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奶牛的繁殖直接影响到泌乳高低,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对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情、怀孕、分娩和泌乳是奶牛正常的生理现象,而繁殖管理水平则是直接关系到这些正常现象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繁殖管理水平高,奶牛就能按期发情、怀孕和泌乳。因此,加强繁殖管理,建立健全奶牛繁殖技术管理体系,提高奶牛繁殖能力是奶牛生产的关键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繁殖障碍指奶牛不能正常发情、受孕或妊娠的现象。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奶牛的子宫疾病、卵巢功能异常、人为操作不当等;此外,营养不平衡、季节性因素等也可引起不孕,其中奶牛繁殖疾病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奶牛子宫感染后,产生炎性渗出物,严重时出现脓性分泌物,不但破坏子宫内部环境,还导致精子和卵子不能受孕。  相似文献   

3.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生殖机能紊乱和生殖器官畸形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殖活动异常的现象。在奶牛养殖业中,繁殖性能是奶牛产后泌乳和畜群扩大的关键,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业的经营效益,因此,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是奶牛业生产中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在国内认为,牛超过始配年龄的或产后经过  相似文献   

4.
奶牛繁殖力是奶牛生产重要经济指标。奶牛繁殖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奶牛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防治关系十分密切。奶牛繁殖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种公牛和种母牛的饲养量,增加生产奶牛群的饲养量,以提高乳产品产量和质量以及生产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措施必须考虑上述因素,还必须从提高优秀公牛和良种母牛繁殖力两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现代繁殖新技术,挖掘优良奶牛的繁殖潜力。  相似文献   

5.
浅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殖系统疾病、饲养管理和繁殖操作技术三个因素浅析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综述了卵巢功能失调、子宫内膜炎及胎衣不下等常见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奶牛繁殖障碍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奶牛(母)繁殖障碍是指生殖机能紊乱和生殖器官畸形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殖活动异常的现象〔1〕。在世界各国不同品种的奶牛,繁殖障碍均有较高的发生率,据报道,世界上有12.7%的奶牛患繁殖障碍〔2〕。刘秀玲等〔3〕报道有的牛场奶牛繁殖障碍疾病发生率高达35%以上,产犊间隔在1~2年不等。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光、热、水、土等自然环境在西部地区得天独厚,饲草料资源丰富,是西北乃至全国最适宜开展奶牛养殖的地区之一。奶产业是现代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并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  相似文献   

7.
奶牛繁殖管理软件的应用现状和技术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奶牛业以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奶牛场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来管理信息已成为必要趋势。因为计算机有极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和科学运算功能,它可以从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和速度方面使各项工作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所以奶牛经营者越来越多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奶牛业生产中。奶牛繁殖是奶牛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奶牛繁殖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保持奶牛有正常的繁殖性能和较高的繁殖能力,进而调整和控制奶牛繁殖的某些生理过程,充分发挥良种奶牛的繁殖潜力,促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现将奶牛繁殖管理软件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延庆县近年奶牛繁殖改良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延庆县近年来使用冷冻精液开展奶牛繁殖改良的情况,从奶牛存栏、鲜奶产量、体型外貌、奶牛品质、生产水平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冷冻精液在奶牛繁殖改良方面的效果,并且提出了目前冷冻精液繁殖改良奶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已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奶牛繁殖障碍疾病严重影响着奶牛业经济的发展。在此围绕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三个主要因素(饲养管理不当、生殖器管疾病和繁殖技术失误),从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预防对策上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奶牛繁殖障碍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繁殖障碍严重影响着奶牛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不孕症奶牛占20%-30%,其损失很严重。饲养管理不当、生殖器官疾病和繁殖技术失误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三个主要因素,笔者从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预防对策上进行了要领。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硒源及不同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中硒沉积量的影响。试验选择产蛋率一致的海兰褐壳蛋鸡7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试验共设计5种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硒),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个水平的无机硒(0.4和0.8mg/kg硒,亚硒酸钠)以及2个水平的酵母硒(0.4和0.8mg/kg硒),试验共进行16周。结果发现,无论日粮添加酵母硒还是无机硒,随着硒添加水平的升高,蛋鸡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从第9周到试验结束,0.4mg/kg无机硒和0.8mg/kg酵母硒组较对照组和0.8mg/kg无机硒组显著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P<0.05)。