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讨葡萄渣对肉牛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用葡萄渣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分析肉牛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变化。试验选择安格斯、西门塔尔牛各30头,平均体重为(283.00±2.47) kg,分为试验A、B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喂葡萄渣青贮日粮、对照组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日粮。结果显示:试验组肉牛全期增重高于对照组16~36 kg,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0~150 g;屠宰后,试验组肉牛胴体重分别比对照组高67 kg(P<0.01)、38 kg(P<0.05),屠宰率、净肉率均分别比对照组高7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P<0.05),屠宰率高达65%左右,净肉率达到58%左右;试验组牛肉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剪切力低于对照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以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为主,其中试验组PUFA中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牛肉中n-6/n-3 PUFA比例在10∶1左右,均低于对照组。综上,当以葡萄渣青贮作为主要粗饲料来源时,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肉牛屠宰后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能明显增...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饲喂盐地碱蓬对阿勒泰羊屠宰性能的影响。将18只90日龄,平均体重为(22.90±0.4)kg的阿勒泰羊公羊,随机分为3组(n=6)。在全舍饲、日粮精料为70%条件下,分别饲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盐地碱蓬,饲喂至180日龄后屠宰。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组平均日增重最高,较玉米秸秆组与小麦秸秆组分别高了9.08%(P0.05)和10.46%(P0.05);盐地碱蓬组屠宰胴体重最高,比玉米秸秆组显著增加了8.94%(P0.05),而与小麦秸秆组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盐地碱蓬组净肉率分别较玉米秸秆组和小麦秸秆组高了13.28%(P0.05)和14.11%(P0.05),脂肪率分别比玉米秸秆组和小麦秸秆组低了21.85%(P0.05)和22.86%(P0.05)。说明盐地碱蓬可以提高阿勒泰羊的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提高净肉率,降低胴体脂肪率。  相似文献   

3.
何斌 《中国饲料》2023,(18):61-64
文章旨在对比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对肉牛的饲喂效果。试验选取3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330 kg的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6头。5组肉牛均采用相同精饲料饲喂,各组肉牛的粗饲料组成如下:100%青贮玉米(对照组)、100%紫花苜蓿(试验1组)、75%紫花苜蓿+25%青贮玉米(试验2组)、50%紫花苜蓿+50%青贮玉米(试验3组)、25%紫花苜蓿+75%青贮玉米(试验4组),试验为期180 d。结果表明,(1)试验2组肉牛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试验1、2组肉牛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3、4组(P<0.05),试验2、3组肉牛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2)试验1、2、3组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试验3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数值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1组红度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其他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75%紫花苜蓿+25%青贮玉米组合粗饲料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膨化、青贮、黄贮玉米秸秆饲料)对延边黄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取单因子设计方法,选取18头,体重为(350±15.36)kg、月龄相近、健康无病的延边黄牛,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组别处理为膨化组(基础精料+膨化玉米秸秆饲料),青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青贮玉米秸秆饲料),黄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胴体产肉率青贮组高于膨化组,膨化组高于黄贮组,青贮组、膨化组与黄贮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贮组净肉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眼肌面积最高的为膨化组(91.75 cm2),比黄贮组提高了4.87%;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等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剪切力分别比黄贮组降低了5.26%、4.01%;C141含量三组间差异均显著,青贮组显著高于膨化组(P0.05),膨化组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0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1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膨化组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青贮组和黄贮组(P0.05);膨化组和青贮组的UFA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综上所述,常规青贮和膨化玉米秸秆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肉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以及部分脂肪酸含量,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和膨化处理后可以作为优质的育肥牛粗饲料,明显优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和饲料桑混合青贮对东宝黑头羊增重、屠宰性能以及育肥效益的影响,选取45只10月龄,体重(30.3±1.3)kg的东宝黑头羊,按照饲喂日粮的种类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玉米秸秆青贮+精料),试验Ⅰ组(全株玉米青贮+精料),试验Ⅱ组(全株玉米和饲料桑混合青贮+精料),预试验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组末重、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试验Ⅰ、Ⅱ组胴体重、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Ⅰ、Ⅱ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而Ⅰ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除试验Ⅰ、Ⅱ组瘤胃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器官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均盈利,按活羊出售分析,试验Ⅱ组净收益最高,按屠宰出售分析,试验Ⅰ组净收益最高。提示:日粮中添加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和饲料桑青贮,可提高肉羊的增重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和饲料桑混合青贮对东宝黑头羊增重、屠宰性能以及育肥效益的影响,选取45只10月龄,体重(30.3±1.3)kg的东宝黑头羊,按照饲喂日粮的种类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玉米秸秆青贮+精料),试验Ⅰ组(全株玉米青贮+精料),试验Ⅱ组(全株玉米和饲料桑混合青贮+精料),预试验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组末重、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试验Ⅰ、Ⅱ组胴体重、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Ⅰ、Ⅱ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而Ⅰ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除试验Ⅰ、Ⅱ组瘤胃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器官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均盈利,按活羊出售分析,试验Ⅱ组净收益最高,按屠宰出售分析,试验Ⅰ组净收益最高。提示:日粮中添加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和饲料桑青贮,可提高肉羊的增重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饲料对肉牛肉品质的影响,探究青贮燕麦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40头肉牛,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均分为4个处理,每组10头肉牛。