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首先筛选出白术多糖、黄芪多糖、菊糖和果寡糖在枯草芽孢杆菌的LB培养基中的适宜添加量,然后比较枯草芽孢杆菌在这4种糖的适宜质量浓度下的增殖效果。在LB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4、0.8、1.6、2.4、3.6、4.8、6.4、8.0和10.0 mg/m L 10个水平的白术多糖、黄芪多糖、菊糖和果寡糖,灭菌后按4%的接种量接种活化12 h的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在37℃,170 r/min的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3.5、4.5、5.5、6.5和7.5 h测菌液的OD值。根据这5个时间段的OD值及生长趋势线筛选出白术多糖、黄芪多糖、菊糖和果寡糖的的适宜添加量。然后将筛选出这4种糖在适宜质量浓度下的增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术多糖、黄芪多糖、菊糖和果寡糖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8、0.4、0.4和2.4 mg/m L,且0.8 mg/m L白术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菊糖合生元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2头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平均体重为(4.25±0.71)kg],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各组试猪分别灌喂培养基(对照组)、培养基+3.5 mg/mL菊糖(菊糖组)、培养基+1.25×108 CFU/mL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组)、培养基+3.5 mg/mL菊糖+1.25×108 CFU/mL枯草芽孢杆菌(合生元组),各组灌喂量为16 mL/d。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合生元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菊糖组(P<0.05),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菊糖组(P<0.05);各处理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生元组IgG含量显著高于菊糖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合生元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菊糖组(P<0.05),合生元组补体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菊糖合生元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基础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育肥羊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将80只体重相近的育肥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各组育肥羊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25、50、75?mg/kg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日粮,试验为期60?d。结果 :(1)50、75?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育肥羊末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0、25?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P <0.05),50、75?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育肥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P <0.05),0?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育肥羊料重比显著高于50、75?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P <0.05)。(2)50、75?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血样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0?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P <0.05),0?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血样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25、50、75?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P <0.05)。(3)25、50、75?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血样中免疫球蛋白A、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高于0?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黄芪提取物的最佳培养基以及防腐剂对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并进行了扩大培养试验;用单因子试验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结果表明:培养基黄芪生药含量为0.5 g/mL,每100 mL培养基中含豆粕2.0 g、玉米2.0 g、麸皮2.5 g时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最多,可达到8.34×10~8cfu/mL,芽孢率大于90%。与摇瓶培养相比,发酵罐培养可以明显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86×10~9cfu/mL。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经长时间保存后枯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均较高,约为95%。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枯草芽孢杆菌与刺五加多糖合生发酵的条件,本试验采用4×2因子试验设计,筛选适宜的温度(30、34、37、40℃)和转速(120 r/min和170 r/min);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接种量(1%、2%、4%、6%、8%)、装液量(50、100 m L)和初始p H值(5.5、6、6.5、7、7.5、8、8.5);根据菌液的活菌数和芽胞产率确定刺五加多糖的添加量(0、0.4、0.8、1.6、2.4、3.6、4.8、6.4、8、10 mg/m L)及合生元的培养时间(24、36、48 h)。结果表明,种子液的培养时间为24 h,温度为37℃、转速为170 r/min,接种量为4%,250 m L锥形瓶中装液量为50 m L,培养基初始p H值为7.0,刺五加多糖的添加量为1.6 mg/m L,合生元培养时间为36 h,把培养好的菌液按1 L菌液∶0.5 kg麸皮的比例用干燥细麸皮吸附,在45℃烘箱中烘干即得枯草芽孢杆菌-刺五加多糖合生元。经检测,其活菌数为5×109cfu/g左右。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为了降低枯草芽孢杆菌SR096的工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发酵液的芽孢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菌株SR096的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7.5 g/L、玉米粉15.7 g/L、黄豆粉45.0 g/L、柠檬酸钠4.5 g/L、碳酸钙2.0 g/L、硫酸镁1.0 g/L,经验证在5 L发酵罐中以接种量3%、37℃、250 r/min条件下培养30 h,枯草芽孢杆菌SR096发酵液的活菌含量为1.67×10^10 CFU/mL,芽孢含量为1.56×10^10 CFU/mL,芽孢率为93.3%,为枯草芽孢杆菌SR096后期的产业化放大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奶牛精饲料,比较不同菌种比例、接种量、腐植酸钠添加量、含水量、麸皮含量和发酵时间等条件下奶牛精饲料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以3∶7,按5%的接种量进行发酵后,与原料相比,还原糖的含量增加1.7倍。在培养基和种子液中腐植酸钠的添加量均为2%时,奶牛精饲料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原料的2.44倍。