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鲟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人们青睐。徐恩祖在浙江省宁海县白溪水库建立了史氏鲟养殖基地,并建成鲟鱼育苗室。该养殖基地共放养史氏鲟5万余尾,产值近百万元,纯利达到50%,成为当地一特色养殖产业。今年预计产值将达到千万元。现将其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笔者在毗邻南四湖的采煤塌陷区水域进行了青鱼大规格鱼种网箱培育试验。经过一个生产季节的养殖,在55米2的网箱内共计产出鱼种1490千克,其中青鱼鱼种1350千克、平均规格2.2千克/尾,实现产值2.8万元,去除2.0万元的养殖成本,获得利润0.8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0∶1.4,平均每平方米网箱纯收入145元,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现将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异育银鲫‘中科5号’稻田养殖效果,在武夷山稻花鱼养殖基地开展异育银鲫‘中科5号’稻田投饵和不投饵养殖方式的试验,测定养殖鱼类的生长性能及产量,分析存活率、特定生长率等生产指标和产出投入比、养殖成本利润等养殖效益。结果显示,经过62天稻田养殖,异育银鲫‘中科5号’稻田投饵养殖模式的产量、成活率、增重率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是稻田不投饵养殖模式的2.17、1.47、1.98、1.60倍,平均规格和肥满系数显著高于稻田不投饵养殖模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稻田投饵养殖模式平均单位利润达到9817.50元/hm2稻田,是不投饵养殖模式的2.23倍。因此,稻田投饵方式养殖异育银鲫‘中科5号’较不投饵养殖方式收入更高,但还应进一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陈祥 《科学种养》2012,(8):43-43
近来,随着河蟹养殖规模扩大、产量的增加,河蟹价格呈下降趋势,养殖效益普遍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养蟹积极性。若在河蟹养殖塘口套养青虾、翘嘴红鲔、鳜鱼、黄颡鱼等特种水产品,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每亩水面增收400元左右。蟹池套养特种水产品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南方大口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市场前景好,网箱养殖产量高,经济利益好。1.水域条件养殖网箱宜选择在湖泊、水库的敞水区域以及江河的缓流河段或洄水湾,要求水深4米以上,透明度大于60厘米,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水流0.05~0.2米/秒,水底无水草,水位较为稳定,没有污染,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6.
徐小荣 《种子科技》2012,30(7):46-47
在螃蟹养殖生产中,水草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地螃蟹养殖一开始种苦草,后种伊乐藻,现在普遍种植轮叶黑藻。据调查,种植轮叶黑藻每亩可捞收芽苞种子60 kg,一般年份单价36~40元/kg,亩产值2 200元还可以收获鲜草2 500 kg,平均售价1.4元/kg,亩产值3 500元,两项合计可实现产值5 700元,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河蟹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在养殖面积扩大、养殖产量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河蟹发病率高、养殖成本上升、商品规格偏小等现象,对养殖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金湖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以来,养蟹观念从追求产量的"大养蟹"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优质蟹和品牌蟹",促进了河蟹养殖产业稳定发展。笔者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将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鮰肉嫩味美,生长快,适应性广,市场广阔。网箱无公害养殖每立方米产量可达60~70千克,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在浙江省宁海县群山环抱的白溪水库下游,有一个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这个基地养的是名贵鱼种——中华史氏鲟。鲟鱼号称"水中熊猫",它个体大,呈圆锥形,酷似鲨鱼,体披五行骨板,背部棕灰色,腹部银白色,尾为斜面三  相似文献   

10.
杂交粳稻3优18被农业部列为2002年重点推广的新品种,现已成为苏北地区杂粳种植的主栽品种,该品种具有米质优、抗倒伏、高抗条纹枯病、抽穗期早、可避开三代三化螟的主峰危害,且成熟期与稻田养殖捕捞期基本一致,产量高、效益好的显著特点.经试验,最适宜苏北地区养殖稻田无公害栽培,也是替代该地区养殖稻田中病害严重的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的首选品种.在养殖稻田种植,一般产无公害稻谷9000kg/hm2.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兴化河蟹养殖,经过十多年的大力发展、推广,现已成为一个养殖面积达78万亩、产量5万多吨、产值26亿元的大产业。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当家养殖品种,产量占山区养殖产量的40%~50%,消费群体庞大。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崇尚安全、优质和美味。为满足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惠安旱地农业抗旱措施,引进了珠海得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抗旱保水剂,在花生与甘薯轮作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继续在甘薯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抗旱保水剂能与生物有机肥一样促进甘薯生长,抗旱保水剂增加产量5000.0kg/hm2,生物有机肥增加产量5111.1kg/hm2;施用保水剂60kg/hm2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增加产出3000元/hm2,投入产出比1∶1.67。  相似文献   