试验第9周开始,对照组、0.8mg/kg无机硒组和0.4mg/kg酵母硒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日粮无机硒或酵母硒添加水平的升高,鸡蛋中硒的沉积量显著线性增加(P<0.05)。从第4周开始到试验结束,无机硒或酵母硒组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了鸡蛋中硒含量(P<0.05)。在同一硒添加水平及同一时间下,酵母硒较无机硒显著提高了鸡蛋硒含量(P<0.05),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对照组鸡蛋硒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硒的来源和添加水平直接影响鸡蛋硒沉积量,酵母硒较无机硒显著提高了鸡蛋硒沉积量。日粮中酵母硒的添加量可以达到0.8mg/kg,对蛋鸡生产性能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单独或联合使用锌和维生素C对高温条件下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选择320只1d肉仔鸡,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锌含量为40mg/kg),处理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mg/kg锌,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维生素C,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mg/kg锌+300mg/kg维生素C,试验共开展35d。在试验第21~35天对鸡只进行热应激诱导,即25℃12h,25~34℃3h,34℃6h,34~25℃3h。结果显示:处理组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了肉鸡的采食量、体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比(P<0.05)。日粮同时添加锌和维生素C组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或锌和维生素C联合使用的肉鸡脾脏、胸腺和法氏囊重量显著提高(P<0.05)。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和200mg/kg维生素C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抗体滴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200mg/kg维生素C组和60mg/kg锌组显著提高了血液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占比(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单独或联合添加锌和维生素C均可显著改善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研究植酸酶对1~42日龄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共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各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负对照、负对照日粮+1000、2000和3000IU/kg植酸酶,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对骨功能、骨质量和血液矿物质的影响。随着日粮植酸酶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改善了1~21d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料比(P<0.05),而1~42d肉鸡生长性能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0.05),其中负对照组肉鸡日增重和采食量最低(P<0.05),料比最高(P<0.05)。对照组较负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2d肉鸡胫骨干物质含量(P<0.05)。随着植酸酶添加水平的升高,21d肉鸡血钙浓度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0.05),而血磷浓度先升高后降低,负对照日粮+1000IU/kg植酸酶组最高(P<0.05)。42d肉鸡血磷浓度随日粮植酸酶水平的升高表现为二次曲线效应。对照组和负对照组较处理组显著提高了42d肉鸡血钙浓度(P<0.05)。与对照和负对照组相比,负对照添加植酸酶组显著降低了矿物质回肠表观消化系数(P<0.05),而负对照组+3000IU/kg植酸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能量回肠表观消化系数(P<0.05)。植酸酶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提高了肉鸡生长性能,添加高剂量植酸酶3000IU/kg显著提高21d肉鸡日增重。试验为期42d,日粮添加2000IU/kg植酸酶对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体外鸡胚注射肉碱对肉鸡孵化率及出壳后49 d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鸡胚在孵化第18天通过羊膜注射0.6、2.4和9.6 mg左旋肉碱/100μL稀释液,此外还有3个对照组(非注射组、穿孔组和注射稀释液组),评估肉鸡孵化率、生长期肉鸡死亡率、增重、采食量和料比以及屠宰性能指标(屠宰率、腹脂、小腿肌、大腿肌、鸡翅和胸肌占比)。结果发现:鸡胚注射左旋肉碱对受精蛋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左旋肉碱注射量的增加,受精蛋孵化率和仔鸡出壳时间有升高趋势(P=0.08)。鸡胚注射左旋肉碱对出壳后49 d肉鸡生长性能、死亡率及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鸡胚注射0.6、2.4和9.6 mg左旋肉碱/100μL稀释液对出壳后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善肉鸡出壳时间和受精蛋孵化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中草药对感染球虫病的1~42 d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组织器官相对重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一致的1日龄Cobb肉仔鸡5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处理1组未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组未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1 g/kg中草药,处理3组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处理4组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65 mg/kg盐霉素,处理5组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1 g/kg中草药。试验进行42 d。球虫感染显著降低了1~21 d肉鸡日增重、料肉比和死亡率(P <0.05)。处理3组较处理1组肉鸡的日增重降低了40%(P <0.05)。日粮添加中草药后对球虫感染有缓解效果,处理5组比处理3组1~21 d肉鸡日增重提高了25%(P <0.05),料比降低了19.5%(P <0.05);处理5组较处理3组显著降低了22~42 d肉鸡日增重,提高了料肉比(P <0.05)。球虫感染添加中草药组(处理5)的胴体腹部脂肪含量最低(P <0.05)。处理3组鸡粪球虫卵数量在第5天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球虫感染组(P <0.05)。处理3组较处理4和5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的病变评分(P <0.05)。综上所述,1~42 d肉鸡日粮添加1 g/kg复合中草药添加剂混合物能适当缓解雏鸡球虫病感染的负面影响,混合中药添加剂对感染球虫肉鸡生长性能的改善及降低粪中球虫卵数量的作用与盐霉素相当。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评估功能性油脂替代莫能菌素对高温高湿环境下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生理状态的影响。