目前较理想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淀粉玉米品种毕单13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单13号是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04年4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毕单13号(216×86),是贵州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9年用自选的玉米自交系216作母本、自选的玉米自交系86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组合。母本216是以墨白、ETO种质及温带种质为基础材料杂交后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父本86是以331遗传背景组建的狭基材料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活秆成熟。2产量表现2000年所内观察试验,毕单13号较对照毕单3号增产27.1%;2001年所内品比试验,小区折产量8866.65k  相似文献   

8.
梁庆平  蒋益敏  李体琛  蒙成 《种子》2007,26(1):104-105
玉米单交种南校18号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玉米育种中心用自选自交系南99作母本,自选自交系70-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2003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春播113d左右,秋播97d左右.  相似文献   

9.
王天宇  陈泽辉 《种子》2002,(1):90-90,92
黔玉一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00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玉一号在各级区试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特别是抗病性和抗旱耐瘠性。该品种制种成本低,产量高,有较大的推广前景,适宜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玉米杂交种毕单4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单4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山区自然生态特点和玉米生产实际,于1982年以墨白玉米种质自选系405为母本,以330天然杂株自选系4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杂交玉米组合。该组合于199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振杰4号是聊城市华丰玉米育种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多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8年2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过程振杰4号是用自选系聊508作母本与聊308作父本杂交组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新品种金玉306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交玉米新品种金玉306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于2003年用白选系106作母本,白选系T3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杂交玉米顺单7号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单7号是安顺市农科院参加贵州省“十一五”玉米育种攻关期间,成功选育的大穗型、稳产、优质、耐瘠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权保护初步审查合格。本文根据调查顺单7号亲本特征特性及归纳近几年来试验结果,总结出顺单7号的高产高效制种技术,为大面积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曾兵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王沁 《种子》2007,26(8):99-101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我所用蜀杂1号F2代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杂交选育的双低恢复系双19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黔油18号母本基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洛单668玉米在西北地区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  马飞 《种子科技》2011,29(4):33-33
洛单668是洛阳市农科院用L971作母本与父本L157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201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2010007)。通过我们近年来对洛单668的制种实践和制种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在西北地区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顺单6号是安顺市农科所育成的抗逆、耐密、超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200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8年参加贵州省“十一·五”超级玉米品种示范重大专项,2006年获得贵州省玉米科技计划项目,2009年获得贵州省玉米科技年度攻关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7.
周伦理 《种子》2011,30(1):118-119
川单青贮1号是以玉米新自交系5220-2作母本,以5311为父本组配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逆性强、持绿期长,是一个适宜在西南山区种植的优良杂交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玉2008O11.  相似文献   

18.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贵州省第一个高淀粉杂交玉米新品种,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对其子粒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进行化验分析,粗蛋白质9.72%,粗脂肪5.04%,粗淀粉75.22%,赖氨酸0.25%.为加快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我所于2005年底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下达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玉米毕单13号大面积试验示范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连续2年进行示范,并配套应用玉米育苗定向移栽、绿肥聚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种子包衣、地膜覆盖等农业实用技术,获得新增玉米产量7501.86万kg,新增副产品9002.23万kg,新增总产值12153.01万元,新增纯经济收入8803.32万元,总结提出了一套适应贵州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供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森玉1号是贵州省大宇种业责任有限公司于2003年用自选系7713作母本、176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单交种。丽江市种子管理站于2005年12月引进该品种并按程序组织参加丽江市杂交玉米新品种试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表现优异。2007年经云南省丽江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丽审玉2007003号。  相似文献   

20.
鄂玉16号是由十堰市农科院用Y8G61—51214(窄叶)作母本、美2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5)。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根系发达,抗病性强,出籽率高,品质优良,商品性好,是一个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适合于湖北二高山区和西南山区种植。但由于制种难度大、产量低,影响了该品种的推广速度。郧西县种子管理站从2003年起开始试制,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实现制种高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