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未来十年全球食糖供需形势这一研究背景,探讨了我国2017/2018榨季食糖市场形势尤其是消费特点,结果发现:第一,2017/2018榨季我国食糖期货和现货价格在增产预期驱动下呈现趋势性走低态势;第二,储备糖政策和走私糖入境等不确定因素对产业影响减弱,与2016/2017榨季价格抑制消费有所不同,2017/2018榨季我国食糖消费更多受国内经济环境和产业自身发展影响;第三,从宏观经济数据、食品工业分行业数据和产业月度供需平衡模型3个维度剖析2017/2018榨季我国食糖消费形势后发现,我国食糖消费特点发生显著变化,由前几个榨季"甜度需求增加、中间库存显增、替代显著放缓"转变为2017/2018榨季的"甜度需求减少、中间库存降低、替代增量稳定"。进而展望了2018/2019榨季食糖消费形势,预计呈现"总量稳定、降速变缓"消费特征可能较大,"走私持续入境、渠道库存低位"态势或将持续。  相似文献   

2.
受中国糖业协会委托 ,广西自治区糖业公司于 2 0 0 1年 2月 1 2日邀请部分中国糖业协会会员单位和商业企业代表在南宁市座谈 2 0 0 0 /2 0 0 1年榨季食糖产销形势 ;会议向与会代表通报了全国糖业结构调整进展情况 ,全国食糖市场供求形势 ,以及国家为保证市场食糖供应 ,保持糖价平稳所采取的调控措施。会议就下一步如何组织好食糖产销工作 ,听取了意见 ,进行了研究、部署2000/2001年榨季食糖产销座谈会在南宁召开  相似文献   

3.
《广西糖业》2021,(6):16-16
一、发展基础糖料生产能力提升;农民收入稳定;技术进步取得成效;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人均消费有所提升;食糖进口平稳有序;食糖市场稳步发展。二、存在问题糖料种植成本难以降低;食糖生产成本刚性增加;支持保护制度不健全;供给侧结构复杂;食糖消费受阻。三、“十四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由于国内食糖市场供应存在缺口,每年食糖的年消费总量在1 500万吨左右,而国内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生产的食糖总量仅有1 000万吨左右,有500万吨的食糖缺口需通过进口原糖精炼加工以实现供需平衡,这使得精炼糖厂在实现我国食糖供需平衡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精炼糖厂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知,国内精炼糖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虽具有港口优势、物流便捷,全年生产、以价定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高等特点,也存在原料质量波动大、产品同质化严重、开工率不足等问题。提出的发展措施是:制糖加工工艺的技术提升(加大糖厂自动化技术应用力度、推进新型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强澄清工艺的效率、加强成品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拓展食糖新产品种类(烘焙糖、液体糖、咖啡用糖、药用辅料)和应用场景,加强副产物(滤泥、糖蜜)的资源化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我国食糖行业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食糖行业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食糖业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又存在潜在的市场危机。  相似文献   

6.
食糖消费量与人们的食物结构有联系,一般说来,以谷物为主的地区食糖消费相对少些,也与生活习惯有关。印度年产糖(包括土糖)1000~1500万吨,基本上全是本国人消费,而我国一年只消费750万吨左右。食糖消费与生活水平有更大关系:生活水平愈高食糖消费量愈大。发达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世界平均量的2倍还多。60年代,我国人均消费食糖仅2公斤,70年代为4公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回顾1949—2012年中国糖料和食糖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我国糖料和食糖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进而得出中国糖料与食糖市场的主要变迁特点:一是食糖产量大体呈增长态势,且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二是糖料与食糖产业结构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三是食糖消费稳步增长,且近5年增速超过产量增速;四是国内食糖供需维持紧平衡且供需缺口长期存在,食糖进口近两年大幅增加;五是食糖价格波动剧烈且影响食糖价格波动的因素日益复杂;六是食糖产业链各环节逐步实现转型升级,现货、远期和期货结合的多元化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且制糖企业集中度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8.
食糖,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和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其发展状况如何,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几年经过多方面努力,我国食糖生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综观我国目前的制糖业,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糖业的发展进...  相似文献   

9.
我国糖料作物种植与食糖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我国糖料作物种植、食糖生产和消费、食糖市场供需及价格变动、食糖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等情况,对促进我国食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棉纺工业发展对原棉的要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棉纺行业的发展趋势1 .1消费需求增加1 .1 .1消费量呈增加趋势。到 2 0 0 0年 ,全国纤维加工总量已达到 1 2 0 0多万吨 ,人均纤维消费量达 6.6千克 ,纱产量达到 3674万件 ,化纤产量达到 695万吨 ,服装达到 1 65亿件 ,大大高于“九五”确定的2 0 0 0年末的水平。在“十五”规划中 ,出口创汇要达70 0亿美元 ,棉纱产量 680万吨 ,化纤产量 90 0万吨 ,纤维加工总量 1 42 5万吨 ,人均纤维消费量 7.4千克。这些数字是根据国内需求、人口增长 ,收入增加和国外市场变化提出来的 ,它预示着未来的几年纺织发展仍将呈持续扩大 ,需求增加 ,消费量增加。1…  相似文献   

