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氮肥对粒用高粱的生长、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已进行了许多田间和盆栽试验,甚至是水培试验。这些试验表明,不仅籽粒产量,而且蛋白质含量也随着氮肥的增施而提高。中国农业试验站(日本)的报告中指出,粒用高梁常用施肥量是每公亩4公斤氮素和150公斤厩肥,除了在播种前、六叶期各施  相似文献   

2.
新型耐密植粒用高粱的选育等在萨拉托夫州干旱条件下栽培的粒用高粱是制造浓缩饲料的重要原料,’它的籽粒产量远远超过当地主要作物大麦。高粱作为饲料作物轮作并能广泛栽培的原因之一是在行距为70cm的普通播种方式下,就能有效地防止杂草的危害。在播种密度为200...  相似文献   

3.
某些与禾谷类根系共生的微生物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故当栽培介质缺乏有机碳时,并不影响其生长和活性。为了确定固氮螺菌(Azosprillium)的作用,对雨季高粱(CHS-5)进行了种子包肥研究。分析的参数有籽粒产量、稿秆产量、至半花期日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施氮量达到每公顷80公斤时,籽粒产量在二年的试验中都增加了。随着施氮量的逐渐增加,籽  相似文献   

4.
由于产量因素拥用多重特性,并且气候对它们的表达也随时产生影响,因此高粱籽粒的产量形成是很复杂的。虽然产量的其它因素也能通过粒数和籽粒大小两个主要因素来影响产量,但籽粒的最终产量主要由这两个主要产量因素来决定。Eastin 等(1974)曾指出与高粱产量有关的三个关键生长阶段,即 GS_1(播  相似文献   

5.
1969—74年全苏亚麻科学研究所从全苏作物栽培研究所收集57份,从托姆斯克等五个农业试验站收集28份,共85份亚麻品种材料,于病圃中进行抗锈病和抗立枯病的抗性研究。大田病圃于6月上旬播种,每米长播种100颗,行宽20厘米,用发过锈病麻杆上的有生活力的冬孢子接  相似文献   

6.
根据1978~1980年敖德萨农业科学研究所实习农场进行试验的结果,为了使单位面积获得最高的饲料产量,粒用高粱的收割必须采用不同方法。1980年进行的试验是,对高粱品种地平线做专用饲料,分三期即在粒籽的  相似文献   

7.
施用化肥是促进高粱增产的措施之一。为了研究化肥施用量及其成分比例对高粱籽粒产量的影响,作者于1986~1989年间在伏尔加河流域育种试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小区面积为178.5~195.0平方米,3次重复,前茬作物是冬小麦,播种于休闲地上。  相似文献   

8.
Patanothai 和 Atkins(1971)评价了在籽粒产量上,表现出不同杂种优势水平的三个高梁杂交种的生长和发育。头一次取样、即播种后30天时,两个杂交种的植株重显著超过它们的中亲值。三个杂交种在营养体干物质方面的最初优势,与它们成熟株籽粒产量的杂种优势水  相似文献   

9.
关于粒用高粱的产量与施肥的关系,已经有过一些报道,其中大部分报道都说明氮肥对高粱生长与籽粒产量是有效的。Genfer、Rai和Mirhadi等人观察到氮素是高粱增产的唯一因素。Miller、Cambell、Tweedy和其他一些研究工作者发现,增施氮肥不仅能提高籽粒产量,而且能提高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但是,由于他们的试验大都是在田间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要想找出一个获得最高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种期对高粱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辽西北地区频繁出现春旱等灾害性气候条件下,通过对高粱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时期的生育特征及产量变化的研究,确定了高粱安全成熟下限播种时间及产量指标,为今后在春季阶段性干旱中高粱安全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干旱在东北地区是经常发生的,如何在干旱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粱产量是科研和生产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试验分析探讨了干旱年份晋杂4号粒用高粱的干物质积累、干物质分配、干物质生长率、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产量形成与产量组分等的变化规律,以便为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粒用高粱产量与品质改良杨镇(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沈阳110161)1概况作物育种是一个长期过程,它通过作物的不同基因型的选择和重组,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采用新的遗传变异资源和有效的选择对品种改良十分必要。美国高粱生产自...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每年种植近百万亩亚麻,其中有70-80%的面积分布在中、西部平原干旱地区。该区的气候特点是十春九旱,五、六月份多风少雨,蒸发量大,六月中旬以后才能解除旱象。因此,亚麻生育前期,特别是快速生长期(一般五月上旬播种,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进入快速生长期)常因遭“捏脖旱”麻长不起来,而造成严重减产。过去生产上多采用整地保墒,适当推迟播种期等措施,来减轻干旱的威协,但也有不少在亚麻生育前期灌水,获得高产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96207分期播种对10种粒用高粱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的影响──(U.R.Bishnoi等),JomalofPlantNutrition,1995,Vol.18,No。6,1081~1086(英文)在美国Alabama淤泥土田间试验了6个美国粒用高粱...  相似文献   

15.
通常,粒用高粱并不像玉米那样在冷凉地区栽种。玉米适应性较广泛这一优点,已部分地用于改良幼苗耐冷性的育种中。类似的高粱幼苗耐冷性的改良,应将它扩大到高海拔和比较温暖的纬度地方种植。另外,改良了的耐冷性有助于播种经常延迟地区的高粱生产,那里由于晚春寒冷或少耕造成的土壤冷凉而导致缺苗。  相似文献   

16.
降水量有限且不稳定的地区,如半干旱地区,旱作(无灌溉)条件下作物产量受播种时土壤蓄水最和作物对其利用的强烈影响。例如,Jones和Hauser(1975)指出,在南部大平原,播种时土壤贮存的植物可利用水每增加1米~3,高粱籽粒产量可增加1.7公斤。又如,在南部大平原,根据单位用水所得籽粒产量估算的高粱籽粒生产的水分利用率(WUE)  相似文献   

17.
植株分布对粒用高粱产量的影响E.J.Larson,R.L.Vanderlip以往关于高粱补偿能力的研究都基于植物群体和行距、环境条件和基因型,而关于行内不均匀株距的资料很少。当田间株数减少时,生产者们面对两种基本选择,一是依靠高粱自身的补偿能力;二是...  相似文献   

18.
高粱因具有抗旱能力而著称。许多学者报道过灌溉能促进高梁生长,提高其籽粒及饲草产量。虽然在土壤水分适宜时,高粱能获得相当高的产量,但要获得最高的籽粒和饲草产量最适宜的土壤水分究竟是多少则尚未弄清楚。由于考虑到粒用高粱具有抗旱能力,上述诸学者的试验都是在土壤水分相当低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9.
因印度马特拉瓦达地区Jaikwadi和Purna工程和马哈拉施特拉地区其它重要的灌溉工程的完成,使灌溉条件下的部分雨养高粱可留茬再生。由于雨后季短期冷凉低温,1984~1987年小麦产量降低,使马哈拉施特拉地区种植小麦变得很不经济,所以有条件把该地区灌溉小麦的部分面积改种再生高粱。而后者不需要大量操作,耕种和灌水投资较小麦少。但是几乎没有人进行过灌溉条件下再生高粱管理的研究,所以本试验旨在研究再生高粱最适宜的基因型、分蘖管理和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20.
灌水量对粒用高粱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干旱威胁时期灌水量对粒用高粱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效果和有效利用灌溉水,本试验进行4个处理:每周灌溉0、1、2和3次。每次灌水20毫米。在粒用高粱抽穗至乳熟期,自7月12日至8月2日进行灌水。用压力室测量的叶片含水量受灌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