当含水量为52%,麸皮含量为10%时,奶牛精饲料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原料的2.47倍;在发酵时间为60 h取样时,奶牛精饲料中还原糖的含量由原料的1.48%提高到3.79%,增加2.57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黄芪多糖对雏鸡免疫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日龄雏鸡120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即在日粮中添加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组,称为枯草组;在日粮中添加4 g/kg黄芪多糖的试验组,称为黄芪组;在日粮中添加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4 g/kg黄芪多糖的试验组,称为枯草+黄芪组;正常饲喂基础日粮,称为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雏鸡,预饲期7 d,试验期21 d,试验结束后对4个组进行免疫器官质量、外周血IgG含量、盲肠sIgA含量和T淋巴细胞数量的检测。结果显示:加入枯草芽孢杆菌、黄芪多糖单剂和枯草芽孢杆菌+黄芪多糖复合制剂均可以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淋巴细胞数量,其中在日粮中添加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4 g/kg黄芪多糖复合制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艳  李卫芬  黄琴 《饲料研究》2007,(12):70-74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法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在摇瓶中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葡萄糖15g/L、酵母浸出物5g/L和MgSO45g/L;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6.0,接种量3%,装液量20mL/250mL,发酵时间12h。  相似文献   

10.
对猪源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L3)的富锌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唾液乳杆菌L3吸附的锌离子主要附着于细胞壁的多糖层。其最优富锌工艺为:ZnSO_4浓度为2.5 mg/mL(菌体接种量为5%v/v),培养20h至稳定期,继续加入ZnSO_4,使培养基中ZnSO_4总浓度达到2.7 mg/mL,pH值为7.0,吸附2.5h,唾液乳杆菌L3对锌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183.47μg·g。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配制的益生菌制剂在肉仔鸡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雄性AA肉仔鸡4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A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组B、C、D、E),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以0.6%添加剂量的效果最佳(P <0.05),添加0.4%、0.6%和0.8%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显著降低了肉仔鸡21日龄时血清中血糖水平(P <0.05),添加0.4%、0.6%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还显著提高了肉仔鸡42日龄血清中总蛋白水平(P <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显著提高了肉仔鸡21日龄和42日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水平(P <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制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生产性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且以0.6%添加剂量的效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β-连环蛋白(CTNNB1)基因上的多态性位点,并与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寻找与生长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为山羊高生产力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陕北白绒山羊(n=848)为研究对象,PCR大样本扩增检测β-catenin基因的插入/缺失(InDel)突变,并评估该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848只陕北白绒山羊中β-catenin基因的第10内含子上存在一个26bp InDel的位点;该群体中共出现3种基因型,分别为II、ID和DD。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与陕北白绒山羊胸深显著相关(P<0.05),其中杂合型ID为优势基因型。因此,β-catenin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状选育的候选基因,为陕北白绒山羊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春艳  董洁  钟华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19,27(3):539-546
为了探索干旱胁迫下白羊草miRNAs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在干旱胁迫下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转录组数据的基础上,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干旱胁迫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白羊草苗期叶片和根系miRNAs(microRNAs)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研究。结果从4个库中鉴定出白羊草中有属于20个家族的79个已知miRNAs和92个新miRNAs。干旱胁迫后叶片和根系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分别有65个(上调28和下调37)和27个(上调15和下调12)。响应干旱胁迫的主要miRNAs为miR156,miR164,miR166,miR169,miR172,miR396,miR398,miR408,miR528。对这些miRNAs预测的靶基因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是叶片和根系响应干旱胁迫共同富集的主要代谢通路,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则是干旱胁迫下叶片富集的最主要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灌溉次数对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青贮玉米产量极显著提高(P <0.01),灌溉3次产量可以增加6倍。灌溉处理青贮玉米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碳水化合物(WSC)和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P <0.05),灌溉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MILK 2006奶吨指数8%~11%(P <0.05),与对照相比奶亩指数差异极显著(P <0.01),奶亩指数提高了2.4~5.8倍。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差异不显著。青贮玉米栽培管理中,适当予以灌溉,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厌氧处理方式对鲜麦秸品质、活体外瘤胃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全株微贮组、秸秆黄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和秸秆碱化组。其中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经铡切处理后分别喷洒5×104cfu/g混菌悬浮液,秸秆黄贮组喷洒相同质量的无菌水;秸秆氨化组按照干物质5%喷洒尿素溶液,秸秆碱化组按秸秆干物质4%喷洒生石灰熟化澄清液。