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为绵羊痘.侵害山羊的为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2.
绵羊痘和山羊痘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3.
羊痘的防制     
张健水 《北方牧业》2005,(11):22-22
<正>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叫绵羊痘,侵害山羊的叫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一、发病情况 2005年4月,灵寿县南营乡邢某的40只新购买的绵羊发生以体温升高、食欲丧失、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的临床症  相似文献   

4.
正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羊皮肤和黏膜出现特异性的痘疹;山羊痘较少见,常侵害个别羊群,传染慢,症状和病变与绵羊痘相似,病势较轻。加强饲养管理,采取严格引进措施和防检疫措施,可有效防止疫病发生。1病原病原为痘病毒科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山羊痘是山羊痘病毒引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  相似文献   

5.
绵羊痘和山羊痘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6.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病原)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痘与绵羊痘有一些相似病理表征,但不是同一种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贵州省山羊流产与山羊痘的相关性,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PCR法对本省10个市(县)流产羊群的血清和病料样本进行山羊痘抗原抗体及病原核酸检测,同时血清进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流产胎儿病料进行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原核酸检测。结果发现山羊痘羊群流产率达37.1%(4329/11660),山羊痘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8.2%(34/89),抗原阳性率为72.7%(32/44),流产胎儿山羊痘病毒核酸检出率为83.3%(10/12),发病羊群未检出布氏杆菌和羊流产亲衣原体感染。结果表明,山羊流产与山羊痘感染有一定关系,提示在山羊养殖中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山羊痘感染引起孕羊流产。  相似文献   

8.
杨军 《四川草原》2012,(8):54-55
绵羊痘和山羊痘均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亲上皮性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对山羊、绵羊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分析和实验室诊断,对绵羊痘和山羊痘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绵羊痘和山羊痘均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亲上皮性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对山羊、绵羊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分析和实验室诊断,对绵羊痘和山羊痘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本地分离纯化的山羊痘病毒为试验材料,感染Vero细胞,通过台盼蓝、吖啶橙/溴乙锭荧光染色分析细胞的死亡及凋亡比例;经特异性PCR从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中分离出山羊痘病毒抗凋亡蛋白样基因,基因长531bp,含有完整的编码框,与绵羊痘病毒抗凋亡蛋白基因的相似性为97%,因此确定为山羊痘病毒抗凋亡蛋白基因。进一步研究山羊痘病毒抗凋亡蛋白基因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显示,病毒感染Vero细胞24h时没有检测到凋亡现象,山羊痘病毒抗凋亡蛋白基因的mRNA水平最高;感染48h时,Vero细胞的凋亡率上升到13%,山羊痘病毒抗凋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随之下降。结果表明,山羊痘病毒抗凋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与Vero细胞的凋亡呈负相关,有助于病毒在细胞内的生存和侵染等过程。  相似文献   

11.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高度接触传染的动物疾病,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全身性或局部性皮肤痘疹及内脏病变(特别是肺)乃至死亡为特征.山羊痘病毒(GTPV)属痘病毒科脊索动物亚科羊痘病毒属的成员,该属其他成员还有绵羊痘病毒(SPPV)、疙瘩皮肤病病毒(LSDV).P32抗原是一种结构蛋白抗原,包含有一个主要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所有的羊痘病毒属的3个成员中.针对山羊痘病毒与副痘病毒属存在免疫交叉反应,缺乏有效的鉴别诊断试剂盒,本研究克隆表达出羊痘病毒属特异的P32蛋白,为进一步研制抗体及抗原检测试剂盒奠定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2.
山羊痘和绵羊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羊痘和绵羊痘统称羊痘,是分别由山羊瘟病毒和绵羊痘病毒感染引起的山羊与绵羊的病毒性传染病,皆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羊痘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在我国青海、甘肃、湖南、内蒙等地区也有该病流行.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和研制特效预防性疫苗将为该病的防控奠定良好的基础.论文将从羊痘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疫...  相似文献   

13.
羊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是以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羊痘病毒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对羊痘做一综述。虽然此病从临床症状和宿主特异性上很容易做出诊断,但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诊还是必要的,现已有多种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使用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4.
山羊痘病毒属包括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和牛结节疹病毒,分别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结节疹,感染动物发热、局部或全身出现丘疹或结节,损坏皮张,产乳量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类病毒在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技术与方法进行综述,以促进对羊痘病毒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1流行特点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是绵羊痘,侵害山羊的是山羊痘。绵羊痘和山羊痘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和山羊痘一般不会发生交叉感染。羊痘可发生于全年任何季节,但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可促使该病的发生以及病情加重。自然感染状态下,绵羊的潜伏期平均为6-8天,山羊的潜伏期为5-14天。流行初期只有个别发病,以后逐渐蔓延至全群。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传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都可成为传播媒介,病羊痊愈后能获得终生免疫。幼畜可从母体获得短期的母源抗体,断奶前后的羔羊易感,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绵羊痘对养羊业的危害及防治基本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羊痘是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它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早已有流行性发生 ,对养羊业的危害及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是十分严重的。近些年来在我国内蒙古等地也有流行性或为地方性绵羊痘的发生 ,危害仍是十分严重。1 流行病学传染性绵羊痘的病原为DNA型病毒 ,虽然较山羊痘病毒和结节性皮炎病毒等其他动物痘病毒稍小又长 ,而且这类亚属病毒之间有着一定抗原关系 ,但同其他病毒亚属间并没有交叉免疫性。绵羊痘病毒对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都具有特殊的亲和力 ,无论通过那种感染途径侵入机体的病毒 ,都要经过血液到达皮肤及粘膜 ,在上皮…  相似文献   

17.
山羊痘(goat pox)是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山羊痘病毒(Goat poxvirus,GPV)引起山羊及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山羊痘病毒P32基因与ITR(inverted terminal repeat)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比较2对引物扩增山羊痘病毒基因的特异性、敏感性,并将扩增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拟为山羊痘的诊断提供快速、可靠、简便的诊断与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应用我们建立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通用RPA检测方法,通过对口蹄疫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鸡痘病毒、绵羊痘病毒、羊痘疫苗和羊痘重组质粒样本的检测,验证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通用RPA检测方法对绵羊痘/山羊痘病毒检测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羊痘疫苗、羊痘重组质粒、绵羊痘病毒核酸和山羊痘病毒核酸阳性样品能够在试纸条上显示出阳性条带,而对其他样品不显示阳性条带。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绵羊痘/山羊痘病毒检测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山羊痘病毒(GPV)抗体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密码子优化的GPV p32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截短表达(p32-opti).表达的重组p32-opti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32-opti与GPV标准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纯化的重组p32-opti蛋白作为ELISA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蓝舌病和口蹄疫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与中和试验(VNT)比较,两者的符合率为95.7%;ELISA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显示,OD值的变异系数小于10%.上述结果表明.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来自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的390份山羊和绵羊血清进行检测,抗体阳性率为80.2%,表明这些地区的山羊和绵羊群普遍存在羊痘病毒抗体.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GP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苗接种动物的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20.
山羊痘病是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黏膜发生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其流行快,发病率高,严重时可使病羊死亡、孕羊流产等,给养羊业常带来很大的损失。由于传染性强,混合感染和并发症多种多样,治疗困难。1病原山羊痘病毒与绵羊痘病毒在分类上同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病毒核酸类型为DNA。山羊痘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与绵羊痘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