试验选择产奶期(200±50)d,平均体重(600±75)kg的荷斯坦奶牛36头,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进行为期6周的试验(1周适应期,5周试验期),试验共设计3种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组在基础日粮添加20mg/kg莫能菌素,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添加0.05%功能性油脂。试验期间环境温度、湿度和温湿度指数分别是(25±0.55)℃、(82.0±1.20)%和74.5±0.30,表明奶牛处于高温高湿环境。结果:处理1组较对照组和处理2组显著降低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摄入量(P<0.05),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摄入量(P<0.05)。试验时间显著影响有机物、蛋白质摄入量及养分表观消化率(P<0.05),同时显著影响瘤胃pH、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P<0.05)。对照组较处理2组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含量(P<0.05),处理和时间对血清尿素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0.05)。处理1组较处理2组显著降低了脂肪产量和乳脂肪含量(P<0.05)。试验时间显著影响乳成分含量及产量(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功能性油脂增加了乳脂产量,并且可以代替莫能菌素而不影响奶牛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采食量、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和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饲喂颗粒料或液态料以及日粮添加精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1 d断奶的健康仔猪67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8头。试验日粮采用2×2多因素方差设计,2种饲料形态(液态料或颗粒料),2个精氨酸水平(0或6 g/kg精氨酸),试验共进行21 d。断奶后前10 d饲喂液态料较颗粒料显著改善了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比(P<0.05);在断奶后第11~13天液态料向颗粒料过渡阶段,液态料组较颗粒料组对日增重和料比具有负面影响(P<0.05);饲料形态和添加精氨酸以及饲料形态和仔猪日龄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0.05)。断奶后前10 d,饲喂液态料的仔猪较颗粒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摄入量(P<0.05);断奶后前10 d饲喂添加精氨酸的液态料仔猪,由液态料向固体料过渡,显著提高了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液态或颗粒饲料添加精氨酸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血浆尿素氮含量(P<0.05);饲喂液态料的断奶仔猪在28和37 d较颗粒料组显著降低了血浆尿素氮含量(P<0.05)。除了色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外,液态料较颗粒料均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浆氨基酸水平(P<0.05);颗粒料或液态料添加精氨酸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浆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水平(P<0.05)。综上所述,断奶后仔猪饲喂液态料可以提高生长性能,但无论颗粒料还是液态料添加精氨酸均可以显著提高血浆精氨酸水平,降低尿素氮含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黄芪多糖对肉鸭病毒性肝炎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的健康樱桃谷鸭30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进行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免疫组饲喂基础日粮,1日龄进行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免疫+黄芪多糖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500 mg/kg的黄芪多糖,1日龄进行病毒性肝炎免疫,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在体重、日均采食量、料重比方面,免疫+黄芪多糖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免疫组,其中体重组差异极显(P <0.01),日均采食量、料重比差异显著(P <0.05)。(2)在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方面,免疫+黄芪多糖组明显高于免疫组,其中脾脏指数在24 d差异极显著(P <0.01),法氏囊指数分别在30 d差异极显著(P <0.01);胸腺指数在24 d差异显著(P <0.05)。(3)在应激激素方面,免疫+黄芪多糖组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 <0.05),免疫+黄芪多糖组较免疫组显著下降(P <0.05)。由此可见对于免疫鸭病毒性肝炎的肉鸭,黄芪多糖能很好的提高生长性能,增加机体免疫力,缓解机体的免疫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7年4月24日,河南省确山县某养牛场报告发生疑似牛支原体肺炎。为查明相关病因,控制疫情,减少牛场损失,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采用现场访谈、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犊牛长距离调运应激可能是该牛场牛支原体肺炎暴发的原因,不当的治疗方法造成了犊牛大量死亡。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减少应激、加强卫生消毒和合理用药等牛支原体肺炎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开展了3个试验探讨气雾噬菌体对感染大肠杆菌肉鸡的保护作用。3个试验均包含9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9个处理组中有3个未感染大肠杆菌组,其中1组不做任何处理,另外2组喷雾PBS或噬菌体气雾剂,其余6个组分别在第7、8和10天感染大肠杆菌,并分别进行PBS喷雾或噬菌体气雾剂。致病性大肠杆菌噬菌体是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或家禽加工厂分离出来的。试验1:与对照组相比,第7天感染大肠杆菌接受噬菌体喷雾的肉鸡在第1周体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第7天感染大肠杆菌接受PBS喷雾、第8天感染大肠杆菌接受噬菌体喷雾的3周龄肉鸡体重显著降低(P<0.05)。感染大肠杆菌的肉鸡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试验2:感染大肠杆菌的肉鸡在第2周的体重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P<0.05),除了第8天感染大肠杆菌的肉鸡,其他感染组均较未感染组显著降低了第3周体重(P<0.05)。第10天感染大肠杆菌的肉鸡接受噬菌体喷雾较接受PBS喷雾显著降低了死亡率(P<0.05)。试验3:第10天感染大肠杆菌的肉鸡接受噬菌体喷雾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第1周龄的体重(P<0.05),接受噬菌体喷雾但未感染大肠杆菌的肉鸡死亡率较对照组以及接受PBS喷雾组显著降低(P<0.05)。本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气喷噬菌体对保护肉鸡呼吸道感染大肠杆菌具有重要作用,使用孵化场和家禽舍内的现有设备,在气溶胶喷雾剂中使用噬菌体可适用于家禽养殖业,并可替代抗生素控制家禽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