14.
<正>南美白对虾是海产品种,引进内陆后进行淡水养殖,现已成为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一、池塘条件根据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的要求,对池塘加以改造与修整。每口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池深1.5~2.0米,池底平坦、淤泥少,设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分别  相似文献   

15.
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又称黄喉水龟、石金钱等,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南、西南、华东地区。黄喉拟水龟性情温驯,肉质鲜美,是食用、药用兼具观赏性的名贵龟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看好。鉴于目前黄喉拟水龟多是庭院养殖,我们在野外池塘进行了养殖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益。现将黄喉拟水龟野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养殖户参考应用。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野外常规的水泥池,单池面积100米2,池深100厘米,水深70厘米,池墙顶部设防逃檐,池边  相似文献   

16.
我市沿海部分稻区发挥优势利用稻田套养淡化沙虾、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稻田中养殖面积占 1 /1 0~ 2 /1 0 ,一年可套养两季 ,每季可收稻谷 6 75 0kg/hm2 ,沙虾 2 2 5~ 375kg/hm2 ,比纯种稻增收 0 .9万~ 1 .2万元 /hm2 。稻田养虾使“稻虾共生互利” ,能起到治虫、除草、松土、增肥等作用 ,既稳定稻谷产量 ,又增加水产品收入 ,还可减少农药、化肥等使用 ,生产“绿色食品” ,是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 ,能更有效地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农民收入。其套养技术如下。1 稻田选择用于套养淡化…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桃种植品种单一、果实采摘期短、沟渠占地多等瓶颈问题,开展了桃、鳖立体种养的生产性试验,构建了桃、鳖立体种养系统,试验面积为3.33 hm2,种植区与养殖区面积比为9:1。结果显示:桃、鳖立体种养模式中养殖水体的TAN、NO2--N和NO3--N等水质指标比较稳定且保持在较理想范围内,COD、TSS、TN及TP等水质指标均较优、符合淡水养殖排放标准,酸碱度保持在pH 8.2~9.5之间,呈弱碱性。桃的单位产量为15 t/h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19.8%;鳖的养殖成活率为88.83%,养殖区单位产量为1.29 t/hm2,种养系统单位产量为129 kg/hm2,实现增收1.79万~2.3万元/hm2。研究表明,桃、鳖立体种养模式的水质指标状况较优、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是一种具有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高效生态、产品优质等优势的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水田严重干旱条件下水稻旱种机械穴播栽培产量为5410kg/hm2,生产成本为2612元/hm2(不包括劳动力投工,下同),纯收入3663.6元/hm2;大豆产量为2052kg/hm2,生产成本为1946元/hm2,纯收入1747.6元/hm2;水稻成本为0.48元/kg,大豆成本为0.948元/kg;旱种水稻比大豆生产成本的投入减少0.468元/kg,纯增收1916元/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分析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对稻田养殖‘福瑞鲤’的生长情况,评估分析养殖经济效益。笔者在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开展了稻田不投饵养殖‘福瑞鲤’和不同放养密度投饵养殖‘福瑞鲤’试验。结果显示:经过74天养殖,投饵组2号、3号的平均日均增重量、平均瞬时增重率、平均体重分别是不投饵组1号的2.96和2.31倍,2.67和2.14倍,1.52、1.44倍;不同放养密度投喂组间‘福瑞鲤’生长速度和平均规格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位产量差异较大。在试验条件下,不投饵组1号平均单位利润达到2.12元/kg,分别是投饵组2号、3号的1.1和1.23倍;售价差异导致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稻田养殖‘福瑞鲤’的总利润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一定渔获量、售价差异显著的前提下,稻田养殖‘福瑞鲤’无需开展投饵养殖方式;在投饵条件下,适当提高‘福瑞鲤’鱼种的放养密度,则有助于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鳜鱼是以野杂鱼等动物性饵料为主要摄食对象的名优鱼类,在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中,适当套养鳜鱼,不仅能清除水域中的野杂鱼类,减少水域溶氧及饵料的消耗,提高主养品种的产量、规格及效益,还可以提高优质鱼比例,使养殖效益明显上升。在成鱼塘、河蟹塘中套养鳜鱼,生产成本增加不多,亩均增收四五百元,有的塘口甚至亩均增收上千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