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萍 《家畜生态》2004,25(4):227-229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常可见到猪的咬尾症,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引起猪咬尾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作用,且发生于不同的饲养阶段。可见防制猪咬尾症的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并应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始终。本文分析了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介绍了猪咬尾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猪咬尾症的防制@郭芳彬¥湖北省黄冈市畜牧局猪咬尾症的防制郭芳彬湖北省黄冈市畜牧局(436100)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互相啃咬尾巴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并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观察,发生咬尾症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互相啃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咬尾症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因此探讨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萍 《家畜生态学报》2004,25(4):227-229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常可见到猪的咬尾症,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引起猪咬尾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作用,且发生于不同的饲养阶段.可见防制猪咬尾症的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并应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始终.本文分析了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介绍了猪咬尾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猪的咬尾症,是指猪群中出现猪相互撕咬的现象,轻者将猪尾巴咬烂、咬出血,重者将尾巴半截或全部咬掉,有的还互相咬耳。应该说凡是会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的、营养的、心理的因素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在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尤其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猪咬尾、咬耳现象近年来逐渐增加,一旦发生则较难制止,因此猪的咬尾症也  相似文献   

6.
1 猪咬尾症 猪咬尾症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互相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处在生产状态下的猪群更易发生,发生咬尾症的猪群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大大降低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体弱的猪有的甚至发生感染死亡。所以预防猪咬尾症在临床上具有莺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猪咬尾咬耳症也叫反不适综合症,是一种恶癖行为。主要表现是猪撕咬其他猪只的尾巴和耳朵,严重时会相互撕咬,咬尾症高于咬耳症的发生。1原因1.1管理性因素管理不当是发生咬尾咬耳症的主要因素。合群方法不科学,致使一个圈内大猪、小猪混合一起,大猪欺负小猪,强猪欺负弱猪,在厮打中引起咬尾咬耳症。饲养密度过大,活动空间过小,在拥挤的空间中,为了占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睡觉位置,猪群体  相似文献   

9.
猪咬尾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猪咬尾症虽不像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危害那样严重,但是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使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受损。通过对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养猪生产实践,总结归纳出猪咬尾症的防治措施,对养猪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的异食癖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食肉癖现象。食肉癖主要表现在互相啃咬尾巴而形成的咬尾症,咬尾症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饲养管理不当以及猪只本身行为异常引起的综合症。咬尾症严重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研究,发生咬尾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可降低20%以上。 1 发病时行为表现猪咬尾行为在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于15~60kg时,尤其是在15~30kg时最高,在生长期主要集中于40~80日龄,发病的母猪大于公猪。有咬尾症的猪对…  相似文献   

11.
猪咬尾症是指猪只间相互啃咬尾巴的病理现象。猪咬尾症在规模化养猪场内时有发生,尤以小猪为多见,而且一旦出现咬尾症就很难控制,严重影响着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令养猪者十分烦恼。笔者根据养猪生产实践,就猪咬尾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供读者参考。1 猪咬尾症病因分析1.1 饲料营养失衡 为猪只提供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能满足生理需求,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尤  相似文献   

12.
猪咬尾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咬尾症是目前规模化养猪场较为常见的疾病,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对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为解决猪咬尾症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油苦参擦剂治疗猪咬尾咬耳症卢少达(辽宁省朝阳市畜牧防疫站,122000)李宝军(朝阳市双塔区兽医站)猪的咬尾咬耳症是群养猪的常发病。我们应用黄油苦参擦剂治疗猪咬尾咬耳病猪200余头,效果较好。介绍如下。药物配方及用法:黄油为机动车轴承润滑油。苦参粉...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新技术》2006,(2):53-53
集约化养猪,常遇到猪咬尾现象,往往一头先咬,全群互咬,严重骚扰猪群,影响生长发育。轻者把尾咬去半截,重者把尾咬光,甚至把尾根周围咬成一个坑。由于咬伤易引起感染和瘫痪症,甚至造成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5.
猪群咬尾症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邦才 《猪业科学》2017,34(3):133-135
猪场猪群发生咬尾症,不仅影响猪的形态、生长性能,尾根伤口能继发感染,引起脊柱化脓、骨髓炎,影响胴体在屠宰场的评级,严重者导致猪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洞口县开展对猪群咬尾症调查,调查652个规模化猪场,存栏猪39 944头,发生猪群咬尾症猪782头,发生率1.96%,死亡19头,死亡率2.43%,发生率,死亡率较2013年分别降低4.97、2.69个百分点;其中15~30 kg仔猪咬尾症发生数618头,占咬尾恶癖发生总数的79.0%;调查屠宰场收购4 763头猪中,因患咬尾症影响胴体评级的降级猪29头,占0.61%。并同时对猪群咬尾症防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应激与猪咬尾症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 ,猪互相啃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 ,尤其是处在生产状态下的猪群更易发生。发生咬尾症的猪群 ,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 2 0 %以上 [1] ,也能发生感染死亡或降低肉质 ,从而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此探讨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 猪咬尾症及其危害猪的咬尾症 ,是任何引起猪不适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猪的咬尾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半截 ,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 ,可引起伤口感染 ,造成关节红肿和跛行 ,降低胴体品质 ,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因此集约化猪场如发…  相似文献   

17.
武深秋 《广东饲料》2002,11(5):37-37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根据实践经验对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提出如下防治措施。1猪的营养需求要满足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日粮中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2猪的组群要合理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一圈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3饲养密度要…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养猪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猪只猪咬尾的情况。咬尾症的发生不仅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猪肉的品质,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猪只的死亡。1病因分析1.1遗传因素猪咬尾症与遗传因素有关。公猪咬尾症发生率为11.80%,而母猪仅为2.60%;猪的年龄与体重与咬尾症的发生有关系,人们发现咬尾症的发生平均年龄为40.70 d,最大日龄为90~120 d,体重大约为40~50 kg。咬尾症的发生与猪的品种有关系。人们观  相似文献   

19.
<正>猪咬尾症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咬尾症病例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其育成率,对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威胁。1 猪咬尾症介绍猪咬尾症的另一种叫法是"反不适综合症",这是在有一定规模的猪场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猪群里猪可能经受各种外部不适因素的刺激,导致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从而会形成咬尾症,如果一旦发现猪有咬尾症一定要及时治疗,不然发展严重了,受伤的尾巴可能发生感染,影响猪的身体健康,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猪咬  相似文献   

20.
猪咬尾症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介绍猪咬尾症的引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