11.
1 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自 1 991年国务院决定调整食糖产销体制、放开经营以来 ,改变了过去食糖由商业统购包销、计划调拨的方式 ,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在逐步发挥作用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食糖产销体制正在形成。但同时 ,食糖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糖价波动幅度过大 ,1 991 /1 992年榨季出厂价由 2 40 0元 /吨跌至 1 6 0 0元 /吨 ,1 995 /1 996年榨季涨到480 0元 /吨 ,1 999/2 0 0 0年榨季初跌至 1 80 0元 /吨 ,后又涨到 40 0 0元 /吨 ,一波三折 ,价差多至一倍。二是由于价格引导 ,产地盲目扩大糖料种植面积 ,新建糖厂 ,糖产量大上…  相似文献   

12.
论优势农产品——“双高”甘蔗的优势所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凯 《广西蔗糖》2003,(4):39-40
最近 ,我国开始实施优势农产品发展战略 ,把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高产、高糖)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和水产品等11种农产品列为优势农业产品。显然 ,要发展优势农产品 ,必须了解其优势所在。本文拟研究的是“双高”甘蔗的优势所在。1市场优势“双高”甘蔗在市场上具有优势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 1食糖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食糖与粮食一样 ,为人们生活所必需 ,并不象水果一样 ,可有可无 ,可多可少。食糖可为人体提供热量 ,可转化为人体组织中的各类糖(如血液中的葡萄糖 ,肝脏中的肝糖 …  相似文献   

13.
《广西蔗糖》2001,(3):62-63
世界产糖大国 ,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现行的糖蔗经济管理体制 ,没有一个国家属于市场主导型 ,都实施政府主导型。1 政府调控1 .1 美国对国内食糖生产实行配额管理 ,政府只对配额国内生产的食糖实行政府保护 ,按国内市场价格销售 ,超出配额生产的糖不准进入国内市场 ,但可按世界市场价格 (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出售。1 .2 欧盟对食糖实行配额制度。欧盟内部市场消费糖为 A类配额 ,欧盟补贴出口的糖量与 B类配额 ,超过 AB类配额生产的糖与 C类配额。C类配额的糖不享受价格体系支持 ,也不得在欧盟内部市场销售 ,并且限定在当年底以无…  相似文献   

14.
1999/2000年,世界食糖产量预计将创下新纪录,达1.3130亿t,比去年增产2%,这将是世界食糖产量的第6年连续增产,预期中的1999/2000年度巴西,欧盟,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增产只有一部分为中国,泰国,南非和土耳其的减产所抵消,1999/2000年世界食糖消费总量预计将达1.29亿t,比上一年度增长2%,消费量增长最大的可能在亚洲(特别是印度)和南美,世界食糖出口总量预计将略增加到3480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食糖生产现状,预测了我国2000年对食糖的需求量,认为我国目前的食糖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因此,甜菜生产仍需大力发展,特别应把提高单产和含糖做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甜菜是我省制糖工业的原料。发展甜菜生产是人们生活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糖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甜菜生产趋于下降,我省食糖产量由产销平衡转向不能自给,这对于我省制糖工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食糖的需求,以及对我省财政经济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扭转我省甜菜生产下降局面任务迫在眉睫。根据我省发展甜菜生产的资源优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初步预测我省  相似文献   

17.
名优绿茶集保健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是中国的特色产品。近几年来 ,出口量和国内消费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 ,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 2 0 %~ 30 % [1 ] 。名优绿茶是各茶业企业创品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 ,发达国家的年人均茶叶消费量在2 kg以上 ,而我国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不到0 .3kg,并且名优绿茶消费占到 30 %~4 0 % [2 ] 。因此 ,名优绿茶在国内市场仍有着巨大的空间。为了提高名优绿茶的天然品质 ,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名优绿茶产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鲜叶原料、加工技术、保持技术三方面对发…  相似文献   

18.
食糖是我国重要战略物质之一,食糖进口主要用于补充国内市场缺口,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进口政策对国内食糖供需调控起关键作用。2021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食糖进口国,食糖进口情况对全球糖市走势产生的影响重大。2022年1月1日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RCEP时代,我国的糖业贸易政策延续了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国关税承诺表》,税则列号1701项下的食糖产品不在RCEP减税计划范围内,维持15%配额内关税和50%的配额外关税。文章通过梳理历年食糖进口政策的演变,重点分析RCEP对我国糖业供给、消费及产业链长期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而对政府、行业和企业等主体如何把握RCEP红利与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影响逐渐显现,特别是食糖产业出现了三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食糖进口配额不能增加而且必须根据国际水平提高关税税率;二是中国赴海外全资收购的糖企产品应该参与国外市场竞争而不应低价销往国内;三是面对国际扭曲的食糖市场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以解决国内外食糖价差。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糖供求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预测模型从原料生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食糖供给的变化趋势;然后从居民用糖和工业用糖两个方面,研究了食糖需求的变化;最后从贸易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满足国内食糖供需缺口的可能途径.研究发现:食糖的供给潜力主要在于甘蔗糖方面;需求方面,工业用糖量增长较快,是推动食糖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于食糖需求增长的速度快于供给的增长,我国食糖的供求缺口有不断增加趋势.为避免食糖体系失衡风险,增加国内食糖供给才是解决我国食糖供求矛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