结果表明:秸秆微贮组、全株微贮组感官性能优于其他处理组;与秸秆黄贮组相比,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及秸秆碱化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219.21%(P<0.05)、16.75%(P>0.05)、112.81%(P<0.05)、13.79%(P>0.05);全株微贮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约是其他处理组的1/2(P<0.05);与秸秆黄贮组相比,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秸秆碱化组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8.24%、13.01%、9.09%,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17.67%、17.68%及15.61%;产气量: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其他处理组;秸秆黄贮组比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体外消化率降低了56.39%、24.03%;与秸秆微贮组相比,全株微贮组体外发酵液NH3-N、TVFA、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及异戊酸含量分别提高41.29%、20.99%、10.48%、41.99%、14.61%、166.67%、43.75%及64.71%(P<0.05)。由此可知,秸秆氨化处理和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均可提高其感官性能,提升产气量、挥发酸及消化率,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性能优于各秸秆处理组。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1.5、2、2.5m和3m四种不同刈割高度,对“大黑山”饲用薏苡鲜草茎和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为“大黑山”饲用薏苡适时刈割及营养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在不同生长期茎中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水溶性总糖、全磷、全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3%、5.11%、5.19%、61.25%、41.46%、13.77%、0.17%、0.38%;叶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5%、15.81%、9.64%、63.46%、33.55%、4.36%、0.30%和0.95%。试验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适宜贵州省的土壤气候条件,营养品质较高,动态变化规律明显,可在不同生长时期刈割以满足牛、羊及其他动物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锦江牛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初始体重为(301.7±30.1) kg的锦江去势公牛,随机分成5个组,即A、B、C、D和E组,每组10头牛。A组饲喂基础饲粮,B、C、D、E组饲粮综合净能在A组基础上依次提高6%、12%、18%、24%,5组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02、6.38、6.74、7.10、7.46 M J/kg,粗蛋白质水平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16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瘤胃液乙酸含量逐渐升高,丙酸含量逐渐下降,其中C、D、E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C组瘤胃液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而菌体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2)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C和E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5)。3)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E组血浆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A、B、C组(P<0.05); E组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饲粮能量水平具有改善瘤胃内环境的作用,在育肥前期,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各组锦江牛的机体代谢处于正常状态,血清GLU含量随之增加,更有利于其发挥生产潜力。在本次试验条件下,结合各项指标得出:育肥前期锦江牛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为6.74 MJ/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拟制备2~3个氨基酸组成的鸡肉小肽,为鸡肉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在110℃温度下研究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料液比对鸡肉制备小肽的水解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平均肽链长度和氮回收率,确定最佳的盐酸水解小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水解工艺条件对总氮、游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平均肽链长度、肽平均分子质量各项指标均有影响,对各指标进行极差分析,盐酸浓度是决定总氮、游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平均肽链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水解时间与料液比次之。鸡肉小肽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4 h、盐酸浓度4 mol/L、料液比1∶3,在此条件下,小肽中的氮水解回收率为81.79%。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阳起石、菟丝子、淫羊藿对肾阳虚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肌肉注射氢化可地松制作了肾阳虚大鼠模型,并在3种药物治疗前后分别对体质量、脏器指数、子宫角长度、子宫中段外径、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阳起石、菟丝子、淫羊藿均能够显著增加大鼠的肝脏指数,提高大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激素及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其中阳起石与菟丝子对激素分泌的调节优于淫羊藿,而阳起石与淫羊藿对激素受体表达的调节优于菟丝子。结果表明,这3种药物能通过促进激素分泌和激素受体的表达来改善肾阳虚动物子宫和卵巢的功能,且3种药物的疗效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3型(PCV3)Ca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应用于感染细胞或组织样品中PCV3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或免疫组化(IHC)检测,本研究将PCV3 Cap蛋白的去核定位信号肽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以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共获得8株能够稳定分泌针对PCV3 Cap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与IFA试验结果显示,8株MAbs均能够与真核表达的重组Cap蛋白反应。选取3株杂交瘤细胞制备3株MAbs,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409 600、1∶204 800和1∶409 600。利用3株MAbs对自然感染PCV3临床病猪的腹股沟淋巴结进行IHC检测,结果显示3株MAbs的腹水均能够与感染PCV3的临床样品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制备的MAbs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深入研究Cap蛋白的结构和PCV3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