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10日~11日,由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作物学会承办的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 (市,自治区 ),以及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中央所属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盖钧镒教授、安徽省农科院院长杨剑波研究员、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华建高级农艺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  相似文献   

2.
唐明熙 《茶业通报》2005,27(4):180-183
本文针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自1915~2004年建所90a间之茶学中茶树育种研究史,从散见于科技档案及民间中的史料予以发掘、整理、并作此史略。  相似文献   

3.
正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种子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于2016年8月18日在合肥市成立。联盟依托于安徽省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韩斌院士团队、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员团队、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李仕贵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吴跃进研究员团  相似文献   

4.
《作物杂志》2000,16(3):24
由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小麦育种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5月9日至2000年5月1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这次大会是近五年来的一次小麦育种研讨盛会,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科技人员3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所长辛志勇主持,山东省副省长陈延明到会致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农业部等有关领导到会。中国科学院庄巧生院士、李振声院士,中国工程院董玉琛院士,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项目主任Ra jaram博士等国内外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30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省农药检定所、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承担的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农业项目"高效蝉拟青霉杀  相似文献   

6.
《茶业通报》2006,28(2):F0003-F000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所九十周年庆典活动剪影~~  相似文献   

7.
迟永琴 《作物杂志》1995,11(3):30-31
春小麦品质与收获期的关系迟永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克山161606)试验于1991~1992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种试验地进行。选用中早熟、中熟和晚熟3个熟期类型。抗旱、喜肥水和耐湿3个生态型9个品种。随机排列,4次重复,行长4...  相似文献   

8.
蔡继荣 《种子世界》2011,(11):41-41
秀水134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浙江省嘉兴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余姚市种子管理站等单位共同选育成的中熟晚粳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熟期适中、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性强、米质优等优点。2010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003),2008年秀洲区引入试种,2010、2011年成为全区晚稻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高优势转基因两系水稻杂交新组合的选配课题,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近日有了新时展.  相似文献   

10.
抗旱类型春小麦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利用国内外亲本,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本文分析克旱号小麦动态基因库的建立、开发利用和育种经验。  相似文献   

11.
赵莉  何贤芳  刘泽  朱全贵  葛勇  汪建来 《种子》2019,(8):105-110
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是推动小麦持续增长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安徽荃银高科通过“科企合作育种”模式创新,利用4个品种聚合杂交和灾害多发的逆境选择压力,经多年选择、多点鉴定,选育出高产中感-中抗赤霉病高白度软质小麦新品种荃麦725。本文介绍了荃麦725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丰产性、品质、抗病抗逆性、适宜区域和栽培要点。结合育种实践提出了沿淮、淮北小麦育种重点主攻穗数和千粒重,重视容重、赤霉病抗性改良及全产业链加强科企合作等体会。  相似文献   

12.
食用高粱新品种龙米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米粱1号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食用高粱新品种.分别对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品质性状、产量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2月19日,《安徽省志·茶业志》评议会在安徽农业大学顺利召开。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巡视员刘成典、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和志书编写人员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黑龙江省缺乏早熟、稳产芸豆品种等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出早熟、高产的小黑芸豆新品种龙芸豆14。该品种早熟、稳产特性有效地缓解了高寒地区缺乏早熟品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中国种业》2016,(6):76-76
<正>皖科绿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由安徽省地方资源收集的绿豆群体的变异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211003。该品种具有直立抗倒、高产、优质、子粒饱满、抗病等优点,适宜于安徽省绿豆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并联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人员,创制了无转基因抗棉花黄萎病突变体,为培育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提供了育种材料。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克丰2号的遗传基础与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从而探讨了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优异种质春小麦品种克丰2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利用国内外亲本,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配合力高、丰产、多抗优质等突出特点。黑龙江省多家育种单位以克丰2号为育种亲本,采用不同育种途径,先后育成了15个小麦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1~23日,由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处组织并主持,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等行业内外7位专家组成验收鉴定委员会,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承担完成的3个植保项目进行验收鉴定。项目验收鉴定会上,验收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汇报,审查了项目资料,进行了质疑答辩。验收鉴定委员会认为,三个项目均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安徽省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龙帚2号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我国第一个帚用高粱杂交种,它具有早熟、抗倒伏、抗病、籽粒产量高等特性。本文分别对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品质性状、产量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6月22日,由中国农学会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担任组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对该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牵头完成的项目成果——"稻田绿肥轻简高效生产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在北京进行了成果评价。成果评价会由中国农学会莫广刚副秘书长主持并介绍了会议流程及评价方法细则。按照《中国农学会科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