对照组肉牛饲喂全株青贮玉米,试验1组肉牛饲喂10%的青贮燕麦+90%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2组肉牛饲喂20%的青贮燕麦+80%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3组肉牛饲喂30%的青贮燕麦+70%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结束,采集肉样检测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2组肉牛屠宰后45min的pH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11.63%(P<0.05);肉色L*值比对照组显著降低9.37%(P<0.05),剪切力比对照组显著降低9.40%(P<0.05),失水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16.21%(P<0.05)。研究表明,在肉牛养殖中使用20%的青贮燕麦可以有效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尕力巴牛10头,平均分为2组,每组分别饲喂尾菜青贮和玉米青贮饲料,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90 d,在试验期结束后采集尕力巴牛的血液及肉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尾菜青贮的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和钙含量显著高于玉米青贮(P<0.05)。胴体重和日增重在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玉米青贮组相比,尾菜青贮组尕力巴牛剪切力及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P<0.05),屠宰率、熟肉率和失水率在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尾菜青贮组尕力巴牛血清中葡萄糖、尿素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P<0.05),其他各项血清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可见,与玉米青贮饲料相比,尾菜青贮饲料可以提高尕力巴牛生长性能和肉品质,具备在反刍动物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精饲料油菜籽水平对肉牛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0头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447.00±35.67)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油菜籽水平[0(对照组)、8.7%、17.6%和26.0%]的精饲料。预试期10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1)17.6%油菜籽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比对照组和26.0%油菜籽组分别高6.40%(P>0.05)和15.03%(P<0.05)。2)胴体重、屠宰率及净肉率均随油菜籽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17.6%油菜籽组胴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低于17.6%油菜籽组(P<0.05)。3)精饲料油菜籽水平对肉牛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高档肉块重、肉骨比及肉质常规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4)17.6%油菜籽组肉样剪切力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肉样嫩度最好。综合各项指标,精饲料油菜籽水平为17.6%时,能够显著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分别以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每只羊精料补充料平均日喂600 g,粗饲料自由采食,研究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Ⅱ组的有机物、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Ⅱ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处理Ⅲ组(P<0.05);处理Ⅱ、Ⅲ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Ⅰ组(P<0.05);不同处理组较对照组绵羊屠宰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出肉率显著提高(P<0.05),但是对照组和不同处理组的骨重和净肉重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Ⅲ组的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处理Ⅰ、Ⅱ组(P<0.05);但是处理Ⅲ组的屠宰体重、眼肌面积显著低于处理Ⅰ、Ⅱ组(P<0.05);肉骨比随着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比例的增大而增大(P<0.05)。以上结果说明轻度盐碱化混播牧草和玉米青贮混合饲喂可以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绵羊的屠宰性能,改善绵羊的...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水平雌马酚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浆中雌马酚含量与生殖激素水平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为2岁、平均体重为(36.73±2.42)kg的健康、体况相近的哈萨克母羊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组5只羊。各组试验羊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饲养,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日每只分别补喂10、25、50 mg雌马酚,进行为期14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每日每只母绵羊补喂50 mg雌马酚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P<0.05或P<0.01),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补喂雌马酚后血浆中雌马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2.0~3.0 h时达到峰值。3)试验Ⅰ组血浆中睾酮(T)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或P<0.01),试验Ⅱ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浆中双氢睾酮(D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4)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以试验Ⅱ组最高,丙二醛(MDA)含量以试验Ⅱ组最低,与对照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每日给每只母绵羊补喂50 mg雌马酚可以显著提高绵羊的生长性能;补喂雌马酚后2.0~3.0 h,母绵羊血浆中雌马酚含量达到峰值,并且随着补喂剂量的提高,血浆中高含量雌马酚的跨峰时间(即维持血浆高含量雌马酚的持续时间)也延长。每日给每只母绵羊补喂10和25 mg雌马酚可显著提高血浆中T和DHT水平。每日给每只母绵羊补喂25 mg雌马酚可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效果优于补喂10、50 mg时。  相似文献   

12.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封育、适度放牧、重度放牧3种放牧强度中,选取并测定了异针茅、麻花艽、蒲公英3种植物叶片中C、N、P的含量,探讨了植物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片在不同放牧强度样地中C含量无差异;3种植物叶片N、P含量在重度放牧草地中高于其他两种放牧强度,且重度放牧草地整体受N限制,其他两种草地植物受P限制;重度放牧草地的C/P、N/P比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种草地放牧强度中的比值,说明重度放牧草地3种植物采取了快速生长策略,而且不同物种在不同生境中受养分限制的程度不同。以上结果说明草地的放牧强度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间接改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状况,不同植物对相同生境有不同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芦花雏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芦花鸡6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复合中草药添加剂,预饲期7 d,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试验组血清IgA和IgM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IL-2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组14、28、42 d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提高(P>0.05);(4)试验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软壁菌门丰度均提高(P>0.05);试验组拟杆菌属和别样杆菌属丰度提高,Butyricimonas属和螺旋杆菌属丰度降低(P>0.05);(5)脾脏IL-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可见,该复合中草药添加剂不仅促进了芦花雏鸡免疫器官发育,改善了肠道菌群组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提高了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侯强红  李进军 《经济动物学报》2019,23(2):107-109,114
为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分离株核糖体ITS序列的遗传变异情况,并利用ITS序列探讨扩展莫尼茨绦虫与其它带科绦虫的种群发育关系,本研究利用PCR对扩展莫尼茨绦虫分离株核糖体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16株扩展莫尼茨绦虫分离株核糖体ITS序列长度一致,为1462~1473bP,且分离株与基因库扩展莫尼茨绦虫位于同一大分支,可以与其它带科绦虫有效鉴别。说明ITS序列种内较为保守,种间差异较大,可以作为扩展莫尼茨绦虫的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牛场大通铺卧床的含义及国内外应用情况,并通过牛场实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通铺卧床的建设、管理及使用效果,总结了这种卧床的优点及应用限制条件,为奶牛场从源头减少粪污量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马波沙星(MBF)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本试验利用碳二亚胺法合成马波沙星免疫原和包被原,经紫外分光光度法、SDS-PAGE和免疫学方法,鉴定人工抗原合成成功。通过免疫小鼠和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2株可分泌马波沙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G2和7H5),并将建筑细胞注入小鼠的腹腔内,获得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经过纯化和ELISA鉴定,结果表明5G2株单克隆抗体的效价较高,达1.28×10^5,其单抗亚型是IgG2b,轻链是Kappa。经ELISA方法优化了最佳封闭液和抗原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当MBF药物浓度在100~5000pg/m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0.3798x-0.6613,R^2=0.9872,IC50=1.029pg/mL,LOD=45.13pg/mL,LOQ=322.59pg/mL。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质量苜蓿草粉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发情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20日龄(体重约40 kg)的后备母猪4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不含苜蓿草粉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0%低、中、高质量苜蓿草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1%、18.3%、20.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0.3%、34.5%、28.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4%、41.7%、36.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表明:1) 120~220日龄阶段,试验组母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母猪平均日增重最高;试验组母猪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Ⅲ组母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母猪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母猪血浆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母猪血浆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母猪190~220日龄的发情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母猪血清雌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母猪血清瘦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猪血清孕酮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母猪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母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得出,在后备母猪饲粮中添加10%中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18.3%)和高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20.0%)苜蓿草粉具有更好的生产效果,添加10%中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18.3%)苜蓿草粉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儋州鸡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本研究对36只儋州鸡样品的线粒体DNA(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GenBank中公布的部分品种鸡的mtDNA D-loop区全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儋州鸡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儋州鸡mtDNA D-loop区扩增片段长度为1 210 bp,A+T含量为59.9%,C+G含量为40.1%,变异区在167~1 215 bp之间,高变区主要集中在167~367 bp之间,存在6种单倍型,共有20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变异度(Hd)为0.571,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6.449,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537,中性检验的Tajima’s D值为1.61643,6种单倍型可分为A、B、C 3个世系,以B世系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儋州鸡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相对偏低,结合群体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发现,儋州鸡的遗传组成来自3个母系祖先,缅甸红原鸡、爪哇红原鸡及红原鸡海南亚种均是其潜在的祖先,受外来鸡种影响较小,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原始鸡种。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表达鸡新城疫病毒(NDV)HN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融合蛋白的重组减毒沙门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扩增了NDVHN和IBDVVP2主要抗原基因片段,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获得HN-VP2融合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YA-HN-VP2,将该重组质粒电转化至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crpΔcyaΔasd中,获得表达HN-VP2融合蛋白的减毒重组菌SL1344ΔcrpΔcyaΔasd(pYA-HN-VP2),并分析其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和毒力等生物学特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可分泌表达HN-VP2融合蛋白,大小为84ku,且该融合蛋白分别能与相应特异性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重组菌株失去了利用麦芽糖、山梨醇及乳糖等碳源的能力,其生长速度显著慢于野生菌株SL1344;毒力较野生菌株至少下降5个对数单位,且能够稳定遗传重组质粒pYA-HN-VP2。本研究为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沙门菌病的三联口服疫苗研制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A型塞内卡病毒(SVA)在猪体内被发现以来,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SVA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猪口鼻部囊泡的形成及破裂,以及蹄部冠状带水疱引起的跛行。用RT-PCR从河南某猪场具有水疱样病变的猪水疱皮或水疱液中检测到了SVA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并通过IBRS-2细胞进行SVA的分离和传代,将分离得到的SVA命名为CH-HNXC,扩增和测定了VP1基因序列后分析发现,分离株CH-HNXC与之前报道的2017年河南和福建分离株位于较近的进化分支中,与加拿大和泰国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表明SVA流行和进化中由相近时间点和较近地理位置带来高的同源性;分离株攻毒猪鼻吻部和蹄部可见水疱和溃烂、跛行等,表明本分离株能引起SVA所致的典型临床症状,为SVA在国内的流行提供了新的证据,为进一步研究SVA的致病机制、开发诊断试剂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